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9236发布日期:2020-12-08 15:0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指示部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已提供一种具有指示部的吸收性物品,该指示部会因与水分的接触而变色。例如,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三根指示部。三根指示部具有中心指示部和配置在中心指示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一对侧面指示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50176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母亲等辅助者在将吸收性物品穿戴于穿戴者的状态下,从吸收性物品的外侧确认指示部,掌握吸收性物品的更换时机。此时,对于辅助者来说,在穿戴者穿戴了吸收性物品和衣服的状态下,要从衣服的间隙确认吸收性物品的指示部、或翻开衣服的一部分来确认指示部,有时无法充分地确认整个指示部。

在无法确认整个指示部的情况下,辅助者无法区别地识别侧面指示部和中心指示部,有时会错误地识别侧面指示部和中心指示部而无法恰当地掌握排尿量。由于无法恰当地掌握排尿量,因此无法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吸收性物品的更换,有时会发生渗漏。

因此,期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辅助者能够通过指示部恰当地掌握排尿量,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吸收性物品的更换。

一个方面涉及的吸收性物品,包括:相互正交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和配置在所述前腰围区域与所述后腰围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吸收芯;以及指示部,其在比所述吸收芯更靠非肌肤面侧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地配置,且会因与水分的接触而变色,其中,所述指示部具有配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中心指示部和配置在所述中心指示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一对侧面指示部,在因与水分的接触而变色后,所述中心指示部和所述侧面指示部在视觉上不同。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肌肤面侧观察实施方式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从非肌肤面侧观察实施方式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沿图2所示的3a-3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以图3为基准的截面中的穿戴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变形例1~3涉及的指示部的图。

图6是示出变形例4~6涉及的指示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一个方面涉及的吸收性物品,包括:相互正交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和配置在所述前腰围区域与所述后腰围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吸收芯;以及指示部,其在比所述吸收芯更靠非肌肤面侧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地配置,且会因与水分的接触而变色,其中,所述指示部具有配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中心指示部和配置在所述中心指示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一对侧面指示部,在因与水分的接触而变色后,所述中心指示部和所述侧面指示部在视觉上不同。由于变色后的中心指示部和侧面指示部在视觉上不同,因此辅助者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和侧面指示部。因此,即使在不能辨认整个指示部的情况下,辅助者也能够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例如是仅中心指示部已反应的状态、是仅侧面指示部已反应的状态、还是到中心指示部的哪个部分已反应的状态。因此,容易恰当地掌握排尿量,能够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吸收性物品的更换。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面,在所述裆部区域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假想线上,所述中心指示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假想线上的所述侧面指示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不同。辅助者在翻开连体裤等衣服的一部分来确认吸收性物品的指示部时,容易辨认吸收性物品的裆部区域。在裆部区域中,由于中心指示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侧面指示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因此辅助者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和侧面指示部。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面,所述中心指示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可以比所述侧面指示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长。中心指示部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与穿戴者的排泄口相对地配置,在排泄时容易发生反应。由于中心指示部的最大长度较长,因此中心指示部容易引人注意。辅助者能够通过中心指示部掌握有无排泄,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吸收性物品的更换。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面,所述中心指示部和所述侧面指示部中的一个可以由多个构成要素沿前后方向排列的集合体构成,所述中心指示部和所述侧面指示部中的另一个可以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线构成。辅助者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和侧面指示部。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面,所述构成要素可以包含图案。辅助者能够根据有无图案来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和侧面指示部。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面,所述中心指示部和所述侧面指示部可以由多个构成要素沿前后方向排列的集合体构成,所述中心指示部的构成要素与所述侧面指示部的构成要素可以在视觉上不同。辅助者根据构成要素的不同,容易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和侧面指示部,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面,所述中心指示部的构成要素与所述侧面指示部的构成要素可以交互不相关。由于构成要素彼此交互不相关,因此辅助者将中心指示部的构成要素和所述侧面指示部的构成要素识别为不同的构成要素,不容易混淆。因此,辅助者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和侧面指示部。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面,所述中心指示部的构成要素的最大长度与所述侧面指示部的构成要素的最大长度可以不同。辅助者将中心指示部的构成要素和所述侧面指示部的构成要素识别为不同的构成要素,不容易混淆。因此,辅助者容易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和侧面指示部,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面,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中心指示部与所述侧面指示部之间的区域可以设置变形引导部,其使所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上变形。在穿戴状态下,吸收芯通过变形引导部在厚度方向上发生变形,使得位于比变形引导部更靠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中心指示部的位置和位于比变形引导部更靠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面指示部的位置在厚度方向上错开。在辅助者从吸收性物品的外侧辨认指示部时,根据厚度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和侧面指示部。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面,所述中心指示部和所述侧面指示部中的一个可以为直线状,所述中心指示部和所述侧面指示部中的另一个可以为曲线状。辅助者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和侧面指示部。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面,所述中心指示部和所述侧面指示部至少可以配置在所述裆部区域和所述前腰围区域中,所述中心指示部的前端缘可以位于比所述侧面指示部的前端缘更靠前侧。中心指示部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与穿戴者的排泄口相对地配置,在排泄时容易发生反应。此外,排泄口大致以与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和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相对的方式配置,体液从该相对的部分沿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呈圆心状扩散。因此,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与宽度方向上的侧部相比,体液容易在前后方向上扩散。由于中心指示部的前端缘位于比侧面指示部的前端缘更靠前侧,因此能够表示体液已扩散至前侧,能够抑制向前渗漏。

