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手术用手术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1408发布日期:2020-09-18 19:3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创手术用手术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手术用手术钳。



背景技术:

伴随外科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各个外科学科发展的热点方向。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的特点。胸腔和腹腔微创手术是现代胸、腹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胸腔微创手术中,医生要将手术钳等医疗器械经过一个小孔伸入胸腔或腹腔内,并在腔镜的配合下完成腹内或胸腔内的手术。

手术钳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其表面光滑,活动灵活,主要用于手术中的夹持、牵引。在微创手术中,常常需要用到手术钳来夹取各种人体组织,是微创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

现如今使用的手术钳,大多数由两条互相铰接的夹臂组成,且两条夹臂前端都是笔直的。这种手术钳主要是依靠夹臂前端的一小节钳口来夹持人体组织。然而,在微创手术中,由于切口较小、操作空间狭窄的缘故,这种手术钳在夹持大的组织、器官或包块时,会因为夹持面小、钳口平直、钳口张开角度不够等原因,其难以稳定的夹住大的组织、器官或包块,还容易出现损伤组织的情况,造成对病人的二次伤害。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微创手术用手术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创手术用手术钳,其使用方便、夹持稳定,且不会对组织造成二次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创手术用手术钳,包括两条交叉铰接的钳体,所述钳体包括设置在铰接点两侧的握持柄和夹臂,两条所述钳体的铰接点上设有能够快拆的铰接机构,两条所述夹臂皆为弧形且内弧面相对设置,两条所述夹臂的自由端皆设有夹持环,两个所述夹持环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条钳体上的安装卡口,另一条所述钳体上设有可拆式插接在安装卡口中的安装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卡口内壁上设有一层弹性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卡口为球形,所述安装接头为球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夹臂与夹持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能调节弧度大小的柔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柔韧部的制作材料为具有一定韧性的软质金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夹持环的相对面上皆设有防滑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两条所述握持柄之间设有能够锁定两条握持柄的固定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卡扣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条握持柄上且能互相咬合的定位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两条所述握持柄之间设有能够收紧两条握持柄的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握持柄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创手术用手术钳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中,钳体的铰接点上设有能够快拆的铰接机构。在微创手术中,可以通过快拆的铰接机构将两条钳体分拆开,先放置其中一条钳体的夹臂于被夹持组织下方,再放置另一条钳体的夹臂于被夹持组织上方,将被夹持组织取出或取出至腹部浅表处便于手术操作。使用方便,同时还能避免当遇到组织、器官、包块较大的情况时,钳体无法直接钳住组织或进入切口的问题。并且,拆分后的单条钳体均可以作为手术挡板等另外操作使用。

2、两条夹臂皆为弧形且内弧面相对设置,两条夹臂的自由端皆设有夹持环,两个夹持环相对设置。由于夹臂是弧形,配合夹持环,夹持面积相比于现有的手术钳大大增加,能够稳定的夹持住组织,且不会对组织造成二次损伤。同时,通过夹持环夹持组织,也有利于医务人员通过夹持环的中部通口进行切割或缝合等操作。

3、铰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条钳体上的安装卡口,另一条钳体上设有可拆式插接在安装卡口中的安装接头。安装卡口与安装接头快拆式插接配合,方便拆装钳体。

4、安装卡口内壁上设有一层弹性层。弹性层具有一定的伸缩挤压特性,因此能较为稳定的将安装接头固定在安装卡口中,防止其脱落。

5、夹臂与夹持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能调节弧度大小的柔韧部。由于该柔韧部具有一定韧度,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包块的大小)的需要,通过手动弯折的方式,弯曲柔韧部,进而达到调整夹臂弧度和夹持环夹持角度的目的,便于包绕钳住被夹持组织,夹持稳定的同时还能避免对被夹持组织造成损伤。

6、两个夹持环的相对面上皆设有防滑齿,使得整个被夹持组织在夹持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和脱落的问题。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钳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铰接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钳体;2-握持柄;21-固定卡扣;211-定位齿;22-拉簧;3-夹臂;31-柔韧部;32-夹持环;4-铰接机构;41-安装卡口;411-弹性层;42-安装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微创手术用手术钳,包括两条交叉铰接的钳体1,两条钳体1呈“x”状铰接,构成了手术钳的主体结构。钳体1包括设置在铰接点两侧的握持柄2和夹臂3。医务人员在使用手术钳时,握持住握持柄2,通过控制握持柄2的张合,控制夹臂3去夹持人体组织。

