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7974发布日期:2020-12-22 11:5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毒柜。



背景技术:

消毒柜是现代家庭中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利用紫外线、远红外线、高温、臭氧等消毒方式对食具、餐具、毛巾以及衣物等进行消毒。家庭厨房中消毒柜一般安装在灶具的下方,这样洗菜切菜、洗餐具以及转移餐具进入消毒柜的过程或者烹饪时,菜或者清洗后的餐具表面的水会滴落至厨房地面,烹饪时锅里的油、水或者其他调料等液体也会飞溅至地面,导致地面湿滑和油腻。用户在湿滑、油腻的厨房地面走动时存在滑倒的安全隐患。

此外,现有的家用消毒柜的外形一般呈箱形,其分为上下两层,由于下层的位于较低,用户打开下层时需要弯腰或者下蹲才能操作,操作非常不方便,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另外,现有消毒柜的排气方式一般均为后排式,烘干结束后通过风机后排气至橱柜,会导致橱柜潮湿发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能防止厨房地面湿滑并能防止用户滑倒的消毒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地面进行清洁的消毒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地面以及厨房环境进行消毒除异味的消毒柜。

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和设置在该柜体中的上、下抽屉,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容置腔,该容置腔中设置有踏板,该踏板能相对于柜体底部前后滑动,以使该踏板暴露在柜体前方或被收纳在上述容置腔中,并且该踏板各侧面中至少其中一处设置有拖地组件,该拖地组件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组件。

进一步,所述拖地组件包括拖地主体,该拖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而两端盖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沿其所在的踏板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架、移动条以及拖地条,拖地主体的上方安装有拖地电动推杆且该拖地电动推杆安装在踏板侧面上,拖地条沿其长度方向安装在移动条上,上述负离子发生组件的外形呈圆柱状并安装在移动条上,上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滑套,上述负离子发生组件穿连在该滑套,上述拖地电动推杆的杆部穿过安装架而与移动条连接,该拖地电动推杆能带动移动条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负离子发生组件相对于滑套上下滑动,上述移动条上布设有与拖地条相通的通气孔。通过拖地电动推杆能带动移动条上下升降,从而实现拖地条的上下升降,这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拖地条与地面接触或相脱离,避免拖地条重复拖地,从而延长拖地条的使用寿命。此外,移动条下移时(即与地面接触,拖地状态下),移动条与安装架之间形成空腔,上述负离子发生组件位于该空腔中,这负离子发生组件产生的负离子能通过移动条上的通气孔渗入拖地条中,从而对拖地条进行杀菌消毒以及除异味,同时在拖地过程中也能对地面以及厨房环境进行杀菌消毒除异味。移动条上移时(即不与地面接触,非拖地状态下),移动条上移而使负离子发生组件相对于滑套上移而暴露在安装架的上端,这样负离子发生组件产生的负离子之间散发到厨房环境中,从而实现对厨房环境的杀菌消毒以及除异味。

作为优选,所述负离子发生组件沿移动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负离子发生组件均包括筒状的外壳和安装在该外壳中的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的上端形成有封盖,该封盖能盖封在外壳的上端口上,上述移动条上开设有与负离子发生组件一一对应的通气口,各外壳的端口与对应的通气口相匹配并竖向固定在该通气口的上端,外壳的周壁上布设有透气孔,且该外壳穿连在上述滑套中。

进一步,所述拖地组件分别设置有踏板的左右两侧并分别为左、右拖地组件,且该左、右拖地组件能分别在滑移组件的作用下相对于其对应的踏板的侧面沿踏板左右方向来回滑移。这样在踏板移出状态下,为能对踏板左右两侧的地面进行清理,并且能获得较大的清理范围。

为能较好地实现拖地组件的滑移,各滑移组件分别设置在该踏板中,且各滑移组件均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滑移主动齿轮、齿条以及滑座,滑座沿踏板左右方向设置,上述齿条嵌装在该滑座中并能沿该滑座来回滑动,且该齿条的一端穿过踏板并与对应的拖地组件连接,上述滑移主动齿轮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上述齿条相啮合。

为进一步扩大拖地组件的清理范围,各所述滑条与对应的拖地组件通过转动结构连接,该转动结构包括转动电机,该转动电机安装在齿条的外露端,且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竖向延伸并与对应的拖地组件固定。

