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用辅助正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7965发布日期:2021-03-09 10:5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外科用辅助正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正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普外科用辅助正骨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当今时代,伏案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以及由于坐姿的姿势不正确,通常会导致伏案人员有较多的颈椎、腰椎等问题,形成所谓的职业病,影响伏案人员的身体健康,且颈椎、腰椎疾病发作起来通常伴随着头晕、头胀等其他疾病,会对工作以及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因此相关患者通常会在医院里面的外科诊室内进行相应的正骨治疗来缓解、改善相应的颈椎以及腰椎问题。
3.对比文件cn211382605u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风扇的智能变频正骨枪按摩仪,包括外壳、开关按钮、电路板、散热风扇和电机,所述外壳的下方焊接有握把,且握把的外壁上均匀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外端焊接有护套,所述外壳的正面下方固定有开关按钮,所述外壳的正面装设有导管,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电路板,所述外壳的内部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风扇,与本发明相比存在着供暖有效面积有限的效果。
4.现有的正骨装置在进行正骨治疗时,正骨装置通常为一体化设计,但是不同患者进行的正骨治疗项目的具体内容存在较大偏差,辅助药剂的内容物也各不相同,一体化的设计导致辅助药剂的更换存在混合残留的可能,影响药剂的功效,并且正骨枪的枪头有时候会接触到患者的皮肤,无法避免发生皮肤交叉感染的隐患,对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
5.此外正骨装置通常为了方便移动采用滚轮设计,但是滚轮设计的装置在便于移动的同时,存在有定位困难的特性,导致装置在正骨治疗时稳定性较差,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用辅助正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置使用过程中无法提供足够的有效供暖、正骨装置一体化设计带来的药剂混合以及存在可能的交叉感染以及正骨装置在移动、固定难以兼顾”的问题。
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普外科用辅助正骨装置,包括支撑柱、床板、活动柱、正骨枪和挡板,所述床板的顶部铺设有床垫,所述床板的底部四角均焊接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直径稍大于延伸柱的直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通过垫板安装有移动结构,所述床板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挡板,所述床板的顶部另一端固定有尾板,所述床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槽孔,所述床板的正面和背面通过槽孔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内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板的内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正骨枪,且正骨枪的数目为四个。
9.优选的,所述正骨枪的顶部焊接有移动把臂,正骨枪的底部安装有枪体外壳,枪体
外壳的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枪体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药剂管,药剂管的顶部贯穿正骨枪的顶部延伸至移动把臂的上方,药剂管的顶部嵌合连接有透明的药剂盒,药剂盒的表面设有刻度线,枪体外壳的底部通过螺纹嵌合连接有橡胶塞,橡胶塞的底部固定有枪头。
10.优选的,所述床垫的内部固定有消毒棉层,床垫的内部固定有两层保温面层,保温面层均位于消毒棉层的下方,床垫的内部固定有两层绝缘面层,绝缘面层位于消毒棉层的夹层空间内,床垫的内部固定有加热层,加热层位于绝缘面层的夹层空间内。
