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7746发布日期:2020-04-10 16:2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



背景技术:

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创伤,其占全部胸部外伤的60%以上,是胸外科最常见的外伤病种之一。目前,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或连枷胸等有明确手术指证的肋骨骨折,临床上多数仍采用开胸切开复位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近年来国内少数医师提出了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于胸腔内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效果不亚于甚至优于胸廓外行内固定术。

特别的,当肋骨背段存在骨折时常因肩胛骨遮挡,导致手术难度大,而背段肋骨往往易受背部肌肉活动而产生断段移位现象,手术康复过程慢,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可以在肋骨的内侧面进行肋骨骨折固定,也可以在肋骨的外侧面进行肋骨骨折固定,使得手术难度低,同时也适用于背段肋骨骨折的内固定,在肋骨背段存在骨折时,能够使得背段肋骨不容易受背部肌肉活动而产生断段移位现象,从而能够使得手术康复过程更快,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板体,呈长方形状,其中所述接骨板板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在所述接骨板板体的两侧的多个第一固定孔和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呈长条状设置,且所述接骨板板体的两侧的边缘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凹槽和多个第二固定凹槽,所述接骨板板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在所述接骨板板体的中部的多个第三固定孔其中,还包括:固定爪,呈c型状,用于卡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凹槽和所述第二固定凹槽之间,所述固定爪由可弯折设置的钛合金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凹槽和所述第二固定凹槽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接骨板板体由硬质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接骨板板体由金属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接骨板板体由钛合金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接骨板板体的一侧面沿所述接骨板板体的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收容肋骨的收容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接骨板板体沿其长度方向呈弧形状设置,且所述收容凹槽沿所述接骨板板体的长度方向呈弧形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板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在接骨板板体的两侧的多个第一固定孔和多个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呈长条状设置,且接骨板板体的两侧的边缘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凹槽和多个第二固定凹槽。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可以用扎带和螺钉对肋骨进行固定,可以用固定爪对肋骨进行固定,还可以用于固定爪和扎带对肋骨进行固定,可实现多种工具复合使用,即可在肋骨的内侧面进行肋骨骨折固定,也可在肋骨的外侧面进行肋骨骨折固定,使得手术难度低,同时也适用于背段肋骨骨折的内固定,在肋骨背段存在骨折时,能够使得背段肋骨不容易受背部肌肉活动而产生断段移位现象,从而能够使得手术康复过程更快,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与肋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的接骨板板体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的固定爪与c型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该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板体11和固定爪12。

在本实施例中,接骨板板体11呈长方形状,使得能够沿着肋骨10的长度方向固定肋骨10。应理解,该接骨板板体11可以用于固定单根肋骨10,也可以同步固定多根肋骨10。

应理解,由于肋骨10多数是呈弧形状的,因此为了使得接骨板板体11能够稳定固定肋骨10,优选地,接骨板板体11沿其长度方向呈弧形状设置,即接骨板板体11的形状与肋骨10的侧面在解剖学形态上贴合,符合植入物的仿生学理念。

在本实施例中,接骨板板体1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在接骨板板体11的两侧的多个第一固定孔111和多个第二固定孔112,使得可以通过针线或绑带穿过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12,以将接骨板板体11能够固定在肋骨10上。

优选地,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12对称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12交错设置,即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12不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12呈长条状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使得接骨板板体11能够与肋骨10的连接稳定,优选地,接骨板板体11的一侧面沿接骨板板体11的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收容肋骨10的收容凹槽,使得肋骨10能够稳定卡置在收容凹槽中。

优选地,收容凹槽沿接骨板板体11的长度方向呈弧形状设置,使得该收容凹槽能够与肋骨10的形状吻合。

应理解,为了进一步加强接骨板板体11与肋骨10的连接,接骨板板体1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在接骨板板体11的中部的多个第三固定孔115,可通过螺钉穿过第三固定孔115以将接骨板板体11与肋骨10连接。

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接骨板板体11可以采用扎带和螺钉结合对肋骨进行固定,能够在肋骨10的内侧面进行肋骨骨折固定,也能用于在肋骨10的外侧面进行固定肋骨10。当然,该接骨板板体11还特别适用于背段肋骨骨折的内固定,以及肋骨骨折合并胸腔脏器损伤需行胸腔镜探查时方便对肋骨骨折直接行骨折内固定,无需再在胸壁外行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从而使手术康复过程更快,有利于降低了肋骨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接骨板板体11的两侧的边缘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凹槽113和多个第二固定凹槽114。应理解,第一固定凹槽113和第二固定凹槽114是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12的外侧的。

固定爪12用于卡置在第一固定凹槽113和第二固定凹槽114之间。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接骨板板体11可以结合固定爪12来对肋骨进行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接骨板板体11还可以用固定爪12、扎带或螺钉的结合来对肋骨进行固定,从而可以使得接骨板板体11实现多用途。

应理解,固定爪12呈c型状,且固定爪12可弯折设置的,即通过胸腔镜专用的c型钳20可将固定爪12弯折。

优选地,第一固定凹槽113和第二固定凹槽114对称设置。

应理解,在肋骨10骨折时,是不能移动的,因此为了能够使得肋骨10能够快速康复,接骨板板体11和固定爪12由硬质材料构成。进一步的,接骨板板体11和固定爪12由金属材料构成,使得接骨板板体11固定在肋骨10时,肋骨11不容易产生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接骨板板体11和固定爪12还可以由硬质且容易被骨头吸收的的非金属可吸收材料构成。

优选地,接骨板板体11和固定爪12由钛合金构成构成。也就是说,接骨板板体11和固定爪12在受到压力的挤压时会产生形变。

具体工作原理:

当使用胸腔镜进行肋骨10(包括背段肋骨)骨折内固定时,在胸腔镜下首先于肋骨10内面沿肋骨10走向平行进行手术切口,尽量避开肋间肌切开胸膜,并向两侧肋间隙分离暴露肋骨10内面骨折断端,将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后用腔镜钳钳夹接骨板板体11放置于肋骨10骨折断端上,视肋骨骨折断端情况,若骨折线呈横行或短斜型,可用胸腔镜专用c型钳将固定爪12钳夹环抱肋骨10完成固定,若固定不稳可在第三固定孔115外加螺钉固定。若骨折线呈长斜型或粉碎性骨折,在利用固定爪12固定的同时可外加固定扎带,穿过第一固定孔111后绕过肋骨断端再经第二固定孔112穿出,在推结器等辅助下收紧固定扎带完成固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板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在接骨板板体的两侧的多个第一固定孔和多个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呈长条状设置,且接骨板板体的两侧的边缘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凹槽和多个第二固定凹槽。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胸腔镜用的复合肋骨接骨板可以用扎带和螺钉对肋骨进行固定,可以用固定爪对肋骨进行固定,还可以用于固定爪和扎带对肋骨进行固定,可实现多种工具复合使用,即可在肋骨的内侧面进行肋骨骨折固定,也可在肋骨的外侧面进行肋骨骨折固定,使得手术难度低,同时也适用于背段肋骨骨折的内固定,在肋骨背段存在骨折时,能够使得背段肋骨不容易受背部肌肉活动而产生断段移位现象,从而能够使得手术康复过程更快,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