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针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7255发布日期:2020-03-27 13:2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笔针容器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互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2018年4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659,912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围用来与药物输送笔一起使用的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的笔针容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界已知的做法是,在使用之前存储笔针,随后将用过的笔针与未用过的笔针分离地存储,以避免污染。然而,上述做法产生一些尺寸约束问题,因而,期盼一种优化的针存储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笔针容器,该笔针容器重复使用相同的空间来存储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同时避免混合和污染。具体地说,柔性的或可移动式分离装置使分别存储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的两个隔室相分离。分离装置允许各个隔室根据被存储的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的数量的变化而相反地改变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由塑料袋制成的隔室,例如用来提供类似的尺寸灵活性并且减少如上所述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容器内提供保护套。该保护套可以接合柔性分离装置以防止流体污染物进入新笔针隔室。

最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针弯曲部,该针弯曲部使得用过的笔针的针弯曲以使针损坏。用过的笔针的弯曲的针也减小了对于分离装置的抗刺穿特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用来存储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的笔针容器而得以实现,该笔针容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第一隔室,该第一隔室被构造用来存储一个或更多个新笔针;以及第二隔室,该第二隔室被构造用来存储一个或更多个用过的笔针,其中,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的尺寸能被调节以适应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的各种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被阐述,并且将根据描述而更为显明,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加以实践而被领会。

附图说明

根据参考附图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例示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面和特征将更为显明,附图中:

图1示出笔针容器的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图2示出图1的笔针容器的后视立体图;

图3示出图1的笔针容器的前视立体图,其中的顶盖被移除;

图4示出图1的笔针容器的后视立体图,其中的顶盖被移除;

图5示出图1的笔针容器的俯视图,其中的顶盖被移除;

图6示出笔针容器的第二例示性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所述笔针容器具有保护套并且顶盖被移除;

图7示出笔针容器的第三例示性实施例的俯视图,所述笔针容器具有针弯曲部并且顶盖被移除;而

图8示出图7的针弯曲部的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笔针容器10。笔针容器10包括外壳12,该外壳具有带有外表面40的顶盖,外侧表面41、43和外底表面(未示出)。外前侧表面41包括门60,以便接近和取出存储在外壳12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新笔针20。

外后侧表面43包括开口62,以便将一个或更多个用过的笔针30处置或丢弃到外壳12中。开口62与业内已知的典型锐器容器类似地操作。具体地说,开口62在用过的笔针仍然连接到药物输送笔时接合用过的笔针30的毂座。使用者随后旋转药物输送笔以从药物输送笔上将笔针拧脱。此后,用过的笔针30进入到外壳12中并且不能被取出。

开口62也被布置在与门60相对的外表面上。换言之,外前侧表面41和外后侧表面43是彼此相对的。这种构造通过提供开口62和门60之间的足够分离,而有利地防止两个通路端口之间的混淆。

图3-5所示的笔针容器10的顶盖被移除,以示出外壳12的内部底表面42和内部侧表面44。这些表面42、44支撑并且包含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20、30。如图1和2中所示,这些表面42、44被包围在外壳12内。

图3-5示出笔针容器10内的新笔针20和用过的笔针30。各个新笔针20中的每一个新笔针都包括盖22和密封件24,以包围、密封且包装新笔针20。新笔针20被放置在笔针容器10的第一隔室50中。第一隔室50借助于门60而可被接近,以便让使用者将各个新笔针20中的一个新笔针取出。

将盖22和密封件24移除,以便将新笔针20附接到药物输送笔。随后,药物输送笔和新笔针20用于药物输送。

在使用之后,将用过的笔针30丢弃到第二隔室52中。第二隔室52借助于开口62而能被进入,以便让使用者处置或丢弃如上所述的各个用过的笔针30中的一个用过的笔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50、52由柔性分离装置70分离。这种构造有利地为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50、52提供相分离的包围。而且,分离装置70有利地防止各个隔室50、52中的每一者中的内容物(具体是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20、30)相混合。分离装置70优选地由柔性弹性体材料组成,并且可以包括带、隔膜或固定橡胶带。分离装置70也可以是能抗穿刺的,以便另外的密封保护。