11.优选的,所述移动结构的顶部四角贯穿安装有撑杆,移动结构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架,移动结构的底部通过固定架安装有移动轮,移动轮位于移动结构的下方,撑杆的内部嵌合连接有横杆,撑杆的顶部安装有嵌合块,嵌合块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凸块,凸块的内部设有嵌合孔。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表面环绕安装有套环,套环的底部固定有挂钩。
13.优选的,所述尾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轴杆,尾板的顶部安装有套板,套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
14.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安装有把手。
15.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层,海绵层的背面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背面固定有钢板。
16.优选的,该正骨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s1、在利用本装置进行正骨治疗时,可先将撑杆抬升,并利用挂钩将撑杆顶部的嵌合块钩住,从而使得移动轮失去束缚,可自由移动,随后利用移动轮将装置转移至需要的正骨治疗位置,将挂钩和撑杆脱离,将撑杆放置到地面,与横杆配合形成围栏阻拦移动轮继续移动,进而对装置进行限位固定处理;
18.s2、随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项目调整延伸柱的高度、调节柱的高度以及连接块的工作位置,方便医生进行操作并辅助装置实现定向治疗,随后可将尾板及其内部的活动板折叠成90度,并将套板抽出,形成支撑平台,方便医生进行相应器具的摆放,之后患者卧躺在床垫上接受正骨治疗时,启动床垫内部的加热层,通过内部通电电丝加热产生的热量,可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现供暖,保证了供暖的全面性;
19.s3、在正骨时通过移动把臂可将正骨枪的正骨按摩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病灶面积覆盖的全面化,提高装置单位时间内的正骨效率,在治疗时,凭借带有刻度的药剂盒,可实现装置的定量给药,避免不必要的药油浪费,此外其与药剂管嵌合连接、枪头和枪体外壳通过橡胶塞螺纹连接的方式可辅助正骨枪实现专人专用的特点。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利用本装置进行正骨治疗时,可先将撑杆抬升,并利用挂钩将撑杆顶部的嵌合块钩住,从而使得移动轮失去束缚,可自由移动,随后利用移动轮将装置转移至需要的正骨治疗位置,将挂钩和撑杆脱离,将撑杆放置到地面,与横杆配合形成围栏阻拦移动轮继续移动,进而对装置进行限位固定处理,随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项目调整延伸柱的高度、调节柱的高度以及连接块的工作位置,方便医生进行操作并辅助装置实现定向治疗,实现装置固定性与移动性的兼顾;
21.随后可将尾板及其内部的活动板折叠成90度,并将套板抽出,形成支撑平台,方便医生进行相应器具的摆放,之后患者卧躺在床垫上接受正骨治疗时,启动床垫内部的加热层,通过内部通电电丝加热产生的热量,可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现供暖,保证了供暖的
全面性;
22.在正骨时通过移动把臂可将正骨枪的正骨按摩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病灶面积覆盖的全面化,提高装置单位时间内的正骨效率,在治疗时,凭借带有刻度的药剂盒,可实现装置的定量给药,避免不必要的药油浪费,此外其与药剂管嵌合连接、枪头和枪体外壳通过橡胶塞螺纹连接的方式可辅助正骨枪实现药剂盒与按摩枪头在治疗时实现专人专用,避免发生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本正骨装置正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的正骨枪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的尾板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的滑板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的活动柱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的床垫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的挡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支撑柱;101、套环;102、挂钩;103、延伸柱;2、床板;3、尾板;301、套板;302、活动板;4、移动结构;401、撑杆;402、移动轮;403、横杆;404、嵌合块;5、滑板;501、滑槽;6、活动柱;601、连接块;602、调节柱;603、把手;7、正骨枪;701、枪体外壳;702、药剂管;703、枪头;704、橡胶塞;705、移动把臂;706、药剂盒;707、刻度线;8、床垫;801、消毒棉层;802、保温面层;803、绝缘面层;804、