踏板移出后其上表面会残留水滴、油滴、食物颗粒等污渍,若不对其进行清理则会导致细菌滋生,进而对消毒柜的使用安全性埋下隐患,所述容置腔的前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与踩踏板的上表面等宽的刮条,踏板移动过程中,该刮条能与踩踏板的上表面接触。通过刮条与踩踏板的上表面接触能刮除残留在踩踏板上表面上的污渍,进而实现对踏板的清理。

进一步,为方便对踩踏板上表面的污渍进行清理收集,所述踏板的前端或后端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收集盒,各收集盒沿踩踏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各收集盒的顶部开口与踩踏板的上表面齐平。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驱动刮条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初始状态下,该刮条与踩踏板的上表面相脱离,当刮条在升降组件作用下下行时能与踩踏板的上表面接触。这样可通过升降组件的升降来选择是否使用刮条对踩踏板上表面进行清理,不仅方便用户使用,同时也能延长刮条的使用寿命。

上述升降组件可有多种实现方式,为使该升降组件结构简单并能较好地实现对刮条的升降,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向朝下设置的第二驱动器,上述第二驱动器固定在上抽屉的前端,该第二驱动器的杆部与刮条的上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踏板能相对与柜体底部来回滑动,当需要向消毒柜中放置清洗后的餐具时,可以将踏板从容置腔中移出,餐具转移过程中滴落的水能滴至踏板上,从而避免水滴滴落在厨房地面上而导致厨房湿滑。烹饪时,踏板逸出,用户可踩在踏板上进行操作,一方面踏板对身高不够的用户可起到增高的作用,另一踏板的上表面具有防滑层,烹饪时飞溅的油滴和水滴滴至踏板上,踏板能防止油滴、水滴导致的湿滑而使用户滑倒,并且该踏板在未使用状态下能被收纳在容置腔中,不额外占用厨房的使用空间,方便用户使用。此外,踏板各侧面中至少其中一处设置有拖地组件,这样当拖动组件随踏板移动时,拖地组件能对地面进行清理,以保持地面干净、清洁,并且该拖地组件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组件,这样通过该负离子发生组件产生的负离子能对拖地组件进行杀菌除味,同时也能通过拖地组件对地面以及厨房环境进行杀菌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消毒柜的结构示意图(踏板被收纳状态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消毒柜的结构示意图(踏板移出状态下);

图3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踏板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踩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消毒柜的局部剖视图(踏板被收纳以及下抽屉关闭状态下);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消毒柜的局部剖视图(下抽屉打开后排气状态下);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踏板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移动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拖地条与地面接触状态下拖地组件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拖地条与地面相脱离状态下拖地组件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4为图1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踏板被收纳状态下消毒柜的局部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踏板移出过程中消毒柜的局部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前排气状态下消毒柜的局部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刮条未与踩踏板接触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踏板复位过程中且刮条与踩踏板接触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踏板复位过程中且刮条与踩踏板接触状态下的又一局部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踏板复位且污渍被收集至收集盒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1和设置在该柜体1中的上、下抽屉1a,1b,上述柜体1的底部设置有容置腔20,该容置腔20中设置有踏板4。本实施例中,柜体1底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板2,各支撑板2与下抽屉1b的底面围成上述容置腔20。上述踏板4的上表面具有防滑层,该踏板4能相对于柜体1底部前后滑动,以使该踏板4暴露在柜体1前方或被收纳在上述容置腔20中。当需要向消毒柜中放置清洗后的餐具时,可以将踏板4从容置腔20中移出,餐具转移过程中滴落的水能滴至踏板4上,从而避免水滴滴落在厨房地面上而导致厨房湿滑。烹饪时,踏板4移出,用户可踩在踏板4上进行操作,一方面踏板4对身高不够的用户可起到增高的作用,另一踏板4的上表面具有防滑层,烹饪时飞溅的油滴和水滴滴至踏板4上,踏板4能防止油滴、水滴导致的湿滑而使用户滑倒,并且该踏板4在未使用状态下能被收纳在容置腔20中,不额外占用厨房的使用空间,方便用户使用。本实施例中,上述踏板4包括顶部开口的底壳42和盖合该底壳42的顶部开口上的踩踏板41,该踩踏板41与底壳42之间形成踏板4的内腔。

