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病人术后康复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0808发布日期:2021-01-12 08:1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外科病人术后康复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普外科病人术后康复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的操作,手术的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病人在手术后身体一般较为虚弱,这段时间是不会锻炼的,这样会造成肌肉无力和部分肌肉萎缩,所以在病人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活动。

传统的术后康复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患者康复前期可能存在手部或者臂部肌肉无力的情况,这样可能会使患者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手部无力与器材脱离,导致危险发生,损害患者安全,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外科病人术后康复活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普外科病人术后康复活动装置,包括座板,所述座板底部设有车轮,所述座板顶部设有背靠板,所述背靠板与座板活动铰接,所述背靠板顶部设有防滑条,所述座板正面和背部均设有支撑竖杆,两个所述支撑竖杆之间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底部设有拉环,所述拉环与固定套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竖杆顶部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的数量设置为不少于两组,所述挂钩与支撑竖杆固定连接,所述背靠板底部设有保护机构;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直筒,所述直筒底部与座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直筒顶部设有直杆,所述直杆与直筒滑动套接,所述直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底部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与直筒和直杆活动套接,所述回位弹簧顶部与挡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底部与座板顶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车轮与座板之间设有固定组件,所述车轮与座板通过固定组件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条与背靠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滑条相对于背靠板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竖杆的底部与座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竖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环与横杆滑动套接,所述固定套环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不少于两组,多组所述保护机构相对于座板均匀分布,所述挡板顶部设有气垫,所述气垫与多个挡板均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板底部设有药箱,所述药箱与座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外科病人术后康复活动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普外科病人术后康复活动装置通过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直杆可以从直筒内部滑出,通过在直杆的顶部安装挡板,可以避免回位弹簧弹出,挡板可以对回位弹簧起到限位的作用,挡板随直杆的伸出量使气垫始终与背靠板接触,这样即使患者手部与拉环脱离,保护机构也能对患者腰部和背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起到防护的作用。

该普外科病人术后康复活动装置通过防滑条可以提高摩擦力,可以避免病人在躺下的时候滑动,安装挂钩,可以方便病患在需要打点滴时,悬挂点滴药瓶,安装药箱,可以方便储放一些日常需要的康复辅助药品,方便拿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垫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板、2车轮、3背靠板、4防滑条、5支撑竖杆、6横杆、7固定套环、8拉环、9挂钩、10直筒、11直杆、12回位弹簧、13挡板、14气垫、15药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普外科病人术后康复活动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座板1,座板1底部设有药箱15,药箱15与座板1固定连接,在座板1的底部安装药箱15,可以方便储放一些日常需要的康复辅助药品,方便拿取,座板1底部设有车轮2,车轮2与座板1之间设有固定组件,车轮2与座板1通过固定组件活动连接,座板1顶部设有背靠板3,背靠板3与座板1活动铰接,背靠板3顶部设有防滑条4,防滑条4与背靠板3固定连接,防滑条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防滑条4相对于背靠板3均匀分布,座板1正面和背部均设有支撑竖杆5,支撑竖杆5的底部与座板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两个支撑竖杆5之间设有横杆6,横杆6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竖杆5固定连接,横杆6上设有固定套环7,固定套环7与横杆6滑套接,固定套环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固定套环7底部设有拉环8,拉环8与固定套环7固定连接,支撑竖杆5顶部设有挂钩9,挂钩9的数量设置为不少于两组,挂钩9与支撑竖杆5固定连接,在支撑竖杆5上安装挂钩9,可以方便病患在需要打点滴时,悬挂点滴药瓶,背靠板3底部设有保护机构;

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保护机构包括直筒10,直筒10底部与座板1顶部固定连接,直筒10顶部设有直杆11,直杆11与直筒10滑动套接,直杆11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底部设有回位弹簧12,回位弹簧12与直筒10和直杆11活动套接,回位弹簧12顶部与挡板13底部固定连接,回位弹簧12底部与座板1顶部相接触;

更进一步的,保护机构不少于两组,多组保护机构相对于座板1均匀分布,即使患者手部与拉环8脱离,保护机构也能对患者腰部和背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起到防护的作用挡板13顶部设有气垫14,气垫14与多个挡板13均为固定连接,气垫14可以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使保障更安全。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外科病人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可以乘坐在本实用新型车轮2上,可以是用手推车轮2移动,背靠板3为病人背靠的位置,在背靠板3上安装防滑条4,防滑条4可以提高摩擦力,可以避免病人在躺下的时候滑动,同时在支撑竖杆5上安装横杆6、在横杆6上安装固定套环7、在固定套环7底部安装拉环8,病患康复训练时可以使用手掌拉住拉环8,往复拉伸胳膊,进行锻炼,同时在支撑竖杆5上安装挂钩9,可以方便病患在需要打点滴时,悬挂点滴药瓶,针对患者康复前期手部和臂部肌肉无力,可能会使手与拉环8脱离,导致背部与腰部可能磕碰到背靠板3上的情况,当病患手部拉扯拉环8时,病患的腰部和背部会与背靠板3的原有位置发生变化,此时受回位弹簧12的弹力作用,直杆11可以从直筒10内部滑出,通过在直杆11的顶部安装挡板13,可以避免回位弹簧12弹出,挡板13可以对回位弹簧12起到限位的作用,挡板13随直杆11的伸出量使气垫14始终与背靠板3接触,这样即使患者手部与拉环8脱离,保护机构也能对患者腰部和背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在座板1的底部安装药箱15,可以方便储放一些日常需要的康复辅助药品,方便拿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