加热层;9、挡板;901、海绵层;902、压缩弹簧;903、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普外科用辅助正骨装置,包括支撑柱1、床板2、活动柱6、正骨枪7和挡板9,所述床板2的顶部铺设有床垫8,床板2可为患者进行正骨治疗提供必要的治疗卧躺位置,床垫8内部加热层804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电热丝在通电时能够产生热量保证患者在治疗时能够获得足够的供暖,进而实现装置的保暖功效,所述床板2的底部四角均焊接有延伸柱103,延伸柱103通过调节其露出支撑柱1内部的高度,可对床板2的卧躺高度进行调整,以满足医生在进行不同正骨项目时的高度需求,所述延伸柱10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柱1,且支撑柱1的直径稍大于延伸柱103的直径,支撑柱1可对床板2以及顶部的床垫8和患者提供支撑,方便患者卧躺在床板2上进行相应的正骨治疗,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通过垫板安装有移动结构4,除了可以辅助装置进行必要的移动外,还可凭借内部的横杆403以及撑杆401对移动轮402进行固定限位处理,以此达到装置治疗位置的灵活变更,所述床板2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挡板9,可对床板2提供拦截保护作用,避免患者在接受正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头部碰撞的事故,所述床板2的顶部另一端固定有尾板3,可进行折叠处理,提供平台支撑,方便医生在正骨治疗时放置一些医疗器具,增加了装置
的功能性,所述床板2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槽孔,所述床板2的正面和背面通过槽孔滑动连接有连接块601,连接块601可在床板2内部的槽孔内部滑动,进而可改变正骨枪7治疗时的位置,可对患者的肩部、颈部、以及腰椎、腿部等部位进行治疗,提高正骨枪7使用的灵活性,所述连接块601的顶部固定有活动柱6,可为滑板5以及正骨枪7的安装提供承重支撑,保证其工作时的稳定性,所述活动柱6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柱602,由于患者的体型存在较大差异,身体的厚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过调整调节柱602的延伸高度,可对滑板5以及正骨枪7的工作高度进行调整,使得装置可针对不同体型患者进行正骨治疗,所述调节柱602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滑板5,可为正骨枪7的安装提供支撑作用,便于其对患者进行正骨治疗,所述滑板5的内部设有滑槽501,可为正骨枪7进行间距调整提供支持,从而使得正骨枪7可对患者的具体病灶位置进行正骨按摩治疗,使得正骨治疗时的针对性更强,所述滑板5的内部通过滑槽501滑动连接有正骨枪7,且正骨枪7的数目为四个,为实现全面覆盖患者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病灶面积,将正骨枪7的树数目设计为四个,避免出现病灶覆盖不完全的现象,此外正骨枪7可凭借内部的可拆卸替换结构可保证正骨治疗过程的安全卫生性,避免发生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33.正骨枪7的顶部焊接有移动把臂705,握住移动把臂705,可带动正骨枪7在滑槽501内部进行正骨位置的转换,从而实现定点治疗,正骨枪7的底部安装有枪体外壳701,枪体外壳701可为药剂盒706以及枪头703的嵌合连接提供支持,从而辅助装置实现相应的正骨治疗功能,枪体外壳701的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枪体外壳701的内部安装有药剂管702,药剂管702的顶部贯穿正骨枪7的顶部延伸至移动把臂705的上方,与药剂盒706的底部连接,可将药剂盒706中的辅助药油转移至枪头703处,进行辅助治疗,药剂管702的顶部嵌合连接有透明的药剂盒706,通过与药剂管702嵌合连接,可实现专人专用,进行及时的替换,以避免上次治疗时的药物残留对本次治疗产生不良影响,药剂盒706的表面设有刻度线707,可便于定量控制辅助药油的添加,避免不必要的药油浪费,枪体外壳701的底部通过螺纹嵌合连接有橡胶塞704,在进行螺纹嵌合连接后,不仅可以实现枪头703的灵活替换,还可加大其与枪体外壳701的连接摩擦力,加强其连接稳定性,橡胶塞704的底部固定有枪头703,由于正骨治疗时有时会涉及到患者皮肤表面与枪头703之间的直接接触,存在一定的交叉感染威胁,因此枪头703设计为可替换的一次性消耗用品,通过专人专用的使用模式,可有效减免交叉感染的可能,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卫生安全性。
