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裂开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1253发布日期:2020-04-03 14:09阅读:2878来源:国知局
伤口裂开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伤口裂开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清创后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小伤口面积,降低了感染机会。但是使用过程中存在引流物将部分管道堵塞的情况,使用时引流管需要与墙壁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引流管、吸引管均与三通管相连接,且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吸引管的位置,因此三通管的一端向上,使得三通管的汇流处容易堵塞,直接加大负压吸引堵塞物的话会对伤口表面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通常的处理方式为截断负压源,逆行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浸泡10—15分钟,待堵塞的引流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源。此种方式在清理过程中无法进行负压吸引,且耗费时间,影响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伤口裂开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伤口裂开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包括敷料,敷料右部中间设有冲刷管,敷料右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吸引管,吸引管右端共同设有三通管,吸引管与三通管内部相通,三通管右端设有引流管,三通管与引流管内部相通,引流管另一端设有引流瓶,引流管与引流瓶内部相通,引流瓶右端设有负压装置,引流瓶上部右侧与负压装置之间通过负压管连接且三者相通,三通管内中部设有截面为人字型的隔板,隔板将三通管中部分隔为实部和两个通部,三通管中部设有两个套环,套环分别位于隔板的左右两侧,套环内左右两侧与三通管外壁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三通管外壁开设两个弧形的透槽,透槽的位置与套环的位置一一对应,套环内上部前侧分别固定安装竖杆,竖杆能够沿对应的透槽移动,竖杆内端分别固定安装扇形的挡板,挡板位于对应的实部两侧,挡板能够将对应的通部堵住,三通管中部后侧和底面分别设有清理管,清理管与通部内部相通。

如上所述的伤口裂开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所述的引流瓶内上部螺纹安装瓶塞,引流管右端、负压管左端均穿过瓶塞。

如上所述的伤口裂开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所述的引流瓶前面左侧设有尺寸线。

如上所述的伤口裂开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所述的套环外周设有第一标记线,三通管上部设有第二标记线。

如上所述的伤口裂开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所述的套环外周设有防滑凸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将敷料放置于伤口处并进行固定处理,启动负压装置,负压装置通过负压管、引流管、三通管和吸引管吸除创面上的分泌物及渗出物,吸出的分泌物及渗出物通过吸引管、三通管和引流管进入引流瓶内,使用者通过冲刷管注入液体,能够对伤口表面进行冲刷,同理在负压作用下,冲刷后的物质引流到引流瓶中;当三通管内的通部堵塞时,使用者转动套环,套环移动带动竖杆沿透槽移动,竖杆移动带动挡板移动,直至移动至透槽内的一侧且无法继续移动,此时挡板将对应的通部堵住,使用者打开清理管,通过其他负压装置与清理管连接,在较大的负压吸引下将堵塞物吸出,以便对通部进行清理,确保引流物质能够顺畅通过,由于清理的通部两侧被挡板挡住,因此清理负压不会对其他管道内压力造成影响,清理过程中另一通部仍进行工作,清理结束后转动套环至原位置,使得挡板位于对应的实部两侧,不影响通部的畅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处理管道内的堵塞物,将部分管道封闭后采用其他负压装置进行清理,避免清理时的负压对其他部分管道内压力造成影响,进而防止清理时的负压通过敷料给伤口造成不良影响,使用安全可靠,清理过程中负压吸引仍继续工作,不影响实际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伤口裂开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如图所示,包括敷料1,敷料1右部中间设有冲刷管2,敷料1右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吸引管3,吸引管3右端共同设有三通管4,吸引管3与三通管4内部相通,三通管4右端设有引流管5,三通管4与引流管5内部相通,引流管5另一端设有引流瓶6,引流管5与引流瓶6内部相通,引流瓶6右端设有负压装置7,引流瓶6上部右侧与负压装置7之间通过负压管8连接且三者相通,三通管4内中部设有截面为人字型的隔板9,隔板9将三通管4中部分隔为实部10和两个通部11,三通管4中部设有两个套环12,套环12分别位于隔板9的左右两侧,套环12内左右两侧与三通管4外壁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三通管4外壁开设两个弧形的透槽13,透槽13的位置与套环12的位置一一对应,套环12内上部前侧分别固定安装竖杆14,竖杆14能够沿对应的透槽13移动,竖杆14内端分别固定安装扇形的挡板15,挡板15位于对应的实部10两侧,挡板15能够将对应的通部11堵住,三通管4中部后侧和底面分别设有清理管16,清理管16与通部11内部相通。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将敷料1放置于伤口处并进行固定处理,启动负压装置7,负压装置7通过负压管8、引流管5、三通管4和吸引管3吸除创面上的分泌物及渗出物,吸出的分泌物及渗出物通过吸引管3、三通管4和引流管5进入引流瓶6内,使用者通过冲刷管2注入液体,能够对伤口表面进行冲刷,同理在负压作用下,冲刷后的物质引流到引流瓶6中;当三通管4内的通部11堵塞时,使用者转动套环12,套环12移动带动竖杆14沿透槽13移动,竖杆14移动带动挡板15移动,直至移动至透槽13内的一侧且无法继续移动,此时挡板15将对应的通部11堵住,使用者打开清理管16,通过其他负压装置与清理管16连接,在较大的负压吸引下将堵塞物吸出,以便对通部11进行清理,确保引流物质能够顺畅通过,由于清理的通部11两侧被挡板15挡住,因此清理负压不会对其他管道内压力造成影响,清理过程中另一通部11仍进行工作,清理结束后转动套环12至原位置,使得挡板15位于对应的实部10两侧,不影响通部11的畅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处理管道内的堵塞物,将部分管道封闭后采用其他负压装置进行清理,避免清理时的负压对其他部分管道内压力造成影响,进而防止清理时的负压通过敷料给伤口造成不良影响,使用安全可靠,清理过程中负压吸引仍继续工作,不影响实际使用,实用性强。

具体而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引流瓶6进行更换,本实施例所述的引流瓶6内上部螺纹安装瓶塞17,引流管5右端、负压管8左端均穿过瓶塞17。使用者一手握住瓶塞17,一手转动引流瓶6,从而将引流瓶6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不需要拆卸引流管5和负压管8,更换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具体的,当引流量占引流瓶6的三分之二时,应进行更换引流瓶6,本实施例所述的引流瓶6前面左侧设有尺寸线。使用者根据尺寸线判断引流量是否占引流瓶的三分之二,不需要目测和寻找其他对照物就能够进行判断,确保及时更换,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使用者转动套环12对通部11进行封堵后,需要移动至原位置位于对应的实部10处,避免影响液体通过通部11,本实施例所述的套环12外周设有第一标记线,三通管4上部设有第二标记线。当第一标记线与第二标记线位于同一条线上时,挡板15位于实部10的两侧,确保液体顺利通过通部11。

更进一步的,使用者需要转动套环12,以便套环12带动竖杆14和挡板15将对应的通部11进行封堵,本实施例所述的套环12外周设有防滑凸纹。套环12外周设有防滑凸纹,方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