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2893发布日期:2020-06-30 20:0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管因可提供安全持久的静脉通路,以输注药物、肠外营养液和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而被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引流器对腹水进行引流,在腹水引流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移动或者其他原因,使得导流管容易发生挤压或者扭曲打折,使得腹水在导流管内流速减小,影响引流的效果以及速度,且在导流管发生挤压或者扭曲打折时,不能及时提醒医务人员,医务人员需要经常查看导流管的情况,进而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穿刺导流机构、报警机构,引流袋的上表面连通有单向排气阀;穿刺导流机构与引流袋连通;报警机构安装在穿刺导流机构上,且报警机构包括断线报警器、蓄电池、壳体、桨叶、转轴、转盘、弹簧、触板、环形触片和限位板,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穿刺导流机构中的导流管内,且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桨叶,同时转轴的一端贯穿导流管并延伸到壳体内,壳体与导流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转轴位于壳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的一侧转动中心,转盘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限位板滑动连接有触板,触板与滑槽开口向背的面通过弹簧与滑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环形触片,触板与环形触片对正设置,且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断线报警器和蓄电池,蓄电池、断线报警器、触板和环形触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穿刺导流机构包括导流管、单向导流阀和穿刺针,其中导流管的一端与引流袋上表面开设的进液口连通,导流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穿刺针,且导流管上安装有单向导流阀。

优选的,所述引流袋的上表面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吊环。

优选的,所述引流袋的外表面刻画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靠近引流袋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头与引流袋螺纹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上安装有茂菲氏滴管,茂菲氏滴管用于观察导流管是否通畅。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当导流管发生挤压或者扭曲打折时,腹水在导流管内流速减小,且触板的离心力小于弹簧的屈服强度,使得触板不再与环形触片接触,此时断线报警器报警,提醒医务人员对导流管进行整理,减小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保证引流过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报警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穿刺导流机构中导流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吊环,2、引流袋,3、刻度线,4、穿刺导流机构,41、导流管,42、单向导流阀,43、穿刺针,5、报警机构,51、断线报警器,52、蓄电池,53、壳体,54、桨叶,55、转轴,56、转盘,57、弹簧,58、触板,59、环形触片,59a、限位板,6、茂菲氏滴管,7、单向排气阀,8、螺纹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报警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穿刺导流机构中导流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办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2,穿刺导流机构4,报警机构5,所述引流袋2的上表面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吊环1,且所述引流袋2的外表面刻画有刻度线3,引流袋2的上表面连通有单向排气阀7;穿刺导流机构4与引流袋2连通;报警机构5安装在穿刺导流机构4上。其中,通过吊环1方便引流袋2的挂持,且通过刻度线3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清晰直观的观察到腹水的引流量,减小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报警机构5包括断线报警器51、蓄电池52、壳体53、桨叶54、转轴55、转盘56、弹簧57、触板58、环形触片59和限位板59a,所述转轴55转动连接在穿刺导流机构4中的导流管41内,且转轴5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桨叶54,同时转轴55的一端贯穿导流管41并延伸到壳体53内,壳体53与导流管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转轴55位于壳体5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56的一侧转动中心,转盘56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限位板59a滑动连接有触板58,触板58与滑槽开口向背的面通过弹簧57与滑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壳体53内固定连接有环形触片59,触板58与环形触片59对正设置,且壳体53的上表面安装有断线报警器51和蓄电池52,蓄电池52、断线报警器51、触板58和环形触片59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断线报警器51的规格型号为:hg100-bx;在引流的过程中,腹水流经导流管41时,在桨叶54的作用下,使得转轴55转动,从而带动转盘56转动,当导流管41不发生挤压或者扭曲打折时,腹水在导流管41内流速较大,触板58的离心力大于弹簧57的屈服强度,使得触板58从滑槽滑出并与环形触片59接触,从而断线报警器51不进行报警,当导流管41发生挤压或者扭曲打折时,腹水在导流管41内流速减小,且触板58的离心力小于弹簧57的屈服强度,使得触板58不再与环形触片59接触,此时断线报警器51报警,提醒医务人员对导流管41进行整理,减小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保证引流过程的可靠性。

参考图1所示,所述穿刺导流机构4包括导流管41、单向导流阀42和穿刺针43,其中导流管41的一端与引流袋2上表面开设的进液口连通,导流管41的另一端安装有穿刺针43,且导流管41上安装有单向导流阀42。需要说明:穿刺针43穿刺患者的腹腔,且腹水通过导流管41被送入到引流袋2内。

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导流管41靠近引流袋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头8与引流袋2螺纹密封连接。

需要说明:通过转动螺纹连接头8,使得引流袋2可以与分离导流管41,方便引流袋2的更换。

参考图1所示,所述导流管41上安装有茂菲氏滴管6。茂菲氏滴管6用于观察导流管41是否通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袋(2),引流袋(2)的上表面连通有单向排气阀(7);

穿刺导流机构(4),穿刺导流机构(4)与引流袋(2)连通;

报警机构(5),报警机构(5)安装在穿刺导流机构(4)上,且报警机构(5)包括断线报警器(51)、蓄电池(52)、壳体(53)、桨叶(54)、转轴(55)、转盘(56)、弹簧(57)、触板(58)、环形触片(59)和限位板(59a),所述转轴(55)转动连接在穿刺导流机构(4)中的导流管(41)内,且转轴(5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桨叶(54),同时转轴(55)的一端贯穿导流管(41)并延伸到壳体(53)内,壳体(53)与导流管(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转轴(55)位于壳体(5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56)的一侧转动中心,转盘(56)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限位板(59a)滑动连接有触板(58),触板(58)与滑槽开口向背的面通过弹簧(57)与滑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壳体(53)内固定连接有环形触片(59),触板(58)与环形触片(59)对正设置,且壳体(53)的上表面安装有断线报警器(51)和蓄电池(52),蓄电池(52)、断线报警器(51)、触板(58)和环形触片(59)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导流机构(4)包括导流管(41)、单向导流阀(42)和穿刺针(43),其中导流管(41)的一端与引流袋(2)上表面开设的进液口连通,导流管(41)的另一端安装有穿刺针(43),且导流管(41)上安装有单向导流阀(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2)的上表面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吊环(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2)的外表面刻画有刻度线(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1)靠近引流袋(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头(8)与引流袋(2)螺纹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1)上安装有茂菲氏滴管(6),茂菲氏滴管(6)用于观察导流管(41)是否通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所述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穿刺导流机构、报警机构,引流袋的上表面连通有单向排气阀;穿刺导流机构与引流袋连通;报警机构安装在穿刺导流机构上,且报警机构包括断线报警器、蓄电池、壳体、桨叶、转轴、转盘、弹簧、触板、环形触片和限位板,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穿刺导流机构中的导流管内,且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桨叶,同时转轴的一端贯穿导流管并延伸到壳体内,壳体与导流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转轴位于壳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的一侧转动中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用腹水引流装置具有自动报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浩;曹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吕文浩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