一种骨组织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0803发布日期:2020-01-03 10:1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组织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组织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骨组织移植前,均需要对待植入的骨移植进行严格灭菌,避免植入后发生感染,而对骨组织的灭菌,现有技术主要有烷基化剂灭菌以及辐照灭菌两种方法,烷基化剂灭菌是通过对微生物的蛋白质、dna、rna产生烷基化作用,引起微生物新陈代谢失活将其杀灭,杀菌力强,但是烷基化剂有强烈的生物毒性,不妥善处理很容易引起使用人员的身体损伤,但是常规的燃烧等方法不能够完全去除,辐照灭菌是利用γ射线、x射线等直接作用在微生物上,破坏微生物的分子键或是将微生物中的水解离生成h、oh等自由基,从而生成过氧化物,而将其灭活,辐照灭菌能够穿透骨质,因而在骨组织灭菌领域应用广泛,虽然辐照灭菌的剂量越大,杀菌效果越好,但是过大的辐照剂量会影响骨诱导活性,同时会破坏骨基质胶原α交连,使骨脆性增加;国家标准推荐的医疗灭菌剂量在25kgy,但是根据中国期刊《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22(1)214~216的题为“筒中异体骨移植去抗原和灭菌处理”的文章发现25kgy的γ射线会使脱钙骨的诱导活性丧失40%,不利于新骨长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骨组织杀菌装置,利用烷基化剂和辐照同时作用,在减少二者使用剂量的同时,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另外还能够有效处理烷基化剂残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组织灭菌装置,包括辐照部分、灭菌箱、尾气处理部分,所述灭菌箱是一个密闭箱体,包括雾化喷头a、进气管、出气管、摆架、风机,所述进气管向灭菌箱中通入环氧乙烷气体,风机靠近进气管位于灭菌箱中的一端,工作时能在灭菌箱中形成循环气流,使环氧乙烷能够充分与待消毒骨组织接触,灭菌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摆架,摆架用于放置待消毒的骨组织,摆架是栅格状的,灭菌箱顶部设置有雾化喷头a,配合风机将灭菌箱中的环氧乙烷气体除去;

所述尾气处理部分包括增压泵、布气板、反应管、排气管,所述增压泵通过出气管与灭菌箱连通,增压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反应管底部的布气板连通,所述反应管中装有液体,液体主要是水,还添加有催化剂,所述反应管通过排气管与外界连通,在反应一定时间以后,通过排气管排向室外,排气管中设置有活性炭、气阀、检测器,气阀控制排气管的连通与闭合,保证反应管中的反应时间,检测器则是用于检测环氧乙烯含量的。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管侧壁高于水面的位置还设置有雾化喷头b。

进一步地,所述灭菌箱的内壁夹角部分均作倒角处理,使内壁更平滑,方便形成循环气流。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γ射线和环氧乙烷联合灭菌,灭菌效果更好,同时减少γ射线的剂量。

(2)通过风机在灭菌箱中形成循环气流,带动环氧乙烷气体在灭菌箱中运动,提高灭菌效果。

(3)灭菌过程结束以后,通过风机排气,同时辅以液态吸附剂,以避免环氧乙烷残留。

(4)使用后的环氧乙烷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在反应管中与水反应,反应管上的水雾将未被完全反应的环氧乙烷捕获,配合排气管上的活性炭,避免环氧乙烷泄露。

(5)反应管的水中添加有催化剂,使环氧乙烷与水反应后得到乙二醇,避免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屏蔽墙,12-发生器,13-一级侧门,21-二级侧门,22-雾化喷头a,23-进气管,24-出气管,25-摆架,26-风机,31-增压泵,32-布气板,33-反应管,34-雾化喷头b,35-排气管,36-检测器,37-气阀,38-活性炭。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一级”、“二级”、“a”、“b”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是一种骨组织杀菌装置,该装置靠墙安装,结构包括射线部分、灭菌箱、尾气处理部分,灭菌箱置于射线部分中,二者与尾气处理部分分别位于墙体的两侧,射线部分向灭菌箱中提供γ射线,并将朝向室内的射线屏蔽,避免射线影响使用者的健康,灭菌箱是密闭箱体,其中放置有待消毒的骨组织,灭菌箱中通入烷基化剂,并在风机26的作用下,在灭菌箱中形成循环气流,灭菌结束后需要对烷基化剂进行处理,在反应管33中将烷基化剂与水反应,使得烷基化剂不会向外扩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烷基化剂是环氧乙烷。

如图1所示,射线部分是现有技术,包括屏蔽墙11、发生器12,灭菌箱位于屏蔽墙11中,发生器12与灭菌箱连接,向灭菌箱中发出γ射线,屏蔽墙11能够避免射线向室内扩散,屏蔽墙11上还开设有一级侧门13,方便装卸材料;灭菌箱是一个密闭箱体,包括雾化喷头a22、进气管23、出气管24、摆架25、风机26,箱体靠近一级侧门13的面上设置有二级侧门21,方便装卸材料,灭菌箱的顶面与进气管23相连,进气管23向灭菌箱中通入环氧乙烷气体,风机26靠近进气管23,同时风机26安装在进气管内,进气管的管口靠近灭菌箱的一个侧面,工作时能在灭菌箱中形成循环气流,使环氧乙烷能够充分与待消毒骨组织接触,配合γ射线达到更深层的灭菌效果,灭菌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摆架25,摆架25用于放置待消毒的骨组织,摆架25是栅格状的,不影响灭菌箱中的循环气流,灭菌箱顶部设置有雾化喷头a22,雾化喷头a22与通有环氧乙烷吸附液的管道连通,在完成灭菌以后,配合风机26将灭菌箱中的环氧乙烷气体除去,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灭菌箱的内壁夹角部分均作倒角处理,使内壁更平滑,方便形成循环气流。

尾气处理部分和射线部分、灭菌箱位于墙体的两侧,尾气处理部分位于朝外的一侧,即使尾气泄漏也不会影响到室内的使用者,其结构包括增压泵31、布气板32、反应管33、排气管35,增压泵31通过出气管24与灭菌箱连通,增压泵3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反应管33底部的布气板32连通,将灭菌箱中的气体增压输入反应管33中,增压泵31位于液面之上,避免液位上升进入其中,反应管33中装有液体,液体主要是水,还添加有催化剂,是环氧乙烷与水反应的场所,反应管33底部设置有布气板32,布气板32能将增压泵31输入的气体分散成小气泡而释放到水中,使气体中的环氧乙烷能够充分与水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反应管33侧壁高于水面的位置还设置有雾化喷头b34,雾化喷头b34向反应管33中释放水雾,水雾与未充分反应的环氧乙烷继续反应,避免环氧乙烷的泄露。

反应管33通过排气管35与外界连通,在反应管33中液体反应一定时间以后,通过排气管35排向室外,如图2所示,排气管35中设置有活性炭38,活性炭38吸附环氧乙烷的能力很强,能够将逃逸的环氧乙烷吸附,排气管35上还设置有气阀37和检测器36,气阀37控制排气管35的连通与闭合,保证反应管33中的反应时间,检测器36则是用于检测环氧乙烯含量的,方便根据情况调整设备,另外,反应管33中的环氧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乙二醇,可以将反应管33中液体进一步调整、提纯后得到纯度较高的乙二醇,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催化剂是0.5%~1.0%的稀硫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墙、发生器、雾化喷头、风机、增压泵、布气板、检测器均是成熟的现有技术,可以直接购买,因此,不作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