(2)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接着,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是带型的吸收性物品。可选地,吸收性物品也可以是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另外,吸收性物品可以是婴幼儿用的尿布,也可以是成人用的尿布。

在下面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应该留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此外,附图彼此间也可以包含彼此的尺寸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图1是从肌肤面侧观察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从非肌肤面侧观察吸收性物品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3a-3a截面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以图3为基准的截面中的穿戴状态的图。图1~图3示出了伸长状态的吸收性物品。图4所示的线bl示出了穿戴者的身体的线。在图3和图4所示的截面示意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厚度方向t上分开示出了各部件,而在实际产品中,在厚度方向t上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伸长状态是指,使吸收性物品10伸长至不形成褶皱的状态。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自然状态是指,对于收容在包装中的吸收性物品10,从包装中取出吸收性物品10,在20℃±2℃、相对湿度60%±5%rh的气氛下放置24小时的状态。

吸收性物品10具有前后方向l、宽度方向w以及厚度方向t。前后方向l是在穿戴状态下连结吸收性物品10的腹侧和背侧的方向。宽度方向w是在俯视吸收性物品10时与前后方向l正交的方向。厚度方向t是与前后方向l和宽度方向w两者正交的方向。非肌肤面或非肌肤面侧t2是指,在吸收性物品的穿戴状态下,朝向穿戴者的肌肤相反一侧的面或侧。另一方面,肌肤面或肌肤面侧t1是指,在吸收性物品的穿戴状态下,朝向穿戴者的肌肤的方向的面或侧。

吸收性物品10具有前腰围区域s1、裆部区域s3和后腰围区域s2。前腰围区域s1是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面向穿戴者的前腰围的区域。后腰围区域s2是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面向穿戴者的后腰围的区域。裆部区域s3是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位于穿戴者的裆部的区域,位于前腰围区域s1与后腰围区域s2之间。裆部区域s3是设置有腿围开口部65的区域,该腿围开口部配置于穿戴者的腿围。腿围开口部65是从吸收性物品的外侧缘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凹陷的部分。

吸收性物品10包括含有吸收材料的吸收芯31。吸收芯31包含粉碎纸浆或高吸收性聚合物(sap)、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等吸收材料。吸收芯31可以被芯包层32覆盖。可以由吸收芯31和芯包层32构成吸收体30。芯包层32可以由薄纸构成,配置在比吸收芯31更靠肌肤面侧t1和比吸收芯31更靠非肌肤面侧t2。

如图1和图3所示,可以在比包括吸收芯31的吸收体30更靠肌肤面侧t1处设置表面片材21和侧面片材22。表面片材21可以跨过吸收体30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配置。侧面片材22可以配置为覆盖表面片材21的外侧部。表面片材21和侧面片材22可以由例如无纺布、开孔塑料薄膜之类的透液性片材构成。侧面片材22的内侧部可以折回而重叠。在重叠的侧面片材22之间,可以设置沿前后方向l伸缩的防漏伸缩部43。防漏伸缩部43可以由沿前后方向l伸缩的橡胶丝构成。侧面片材22和防漏伸缩部43构成穿戴时在肌肤面侧t1立起的防漏褶裥。