分离装置70的各端部借助于销72而被固定至外壳12。具体地说,如图5中所示,销72通过例如压配合而被固定至外壳12的内部底表面4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分离装置70的端部配备有带有环的端部,其能在销72上滑动。分离装置70的端部有利地被构造成能够自由旋转且不干涉分离装置70的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分离装置通过例如粘合剂而与销72接合。在又一实施例中,销72由分离装置70的端部上的圆柱形杆取代。该圆柱形杆配合到外壳12中的凹部中。该圆柱形杆可以延伸以与外壳12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中的孔接合。虽然例示性实施例在这里被公开,但多种固定方法和固定装置被预期用于笔针容器10中的分离装置70。

分离装置70提供以下优点。分离装置70允许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50、52是柔性的或者其尺寸(体积)是可调节的并且不是刚性的。这种构造是有利的,因为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20、30的数量将随着笔针容器10中的笔针20、30的使用和寿命而改变。因此,有利的是,隔室50、52改变尺寸以适应存在于笔针容器10中的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20、30的各种组合。

另一优点是,当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50、52随着笔针容器10中的笔针20、30的使用和寿命而改变尺寸时,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50、52被构造用来在不同的时间段调节且占据相同的空间。换言之,如果第一隔室50包含七个新笔针20并且第二隔室52不包含用过的笔针30,则分离装置70弯曲且使得第一隔室50较大并且第二隔室52较小。基于图3-5中所示的构造,第一隔室50将大于第二隔室52。

在另一方面,如果第二隔室52包含七个用过的笔针30并且第一隔室50不包含新笔针20,则分离装置70弯曲且使得第二隔室52较大且第一隔室50较小。基于图3-5中所示的构造,第二隔室52将大于第一隔室50。

当第一隔室50扩张时和当第二隔室52扩张时,由于其柔性的分离装置70的移动,使得相同空间能够在不同时间被使用或重叠。这是因为在一个隔室扩张时,另一隔室以逆关系收缩,并且反之亦然,其中容器10的总体积保持相同。在笔针容器10的使用寿命中一直如此。即,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50、52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共享相同的空间。这种构造提供笔针容器10的紧凑性,减小总尺寸(当与具有两个刚性(固定尺寸)的隔室相比时),并且在优化笔针容器10中的可用空间同时,在任何给定时间时都能够减小空的空间(未用过的空间)的量。

笔针容器10的任何尺寸和形状和新笔针和用过的笔针20、30的任何组合由本公开所预期到,同时提供这里描述的类似优点。例如,根据一个实施例,笔针容器10包括多个新笔针20并且不包括未用过的笔针30。根据另一实施例,笔针容器10包括多个用过的笔针30且不包括新笔针20。在另一实施例中,笔针容器10包括多个用过的笔针30和多个新笔针20。

图6示出笔针容器10的第二实施例。这个实施例包括图1-5的所有特征,另外添加了保护套28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保护套280和分离装置70都被固定至外壳12但不相互固定。这种构造有利地允许保护套280和分离装置70相对彼此而移动。

保护套280也被固定至外壳12的内表面。具体地说,保护套280包括两个端部凸缘282、顶表面284以及底表面(不可见)。端部凸缘282通过例如粘合剂、焊接、热打桩、铆钉以及卡扣配合组装各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而被固定且密封至外壳12的内部侧表面44。

保护套280的顶表面284被密封至内部顶表面(未示出),该内部顶表面与外壳12的外部顶表面40相背对。保护套280的底表面(未示出)也被密封至外壳12的内部底表面42。以这种方式,保护套280通过压紧而被密封至外壳12的顶部和底部内表面42,类似于被压紧且密封在两个表面之间的o型环的功能。

保护套280被布置在第一隔室50内,以有利地减小污染,并且防止生物危害物质与第一隔室50中的新笔针20混合。保护套280也提供流体吸收保护,并且使得从第二隔室52进入到第一隔室50的污染被最小化。

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保护套280通过例如热打桩或粘合剂而被固定至分离装置70,并且以一起移动和弯曲的方式而与分离装置70协作。因此,保护套280和分离装置70作为一体化部分。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50、52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被密封至外壳12的内表面的塑料袋。在这种构造中,不需要保护套280。这是由于各个隔室50、52中的一个隔室的自密封性质(由于这个隔室的内容物被塑料袋包围)。即,当各个隔室中的一个隔室是塑料袋时,污染物不能在两个隔室50、52之间传递。

