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6781发布日期:2020-12-22 13:5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尿管支架管。



背景技术:

输尿管支架管是一种应用于由于各种疾病所导致的尿道管狭窄而导致尿路梗堵的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输尿管支架管可以通过手术留置于患者的肾盂和膀胱之间支撑输尿管,用于将患者肾盂内的尿液引导至膀胱内。输尿管支架管具有引流尿液、扩张输尿管支架管以及防止输尿管狭窄粘连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传统的输尿管支架管一般为两端各有一段360°弯曲的弯曲段,中间为细长的直管段结构。传统的输尿管支架管长度固定,在输尿管支架管留置到患者体内时,输尿管支架管留置于肾盂内的长度是一定的,对于输尿管支架管所剩余的部分将会滞留于患者的膀胱内。对于输尿管较长的患者来说,其留置于膀胱内的管体长度较小,其管体一般不会伸入患者的膀胱三角区内造成对于患者膀胱的刺激。而对于输尿管较短的患者来说,其留置于膀胱内的管体长度较大,其管体伸入患者的膀胱三角区内,非常容易造成对患者膀胱的刺激而导致膀胱刺激症。

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899674u提供了一种减少膀胱刺激症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管体结构包括直管部、设置于直管部一端位于肾盂内的弹性圈形管部和设置于直管部另一端位于膀胱内的弹性螺旋形管部。该结构中,将置于膀胱的一端的管体设置成弹性螺旋形结构,由此将会导致输尿管支架管置于患者膀胱内的管体长度增加。而该弹性螺旋形结构导致该管体不仅是置于患者膀胱内的管体容易触碰到患者膀胱三角区,而大幅度增加了管体在膀胱内所延伸的体积。从临床上来说,其不仅没有起到减少膀胱刺激症的作用,虽然是将输尿管支架管对于膀胱的刺激由点刺激转化为面刺激,但是对于膀胱的刺激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并不能有效地减少置管后患者的膀胱刺激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输尿管支架管在置管后,管体多余的部分被滞留于患者的膀胱内,造成对于膀胱三角区的刺激引起患者膀胱刺激症的问题,以及现有结构中采用弹性螺旋形结构并未减少患者膀胱刺激症的缺点,提供一种输尿管支架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包括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的置于输尿管内的第二管体和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置于膀胱内的膀胱段;所述第一管体为呈阿基米德螺线状水平卷曲的弹性软管,所述第一管体的前端设置有可供尿液进入的第一开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膀胱段之间可与所述输尿管的管壁贴合的弹性过渡片。

具体地,所述弹性过渡片与所述第二管体一体成型。

具体地,所述弹性过渡片与所述膀胱段连接处的截面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管体的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具体地,所述弹性过渡片的长度为1cm-1.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为10cm-15cm,所述第二管体的长度为10cm-15cm。

进一步地,所述膀胱段为相对于所述第二管体弯折设置的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开口。