在比吸收体30更靠非肌肤面侧t2处可以设置背面片材23和外装片材24。外装片材24可以设置于比背面片材23更靠非肌肤面侧t2。背面片材23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比外装片材24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短,背面片材23的前后方向l上的长度比外装片材24的前后方向l上的长度短。背面片材23可以由不透液性的薄膜构成。外装片材24可以由透液性的无纺布构成。

在后腰围区域s2的外侧部设置有粘扣带90。粘扣带90具有基部92和结合部93。基部92在厚度方向t上配置在外装片材24与侧面片材22之间,在宽度方向w上从外装片材24和侧面片材22向外侧延伸。结合部93配置在基部92上,与目标部95结合。目标部95配置为在前腰围区域s1上沿宽度方向隔开间隔配置,供粘扣带90的结合部93分别固着。

一次性尿布10可以具有使吸收芯31在厚度方向上变形的变形引导部40。变形引导部40由形成在吸收芯31上的狭缝、吸收材料的克重较低的低克重部、在厚度方向上压缩了吸收芯等而成的压花部以及在厚度方向上与吸收芯重叠配置的弹性部件中的至少任一个构成。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引导部40由形成在吸收芯上的狭缝41和配置在比吸收芯31更靠非肌肤面侧t2处的弹性部件42构成。

狭缝41在前后方向l上延伸,并且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配置。狭缝41可以不配置在吸收芯31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而是配置在吸收芯31的相对于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的两侧。弹性部件42可以设置于背面片材23与外装片材24之间。弹性部件42在前后方向l上延伸,并且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配置。弹性部件42可以不配置在吸收芯31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而是在吸收芯31的相对于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的两侧分别配置两根。弹性部件42由沿着前后方向l配置的橡胶丝构成。另外,在其他方式中,弹性部件42可以由在前后方向上伸缩的带状的伸缩片材构成,也可以由一根橡胶丝构成,还可以由三根以上的橡胶丝构成。

狭缝41和弹性构件42可以在厚度方向上部分地重叠。在本实用新型中,重叠状态是指,在俯视时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重叠的状态,是在一个部件的肌肤面侧或者非肌肤面侧配置另一个部件的状态。在重叠状态下,不仅包括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相互连接的状态,还包括在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之间夹着其他部件的结构。

在穿戴这样构成的吸收性物品10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由于弹性部件42的收缩,吸收芯31以狭缝41为基点发生变形,并且狭缝41和弹性部件42被拉向身体侧。位于一对弹性部件42之间的区域相对于比一对弹性部件42更靠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区域被拉向身体侧。因此,吸收芯31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以吸收芯31的侧部为基点变形为凸状,能够确保相对于身体的裆部的贴合性。

吸收性物品10具有因与水分的接触而变色的指示部70。指示部70配置为,由于吸收芯31吸收体液而变色,能够从吸收性物品10的非肌肤面侧t2掌握体液的吸收状态。指示部70在前后方向l上延伸地配置。指示部70至少沿前后方向l延伸即可,可以既沿前后方向延伸又沿宽度方向延伸,可以是弯曲的曲线状,也可以是直线状。

指示部70至少设置于裆部区域s3,可以设置于前腰围区域s1,也可以设置于后腰围区域s2。指示部70可以配置在比吸收芯31更靠非肌肤面侧,可以设置于背面片材23或外装片材24。优选地,指示部70可以设置于背面片材23。

指示部70可以具有配置于吸收性物品10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的中心指示部71和配置于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一对侧面指示部72。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可以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配置。中心指示部71只要跨过吸收性物品10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即可,中心指示部71的一部分也可以远离吸收性物品10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

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配置为,在因与水分的接触而变色后,在视觉上不同。由于变色后的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在视觉上不同,因此辅助者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因此,即使在不能辨认整个指示部的情况下,辅助者也能够恰当地掌握指示部70的反应状态,例如是仅中心指示部71已反应的状态、是仅侧面指示部72已反应的状态、还是到中心指示部71的哪个部分已反应的状态。因此,容易恰当地掌握排尿量,能够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吸收性物品的更换。另外,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也可以配置为在变色前也在视觉上不同。图2、图5和图6所示的指示部70示出了变色后的状态。