其中,两条钳体的铰接点上设有能够快拆的铰接机构4。在微创手术中,可以通过快拆的铰接机构4将两条钳体1分拆开,先放置其中一条钳体1的夹臂3于被夹持组织下方,再放置另一条钳体1的夹臂3于被夹持组织上方,将被夹持组织取出或取出至腹部浅表处便于手术操作。使用方便,同时还能避免当遇到组织、器官、包块较大的情况时,钳体1无法直接钳住组织或进入切口的问题。并且,拆分后的单条钳体1均可以作为手术挡板等另外操作使用。

同时,两条所述夹臂3皆为弧形且内弧面相对设置。两条夹臂3的自由端皆设有夹持环32,两个夹持环32相对设置。由于夹臂3是弧形,配合夹持环32,夹持面积相比于现有的手术钳大大增加,能够稳定的夹持住组织,且不会对组织造成二次损伤。同时,通过夹持环32夹持组织,也有利于医务人员通过夹持环32的中部通口进行切割或缝合等操作。

并且,铰接机构4包括设置在其中一条钳体1上的安装卡口41,另一条钳体1上设有可拆式插接在安装卡口41中的安装接头42。安装卡口41与安装接头42快拆式插接配合,方便拆装钳体1。

安装卡口41内壁上设有一层弹性层411。具体地说,弹性层411的制作材料为橡胶、硅胶等弹性材料。由于弹性层411具有一定的伸缩挤压特性,因此能较为稳定的将安装接头42固定在安装卡口41中,防止其脱落。

本实施例中,安装卡口41为球形,安装接头42为球头。当然,在实际生产制造钳体1的过程中,安装卡口41和安装接头42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不仅限为球形槽和球头。

另外,在夹臂3与夹持环32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能调节弧度大小的柔韧部31。柔韧部31的制作材料为具有一定韧性的软质金属,如铜或者钛合金。由于该柔韧部31具有一定韧度,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包块的大小)的需要,通过手动弯折的方式,弯曲柔韧部31,进而达到调整夹臂3弧度和夹持环32夹持角度的目的,便于包绕钳住被夹持组织,夹持稳定的同时还能避免对被夹持组织造成损伤。

本实施例中,两个夹持环32的相对面上皆设有防滑齿,使得整个被夹持组织在夹持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和脱落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

本实施例中,两条握持柄2之间设有能够锁定两条握持柄2的固定卡扣21。该固定卡扣21具体为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条握持柄2上且能互相咬合的定位齿211。两条夹臂3夹持住人体组织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定位齿211,锁定住握持柄2的位置。便于操作、无需医护人员在使用手术钳过程中持续施力。

同时,关于握持柄2还有一点——本实施例中的握持柄2皆为弧形且内弧面相对设置。这样设置的握持柄2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与握持——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时,一般为单手操作手术钳。传统的直线型握持柄在单手操作时,其夹臂3张开程度很容易受限,无法达到设计时的最大张开程度。而采用弧形设计的握持柄2则能够大大的缓解这个问题,使夹臂3能够尽可能的张开。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实施例1中采用两个分别设置在两条握持柄2上且能互相咬合的定位齿211来锁扣固定两条握持柄2,属于刚性锁紧。而在本实施例中,两条握持柄2之间设有能够收紧两条握持柄2的拉簧22,拉簧22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握持柄2连接。

医护人员控制夹臂3张开时,拉簧22被拉伸;夹持住人体组织后,由于夹臂3仍旧会处于一个部分张开的状态,此时拉簧22能够对握持柄2施加一个收紧的力,进而无需医护人员施力也能够收紧夹臂3,稳定的夹持住人体组织。由于拉簧22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伸展性的结构元件,因此,通过拉簧22的力来收紧夹臂3夹持人体组织时,是为弹性收紧。这样能使得手术钳能更好的夹持住人体组织——被夹持组织的大小、形状都不确定,弹性收紧能使手术钳在面对各种人体组织时都能自适应其大小,稳定的夹持。同时,弹性收紧也避免了夹臂3上的夹持环32对人体组织夹持过紧,造成对组织的伤害。

关于拉簧22的安装,可以在两条握持柄2的相对侧分别设置一圆环。然后将拉簧22的两端分别勾连在两个圆环上。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