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65357发布日期:2021-02-18 21:1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8月21日,申请号为201810951291.0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
[0004]
其中腿部残疾属于残疾人中人数的一类,其中中老年人居多,有些是先天产生的,有些是后天人为因素导致的,在下肢功能弱化、下肢肢体力量和柔韧性不足的情况,这就会导致老年人在平时行走时造成肢体不支、扭伤等意外,当中老年人腿部受到损伤时,首先会通过药物或者是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单纯的通过手术治疗无法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因此如果想加快或者是增强治疗效果就需要借助训练器械进行辅助治疗,现在的辅助训练器械在进行辅助治疗时通常功能单一、治疗效果差,而且,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康复机械在中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时,如果是单独训练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康复的质量,同时还会造成意外伤害,进而造成隐患降低康复效果的情况,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具备能够提高中老年人在进行单独康复训练时的安全效果,同时也能够刺激腿部神经,进而提高对中老年人腿部的训练康复效果,不仅能够加快康复的时间,同时还能够起到活血的作用,进而对老年人提高血液循环的效果,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强度等优点,解决了在中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时,如果是单独训练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康复的质量,同时还会造成意外伤害,进而造成隐患降低康复效果情况,同时康复效果小伟单一,进而会延缓康复时间的问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实现上述具备能够提高中老年人在进行单独康复训练时的安全效果,同时也能够刺激腿部神经,进而提高对中老年人腿部的训练康复效果,不仅能够加快康复的时间,同时还能够起到活血的作用,进而对老年人提高血液循环的效果,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强度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包括支撑装置主体,所述支撑装置主体位于顶部两侧的外表面均套装有限位支撑套板,且两个限位支撑套板的内腔插接有深v型定位支架,深v型定位支架位于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卡位支
撑结构,两个卡位支撑结构顶部的一端分别贯穿支撑装置主体并且与两个环形定位装置的一侧相焊接,环形定位装置的外表面套装有弧形防护垫板,且环形定位装置远离卡位支撑结构的一侧焊接有侧挡支板,侧挡支板的一侧插接在顶部支件的内腔中,顶部支件底部的中部焊接有支撑竖板,支撑竖板底部的一端插接在颈部定位装置顶部的中部,且颈部定位装置焊接在支撑装置主体底部中部的外表面,支撑装置主体位于内壁的两侧中部均焊接有环形固定装置,两个环形固定装置外侧之间通过连接限位结构相焊接,连接限位结构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腿部挡位装置。
[0009]
靠背紧固装置位于顶部的外表面焊接有橡胶靠背垫,靠背紧固装置位于正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凸起靠背,且靠背紧固装置位于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定位扣座,定位扣座的外表面焊接有定位背带。
[0010]
优选的,所述支撑竖板位于顶部一端的外表面焊接有六角卡位支件,且支撑竖板中部的外表面套装有环形套盘,环形套盘与六角卡位支件之间通过卡位支块相扣接,环形套盘的底部焊接有弹性复位支架,且弹性复位支架的底部焊接在深v型定位支架内侧的底部,弹性复位支架套装在支撑竖板的外表面。
[0011]
优选的,所述六角卡位支件的外表面两侧均焊接有侧挡位支板,两个侧挡位支板的一侧分别与深v型定位支架的内壁两侧相焊接,侧挡位支板位于顶部的中部通过铰接固定架与环形定位装置的底部相铰接。
[0012]
优选的,两个所述环形固定装置顶部的一侧均焊接有连接限位板,连接限位板的一侧贯穿且延伸至深v型定位支架的内侧,连接限位板顶部的一侧焊接有支撑托板,且支撑托板的一侧与环形套盘外表面的一侧相焊接。
[0013]
优选的,所述连接限位板的底部焊接有弧形侧挡防护支架,且弧形侧挡防护支架的底部与颈部定位装置顶部的一侧相焊接。
[0014]
优选的,所述连接限位结构底部内壁的两侧均贯穿连接有铰接定位支座,且两个铰接定位支座的外表面铰接有铰接定位支架,铰接定位支架顶部的一端与支撑装置主体底部的一侧相焊接。
[0015]