上述踏板4相对与柜体1底面的前后移动可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驱动踏板4相对于柜体1底部前后移动的滑移装置5,上述滑移装置5包括设置在上述底壳42两侧的至少一对滚轮51、第一驱动电机52以及传动组件53,该第一驱动电机52和传动组件53均设置在踏板4的空腔中,第一驱动电机52通过传动组件53驱动两侧的滚轮51同步滚动。本实施例中,上述滚轮51为两对,分别设置在底壳42的前端和后端。进一步,为能更好地实现两个滚轮51的同步转动,传动组件53包括主动齿轮531、与该主动齿轮531相啮合的从动齿轮532以及传动轴533,该传动轴533横向穿设在底壳42中,其两端分别与位于底壳42右端的对应的滚轮51连接,主动齿轮531固定在第一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532穿连在传动轴533上。

进一步,上述容置腔20的后侧设置有具触发件61的联动组件6,当上述踏板4的后端与该触发件61的一端相抵时,该触发件61的另一端能驱动上述下抽屉1b向前移动。这样本实施例中的踏板4能通过联动组件6使得下抽屉1b朝前移动而被打开,即用户在正常站立状态下,用脚朝后踢踏板4,使得踏板4与触发件61接触时即能使下抽屉1b被打开,这样用户无需弯腰操作即打开下抽屉1b,方便用户操作,并且在烘干结束后通过打开下抽屉1b使得柜体1中的湿气能朝前排放,避免朝后排气会引发的各种问题。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该触发件61为上下铰接在下抽屉1b底部的翻转件,该翻转件呈板状,其通过铰接支座62铰接在下抽屉1b的底部,上述联动组件6还包括固定在踏板4后端的推杆63、滑轨64、滑杆65以及挡块66,上述滑轨64沿下抽屉1b长度方向固定在下抽屉1b底部,上述滑杆65嵌装在该滑轨64中并能沿该滑轨64来回移动,而上述挡块66固定在下抽屉1b底部的前端,上述推杆63能与翻转件的下端相抵而使翻转件的上端推动滑杆65沿滑轨64移动而与挡块66相抵并推动挡块66,随着踏板4进一步朝容置腔20内部移动,滑杆65继续推动挡块66,进而使得下抽屉1b打开。

此外,本实施例中,为使踏板4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固,并且在用户踩踏时更加平稳,上述踩踏板41的下表面上沿其前后和左右方向交叉纵横有竖向向下延伸的加强筋411,踩踏板41未受力状态下,该加强筋411的自由端与底壳42的内底面相脱离,踩踏板41受力状态下,该加强筋411的自由端与底壳42的内表面相抵,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8~1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踏板4的左右侧还分别设置有左拖地组件14c和右拖地组件14d,该左、右拖地组件14c,14d,能分别在滑移组件17作用下相对于其对应的踏板4的侧面沿踏板4左右方向来回滑移。

进一步,各拖地组件中分别设置有负离子发生组件30。通过该负离子发生组件30产生的负离子能对拖地组件进行杀菌除味,同时也能通过拖地组件对地面以及厨房环境进行杀菌消毒。具体地,各拖地组件均包括拖地主体1400,该拖地主体14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144,而两端盖144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沿其所在的踏板4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架141、移动条142以及拖地条140,拖地主体1400的上方安装有拖地电动推杆40且该拖地电动推杆40安装在踏板4侧面上,拖地条140沿其长度方向安装在移动条142上,上述负离子发生组件30的外形呈圆柱状并安装在移动条142上,上述安装架141上设置有滑套1411,上述负离子发生组件30穿连在该滑套1411,上述拖地电动推杆40的杆部穿过安装架141而与移动条142连接,该拖地电动推杆40能带动移动条142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负离子发生组件30相对于滑套1411上下滑动,上述移动条142上布设有与拖地条140相通的通气孔1421。通过拖地电动推杆40能带动移动条142上下升降,从而实现拖地条140的上下升降,这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拖地条140与地面接触或相脱离,避免拖地条140重复拖地,从而延长拖地条140的使用寿命。此外,移动条142下移时(即与地面接触,拖地状态下),移动条142与安装架141之间形成空腔,上述负离子发生组件30位于该空腔中,这负离子发生组件30产生的负离子能通过移动条142上的通气孔1421渗入拖地条140中,从而对拖地条140进行杀菌消毒以及除异味,同时在拖地过程中也能对地面以及厨房环境进行杀菌消毒除异味。移动条142上移时(即不与地面接触,非拖地状态下),移动条142上移而使负离子发生组件30相对于滑套1411上移而暴露在安装架141的上端,这样负离子发生组件30产生的负离子之间散发到厨房环境中,从而实现对厨房环境的杀菌消毒以及除异味,通过通气口将负离子渗入拖地条140中,实现对拖地条140的杀菌消毒以及除异味。

