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治疗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9991发布日期:2020-12-01 11:4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灸治疗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医疗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针灸治疗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温针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目前,医患关系不容乐观,伤医事件层出不穷。针灸之时患者往往需要露出针灸的部位,比如肩颈、后背、胸腹、大腿等身体部位,在针刺留针过程中,患者身体长时间暴露容易受凉感冒引起不适,这时就需要披一件衣物,甚至披一条被子。可是,披衣或被子又容易造成压针,从而令患者产生不适感或影响针刺疗效,体位的变动更容易出现弯针、滞针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出现,针刺治疗时医院常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提高治疗室内的温度,反复嘱咐患者体位不要变动,外用艾灸或tdp灯,针刺部位覆盖轻薄衣被,使用套管固定针具等。室内温度提高虽能避免暴露部位着凉,但在基层或基础条件较差的医院难以实现,且难以避免患者无意间的体位变动。反复嘱咐患者虽有一定效果,但遇到儿童或精神异常患者难以达成良好的沟通。外用艾灸或tdp灯可以避免局部受凉,且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很难避免体位的变动。针刺部位覆盖轻薄衣被也能够保暖,但医生难以观察针具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使用套管固定针具有一定预防弯针的作用,但套管固定性差,很容易脱落,且不能避免体位变动出现滞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针灸治疗保护装置,其全面解决了针刺留针过程中,患者身体长时间暴露受凉而令患者着凉感冒或将被褥等保暖物覆盖身体而压针,从而令患者产生不适感或影响针刺疗效的问题;且还可做到提高针刺效果,减少患者不悦的情绪,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创造和谐医患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灸治疗保护装置,其包括护针板、两块对称的支撑板、和两块对称的固定板;所述护针板为长方形,在护针板上开设有窗口,窗口对正刺入人体的针具既能护着针具不被压还可以方便病人活动,防止留针部位因天气或时间过长而导致的肌肉痉挛;所述支撑板设为长方形,或者设为由短横板和与短横板呈固定支撑夹角的斜长板两部分一体构成,支撑板与护针板在端部以铰接方式连接连,铰接轴设为紧固螺栓,可以调整支撑板与护针板之间的连接角度,并通过紧固螺栓将调整好角度的支撑板与护针板固定住,支撑板设为结构完全对称的两块分别位于护针板左右两端;所述两块对称的固定板设为长方形,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板的外侧一端,同样固定板与支撑板以铰接方式连接连,铰接轴设为紧固螺栓,可以调整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角度,并通过紧固螺栓将调整好角度的固定板与支撑板固定住;在固定板上表面镶嵌设有磁疗片,在磁疗片上表面设有加热膜,在固定板下表面粘附有医用压敏胶粘片,以便将固定片固定在人体针灸部位附近位置。

优选的,所述磁疗片直径为10㎜、厚度为3㎜,且磁疗片以矩形均匀安装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加热膜为ptc加热膜,且加热膜与磁疗片之间粘接有硅胶导热片。

优选的,在所诉一块撑板朝外一面上固定有电子计时器。

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过程为:将护针板开设窗口对正患者针灸下针部位,调节支撑板与护针板角度使得针具正好被护针板挡护,又方便医生通过窗口以手指操作针具行治,然后固定支撑板和护针板。再然后调整固定板和支撑板角度,使本装置以最合适平稳姿态支撑固定在患者施针部位上方,在固定式还可以辅助缠绕医用胶带或绑带以固定固定板在人体上或其它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目的可总结为:

1.全面解决针刺留针过程中,患者身体长时间暴露受凉而令患者着凉感冒或将被褥等保暖物覆盖身体而压针,从而令患者产生不适感或影响针刺疗效的问题。

2.优化针灸治疗模式,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针灸治疗的模式变化缓慢,临床多见的情况为针刺后,通电,烤电,少有加入其他辅助形式。为此,该设计增加了针刺辅助治疗的形式,优化了针灸治疗模式。

3.体现人文关怀。目前,医患关系不容乐观,伤医事件层出不穷,如在针刺的基础上应用该设计,可避免患者着凉、压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辅助针刺治疗的装置,提高针刺效果,减少患者不悦的情绪,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创造和谐医患关系。

4,增加了磁疗装置,利用磁疗片可以产生磁场作用于人体部位,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从而激活细胞组织,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机能,以达到通经活络、祛湿除寒、活血止痛之功效。

5,增加了加热装置,加热膜为ptc加热膜,且加热膜与磁疗片之间粘接有硅胶导热片,可以把加热膜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磁疗片,提高磁疗效果。

其优点可总结为:

1.本作品在使用时,覆盖在患者针刺皮肤上,使患者在留针过程中仍可小范围活动或覆盖衣被,避免患者因不慎压针产生不适感或影响针刺疗效。

2.磁贴片进一步起到辅助针灸治疗的作用。运用磁疗法通过磁场对经络穴位的作用,调节机体生物电磁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针灸治疗的模式变化缓慢,临床多见的情况为针刺后通电、烤电,少有加入其他辅助形式。为此,该设计增加了针刺辅助的形式,优化了针灸治疗的模式。

3.小型计时器可以根据医患需求记录或设置留针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装置使用的需求,提高病人使用的舒适度,减少患者的担忧。

4,利用加热膜和硅胶导热片,是热量可以传递给磁疗片,且可以作用于针灸部位,加速了血液的循环,提高了针灸疗效。

5.各板块连接部位的调节螺栓装置,使其可以随意调整个板块之间的连接角度,调节灵活简便,扩大了此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针刺保护器的操作方法不同于以往临床留针避免压针的繁琐及不规范统一的操作方法,它操作简单,可重复利用,粘附于皮肤可固定,粘附片形状不规则方便摘取,且可设置多种不同规格的杯罩用于大小不同部位。针刺保护器根据磁疗原理,利用磁片,在留针过程中进行磁疗可辅助提升针灸效果。同时计时器的使用也大大方便了医患记录留针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充分考虑了在使用上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简单实用,绿色环保,成本价格低,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灸治疗保护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灸治疗保护装置的实施例,其包括护针板1、两块对称的支撑板2、和两块对称的固定板3。所述护针板1为长方形,在护针板1上开设有窗口4,窗口4对正刺入人体的针具既能护着针具不被压还可以方便病人活动,防止留针部位因天气或时间过长而导致的肌肉痉挛。所述支撑板2为由短横板和与短横板呈固定支撑夹角的斜长板两部分一体构成,支撑板2与护针板1在端部以铰接方式连接连,铰接轴设为紧固螺栓5,可以调整支撑板2与护针板1之间的连接角度,并通过紧固螺栓4将调整好角度的支撑板2与护针板1固定住,支撑板设为结构完全对称的两块分别位于护针板左右两端;所述支撑板也可以设计成长方形形状。所述两块对称的固定板3为长方形,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板2的外侧一端,同样固定板3与支撑板2以铰接方式连接连,铰接轴设为紧固螺栓5,可以调整固定板3与支撑板2之间的连接角度,并通过紧固螺栓5将调整好角度的固定板3与支撑板2固定住。在固定板3上表面镶嵌设有磁疗片6,所述磁疗片6上表面贴有加热膜7,加热膜采用ptc加热膜,且加热膜7与磁疗片6之间粘接有导热硅胶。在固定板3下表面粘附有医用压敏胶粘片,以便将固定板3固定在人体针灸部位附近位置。在所诉任意一块支撑板朝外一面上固定有电子计时器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