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人体静电释放报警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6589发布日期:2020-09-04 13:3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式人体静电释放报警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释放报警装置,属于安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式人体静电释放报警仪。



背景技术:

人员进入泵房、油罐扶梯、油罐采样口、装卸作业区内的操作平台、装置区采样处、加油站卸油口处等危险作业场所,需要释放人体静电,现有的本安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均为立柱形式,虽然能起到消除人体静电的作用,但是前提是工作人员需要自觉去触摸该装置上的静电释放球,如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主动去触摸静电释放球或是忘记触摸,那么就存在未释放人体静电进入危险作业场所的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式人体静电释放报警仪,本装置设置折弯管,折弯管的长度与危险场所的入口宽度相当,正常状态下无法推动,完全能够挡住入口。当工作人员需要进入时,其必须要按压静电释放球27mm,该动作会将人体携带的静电安全的释放,同时折弯管才能解除锁定,工作人员方可推动折弯管,正常进入危险场所,而当工作人员通过后,折弯管自动回弹并重新锁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员工不自觉没有释放人体内静电而进入油气等爆炸区域引起事故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式人体静电释放报警仪,能够确保进入的人员能够百分之百消除人体静电,消除静电引燃事故隐患。

一种自锁式人体静电释放报警仪,所述报警仪包括导静电球组件、第一管件、壳体、第二管件、折弯管、直线轴承和自锁组件,所述壳体顶部设有上盖,所述直线轴承与上盖螺纹连接,所述上盖下表面周侧焊接有六根第一立柱,所述导静电球组件通过转接板与第一管件一端连接,第一管件另一端穿过直线轴承深入壳体内部,自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自锁组件包括拉簧安装架、轴承安装架、v型弹珠、深沟球轴承和拉簧,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拉簧安装架和轴承安装架中心线重合,所述拉簧安装架顶端与轴承安装架中部偏上11mm处焊接,所述拉簧安装架焊接在第一管件上,所述第二管件上依次焊接有槽口圆台和异形挡板,所述槽口圆台上设置有喇叭槽和拉簧拉钩,所述轴承安装架两端分别设有深沟球轴承,上端的深沟球轴承置于两根所述第一立柱之间,下端的深沟球轴承与所述喇叭槽配合,所述拉簧安装架周侧竖直设有三根第二立柱,两根所述第二立柱对称设置且底端设有拉簧孔,第三根第二立柱与另外两根第二立柱呈九十度夹角且底端焊接有v型弹珠,所述拉簧一端与拉簧孔连接,另一端与拉簧拉钩连接,所述v型弹珠与异形挡板配合,所述壳体与第二管件接触位置设有挡边轴承,第二管件通过该三通管夹与折弯管固定,所述第二管件的管径大于第一管件的管径且能相对第一管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件的管径为20mm,所述第二管件的管径为25mm。

进一步地,所述深沟球轴承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挡板的中部为梯形结构,高7.5mm。

进一步地,所述导静电球组件的按压行程为2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纯机械结构,不需要外接供能;

2)平时折弯管处于锁定状态,人员无法进入,人员按压导静电球组件,行程为27mm,解锁折弯管,人员可以推动折弯管进入。当人员进入后,折弯管自动弹回并锁定,必须再次按压导静电球组件解锁后才能推开,能够实现自动回弹与锁定;

3)功能上完全满足了必须释放人体静电才能通过的安全要求,可在油气等爆炸区域入口处设置,能够确保进入的人员能够100%消除人体静电,消除静电引燃事故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体静电释放仪正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人体静电释放仪侧视结构图图;

