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冲洗辅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0700发布日期:2020-08-14 19:4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痰冲洗辅助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痰冲洗辅助杯。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吸痰多是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器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进行吸痰,患者黏稠的痰液被吸入吸痰管与负压吸引连接管然后进入负压吸引装置的吸引瓶内,使用后的吸痰管直接抛弃至医用垃圾,而负压吸引连接管管壁上附着的痰液,需要进行冲洗,通常做法是将负压吸引连接管对准准备好的灭菌用水或外用生理盐水瓶口吸入冲洗液以冲走附着在管壁上的黏稠分泌物,以备下一次吸痰使用,而负压吸引连接管末端的固定,是通过一次性无菌吸痰管绑在床旁桌上,将负压吸引连接管的末端与已固定好的一次性吸痰管相连接,每次吸痰时,将连接处断开,负压吸引连接管末端与新的一次性吸痰管连接后进行吸痰。但是传统的负压吸引连接管末端的固定及末端的保护不被污染、冲洗方式均不易于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负压吸引连接管的末端容易掉落,固定负压吸引连接管的末端需要双手操作,而且冲洗液容易倾倒洒出,易对医护人员的手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痰冲洗辅助杯,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负压吸引连接管末端得不到妥善放置,负压吸引连接管易掉落污染,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性,负压吸引连接管冲洗效果不好、冲洗过程易污染负压吸引连接管末端以及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手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痰冲洗辅助杯,包括透明材质的冲洗瓶和负压吸引连接管,所述冲洗瓶上拧设有瓶盖,所述瓶盖上设置有冲洗端、固定端和加水口,所述加水口上设置有可拆卸式密封盖,所述冲洗端的下端设置有吸管,所述冲洗端通过所述吸管与冲洗瓶连通布置,所述吸管延伸至冲洗瓶的底部;所述固定端的下端与瓶盖的连接处封堵设置,所述冲洗瓶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冲洗端之间设置有防尘管,所述防尘管的两端均为可拆卸式;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末端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固定端上;所述冲洗瓶外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圆环状的固定圈、挂钩以及连接固定圈和挂钩的支架。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瓶盖外缘处还设置有挡水圈,所述挡水圈的底端与瓶盖固定连接,挡水圈的高度为1~2cm。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固定件呈l型,l型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冲洗瓶的侧壁上,l型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尘管相连。

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冲洗瓶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冲洗瓶的体积为2l。

上述技术方案中吸痰冲洗辅助杯,将负压吸引连接管冲洗、固定及末端保护集于一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冲洗瓶、瓶盖和防尘管便可实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冲洗操作,并且使负压吸引连接管的末端得到较好地放置,降低了负压吸引连接管末端的污染机会,利用大容量的冲洗瓶,能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瓶盖上设置加水口,能够在不打开瓶盖的基础上实现对冲洗瓶内加水,能够在冲洗的过程中补充冲洗液,不影响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冲洗工作;最后设置固定架,利用挂钩实现冲洗瓶的稳定放置,保证医护人员可单手完成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冲洗工作,有效降低吸痰过程中医护人员手的污染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吸痰冲洗辅助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洗瓶;2.固定架;21.挂钩;22.固定圈;23.支架;3.固定端;4.负压吸引连接管;5.瓶盖;51.挡水圈;6.冲洗端;7.防尘管;8.密封盖;9.固定件;10.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吸痰冲洗辅助杯,与现有的负压吸引装置配套使用,其包括透明材质的冲洗瓶1和负压吸引连接管4,冲洗瓶1上拧设有瓶盖5,瓶盖5上设置有冲洗端6、固定端3和加水口,加水口上通过螺纹设置有密封盖8,冲洗端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吸管10(也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冲洗端6通过吸管10与冲洗瓶1连通布置,吸管10延伸至冲洗瓶1的底部;固定端3的下端与瓶盖5的连接处封堵设置,冲洗瓶1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件9,固定件9与冲洗端6之间设置有防尘管7,防尘管7的两端均为可拆卸式;负压吸引连接管4的末端可拆卸设置在固定端3上,对负压吸引连接管的末端进行较好地放置,有效解决负压吸引连接管末端易污染的问题;冲洗瓶1外设置有固定架2,固定架2包括圆环状的固定圈22、挂钩21以及连接固定圈22和挂钩21的支架23,挂钩可实现将冲洗瓶固定在床头架或床侧挡架上,以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固性,提高使用方便性;瓶盖5外缘处还设置有挡水圈51,挡水圈的底端固定于瓶盖上,可与瓶盖一体成型制成,挡水圈51高度为1~2cm,由于在冲洗过程中会有少量的冲洗液洒出,设置挡水圈可对洒出的冲洗液进行隔档,以对洒出的冲洗液进行收集。

具体地,固定件9呈l型,l型固定件9的一端固定在冲洗瓶1的侧壁上,l型固定件9的另一端与防尘管7相连。冲洗瓶1上还设置有刻度,由于冲洗瓶1是透明的,能够直接观察到冲洗瓶1内的冲洗液容量,本实施例中冲洗瓶1的体积为2l,同时加水口的设置可保证在冲洗过程中随时加水,确保冲洗瓶1内冲洗液充足。

本实用新型吸痰冲洗辅助杯的使用方法如下:吸痰冲洗辅助杯与现有的负压吸引装置配套使用,吸痰时将负压吸引装置与负压吸引器相连接,此时打开负压吸引器,压力即可产生,将负压吸引器压力调节在正常压力范围内,检查负压吸引压力是否正常及负压吸引管连接管是否通畅,将负压吸引连接管4从吸痰冲洗辅助杯的固定端3上(此时固定端3与现有技术中的接头的作用相同,即起到了固定作用)取下;将防尘管7从冲洗端6上拔开,把负压吸引连接管4插设在冲洗端6上,进行试吸水,保证吸痰前负压吸引连接管内的压力及负压吸引管连接管通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试吸水完毕后,把负压吸引连接管4从冲洗端6上取下,把防尘管7盖于冲洗端6上。此时将负压吸引连接管4与吸痰管连接进行吸痰,吸痰完毕后,将吸痰管与负压吸引连接管4分离,再次拔开冲洗端6上的防尘管7,将负压吸引连接管4插设在冲洗端6上,即可实现对负压吸引连接管4的冲洗;冲洗干净之后取下负压吸引连接管4放于固定端3上,将防尘管7盖于冲洗端6,再将负压吸引器关掉即可;其中在冲洗过程中洒落的液体可有挡水圈51进行集中,避免污染台面。在整个过程中,负压吸引连接管均没有接触台面,不仅减少了负压吸引连接管末端的污染,而且单手操作即可,减少医务人员手污染的次数,还将负压吸引连接管固定于冲洗端,通过负压吸引器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将冲洗液吸入负压吸引连接管内,达到冲洗的效果直接实现对负压吸引连接管内壁的冲洗操作。最后,由于冲洗瓶1内装有大量的冲洗液,自重大,可以通过挂钩21稳定固定在任何的工作台架上,方便临床医护人员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吸痰冲洗辅助杯将负压吸引连接管冲洗、固定及末端保护集于一身,不仅提高了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冲洗效率,而且改善了医护人员操作的方便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实用新型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