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2888发布日期:2020-06-30 20:0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尿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

现在涉及到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现有导尿管在需要注射时,需要使用针头扎扎入管道口使用,一是不牢固,二是容易扎到护士或者病人,同时在对膀胱进行注液时,需要对膀胱进行填充清洗,而对压力的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还有一种使用情况,对于膀胱受损伤的患者,有时需要进行憋尿,以进行检测或治疗,现有的方法只是安装导管夹实现,一旦医护人员或患者遗忘打开夹子,将导致膀胱内部的压力过高,容易对人体造成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设为管体前端和管体后端,且管体前端与人体相连接,所述管体表面靠近管体前端的位置处插入式安装有液体压力传感器,且管体表面与液体压力传感器相邻的位置处套接有套管,并在套管的表面配套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管体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标签条,所述管体后端开设有出尿口和第一注射口,且第一注射口的内部螺旋设置有第二注射口,所述管体后端的表面安装有led屏。

优选的,所述led屏和微型电机的内部均嵌设有微型电子,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和微型电机均通过导线与led屏内设的plc控制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配套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贯穿通过套管,并与管体的表面相互贴合,所述螺纹杆的下表面设置为弧形面,且该弧形面的弧度与套管内壁面的弧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射口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注射口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注射口与第二注射口螺旋配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标签条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轮体,且轮体在标签条内部转动的角度为0-3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反馈功能的组件,当充填液在管体前端充填时,液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在人体膀胱达到传感器内预设的压力值时,通过反馈电路控制微型电机带动螺纹杆上升,进而使液体在管体内流通,实现自动控制的作用,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管,可带动整个微型电机进行移动,方便拆装作业的同时,避免螺纹杆对同一处的管体表面进行多次挤压,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3、本实用新型将注射口改为螺口式的,使用输液器时可去除针头,直接进行注射,避免针头扎入时不牢固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标签条,可在各个轮体的表面刻设该患者的基本信息,比如在最左侧的轮体表面刻设男女字样,通过转动轮体标明该患者的性别,该设计巧妙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的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的第二注射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的图1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

图中:1、管体;2、管体后端;3、出尿口;4、第一注射口;5、第二注射口;6、led屏;7、液体压力传感器;8、套管;9、微型电机;10、螺纹杆;11、标签条;12、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两端分别设为管体前端和管体后端2,且管体前端与人体相连接,管体1表面靠近管体前端的位置处插入式安装有液体压力传感器7,且管体1表面与液体压力传感器7相邻的位置处套接有套管8,并在套管8的表面配套安装有微型电机9,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管8,可带动整个微型电机9进行移动,方便拆装作业的同时,避免螺纹杆10对同一处的管体1表面进行多次挤压,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管体1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标签条11,管体后端2开设有出尿口3和第一注射口4,且第一注射口4的内部螺旋设置有第二注射口5,管体后端2的表面安装有led屏6。

如图1和2所示,led屏6和微型电机9的内部均嵌设有微型电子,液体压力传感器7和微型电机9均通过导线与led屏6内设的plc控制板连接。

如图2所示,微型电机9配套设置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的一端贯穿通过套管8,并与管体1的表面相互贴合,螺纹杆10的下表面设置为弧形面,且该弧形面的弧度与套管8内壁面的弧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反馈功能的组件,当充填液在管体1前端充填时,液体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在人体膀胱达到传感器内预设的压力值时,通过反馈电路控制微型电机9带动螺纹杆10上升,进而使液体在管体1内流通,实现自动控制的作用,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该液体压力传感器7的型号为mik-p310。

如图1和3所示,第一注射口4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第二注射口5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第一注射口4与第二注射口5螺旋配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注射口改为螺口式的,使用输液器时可去除针头,直接进行注射,避免针头扎入时不牢固的情况发生。

如图4所示,标签条1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轮体12,且轮体12在标签条11内部转动的角度为0-360°。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标签条11,可在各个轮体12的表面刻设该患者的基本信息,比如在最左侧的轮体12表面刻设男女字样,通过转动轮体12标明该患者的性别,该设计巧妙可重复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功能的导尿管,首先,将管体1的管体前端与人体相连接,然后通过术前对患者基本信息的确认,调节标签条11内各个轮体12的角度,例如:可调节显示该患者为男,21岁,病人编号为03号,

若是需要对患者的膀胱进行清洗,则螺旋式将第二注射口5与第一注射口4配套连接,然后使用取出针头的注射器,从第二注射口5的一端进行注射作业,充填液进入到人体,

在该反馈电路中,led屏6内设的plc控制板通过既定程序发生控制信号到微型电机9,此时微型电机9转动,螺纹杆10下降,使得管体1受到节流阻断,避免充填液发生回流,当充填液在管体1前端充填时,液体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在人体膀胱达到传感器内预设的压力值时,将信号反馈到led屏6内设的plc控制板上,led屏6同时实时显示压力数值,然后plc控制板发送控制信号到微型电机9,使其带动螺纹杆10上升,进而使液体在管体1内流通,实现自动控制的作用,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最终,液体从出尿口3排出,

整个装置的套管8、液体压力传感器7、标签条11均可拆卸使用,方便实现重复利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