图3是导静电球组件未被按下时人体静电释放仪立体结构图

图4是导静电球组件被按下时人体静电释放仪立体结构图

图5是槽口圆台结构图

图6是异形挡板结构图

图中:01-转接板,02-导静电球组件,03-第一管件,0301-拉簧安装架,030101-拉簧孔,0302-轴承安装架,0303-v型弹珠,04-直线轴承,05-壳体,06-第二管件,0601-异形挡板,0602-槽口圆台,060201-喇叭槽,0603-拉簧拉钩,07-上盖,0701-第一立柱,08-深沟球轴承,09-拉簧,10-挡边轴承,11-三通管夹,12-折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自锁式人体静电释放报警仪,所述报警仪包括导静电球组件02、第一管件03、壳体05、第二管件06、折弯管12、直线轴承04和自锁组件,所述壳体05顶部设有上盖07,所述直线轴承04与上盖07螺纹连接,所述上盖07下表面周侧焊接有六根第一立柱0701,所述导静电球组件02通过转接板01与第一管件03一端连接,第一管件03另一端穿过直线轴承04深入壳体内部,自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包括拉簧安装架0301、轴承安装架0302、v型弹珠0303、深沟球轴承08和拉簧09,所述第一管件03、第二管件06、拉簧安装架0301和轴承安装架0302中心线重合,所述拉簧安装架0301顶端与轴承安装架0302中部偏上11mm处焊接,所述拉簧安装架0301焊接在第一管件03上,所述第二管件06上依次焊接有槽口圆台0602和异形挡板0601,所述槽口圆台0602上设置有喇叭槽060201和拉簧拉钩0603,所述轴承安装架两端分别设有深沟球轴承08,上端的深沟球轴承置于两根所述第一立柱0701之间,下端的深沟球轴承与所述喇叭槽060201配合,所述拉簧安装架周侧竖直设有三根第二立柱,两根所述第二立柱对称设置且底端设有拉簧孔030101,第三根第二立柱与另外两根第二立柱呈九十度夹角且底端焊接有v型弹珠0303,所述拉簧09一端与拉簧孔030101连接,另一端与拉簧拉钩连接,所述v型弹珠0303与异形挡板0601配合,所述壳体与第二管件接触位置设有挡边轴承10,第二管件通过该三通管夹11与折弯管12固定,所述第二管件06的管径大于第一管件03的管径且能相对第一管件转动。

所述第一管件的管径为20mm,第二管件的管径为25mm。所述深沟球轴承为四个。所述异形挡板的中部为梯形结构,高7.5mm。所述导静电球组件的按压行程为27mm。

导静电球组件,包括静电亚导体导静电球壳,报警器盒,电池,蜂鸣器,led灯,电路板。

通过静电亚导体导静电球壳与人体接触,导除人体静电。led灯可显示绿色、黄色与红色,分别代表不同的状态。蜂鸣器可发出报警声。

上盖07安装于壳体05顶部,下表面焊接六个第一立柱0701用于限制第一管件03的周向转动。并且在轴承安装架0302上安装深沟球轴承08以减小摩擦。

第二管件06位于壳体05中心线上,且安装挡边轴承10对第二管件进行轴向限位并减小转动摩擦。第二管件06通过三通管夹11与折弯管12固定。

正常状态下,如图3所示,第一管件03位于最高位置,槽口圆台0602与轴承安装架0302上安装的深沟球轴承08相配合,第二管件06不能发生转动,即折弯管锁定,行人不能通过。

当来人按下静电球,如图4所示,人体静电导除,导静电球组件下降,即第一管件03下降,下降27mm后,v型弹珠0303与异形挡板0601相配合并自锁,限制v型弹珠向上的运动趋势,即第一管件03不能向上移动。此时,槽口圆台0602与轴承安装架0302上安装的深沟球轴承08脱开,第二管件06可以发生转动,即折弯管解锁,行人可以通过。

行人通过时,第二管件06发生转动,v型弹珠0303与异形挡板0601发生相对移动,v型弹珠0303上升7mm,自锁解除,此时如果折弯管12再次回到初始位置,槽口圆台0602与轴承安装架0302上安装的深沟球轴承08将再次配合,即第一管件03上升20mm,折弯管重新锁定。行人如果想再次通过需要重新按下静电球消除静电方能解锁。

平时折弯管处于锁定状态,挡住入口,人员无法进入。人员按压导静电球,行程为27mm,解锁折弯管,人员可以进入。当人员进入后,折弯管自动弹回并锁定,必须再次按压导静电球解锁后才能推开。

本实用新型可在油气等爆炸区域入口处设置,能够确保进入的人员能够100%消除人体静电,消除静电引燃事故隐患。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