图7和8示出笔针容器10的第三实施例,该笔针容器包括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一者或二者,并且还包括针弯曲部364。针弯曲部364被构造用来使得一个或更多个用过的笔针30的针在进入开口62时使得该针发生弯曲并且失效,以便处置。

具体地说,针弯曲部364包括弯曲的或成角度的表面,该弯曲的或成角度的表面被固定至外壳12的内部并且邻近开口62。在另一实施例中,针弯曲部364与外壳12成一体。针弯曲部364的弯曲表面有利地以多种角度接合用过的笔针30的针,以便成功地使该针发生弯曲。

优选地,开口62被构造用来包括圆柱形引导路径。该圆柱形引导路径延伸到第二隔室52中以有利地保证用过的笔针30的针指向针弯曲部364。

在操作中,当用过的笔针30被布置在外壳12的第二隔室52中时,用过的笔针30首先进入开口62。用过的笔针30的针立即地与针弯曲部364接触。针弯曲部364特别地被布置在外壳12中以强力接合到用过的笔针30的针。使用者推动用过的笔针30并且向其施加压力,以使其进入开口62并且进入针弯曲部364。

由于使用者施加的压力,针弯曲部364使得用过的笔针30的针发生弯曲。即,针向着用过的笔针30的毂座向回弯曲。换言之,外壳12中的开口62和针弯曲部364被构造成使得用过的笔针30的针被引导且压在针弯曲部364上以导致针发生弯曲。因此,用过的笔针30的针被充分地弯曲并且损坏,以免被进一步使用。

在被损坏之后,由于针的弯曲,用过的笔针30的长度减小,以提供另外的空隙。因此,用过的笔针30能够通过该空隙而脱离针弯曲部364并且完全进入第二隔室52以便处置。换言之,一旦用过的笔针30的毂座被足够远地推过开口62且进入外壳12中以保证针的彻底弯曲,用过的笔针30就能够自由地进入第二隔室52。

用过的笔针30的失效,能够有利地减小分离装置70和/或保护套280被刺穿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当许多用过的笔针30以紧密堆积的构造存在于第二隔室52中时是可能存在的。此外,能够降低对分离装置70和/或保护套280的抗刺穿性能的需要。

在类似于上面公开的实施例但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分离装置70是刚性的并且可移动的。具体地说,分离装置70被固定至类似于图5-7的那些的销72,但在这种情况中,销72以可移动的方式与凹槽接合并且在凹槽中行进,所述凹槽沿外壳12的内部顶表面(未示出)和内部底表面42而布置。因此,当第一隔室50扩张并且第二隔室52收缩时,分离装置70借助于销72和凹槽而移动或滑动到右边。另一方面,当第二隔室52扩张并且第一隔室50收缩时,分离装置70借助于销72和凹槽而移动或滑动到左边。销72和凹槽之间的接合是非常精密的以便能够降低污染物穿过的可能性,并且使得分离装置70能够平滑移动而没有堵塞。

在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分离装置70枢转或旋转而不是滑动以相应地加大和收缩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50、52。例如,各个销72的一个销以可旋转的方式被固定至分离装置70和外壳12,而另一个销72沿外壳12中的曲线凹槽移动。在操作中,一个销72沿外壳12中的曲线凹槽移动以使分离装置70移动并且因此相应地加大和收缩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50、52。另一个销72被固定但在原位旋转,以在分离装置70的移动期间减小应变。

在未示出的又一实施例中,分离装置70由相互套叠的数个段组成。虽然每一个段可以是刚性的,但分离装置70的形状可以在移动期间发生弯曲并且其长度可以改变,以有利地提供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50、52的更有效的物理分离。

上文中对若干例示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其实际应用的目的而被提供的,因此使本技术领域中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用于各种实施例并且各种修改适合于构想的特别用途。说明书并非是穷举式的,也并非意图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的实施例。这里公开的任何实施例和/或元件可以彼此组合以形成没有具体公开的各种其他实施例,只要它们不相互矛盾即可。因此,其他实施例是可能的并且应被包括在本说明书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说明书描述的具体例子所用来实现的更一般的目标可以以另一方式而得以实现。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前”、“后”、“上”、“下”、“向上”、“向下”以及其它取向描述语是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实施例进行描述,而并非用以将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实施例的结构限制到任何特别的位置或取向。诸如“基本上”或“近似地”的程度的术语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为指的是给定值外的合理的范围,例如,与描述的实施例的制造、组装和使用关联的通用公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