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脊柱内镜系统的椎体取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4782发布日期:2020-12-01 11:2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合脊柱内镜系统的椎体取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合脊柱内镜系统的椎体取骨器,属于医疗操作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当椎管内病变位于脊髓腹侧时,需经颈椎、胸腰椎椎体建立工作通道才能进行病灶活检或切除病灶,减除脊髓神经压迫。常规开放手术存在创伤大、出血多等不足。近年来,随着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经皮穿刺、c臂监视下经椎体建立骨性工作通道可避免开放手术的诸多不足。在c臂透视结合术前影像资料明确病变位置的前提下,借助超声引导骨穿刺装置,实现安全穿刺,在套管保护下,放置环锯于椎体建立工作通道,常规情况下取出环锯时工作通道的骨条并未取出,需重新寻找及应用磨钻沿着环锯留下的痕迹逐步磨出通道,这样非常费时,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经颈椎、胸椎、腰椎椎体取出骨条建立骨性通道处理位于椎管内脊髓腹侧病变的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应用高速魔钻经椎体建立骨性工作通道费时、操作繁琐及通道易于偏离病灶的风险,提供一种安全、简便、高效骨通道建立技术的器械,使术者在操作过程中更加安全、方便、准确到达病灶位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配合脊柱内镜系统的椎体取骨器,包括取骨器本体,取骨器本体为圆柱杆状结构,取骨器本体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定位针孔,取骨器本体的一端为与手柄相连的六棱状连接头,取骨器本体的另一端为平面结构,且所述取骨器本体另一端的平面处固定有取骨螺旋体,取骨螺旋体为沿取骨器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状结构,取骨螺旋体的一端固定于取骨器本体上,取骨螺旋体的另一端为尖锥状结构。

前述椎体取骨器中,取骨螺旋体为三棱单螺旋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取骨器头端设置为三棱单螺旋状,应用红酒开瓶器原理,当环锯旋转至椎体后壁时,应用取骨器经环锯内空旋转进入椎体,取骨器头端长1.2mm,1.5mm,头端底部平齐,可现在体部进入椎体,保证旋转时安全,体部的刻度标识指导取骨器进入椎体的深度,取骨器进入椎体后,配合环锯就可顺利取出骨条,安全建立工作通道。避免了环锯到椎体后缘后,环锯内的骨条基底部未断裂,四周与环锯无嵌入式交互,常导致环锯裸出,骨条未取出,工作通道未成功建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取骨器本体上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取骨器本体下端及取骨螺旋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合脊柱内镜系统的椎体取骨器,包括取骨器本体1,取骨器本体1为圆柱杆状结构,取骨器本体1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定位针孔11,取骨器本体1的一端为与手柄相连的六棱状连接头12,取骨器本体1的另一端为平面结构,且所述取骨器本体1另一端的平面处固定有取骨螺旋体2,取骨螺旋体2为沿取骨器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三棱单螺旋状结构,取骨螺旋体2的一端固定于取骨器本体1上,取骨螺旋体2的另一端为尖锥状结构,便于旋转进入骨质内,所述取骨器本体1另一端平齐,能够限制取骨器本体1进入椎体,避免因头端进入椎管损伤脊髓。

以颈椎病变为例,颈椎病患者需行前路经皮定位时,首先根据ct或mri资料明确病变的节段,术中操作时以c臂定位病灶节段做好体表标记后,根据其体表定位节段,经超声定位探头定位引导,于食管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建立安全的穿刺区域,顺探头中心通道插入穿刺定位针。经定位针破皮,置入扩张套管及保护套管,应用环锯于责任椎体逐步拧入建立工作通道,c臂透视明确环锯位置至椎体后缘时,经环锯植入该椎体取骨器,使取骨螺旋体2拧入椎体,根据红酒开瓶器原理,将环锯及取骨器在套管保护下往后拔除,顺利取出骨条,完成椎体骨性工作通道的建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配合脊柱内镜系统的椎体取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骨器本体(1),取骨器本体(1)为圆柱杆状结构,取骨器本体(1)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定位针孔(11),取骨器本体(1)的一端为与手柄相连的六棱状连接头(12),取骨器本体(1)的另一端为平面结构,且所述取骨器本体(1)另一端的平面处固定有取骨螺旋体(2),取骨螺旋体(2)为沿取骨器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状结构,取骨螺旋体(2)的一端固定于取骨器本体(1)上,取骨螺旋体(2)的另一端为尖锥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合脊柱内镜系统的椎体取骨器,其特征在于:取骨螺旋体(2)为三棱单螺旋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合脊柱内镜系统的椎体取骨器,包括取骨器本体,取骨器本体为圆柱杆状结构,取骨器本体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定位针孔,取骨器本体的一端为与手柄相连的六棱状连接头,取骨器本体的另一端为平面结构,且所述取骨器本体另一端的平面处固定有取骨螺旋体,取骨螺旋体为沿取骨器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状结构,取骨螺旋体的一端固定于取骨器本体上,取骨螺旋体的另一端为尖锥状结构。以克服目前应用高速魔钻经椎体建立骨性工作通道费时、操作繁琐及通道易于偏离病灶的风险,提供一种安全、简便、高效骨通道建立技术的器械,使术者在操作过程中更加安全、方便、准确到达病灶位置。属于医疗操作器械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军;廖文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