34.床垫8的内部固定有消毒棉层801,床垫8的内部固定有两层保温面层802,保温面层802均位于消毒棉层801的下方,床垫8的内部固定有两层绝缘面层803,绝缘面层803位于消毒棉层801的夹层空间内,床垫8的内部固定有加热层804,加热层804位于绝缘面层803的夹层空间内,在医院和诊所内部,由于往来人员的复杂性,病菌的分布极为广泛,因此患者在卧躺时可能会接触到装置表面的病菌,消毒棉层801设计为一次性可替换的消毒床罩,可大幅度可降低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接触到病菌的可能,此外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启动加热层804,加热层804内部的通电电丝在通电后会产生热量,从而对保温面层802以及整个床垫8进行加热,为患者提供保暖,其中保温面层802可在热量传递过程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避免热量的直接接触造成患者皮肤的烫伤,而绝缘面层803则能够对加热层804提供绝缘保护,避免内部电热丝短路以及断路时发生安全事故,降低床垫8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35.移动结构4的顶部四角贯穿安装有撑杆401,移动结构4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架,移动
结构4的底部通过固定架安装有移动轮402,移动轮402位于移动结构4的下方,撑杆401的内部嵌合连接有横杆403,撑杆401的顶部安装有嵌合块404,嵌合块404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凸块,凸块的内部设有嵌合孔,在利用移动轮402将装置移动至指定的治疗位置后,放下撑杆401使其底部接触地面,随后利用撑杆401及其内部嵌合连接的横杆403对移动轮402进行包围,阻止其继续移动,进而起到相应的限位固定处理,在装置需要再次移动时,可利用撑杆401顶部的嵌合块404将其固定在挂钩102上,对撑杆401和横杆403进行抬升处理,移动轮402失去束缚,可继续移动,从而使得装置能够在移动与固定的状态中灵活切换。
36.支撑柱1的表面环绕安装有套环101,套环101的底部固定有挂钩102,套环101可为挂钩102的安装提高安装位置,并对撑杆401的抬升悬挂提供固定保证,而挂钩102通过轴件安装在套环101的底部,可将嵌合块404钩住,从而解除移动轮402的束缚,实现装置的自由移动。
37.尾板3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轴杆,尾板3的顶部安装有套板301,套板3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02,在需要将尾板3折叠成平台时,可将活动板302弯折与尾板3形成90度夹角,随后抽出套板301,扩大平台的有效支撑面积,方便医生进行医疗器具的放置以及患者相关物品的堆放,以此来增加装置的功能性和使用便捷性。
38.连接块601的正面安装有把手603,通过握住把手603,可带动连接块601在床板2内的槽孔内部滑动,从而切换患者的纵向治疗位置,进而带动正骨枪7实现颈、肩、背、腰、腿等不同纵向部位的治疗。
39.挡板9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层901,海绵层901的背面安装有压缩弹簧902,压缩弹簧902的背面固定有钢板903,患者卧躺在床板2上接受治疗时,骨骼偏正的过程比较痛苦,因此患者会因为疼痛的作用向挡板9靠近,产生头部的碰撞,此时海绵层901通过提供柔软的接触面可保护头部不被磕破,压缩弹簧902则能够减缓患者头部撞击挡板9的力度,降低挡板9对患者的反作用力,而钢板903则是能够加强整个挡板9的强度,避免患者冲击力度过大导致挡板9脱离床板2,失去对患者头部的保护作用。
40.工作原理:在利用本装置进行正骨治疗时,可先将撑杆401抬升,并利用挂钩102将撑杆401顶部的嵌合块404钩住,从而使得移动轮402失去束缚,可自由移动,随后利用移动轮402将装置转移至需要的正骨治疗位置,将挂钩102和撑杆401脱离,将撑杆401放置到地面,与横杆403配合形成围栏阻拦移动轮402继续移动,进而对装置进行限位固定处理,随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项目调整延伸柱103的高度、调节柱602的高度以及连接块601的工作位置,方便医生进行操作并辅助装置实现定向治疗,随后可将尾板3及其内部的活动板302折叠成90度,并将套板301抽出,形成支撑平台,方便医生进行相应器具的摆放,之后患者卧躺在床垫8上接受正骨治疗时,启动床垫8内部的加热层804,通过内部通电电丝加热产生的热量,可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现供暖,保证了供暖的全面性,在正骨时通过移动把臂705可将正骨枪7的正骨按摩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病灶面积覆盖的全面化,提高装置单位时间内的正骨效率,在治疗时,凭借带有刻度的药剂盒706,可实现装置的定量给药,避免不必要的药油浪费,此外其与药剂管702嵌合连接、枪头703和枪体外壳701通过橡胶塞704螺纹连接的方式可辅助正骨枪7实现专人专用的特点,避免发生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本正骨装置正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41.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
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