具体地,所述第三管体的长度为1cm-1.5cm。

具体地,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膀胱段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末端的u形弹性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于肾盂内的第一管体为呈阿基米德螺线状水平卷曲的弹性软管,可以通过调节该第一管体的卷曲的圈数来调整整个输尿管支架管置于人体体内的长度,从而达到同样长度的输尿管支架管适用于不同输尿管长度的患者使用;并且该第一管体的卷尺形结构与设置于膀胱内的膀胱段相互配合,可以大幅的缩短输尿管支架管留置于膀胱内膀胱段的尺寸,避免膀胱段的尺寸过长而伸入患者的膀胱三角区内,进而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输尿管支架管的置入所造成膀胱刺激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200、300-输尿管支架管、11-第一管体、111-第一开口、112、121-第一通孔;12-第二管体、13、14-第三管体、131-第二开口、132-第二通孔、15-u形弹性夹、151-第一连接端、152-第二连接端、20-弹性过渡片、21-弹性过渡片与膀胱段的连接处、l1-第二管体的长度、l2-弹性过渡片的长度、l3-第三管体的长度、l4-第二连接端的长度、α-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之间所形成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100(200、300)。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100(200、300)可以应用于由于各种疾病所导致的输尿管狭窄的患者使用,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输尿管支架管100(200、300)置入患者的输尿管内,将肾盂内的尿液引流至膀胱内。该输尿管支架管100(200、300)不仅可以用于正向引流尿液,避免尿液逆流所造成的二次伤害。还可以用于扩张患者的输尿管。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100。如图1所示,该输尿管支架管100包括第一管体11、与第一管体11连通的置于输尿管内的第二管体12和与第二管体12连通的置于膀胱内的膀胱段。整个输尿管支架管100分为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和膀胱段的三段式结构,三段结构依次连接,使得第一管体11和膀胱段分别位于第二管体12的两端,并且均与第二管体12固定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100中的第一管体11为呈阿基米德螺线状水平卷曲的弹性软管。该第一管体11应设置于患者的肾盂内,用于将肾盂内的尿液引导入输尿管支架管100中,并由输尿管支架管100的引导排至膀胱内。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100中的第一管体11均呈卷尺状结构水平卷曲设置,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该第一管体11的卷曲的圈数和卷曲的长度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而进行调整。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100中的第一管体11的长度在10cm-15cm之间,即整个输尿管支架管100在患者体内所能够调控的长度在10cm-15cm之间。该第一管体11的水平螺旋卷曲结构可以满足对于输尿管支架管100不同长度的需求。当患者的输尿管较长而第二管体12的长度不足以满足患者的输尿管长度时,可以将第一管体11的水平卷曲段展开一部分,卷曲的管体伸展后伸入患者的输尿管中用以补充第二管体12所不足的长度。而当患者的输尿管长度与第二管体12的长度相当时,该第一管体11可以整体呈卷尺状设置于患者的肾盂内,从而避免输尿管支架管100的膀胱段过多的深入膀胱内,造成对膀胱的刺激。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第一管体11的前端设置有可供尿液进入的第一开口111,第一管体11的末端与第二管体12固定连通。当第一管体11置入患者的肾盂后,肾盂内所产生的尿液可以随着该第一开口111流入输尿管支架管100中,并通过第一管体11导流至与之相连通的第二管体12内。第一管体11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可供尿液进出的第一通孔112,在第一管体11的管壁上所设置的多个第一通孔112,使得肾盂内所产生的尿液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1进入第一管体11内,还可以通过第一管体11的管壁上所设置的第一通孔112进入第一管体11内,并由第一管体11引流至第二管体12内,最终排至膀胱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100中与第一管体11的末端连通的是设置于患者输尿管中的第二管体12,该第二管体12为呈竖直设置的弹性软管。在输尿管支架管100置于患者体内时,该第二管体12完全设置于患者的输尿管内,并且该第二管体12的末端位于患者膀胱的输尿管管口处。正是通过该第二管体13和膀胱段的相互夹持将输尿管支架管100的末端固定于患者膀胱的输尿管管口处。

具体地,如图1所示,输尿管支架管100的第二管体12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可供尿液进出的第一通孔121。第二管体12与第一管体11连通,使得肾盂内流入第一管体11内的尿液可以由第二管体12引流至膀胱内。而设置在第二管体12的若干个第一通孔121,使得肾盂直接流入输尿管内的尿液也可以通过位于第二管体12上的第一通孔121进入第二管体12中,并由第二管体12引流至膀胱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该膀胱段为相对于第二管体12弯折的第三管体13。该膀胱段与第二管体12之间相互折弯而形成夹持部,输尿管支架管100可以通过该夹持部固定于膀胱的输尿管管口上。第一管体11呈卷尺状结构卷曲于肾盂内时,肾盂对卷曲的管体形成向上的拉力,通过该拉力将第二管体12末端所弯折的第三管体13钩住患者的膀胱的输尿管管口处,起到固定输尿管支架管100末端的作用。

具体地,该输尿管支架管100的膀胱段为相对于第二管体12弯折设置的第三管体13。该输尿管支架管100中的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和第三管体13一体成型。因此,该第三管体13为与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材质相同的弹性软管。在输尿管支架管100的置管过程中,导丝可以穿过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和第三管体13中,该第三管体13设置为弹性软管的结构,更加方便导丝的置管。该膀胱段为整个输尿管支架管100中置于膀胱内的唯一一段,该膀胱段的长度越小,对于膀胱的刺激也就越少。因此,该第三管体13仅需保证可以将输尿管支架管100的末端固定于膀胱的输尿管管口处即可。

在第三管体13的末端还设置有第二开口131,该第三管体13的第二开口131与第一管体11的第一开口111相互连通,方便导丝置管时插入输尿管支架管100中。并且在第三管体13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供尿液排出的第二通孔132。该第二通孔132的设置也方便第三管体13内的尿液可以更好更快的由第三管体13内排出。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100的三段式结构设计,其中第一管体11的卷尺状结构配合膀胱段的钩部结构,可以大幅度的缩短该管本体10中的膀胱段伸入膀胱内部的尺寸,从而减少该膀胱段对于患者膀胱的刺激。

实施例二:

