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胚胎移植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2526发布日期:2021-04-09 20:2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胚胎移植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胚胎移植管。



背景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目前治疗不孕不育的主要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胚胎移植,即将体外受精培养获得的胚胎移回患者宫腔的过程,胚胎移植使用的一次性工具叫胚胎移植管。胚胎移植管分为外管和内管两部分,首先由临床医生将胚胎移植管的外管通过宫颈口插入到宫腔内,到管口接近宫底部为止;与此同时,胚胎培养室的技术人员将胚胎吸入到胚胎移植管内管近管口处;将吸好胚胎的内管插入外管管腔,顺着外管管腔进入宫腔,到内管管口超出外管管口10mm处,b超监视下,将胚胎推注入宫腔;同时撤出内管,显微镜下检查是否有胚胎残留、管腔有无堵塞、管壁有无染血等,用以评估胚胎移植是否顺利成功,外管的内径和内管的外径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会在外管与内管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并且没有固定装置,即使是轻微的外力即可导致内管在外管中发生移动,需要有经验的医师用手进行固定,这个胚胎移植过程带来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胚胎移植管,可以利用内管压固结构实现导入外管和胚胎移植内管的相对固定。

本发明的一种胚胎移植管,包括导入外管和胚胎移植内管,所述导入外管为可供胚胎移植内管插入的中空结构,所述胚胎移植内管的端部设置有接头,所述导入外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硬质导向端部、软管部以及硬管部,所述硬质导向端部、软管部以及硬管部一体化成型,所述导入外管在软管部的位置装配有硬质握持手柄,所述硬质握持手柄的两端分别与硬质导向端部和硬管部固定连接,所述硬质握持手柄上还设置有内管压固结构。

进一步,所述内管压固结构包括按压件和由所述按压件带动的压抵件,所述压抵件与所述硬质握持手柄之间形成压紧空间,所述软管部贯穿所述压紧空间,并被所述压抵件所挤压。

进一步,所述按压件为与所述硬质握持手柄固定连接的弹性片,所述硬质握持手柄在所述弹性片的下方开设有开口,所述压抵件包括弹性柱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弹性柱底端的弧形夹持片,所述弹性柱固定在所述弹性片的底端并伸入所述开口中。

进一步,所述按压件为固定在所述硬质手柄上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底部设有波纹管结构,所述硬质握持手柄上开设有供波纹管结构伸入的穿孔,所述波纹管结构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封闭并连接有压抵件,另一端与气囊内部连通,所述压抵件为连接在波纹管结构底端的囊泡。

进一步,所述内管压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硬质握持手柄上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轴心部分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硬质握持手柄上沿软管部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长孔,所述长孔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倾斜的滑槽,所述滚轮的转动轴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所述导入外管的硬管部的前端外部还设有外管固定结构,所述外管固定结构为纺锤形的凸台。

进一步,所述导入外管的硬管部的前端内壁还设有防堵结构,所述防堵结构为多个朝向硬管部的前端管口的柔性活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胚胎移植管,其中导入外管由硬质导向端部、软管部以及硬管部一体化成型,没有阻碍胚胎移植内管前进的突出部分,使得胚胎移植内管可平滑的进入,同时利用硬质握持手柄将硬质导向端部和硬管部连接为整体,使得导入外管具有一定的强度,在利用内管压固结构对内管进行压紧时,导入外管仍然可保持笔直状态,内管压固结构可限制胚胎移植内管在导入外管中的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导入外管1、胚胎移植内管2、硬质导向端部3、软管部4、硬管部5、硬质握持手柄6、弹性片7、开口8、弹性柱9、弧形夹持片10、气囊11、波纹管结构12、囊泡13、滚轮14、转动轴15、滑槽16、凸台17、柔性活瓣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胚胎移植管,包括导入外管1和胚胎移植内管2,所述导入外管1为可供胚胎移植内管2插入的中空结构,所述胚胎移植内管2的端部设置有接头,所述导入外管1包括依次连接的硬质导向端部3、软管部4以及硬管部5,所述硬质导向端部3、软管部4以及硬管部5一体化成型,这样的导入外管1的内壁没有额外的凸起或台阶,不会阻碍胚胎移植内管2的移动,所述导入外管1在软管部4的位置装配有硬质握持手柄6,所述硬质握持手柄6的两端分别与硬质导向端部3和硬管部5固定连接,利用硬质握持手柄6将两端的硬质导向端部3和硬管部5连接为固定的整体,所述硬质握持手柄6上还设置有内管压固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压固结构包括按压件和由所述按压件带动的压抵件,所述压抵件与所述硬质握持手柄6之间形成压紧空间,所述软管部4贯穿所述压紧空间,并被所述压抵件所挤压。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为与所述硬质握持手柄6固定连接的弹性片7,所述硬质握持手柄6在所述弹性片7的下方开设有开口8,所述压抵件包括弹性柱9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弹性柱9底端的弧形夹持片10,所述弹性柱9固定在所述弹性片7的底端并伸入所述开口8中。