在此,“在视觉上不同”是指,大小(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形状、外形状(直线状、曲线状)、颜色、浓度中的至少任一个不同,只要不是通过触觉、而是通过视觉能够识别为不同的结构即可。此外,在变色后,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在视觉上不同即可,在变色前,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也可以在视觉上相同。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在视觉上不同”是指,在以昼白色(色温:4600k~5400k(开尔文))明亮地照明的室内(照度:500lx~750lx(勒克斯))、以约30cm~50cm的距离,两眼具有良好视力(1.0以上)的被试验者观察对象物时,能够区别。

在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的颜色不同的方式中,中心指示部71的颜色可以由属于与侧面指示部72颜色相反色的颜色形成。根据该结构,辅助者更容易识别中心指示部71与侧面指示部72的不同。在此,某个颜色的相反色是指,在基于将色相20等分的孟塞尔表色系统的色相环中,某个颜色的互补色(位于色相环中相反侧的颜色)和与该互补色相邻或隔着一种颜色相邻的颜色。

在裆部区域s3的沿着宽度方向的假想线vl上,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1与假想线vl上的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可以不同。辅助者在翻开连体裤等衣服的一部分来确认吸收性物品10的指示部时,容易辨认吸收性物品的裆部区域s3。在裆部区域s3中,由于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1与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2不同,因此辅助者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70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另外,在裆部区域s3的假想线vl中的任意一个假想线vl上,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1与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2不同即可,在任意的假想线vl上,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1与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2也可以相同。

如婴幼儿那样的用户大多在身上穿着如连体裤那样能够打开裆部区域的衣服。此时,辅助者通过打开衣服的裆部区域来辨认设置于吸收性物品的裆部区域的指示部70,判断是否附着有尿。在此,在连体裤那样的衣服中,在裆部区域s3中,能够形成前后方向上为30mm左右且宽度方向上为30mm左右的间隙。因此,优选配置为,在包括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的30mm的范围和包括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的30mm的范围内,能够辨认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

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w上的最大长度wm71与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w上的最大长度wm72也可以不同。辅助者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优选地,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w上的最大长度wm71可以比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wm72长。中心指示部71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与穿戴者的排泄口相对地配置,在排泄时容易发生反应。由于中心指示部71的最大长度wm71较长,因此中心指示部71容易引人注意。辅助者能够通过中心指示部71掌握有无排泄,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吸收性物品的更换。

此外,中心指示部71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71可以比侧面指示部72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72长。根据该结构,中心指示部71容易引人注意。辅助者能够通过中心指示部71掌握有无排泄,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吸收性物品的更换。

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可以分别由多个构成要素沿前后方向排列的集合体构成。具体而言,中心指示部71具有多个作为构成要素的中心构成要素71c。侧面指示部72具有多个作为构成要素的侧面构成要素72c。中心构成要素71c和侧面构成要素72c可以在前后方向或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构成要素只要隔开间隔配置并构成指示部即可,可以由图案、数字、文字构成。

中心构成要素71c和侧面构成要素72c可以在视觉上不同。辅助者能够根据构成要素的不同,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本实施方式的中心构成要素71c是花的图案和叶子的图案的组合,侧面构成要素72c是星形的图案。在中心构成要素71c和/或侧面构成要素72c具有多个图案的情况下,只要多个图案中的任一个不同即可。

中心构成要素71c和侧面构成要素72c可以交互不相关。由于构成要素交互不相关,因此辅助者将中心构成要素和侧面构成要素识别为不同的构成要素,不容易混淆。因此,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在此,“交互不相关”是指,在一个构成要素被描述为与行动、活动有关或者执行了行动、活动,而另一个构成要素不是行动、活动的对象也不与行动、活动相关的情况下,交互不相关。另外,作为其他例子,在将图案分类为植物、动物、人物、食物、抽象的图案(心形、菱形、星形)时,该分类不同的构成要素交互不相关。例如,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作为中心构成要素的花的图案和叶子的图案属于植物的分类,侧面构成要素被分类为抽象的图案,它们交互不相关。此外,在抽象的图案的分类内,没有关联性的图案彼此交互不相关,例如,星形的图案与心形的图案没有关联性,交互不相关。