本实施例中,负离子发生组件30沿移动条14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负离子发生组件30均包括筒状的外壳301和安装在该外壳301中的负离子发生器302,负离子发生器302的上端形成有封盖3021,该封盖3021能盖封在外壳301的上端口上,上述移动条142上开设有与负离子发生组件30一一对应的通气口1422,各外壳301的端口与对应的通气口1422相匹配并竖向固定在该通气口1422的上端,外壳301的周壁上布设有透气孔3011,且该外壳301穿连在上述滑套1411中。

各滑移组件17分别设置在踏板4的内腔中,各滑移组件17均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71、滑移主动齿轮172、齿条173以及滑座174,滑座174沿踏板4左右方向设置,上述齿条173嵌装在该滑座174中并能沿该滑座174来回滑动,且该齿条173的一端穿过底壳42并与对应的拖地组件连接,上述滑移主动齿轮172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171的输出轴上并与上述齿条173相啮合。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两个滑移组件17的滑座174合并为一体。这样通过左、右拖地组件14c,14b能对踏板4左、右侧的地面进行清洁,并且通过滑移组件17能扩大左、右拖地组件14c,14b的清理范围。

此外,所述齿条173与对应的拖地组件通过转动结构连接,该转动结构包括转动电机18,该转动电机18安装在齿条173的外露端,且该转动电机18的输出轴竖向延伸并与对应的拖地组件固定,从而能进一步扩大左、右拖地组件14c,14b的清理范围。

实施例3:

如图15~17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容置腔20的前端延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踩踏板41的上表面等宽的刮条11,踏板4移动过程中,该刮条11能与踩踏板41的上表面接触,通过刮条11与踩踏板41的上表面接触能刮除残留在踩踏板41上表面上的污渍,进而实现对踏板4的清理。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刮条11固定在下抽屉1b前端的底部,踏板4被收纳在容置腔20的状态下,各刮条11位于踏板4的前侧。为便于对踩踏板41上表面的污渍进行清理收集,踏板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收集盒12,各收集盒12分别沿踩踏板4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各收集盒12的顶部开口分别与踩踏板41的上表面齐平,这样当踏板4相对于容置腔20朝外移动时,刮条11沿踏板4上表面移动而刮离踏板4上表面的污渍时,该污渍能被收集在踏板4前端的收集盒12中;当踏板4相对于容置腔20朝内移动时,刮条11沿踏板4上表面移动而刮离踏板4上表面的污渍时,该污渍能被收集在踏板4后端的收集盒12中。

实施例4:

如图18~21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用于驱动刮条11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初始状态下,该刮条11与踩踏板41的上表面相脱离,当刮条11在升降组件作用下下行时能与踩踏板41的上表面接触。这样可通过升降组件的升降来选择是否使用刮条11对踩踏板41上表面进行清理,不仅方便用户使用,同时也能延长刮条1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包括竖向朝下设置的第二驱动器13,上述第二驱动器13固定在下抽屉1b的面板的内腔中,该第二驱动器13的杆部穿过面板下端开口而与刮条11的上端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刮条11的外形呈l型,下抽屉1b的面板的内腔中分别左右设置有连接块193,上述第二驱动器13为两个并分别固定在对应的连接块193上,刮条11的顶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套194,各第二驱动器13的杆部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套194连接,这样通过两端的第二驱动器13能实现刮条11的上下升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