本实施的胚胎移植管的使用方法为:将导入外管1插入女子子宫后,将携带有胚胎的胚胎移植内管2插入导入外管1中,胚胎移植内管2优选为在径向上不易变形的管状结构,在胚胎移植内管2到达需要的深度后,按压弹性片7,带动弧形夹持片10夹持导向外管的软管部4,使其变形并压紧胚胎移植内管2,弹性柱9的作用在于在压力力度过大时,可以变形弯曲,防止过度挤压胚胎移植内管2,弧形夹持片10始终贴合在软管部4的表面,压紧胚胎移植内管2时也可使得软管部4的内部具有一定的空间,避免过度挤压胚胎移植内管2,弧形夹持片10也可选择弹性材料制成,放松弹性片7后,内管固定结构的回复通过弹性片7的弹力完成。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胚胎移植管,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按压件和压抵件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按压件为固定在所述硬质手柄上的气囊11,所述气囊11的底部设有波纹管结构12,所述硬质握持手柄6上开设有供波纹管结构12伸入的穿孔,所述波纹管结构12远离所述气囊11的一端封闭并连接有压抵件,另一端与气囊11内部连通,所述压抵件为连接在波纹管结构12底端的囊泡13。本实施例中的胚胎移植内管2通过按压气囊11来实现固定,具体的,在按压气囊11时,促使波纹管结构12在长度方向上发生变化,使得波纹管结构12底部的囊泡13逐步对软管部4施压并压紧胚胎移植内管2,囊泡13可采用空气囊11泡也可采用液体囊泡13,在对软管部4施压并压紧胚胎移植内管2时,囊泡13可发生一定的形变,更加贴合软管部4的外表面,同时囊泡13的形变还可防止按压力度过大对胚胎移植内管2造成损伤,气囊11可选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不再按压气囊11时,可恢复原状。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内管压固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内管压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硬质握持手柄6上的滚轮14,所述滚轮14的轴心部分设置有转动轴15,所述硬质握持手柄6上沿软管部4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长孔,所述长孔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倾斜的滑槽16,所述滚轮14的转动轴15滑动设于所述滑槽16中。在将滚轮14向滑槽16较低的一端滚动时,滚轮14即可对软管部4进行挤压,完成胚胎移植内管2的固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入外管1的硬管部5的前端外部还设有外管固定结构,所述外管固定结构为纺锤形的凸台17。现有技术中的外管固定结构多采用环状的凸台17,而采用纺锤形的凸台17可减轻导入外管1在进入或撤出患者阴道时的负担。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入外管1的硬管部5的前端内壁还设有防堵结构,所述防堵结构为多个朝向硬管部5的前端管口的柔性活瓣18,导入外管1进入的过程中,宫颈粘液、过宫颈时机械损伤导致的出血以及内膜组织等可能进入到导入外管1管腔,胚胎移植内管2在通过导入外管1管腔的时候可能被这些堵塞物堵塞或涂染,从而影响移植效果,设置的柔性活瓣18在导入外管1进入人体内时,可避免堵塞物进入管腔内,但是可被胚胎移植内管2从内部顶开。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