优选的,所述颈部定位装置位于顶部的中部卡接有顶部卡位支座,且颈部定位装置位于顶部中部的两侧均插接有承载定位环,两个承载定位环之间通过承载支板相焊接,且承载支板的顶部中部焊接有扣接板,扣接板的顶部贯穿顶部卡位支座并且延伸至外侧,两个承载定位环的底部均焊接有侧挡支柱,两个侧挡支柱底部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铰接定位支座与颈部定位装置内壁的两侧相焊接,颈部定位装置位于内侧的中部焊接有固定立柱,固定立柱底部的一端焊接在靠背紧固装置顶部的中部。
[0016]
优选的,所述固定立柱顶部的外表面套装有防侧位橡胶套且固定立柱位于外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加强支架,两个加强支架的一端分别与颈部定位装置内壁的两侧相焊接。
[0017]
优选的,所述腿部挡位装置位于一侧的中部插接有支撑轴,且支撑轴的外表面套装有刺激按摩球,腿部挡位装置位于底部的中部焊接有调控支座,调控支座的底部铰接有脚部卡位调节装置,脚部卡位调节装置位于顶部一端的外表面套装有调控支架,且调控支架的两侧分别焊接在腿部挡位装置底部中部内壁的两侧,调控支架与脚部挡位装置的连接处插接有扣接插柱,脚部卡位调节装置位于底部一侧的正表面贯穿连接有四边定位板,且四边定位板的两侧内腔均贯穿连接有脚套定位带。
[0018]
(三)有益效果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
1、该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中老年人,将腿卡接在腿部挡位装置的内侧,同时通过脚部卡位调节装置对脚部进行定位处理,不仅能够保证康复训练的中老年人在训练时的安全效果,同时刺激按摩球能够对腿部神经的刺激,不仅能够刺激神经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提高活血的效果,进而提高中老年人的体质,进而能够提高对中老年人单独康复训练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大幅度降低中老年人腿部康复的时间。
[0021]
2、该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通过腿部挡位装置与脚部卡位调节装置的组合使用,可以在中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时,将脚卡接在脚部卡位调节装置内,通过脚套定位带和四边定位板对训练者的脚部进行定位,同时在训练时通过脚部摇摆的作用力,能够带动脚部卡位调节装置通过调控支座在腿部挡位装置进行侧动效果,不仅能够让训练者在训练时更加安全,同时也能够提高与刺激按摩球的接触力,进而提高对训练者腿部穴道以及神经的刺激效果,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0022]
3、该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通过颈部定位装置和靠背紧固装置的组合使用,能够将训练者的背部和颈部进行定位,不仅能够提高训练时的安全效果,同时也能够进行合理的训练,能够提高对腿部的康复效果,防止不合理的训练对训练者的腿部造成二次伤害,影响康复效果的情况。
[0023]
4、该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通过靠背紧固装置不进行能够对训练者的背部进行定位紧固处理,同时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通过背部使用的作用力,与凸起靠背进行接触,进而提高血液的循环,同时也能够刺激神经和穴位,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对中老年人的康复训练效果,同时按摩也能够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强度。
[0024]
5、该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通过环形固定装置能够在进行紧固的过程中,加强支撑装置主体以及连接限位结构之间的牢固效果,防止中来年人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承受到不必要的作用力,不仅会影响对中老年人的训练效果,同时还会对中老年人的身体造成负担,进而能够提高对中老年人腿部的康复训练效果。
[0025]
6、该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通过环形定位装置、铰接固定架、侧挡位支板和六角卡位支件的组合使用,不仅能够提高顶部支件的承受作用力,同时也能够减轻支撑装置主体和深v型定位支架的作用力,进而起到卸力的效果,让中老年人在对腿部进行康复训练时更加稳定,进而能够提高对中老年人的康复训练,有效减少康复需要的时间。
[0026]
7、该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通过环形固定装置不仅可以起到承重连接限位结构的作用,同时通过连接下我内板和支撑托板可以起到托付和支撑环形套盘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支撑竖板和支撑装置主体对颈部定位装置的承重作用力,防止作用力对中老年人的颈部以及头部造成以外伤害的情况,提高对康复训练的中老年人的防护效果。
[0027]
8、该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通过顶部卡位支座和扣接板的
