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石膏固定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8506发布日期:2020-10-30 21:3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折石膏固定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骨折石膏固定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当中总是避免不了意外的发生,从而也就会导致一些人出现了骨折这样的现象。骨折是一种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的一种疾病,而且会给病人带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摧残和痛苦。石膏固定法治疗骨折是一种很简单方便的治疗方式,而且这样的治疗方式效果还很不错。这样的方法主要是运用熟石膏的细末撒布在特制的纱布绷带上,然后做成石膏绷带,用温水浸泡以后,保证病人所需要固定的肢体上。石膏固定法治疗骨折其实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应该在石膏下放一个枕头,抬高病人的患肢,这样就有利于消除肿胀。而且在包扎过程中要注意,需要将肢体保持在某一特殊位置,这样才能够起到固定作用。石膏固定法治疗骨折还要注意,在石膏绷带上没有凝结坚固之前,不应该改变肢体的位置,特别是关节部位,以免造成时石膏折断。同时石膏绷带包扎完后,应该在石膏绷带上注明骨折的情况和日期。目前,没有专门的设备实现石膏固定。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折石膏固定辅助设备,有利于实现骨折石膏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骨折石膏固定辅助设备,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上设置有对称的凹槽,对称的所述凹槽内分别设置有u形杆的一个竖杆下端,所述u形杆的横杆内设置有轨道,凸形块的上端设置在所述轨道内,所述凸形块的下侧中心固定连接空心圆杆,所述空心圆杆螺纹连接螺杆三,所述螺杆三铰接方板二的中心,所述螺杆三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一,所述方板二的一侧固定连接u形板一侧中心,所述u形板的两个竖板下端分别铰接圆杆二,对称的圆杆二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下支撑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一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床体,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u形杆的一个竖杆,另一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的一端铰接所述床体的一端,所述螺杆一螺纹连接所述u形杆的另一个竖杆,所述螺杆一铰接所述床体的另一端,所述螺杆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床体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杆的一个竖杆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方板一,所述方板一铰接蜗轮的中心轴的一端,所述蜗轮啮合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杆二的一端,所述螺杆二铰接所述u形杆的一个竖杆,所述螺杆二螺纹连接所述凸形块,所述螺杆二的另一端铰接所述u形杆的另一个竖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板一对应所述蜗轮的中心轴螺纹连接顶丝一,所述蜗轮中心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空心圆杆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所述方板二的上侧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圆杆一穿过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u形板的一个竖板铰接齿轮一的中心轴,所述齿轮一中心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二,所述齿轮一啮合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一侧中心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圆杆二的另一端,所述u形板对应一个所述圆杆二螺纹连接顶丝二,上支撑板上铰接对称的螺栓,所述下支撑板上设置有对称的螺纹孔,对称的所述螺栓分别匹配对应的所述螺纹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床体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头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能够使石膏抬起,从而抬高病人的患肢,有利于消除肿胀,加快病人恢复;

(2)本装置能够保证肢体保持在某一特殊位置,这样有利于石膏发挥其固定作用;

(3)本装置调节范围比较广,适用患者人群比较广,而且适用于不同部位的骨折。

本实用新型为骨折石膏固定辅助设备,有利于实现骨折石膏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方板一,2、u形杆,3、床体,4、导向杆,5、凹槽,6、头枕,7、螺杆一,8、电机支架,9、电机,10、u形板,11、圆杆一,12、空心圆杆,13、凸形块,14、螺杆二,15、轨道,16、螺杆三,17、把手一,18、方板二,19、蜗杆,20、蜗轮,21、顶丝一,22、连杆,23、把手二,24、齿轮一,25、齿轮二,26、顶丝二,27、螺栓,28、上支撑板,29、下支撑板,30、螺纹孔,31、圆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床体3,所述床体3上设置有对称的凹槽5,对称的所述凹槽5内分别设置有u形杆2的一个竖杆下端,所述u形杆2的横杆内设置有轨道15,凸形块13的上端设置在所述轨道15内,所述凸形块13的下侧中心固定连接空心圆杆12,所述空心圆杆12螺纹连接螺杆三16,所述螺杆三16铰接方板二18的中心,所述螺杆三16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一17,所述方板二18的一侧固定连接u形板10一侧中心,所述u形板10的两个竖板下端分别铰接圆杆二31,对称的圆杆二31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下支撑板29。

