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调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5655发布日期:2020-02-14 15:3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椎弓根螺钉调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椎弓根螺钉调位器。



背景技术:

椎弓根置钉术,是在脊柱椎体的椎弓根上打上专用的螺钉,螺钉的头部有引导槽,连接棒卡入两个螺钉的引导槽内,引导螺钉的运动方向。先用螺帽将一个螺钉与连接棒锁死,然后用调位器对另一个螺钉施加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力,最后用螺帽将螺钉锁死在连接棒上,通过螺钉对脊柱椎体施加撑开或者压缩的力,为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生物力学稳定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现有的调位器一般呈钳状,钳口两侧的钳头臂都开设有供连接棒卡入的缺口,在手术时,缺口卡到连接棒上,辅助引导钳口的运动方向,方便医生施力操作。

钳头臂在手术时,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需要一定的厚度。在一些需要将螺钉相互撑开的手术中,螺钉间的间隙较小时,两根钳头臂就很难卡入到两个螺钉之间,从而造成手术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弓根螺钉调位器,在手术时只需一个钳头臂卡入两根螺钉之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椎弓根螺钉调位器,包括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相互铰接,第一钳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钳头臂,第二钳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钳头臂,第一钳头臂与第二钳头臂构成钳口结构,第一钳头臂上开设有供连接棒卡入的缺口,第二钳头臂上开设有用于定位连接棒端部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钳头臂和第二钳头臂相向弯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钳臂背向钳口的一端铰接有齿条,第一钳臂背向钳口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一个螺钉锁死后,将第一钳头臂贴着另一个活动的螺钉,然后将缺口卡到连接棒上,接着将第二钳头臂放到连接棒的端部,并将连接棒的端部卡入定位槽内,而后医护人员发力,调整连接棒与活动螺钉的位置,然后将活动螺钉锁死,使连接棒与两根螺钉配合,对脊柱持续发力调整。通过上设置,缺口的设置使第一钳头臂与螺钉的接触面积更大,增大螺钉的受力面积,方便医护人员施力。定位槽的设置将连接棒的端部定位,防止在操作的过程中,第二钳头臂发生位移,给患者造成伤害。通过上述设置,只需一根钳头臂伸入两根螺钉之间,即可移动活动的螺钉,在两根螺钉的距离较小时,也可方便的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合拢两根螺钉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推开两根螺钉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椎弓根螺钉调位器,包括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相互铰接,第一钳臂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钳头臂3,第二钳臂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钳头臂4,第一钳头臂3与第二钳头臂4构成钳口结构,第一钳头臂3上开设有供连接棒卡入的缺口5,第二钳头臂4上开设有用于定位连接棒端部的定位槽6。

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一个螺钉锁死后,将第一钳头臂3贴着另一个活动的螺钉,然后将缺口5卡到连接棒上,接着将第二钳头臂4放到连接棒的端部,并将连接棒的端部卡入定位槽6内,而后医护人员发力,调整连接棒与活动螺钉的位置,然后将活动螺钉锁死,使连接棒与两根螺钉配合,对脊柱持续发力调整。通过上设置,缺口5的设置使第一钳头臂3与螺钉的接触面积更大,增大螺钉的受力面积,方便医护人员施力。定位槽6的设置将连接棒的端部定位,防止在操作的过程中,第二钳头臂4发生位移,给患者造成伤害。通过上述设置,只需一根钳头臂伸入两根螺钉之间,即可移动活动的螺钉,在两根螺钉的距离较小时,也可方便的进行操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钳头臂3和第二钳头臂4相向弯曲。

弯曲的结构,在受力时,可以将力分散开来,不会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使第一钳头臂3和第二钳头臂4的强度更强。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钳臂2背向钳口的一端铰接有齿条7,第一钳臂1背向钳口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8。

在操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将齿条7卡入定位孔8内进行定位,从而方便锁紧螺帽等操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