中心构成要素71c或侧面构成要素72c中,前后方向l上相邻的构成要素的种类或朝向可以相互不同。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彼此相邻的中心构成要素71c是花的图案和叶子的图案,其种类不同。可选地,彼此相邻的构成要素的种类也可以相同,仅其朝向不同。这样,当彼此相邻的构成要素的种类或朝向不同时,辅助者容易判断尿到达了构成要素的哪个部位。此外,辅助者通过将尿到达了哪个种类或朝向的构成要素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婴幼儿那样的用户,也能够成为母子之间交流的一个契机。

中心构成要素71c的最大长度可以与侧面构成要素72c的最大长度不同。构成要素的最大长度可以是构成要素的前后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也可以是构成要素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辅助者将中心构成要素71c和侧面构成要素72c识别为不同的构成要素,不容易混淆。因此,辅助者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本实施方式的中心构成要素71c的最大长度为中心构成要素71c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wm71c,成为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wm71。此外,侧面构成要素72c的最大长度为侧面构成要素72c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wm72c,成为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wm72。中心构成要素71c的最大长度可以比侧面构成要素72c的最大长度长。

指示部的构成要素可以在一个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要素沿前后方向l排列。优选地,彼此相邻的构成要素彼此之间的距离比构成要素彼此排列的方向上的构成要素的长度短。由此,多个构成要素以比较短的间隔在一个方向上排列,因此辅助者容易识别作为构成要素的整个集合体的指示部。此外,构成要素以比较短的间隔在一个方向上排列,因此容易判别尿到达了吸收性物品10的哪个区域。

多个构成要素优选在一个方向、例如在前后方向l上以10mm以上且小于30mm的间距排列有多个。间距是相邻方向上的构成要素的中心间的距离。在连体裤那样的衣服中,当解开与裆部区域s3相对的位置的纽扣时,在裆部区域s3中,在前后方向l上形成30mm左右的间隙。只要构成要素以10mm以上且小于30mm的间距排列有多个,就能够从30mm左右的间隙(连体裤的间隙)确认至少一整个构成要素。由此,从连体裤的间隙能够容易地掌握尿是否附着在吸收性物品的裆部区域s3。

优选地,构成要素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4mm以上且20mm以下。如婴幼儿那样的用户大多在身上穿着连体裤那样能够打开裆部区域的衣服。此时,例如母亲那样的辅助者通过打开衣服的裆部区域来辨认设置于吸收性物品的裆部区域的构成要素,判断是否附着有尿。在此,在连体裤那样的衣服中,在裆部区域中,能够形成宽度方向上为30mm左右的间隙。此时,宽度方向w上的构成要素的长度为20mm以下,从而能够充分地辨认指示部周围的区域,因此辅助者容易通过与周围区域的不同来识别构成要素。此外,通过使宽度方向w上的构成要素的长度为4mm以上,来防止构成要素变得过小,辅助者容易识别构成要素。

优选地,在构成要素所排列的方向、例如前后方向l上,构成要素的长度为15mm以上。在连体裤那样的衣服中,在裆部区域中,如前所述,能够形成30mm左右的间隙。因此,若构成要素的长度为15mm以上,则能够确保构成要素相对于30mm左右的间隙的尺寸。由此,辅助者容易从30mm左右的间隙识别构成要素。

为了使辅助者容易识别指示部70,优选能够从30mm左右的间隙辨认一个、优选两个构成要素。进而,为了使构成要素不会变得过小,从30mm左右的间隙能看到的构成要素更优选少于三个。当考虑这样的条件时,构成要素的一个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在9~29mm的范围内,且构成要素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在1~21mm的范围内。

变形引导部40可以配置在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指示部71与侧面指示部72之间的区域中。只要变形引导部4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中心指示部71与侧面指示部72之间的区域中即可,变形引导部40可以与中心指示部71部分地重叠,变形引导部40也可以与侧面指示部72部分地重叠。