一个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床体3,所述导向杆4穿过所述u形杆2的一个竖杆,另一个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螺杆一7,所述螺杆一7的一端铰接所述床体3的一端,所述螺杆一7螺纹连接所述u形杆2的另一个竖杆,所述螺杆一7铰接所述床体3的另一端,所述螺杆一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机9的输出轴,所述床体3通过电机支架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9。

所述u形杆2的一个竖杆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方板一1,所述方板一1铰接蜗轮20的中心轴的一端,所述蜗轮20啮合蜗杆19,所述蜗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杆二14的一端,所述螺杆二14铰接所述u形杆2的一个竖杆,所述螺杆二14螺纹连接所述凸形块13,所述螺杆二14的另一端铰接所述u形杆2的另一个竖杆。

所述方板一1对应所述蜗轮20的中心轴螺纹连接顶丝一21,所述蜗轮20中心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

所述空心圆杆12固定连接连杆22的一端,所述方板二18的上侧固定连接圆杆一11,所述圆杆一11穿过所述连杆22的另一端,所述u形板10的一个竖板铰接齿轮一24的中心轴,所述齿轮一24中心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二23,所述齿轮一24啮合齿轮二25,所述齿轮二25的一侧中心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圆杆二31的另一端,所述u形板10对应一个所述圆杆二31螺纹连接顶丝二26,上支撑板28上铰接对称的螺栓27,所述下支撑板29上设置有对称的螺纹孔30,对称的所述螺栓27分别匹配对应的所述螺纹孔30。

所述床体3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头枕6。

所述电机9的型号为plx120。

所述上支撑板28的中部为圆弧状,所述上支撑板28的材料为橡胶。

所述下支撑板29的中部为圆弧状,所述下支撑板29的材料为橡胶。

所述上支撑板28匹配所述下支撑板29。

所述螺杆一7、所述螺杆二14及所述螺杆三16均具有自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为:在初始状态时,u形杆2在凹槽5远离头枕6的一端,凸形块13处于螺杆二14中部,方板二18与连杆22接触,上支撑板28接触下支撑板29,上支撑板28侧面与u形杆2竖杆侧面平行。患者躺倒床体3上,打开电机9,电机9带动螺杆一7转动,螺杆一7带动u形杆2一个竖杆沿一个凹槽5移动,u形杆2的另一个竖杆在导向杆4的限位下沿另一个凹槽5移动,u形杆2带动方板一1移动及螺杆二14移动,方板一1带动蜗轮20移动,螺杆二14带动凸形块13及蜗杆19移动,凸形块13带动空心圆杆12移动,空心圆杆12带动螺杆三16及连杆22移动,螺杆三16带动方板二18移动,方板二18带动圆杆一11及u形板10移动,u形板10带动齿轮一24及圆杆二31移动,圆杆二31带动齿轮二25及下支撑板29移动,下支撑板29通过螺栓27带动上支撑板28移动,直到下支撑板29移动到合适位置,关闭电机9。拧松顶丝一21,转动蜗轮20中心轴上的把手使蜗轮20转动,蜗轮20带动蜗杆19转动,蜗杆19带动螺杆二14转动,螺杆二14带动凸形块13沿轨道15移动,凸形块13带动空心圆杆12移动,空心圆杆12带动螺杆三16及连杆22移动,螺杆三16带动方板二18移动,方板二18带动圆杆一11及u形板10移动,u形板10带动齿轮一24及圆杆二31移动,圆杆二31带动齿轮二25及下支撑板29移动,下支撑板29通过螺栓27带动上支撑板28移动,直到下支撑板29移动到合适位置,拧紧顶丝一21。转动把手17,把手17带动螺杆三16转动,螺杆三16带动方板二18移动方板二18带动圆杆一11沿连杆22向下移动,方板二18带动圆杆一11及u形板10移动,u形板10带动齿轮一24及圆杆二31移动,圆杆二31带动齿轮二25及下支撑板29移动,下支撑板29通过螺栓27带动上支撑板28移动,直到下支撑板29移动到合适位置,停止转动把手17。转动螺栓27,将螺栓27旋出螺纹孔30,拧松顶丝二26,转动把手二23,把手二23带动齿轮一24转动,齿轮一24带动齿轮二25转动,齿轮二25带动一个圆杆二21转动,一个圆杆二21带动下支撑板29转动,下支撑板29带动另一个圆杆二21转动,直到下支撑板29转动到合适位置,拧紧顶丝二26,患者将石膏放到下支撑板29上,将螺栓27旋入螺纹孔30,使上支撑板28和下支撑板29夹住石膏。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