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创正压通气手术中气囊压力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16021发布日期:2020-11-20 12:2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创正压通气手术中气囊压力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创正压通气手术中气囊压力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创正压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正压机械通气的通气方式,人工气道是由气管导管经鼻或经口插入患者气道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有创呼吸机则是能进行有创正压通气的一种的机械通气装置,其作用是辅助或控制患者呼吸运动,达到交换肺内气体,降低人体消耗的目的,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目的是防止患者机械通气时气体漏气,避免口腔分泌物误入气道,保证有效通气量,防止气道粘膜损伤。传统的方法有最小闭合容量(mov)和最小漏气技术(mlt),但前者易发生气道损伤,后者易发生误吸且有少量漏气影响潮气量。

现在主流方法是气囊压力表检测法,设定一定压力(25~35cmh2o),而后每4到6小时监测一次气囊压力,但无论设定压力的适用性(个体差异)还是监测时间跨度过长造成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影响患者潮气量或者造成气道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创正压通气手术中气囊压力管理装置,通过实时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压力,对气囊持续反复地充放气,保证气囊周围不漏气的同时防止气道粘膜不受损伤。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创正压通气手术中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包括插入气道中的导气管和二氧化碳采样管,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用于阻塞气道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调压管,所述调压管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气囊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采样管用于抽取气囊与声门间气体,所述二氧化碳采样管上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氧化碳的浓度,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电性连接,当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值或者压力值不在预设的二氧化碳浓度或者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单元调节气囊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磁阀、气泵和单片机,所述电磁阀设置在调压管上,所述气泵与调压管连通,当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气囊与声门间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空气中氧化碳浓度时,所述气泵工作对气囊充气增压,增加气囊阻塞气道的效果,当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气囊与声门间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空气中氧化碳浓度时,电磁阀开启少量泄气减压,减少气囊阻塞气道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为c8051f005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与输送气源连通。

优选的,所述调压管与气泵的连通处设置有流量阀,所述流量阀控制气泵充气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采样管上还设有气体干燥器,所述气体干燥器用于吸收气囊与声门间气体的水分,使进入二氧化碳传感器中的气体保持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用于创正压通气手术中气囊压力管理装置,通过实时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压力,对气囊持续反复地充放气,保证气囊周围不漏气的同时防止气道粘膜不受损伤。

1、本发明监测气囊上方从肺部溢出的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时,证明气道密闭不严,气泵工作对气囊充气,使得气囊与气道接触更紧密,提高气囊的密闭性。

2、本发明监测二氧化碳浓度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时,电磁阀开启少量泄气,使得气囊与气道接触松弛,往复循环,直至达到最合适压力值。

3、本发明装置能动态、持续监测并保持该压力值,进而保证气囊周围不漏气的同时防止气道粘膜不受损伤。

4、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创新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应用时的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导气管;2、二氧化碳采样管;3、调压管;4、气囊;5、二氧化碳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电磁阀;8、气泵;9、单片机;10、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机械通气。然而,人工气道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特别是患者的气道中插入气管导管后,患者的吞咽受限,口腔分泌物及胃食道反流物受气囊阻隔,滞留于气囊上方,形成气囊上滞留物。如果人工气道气囊封闭不严,将导致气囊上滞留物沿气囊壁渗漏到下呼吸道,造成患者误吸,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如果为了提高气囊密闭性,气囊压力设置过高,会使气囊显著压迫气道黏膜组织,造成黏膜缺血、坏死,继而导致气道狭窄甚至穿孔,形成气管食管瘘。因此,适宜的人工气道气囊密闭性是确保有效通气量并预防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道黏膜损伤等高危并发症的关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创正压通气手术中气囊压力管理装置,包括插入气道10中的导气管1、二氧化碳采样管2和调压管3,在使用时,导气管1与输送气源连通,输送气源设置在呼吸机上。其中导气管1上设置有用于阻塞气道10的气囊4,调压管3的一端设置在气囊4上,调压管3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气囊4压力的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位于气道10的外部。其中的二氧化碳采样管2用于抽取气囊4与声门间气体,即监测气囊4上方从肺部溢出的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采样管2上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5,二氧化碳传感器5用于检测气囊4上方从肺部溢出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压力传感器6连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二氧化碳传感器5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当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值或者压力值不在预设的二氧化碳浓度或者范围内时调节气囊4的压力。

本实施例优选的,控制单元包括电磁阀7、气泵8和单片机9,本实施例优选的,单片机9为c8051f005单片机,电磁阀7设置在调压管3上,气泵8与调压管3连通,当二氧化碳传感器5检测气囊4与声门间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空气中氧化碳浓度时,气泵8工作对气囊4充气,增加气囊4阻塞气道10的效果,当二氧化碳传感器5检测气囊4与声门间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空气中氧化碳浓度时,电磁阀7开启少量泄气,减少气囊4阻塞气道10的效果。

在使用时,将导气管1、二氧化碳采样管2和调压管3插入到气道10中,气囊4用于阻塞气道10,使得导气管1与输送气源连通,即可进行正压机械通气,之后二氧化碳传感器5检测气囊4与声门间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电磁阀7检测气囊4中的压力,当二氧化碳传感器5检测气囊4与声门间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空气中氧化碳浓度时,气泵8工作对气囊4充气,增加气囊4阻塞气道10的效果,增加气囊4的压力,当二氧化碳传感器5检测气囊4与声门间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空气中氧化碳浓度时,电磁阀7开启少量泄气,减少气囊4阻塞气道10的效果,减小气囊4的压力,往复循环,直至达到最合适压力值,持续监测并保持该压力值,进而保证气囊周围不漏气的同时防止气道粘膜不受损伤,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调压管3与气泵8的连通处设置有流量阀,流量阀控制气泵8充气的流量。

本实施例优选的,二氧化碳采样管2上还设有气体干燥器,气体干燥器用于吸收气囊4与声门间气体的水分,使进入二氧化碳传感器5中的气体保持干燥。

综上所述,本发明监测气囊4上方从肺部溢出的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时,证明气道密闭不严,气泵工作对气囊4充气,使得气囊4与气道接触更紧密,提高气囊4的密闭性,监测二氧化碳浓度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时,电磁阀7开启少量泄气,使得气囊4与气道接触松弛,往复循环,直至达到最合适压力值,持续监测并保持该压力值,进而保证气囊周围不漏气的同时防止气道粘膜不受损伤,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