参见图2-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20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200中还包括设置于管体上的抗返流结构。该输尿管支架管200整体置入患者的输尿管内部,不仅可以通过输尿管支架管200进行尿液引流,还可以通过该抗返流结构实现尿液的正向引导。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输尿管支架管2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管体12和膀胱段之间可与输尿管的管壁贴合的弹性过渡片20。该弹性过渡片20的材质与第二管体12的材质相同,均为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的高分子材料。该弹性过渡片20置入患者体内时,位于患者膀胱的输尿管管口处。当膀胱处于排尿的状态时,膀胱上的肌肉会收缩而挤压位于膀胱侧面的输尿管,使得输尿管也同时产生收缩。而位于膀胱侧面的输尿管内的弹性过渡片20同时受到膀胱的挤压以及输尿管的收缩而产生弹性形变,进而贴合于患者的输尿管的管壁上,实现封闭输尿管支架管200的作用,防止膀胱内的尿液由输尿管支架管200逆流至肾盂中。

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过渡片20与第二管体12一体成型。该弹性过渡片20为在第二管体12的末端上设置的切口所形成的瓣膜结构。该切口可以是由第二管体12的管壁侧面一直延伸至膀胱段的竖直切口,也可以是由第二管体12的管壁侧面一直延伸至膀胱段的斜切口。若该切口为竖直切口,则该弹性过渡片20由第二管体12的末端至膀胱段的截面面积一致。若该切口为斜切口,则该弹性过渡片20由第二管体12的末端至膀胱段的截面面积逐渐缩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位于第二管体20末端的切口为斜切口,该弹性过渡片20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少。而在该弹性过渡片20与膀胱段的连接处21的截面面积为该弹性过渡片20的最小截面。该弹性过渡片20的最小截面的面积应大于等于第二管体12的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可以保证该弹性过渡片20在贴合至患者的输尿管管壁时可以完全封闭该输尿管支架管200的第二管体12,避免膀胱内的尿液由膀胱逆流至输尿管内。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200整体长度在25cm-32cm之间,其中位于输尿管中的第二管体12的长度l1为10cm-15cm,位于膀胱内的第三管体14的长度l3在1cm-1.5c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管体14相对于第二管体12折弯形成夹角α,该夹角α<90°,α为锐角,使得该第三管体14与第二管体12之间形成一夹持部,通过该夹持部实现将膀胱段的第三管体14固定于患者膀胱的输尿管管口处。为了保证该弹性过渡片20在患者的输尿管的末端可以起到抗返流的作用,该弹性过渡片20的长度l2为1cm-1.5cm。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300。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该输尿管支架管300上设置有抗返流结构,即设置于第二管体12末端的弹性过渡片20。并且,该输尿管支架管300上的膀胱段为设置于第二管体12末端的u形弹性夹15。通过该u形弹性夹15形成位于第二管体12末端的夹持部,并通过该夹持部将输尿管支架管300的膀胱段夹持于患者膀胱的输尿管管口处。

该u形弹性夹15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分别具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端151和第二连接端152,该第一连接端151与位于第二管体12末端的弹性过渡片20固定连接。该u形弹性夹15设置于患者的膀胱上,利用该第一连接端151和第二连接端152将输尿管支架管300的第二管体20的末端夹持于患者膀胱的输尿管管口处。该u形弹性夹15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三管体13的折弯结构所形成的钩部,对于第二管体12末端的固定更加稳固且有效,能够确保该输尿管支架管300的膀胱段在尽量少的置于患者膀胱内的同时,有效地固定输尿管支架管300。

具体地,该u形弹性夹15的第二连接端152的长度l4为1cm-1.5cm。该u形弹性夹15伸入患者膀胱内的尺寸越小,对膀胱的刺激就越小,从而可以避免该膀胱段伸入患者的膀胱三角区内造成对患者膀胱的刺激。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管100(200、300)中设置于肾盂内的第一管体11为呈阿基米德螺线状水平卷曲的弹性软管,可以通过调节该第一管体11的卷曲的圈数以及卷曲的长度来调整整个输尿管支架管100(200、300)置于人体体内的长度,可以将具有相同长度的输尿管支架管100(200、300)适用于不同输尿管长度的患者使用,满足肾盂至膀胱的导尿需求。对于输尿管较长的患者使用时,可以将输尿管支架管200(200、300)的第一管体11完全展开以满足肾盂至膀胱之间的导尿需求。而对于输尿管较短的患者使用时,可以将输尿管支架管200(200、300)的第一管体11前端的部分保持原有的卷曲状置于患者的肾盂内,从而避免过长的输尿管支架管200(200、300)伸入患者的膀胱内造成对于患者膀胱三角区的刺激导致膀胱刺激症。

并且,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100(200、300)中第一管体11的卷尺形结构与设置于膀胱内的膀胱段相互配合,可以大幅的缩短膀胱段的尺寸,避免膀胱段的尺寸过长而伸入患者的膀胱三角区内,进而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输尿管支架管200的置入所造成膀胱刺激症。

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200(300)还包括可贴合于输尿管管壁的弹性过渡片20,该弹性过渡片20作为抗返流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止膀胱内的尿液返流至肾盂内,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