组合使用,能够将固定立柱与支撑竖板之间的牢固性,同时承载定位环、承载支板和侧挡支柱的组合使用,能够加固颈部定位装置的作用力的同时,还能够根据中老年人的身高调控固定立柱的位置,进而调控颈部定位装置的位置,不仅能够让中老年人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更加舒适,同时还能够让训练者全身的伸展,进而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康复的效果。
[0028]
9、该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在感受到中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的作用力时,六角卡位支件通过下压卡位支块能够带动环形套盘的下压,进而能够带动环形固定装置和连接限位结构产生不同的变位效果,不仅能够让康复训练者进行合理的训练,同时还能够促进整体的血液循环,进而提高中老年人的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发明提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发明提出图1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颈部定位装置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腿部挡位装置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1支撑装置主体、11限位支撑套板、111深v型定位支架、12卡位支撑结构、13环形定位装置、131弧形防护垫板、132侧挡支板、133顶部支件、134支撑竖板、1341六角卡位支件、1342卡位支块、1343侧挡位支板、1344铰接固定架、1345环形套盘、1346弹性复位支架、14环形固定装置、141连接限位结构、142连接限位板、143弧形侧挡防护支架、144支撑托板、145颈部定位装置、1451顶部卡位支座、1452扣接板、1453承载定位环、1454承载支板、1455侧挡支柱、1456定位扣板、1457固定立柱、1458防侧位橡胶套、1459加强支架、146铰接定位支座、147铰接定位支架、2腿部挡位装置、21支撑轴、22刺激按摩球、3脚部卡位调节装置、31调控支座、32调控支架、33扣接插柱、34四边定位板、35脚套定位带、4靠背紧固装置、41橡胶靠背垫、42凸起靠背、43定位扣座、44定位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请参阅图1-5,一种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包括支撑装置主体1,支撑装置主体1位于顶部两侧的外表面均套装有限位支撑套板11,且两个限位支撑套板11的内腔插接有深v型定位支架111,深v型定位支架111位于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卡位支撑结构12,两个卡位支撑结构12顶部的一端分别贯穿支撑装置主体1并且与两个环形定位装置13的一侧相焊接,支撑竖板13位于顶部一端的外表面焊接有六角卡位支件1341,六角卡位支件1341的外表面两侧均焊接有侧挡位支板1343,两个侧挡位支板1343的一侧分别与深v型定位支架111的内壁两侧相焊接,侧挡位支板1343位于顶部的中部通过铰接固定架1344与环形定位装置13的底部相铰接,且支撑竖板13中部的外表面套装有环形套盘1345,环形套盘1345与六角卡位支件1341之间通过卡位支块1342相扣接,环形套盘1345的底部焊
接有弹性复位支架1346,且弹性复位支架1346的底部焊接在深v型定位支架11内侧的底部,弹性复位支架1346套装在支撑竖板134的外表面,环形定位装置13的外表面套装有弧形防护垫板131,且环形定位装置13远离卡位支撑结构12的一侧焊接有侧挡支板132,侧挡支板132的一侧插接在顶部支件133的内腔中,顶部支件133底部的中部焊接有支撑竖板134,支撑竖板134底部的一端插接在颈部定位装置145顶部的中部,颈部定位装置145位于顶部的中部卡接有顶部卡位支座1451,且颈部定位装置145位于顶部中部的两侧均插接有承载定位环1453,两个承载定位环1453之间通过承载支板1454相焊接,且承载支板1454的顶部中部焊接有扣接板1452,扣接板1452的顶部贯穿顶部卡位支座1451并且延伸至外侧,两个承载定位环1453的底部均焊接有侧挡支柱1455,两个侧挡支柱1455底部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铰接定位支座146与颈部定位装置145内壁的两侧相焊接,颈部定位装置145位于内侧的中部焊接有固定立柱1457,固定立柱1457顶部的外表面套装有防侧位橡胶套1458且固定立柱1457位于外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加强支架1459,两个加强支架1469的一端分别与颈部定位装置145内壁的两侧相焊接,固定立柱1457底部的一端焊接在靠背紧固装置4顶部的中部,且颈部定位装置145焊接在支撑装置主体1底部中部的外表面,支撑装置主体1位于内壁的两侧中部均焊接有环形固定装置14,两个环形固定装置14顶部的一侧均焊接有连接限位板142,连接限位板142的底部焊接有弧形侧挡防护支架143,且弧形侧挡防护支架143的底部与颈部定位装置145顶部的一侧相焊接,连接限位板142的一侧贯穿且延伸至深v型定位支架111的内侧,连接限位板142顶部的一侧焊接有支撑托板144,且支撑托板144的一侧与环形套盘1345外表面的一侧相焊接,两个环形固定装置14外侧之间通过连接限位结构141相焊接,连接限位结构141底部内壁的两侧均贯穿连接有铰接定位支座146,且两个铰接定位支座146的外表面铰接有铰接定位支架147,铰接定位支架147顶部的一端与支撑装置主体1底部的一侧相焊接,连接限位结构141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腿部挡位装置2,腿部挡位装置2位于一侧的中部插接有支撑轴21,且支撑轴21的外表面套装有刺激按摩球22,腿部挡位装置2位于底部的中部焊接有调控支座31,调控支座31的底部铰接有脚部卡位调节装置3,脚部卡位调节装置3位于顶部一端的外表面套装有调控支架32,且调控支架32的两侧分别焊接在腿部挡位装置2底部中部内壁的两侧,调控支架32与脚部挡位装置2的连接处插接有扣接插柱33,脚部卡位调节装置3位于底部一侧的正表面贯穿连接有四边定位板34,且四边定位板34的两侧内腔均贯穿连接有脚套定位带35。