在穿戴状态下,吸收芯31通过变形引导部40在厚度方向上发生变形,使得位于比变形引导部40更靠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的中心指示部71的位置和位于比变形引导部40更靠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面指示部72的位置在厚度方向t上错开。在辅助者从吸收性物品10的外侧辨认指示部70时,根据厚度方向t上的位置的不同,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至少可以配置在裆部区域s3和前腰围区域s1中。中心指示部71的前端缘71f可以位于比侧面指示部72的前端缘72f更靠前侧。中心指示部71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与穿戴者的排泄口相对地配置,在排泄时容易发生反应。此外,排泄口大致以与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和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相对的方式配置,体液从该相对的部分沿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呈圆心状扩散。因此,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与宽度方向上的侧部相比,体液容易在前后方向上扩散。由于中心指示部71的前端缘位于比侧面指示部72的前端缘更靠前侧,因此能够表示体液已扩散至前侧,能够抑制向前渗漏。

另外,中心指示部71的后端缘71r可以位于比侧面指示部72的后端缘72r更靠后侧。即使在穿戴者处于背对的状态等辅助者从穿戴者的背侧确认指示部70的情况下、仅能够辨认臀部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也容易辨认指示部。此外,由于中心指示部71的后端缘71r位于比侧面指示部72的后端缘72r更靠后侧,因此能够表示体液已扩散至后侧,能够抑制向后渗漏。

然后,基于图5和图6对变形例涉及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图5和图6是从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肤面侧观察的俯视图,示出了变形例涉及的指示部。另外,在以下的变形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变形例1~6涉及的指示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配置为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在视觉上不同,容易对两者进行区分。

图5(a)示出了变形例1涉及的指示部701。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两者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线构成。变形例1涉及的中心指示部71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71与变形例1涉及的侧面指示部72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72相同。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1比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2长。

图5(b)示出了变形例2涉及的指示部702。变形例2涉及的中心构成要素71c的前后方向上的间距p71与变形例2涉及的侧面构成要素72c的前后方向上的间距p72不同。通过使变形例2涉及的间距p71比间距p72短,能够紧密地配置中心构成要素71c,使中心指示部71引人注意。

图5(c)示出了变形例3涉及的指示部703。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中的一个可以由多个构成要素沿前后方向排列的集合体构成,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中的另一个可以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线构成。具体而言,中心指示部71由中心构成要素71c沿前后方向l排列的集合体构成,侧面指示部72由沿前后方向l延伸的直线状的线构成。根据变形例3涉及的指示部,辅助者能够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变形例3的中心构成要素71c包括星形的图案。辅助者能够根据有无图案来区别地掌握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因此,辅助者容易恰当地掌握指示部70的反应状态,并恰当地掌握排尿量。

此外,在其他变形例中,侧面指示部72由多个构成要素沿前后方向排列的集合体构成,中心指示部71也可以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状或曲线状的线构成。

图6(a)示出了变形例4涉及的指示部704。变形例4涉及的中心构成要素71c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71c与侧面构成要素72c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72c不同,中心构成要素71c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g71与侧面构成要素72c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g72不同。具体而言,中心构成要素71c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71c比侧面构成要素72c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72c长,中心构成要素71c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g71比侧面构成要素72c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g72短。

图6(b)示出了变形例5涉及的指示部705。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中的一个为直线状,中心指示部71和侧面指示部72中的另一个为曲线状。具体而言,中心指示部71是沿着前后方向的直线状,侧面指示部72是朝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弯曲的曲线状。此外,在其他变形例中,也可以为,侧面指示部72是沿着前后方向的直线状,中心指示部71是曲线状。

图6(c)示出了变形例6涉及的指示部706。变形例6涉及的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发生变化,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发生变化。构成假想线的任意的第一假想线vl1上的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1比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2长,任意的第二假想线vl2上的中心指示部7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1比侧面指示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72短。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描述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和范围。因此,本说明书的描述仅以示例说明为目的,对本实用新型不具有任何的限制性的意义。

另外,将2018年10月25日提交的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申请第2018-004159号及2018年11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216478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并入本说明书中。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方面,能够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辅助者能够通过指示部恰当地掌握排尿量,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吸收性物品的更换。

附图标记说明:

10吸收性物品;

31吸收芯;

41狭缝(变形引导部);

42弹性部件(变形引导部);

70指示部;

71中心指示部;

71c中心构成要素(中心指示部的构成要素);

72侧面指示部;

72c侧面构成要素(侧面指示部的构成要素);

90粘扣带;

s1前腰围区域;

s2后腰围区域;

s3裆部区域;

vl假想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