[0037]
靠背紧固装置4位于顶部的外表面焊接有橡胶靠背垫41,靠背紧固装置4位于正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凸起靠背42,且靠背紧固装置4位于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定位扣座43,定位扣座43的外表面焊接有定位背带44。
[0038]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39]
在使用时,中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时,将脚卡接在脚部卡位调节装置3内,通过脚套定位带35和四边定位板34对训练者的脚部进行定位,同时在训练时通过脚部摇摆的作用力,能够带动脚部卡位调节装置3通过调控支座31在腿部挡位装置2进行侧动效果,能够提高与刺激按摩球22的接触力,进而提高对训练者腿部穴道以及神经的刺激效果,靠背紧固装置4不进行能够对训练者的背部进行定位紧固处理,同时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通过背部使用的作用力,与凸起靠背42进行接触,进而提高血液的循环,同时也能够刺激神经和穴
位,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对中老年人的康复训练效果,通过顶部卡位支座1451和扣接板1452的组合使用,能够将固定立柱1457与支撑竖板134之间的牢固性,同时承载定位环1453、承载支板1454和侧挡支柱1455的组合使用,能够加固颈部定位装置145的作用力的同时,还能够根据中老年人的身高调控固定立柱1457的位置,进而调控颈部定位装置145的位置,不仅能够让中老年人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更加舒适,同时还能够让训练者全身的伸展,进而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在感受到中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的作用力时,六角卡位支件1341通过下压卡位支块1342能够带动环形套盘1345的下压,进而能够带动环形固定装置13和连接限位结构141产生不同的变位效果,不仅能够让康复训练者进行合理的训练,同时还能够促进整体的血液循环,进而提高中老年人的锻炼效果。
[0040]
综上所述,该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中老年人,将腿卡接在腿部挡位装置2的内侧,同时通过脚部卡位调节装置3对脚部进行定位处理,不仅能够保证康复训练的中老年人在训练时的安全效果,同时刺激按摩球22能够对腿部神经的刺激,不仅能够刺激神经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提高活血的效果,进而提高中老年人的体质,进而能够提高对中老年人单独康复训练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大幅度降低中老年人腿部康复的时间,通过腿部挡位装置2与脚部卡位调节装置3的组合使用,可以在中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时,将脚卡接在脚部卡位调节装置3内,通过脚套定位带35和四边定位板34对训练者的脚部进行定位,同时在训练时通过脚部摇摆的作用力,能够带动脚部卡位调节装置3通过调控支座31在腿部挡位装置2进行侧动效果,不仅能够让训练者在训练时更加安全,同时也能够提高与刺激按摩球22的接触力,进而提高对训练者腿部穴道以及神经的刺激效果,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通过靠背紧固装置4不进行能够对训练者的背部进行定位紧固处理,同时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通过背部使用的作用力,与凸起靠背42进行接触,进而提高血液的循环,同时也能够刺激神经和穴位,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对中老年人的康复训练效果,同时按摩也能够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强度,解决了在中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时,如果是单独训练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康复的质量,同时还会造成意外伤害,进而造成隐患降低康复效果情况,同时康复效果小伟单一,进而会延缓康复时间的问题。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