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接式牵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8586发布日期:2020-11-06 13:1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接式牵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对接式牵开器。



背景技术:

在某些外科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牵开器将患者的皮肤或者肌肉组织牵开,以提供手术操作空间。现有的牵开器一般为单独使用,其在使用过程中固定不太牢靠,而在不同手术中牵开长度不同,只能使用不同规格型号的牵开器才能完成预定的牵开效果,此项操作会提高手术时长和手术的附加风险,导致患者病痛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牵开长度可根据具体手术病情进行快速调节,提高适用范围且固定效果好的对接式牵开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式牵开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牵开组件和第二牵开组件,所述第一牵开组件和所述第二牵开组件均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之间设有闭锁器,所述第一手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一手持端,所述第二手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端和第二手持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拨爪,所述第一牵开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牵开组件中的所述第二连接端插接,所述第一牵开组件中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牵开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连接端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插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插接凸起,其中所述插接凹槽与所述插接凸起配合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通过连接件铰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设在所述第二手柄上的连接轴、设在所述第一手柄上的连接帽以及转动轴,所述连接帽为两个且分设在所述连接轴的上下连端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连接端上的所述拨爪的个数为1~2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手柄呈预定角度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二手柄呈预定角度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插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多个拨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接凹槽包括顺序连接的一级凹槽和二级凹槽,所述插接凸起包括与所述一级凹槽插接的一级凸起和与所述二级凹槽插接的二级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均为弧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均为直线斜坡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杆上的所述拨爪的个数为1~3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接式牵开器,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牵开组件和第二牵开组件的相互对接,从而达到快速固定的目的,提高固定效果,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长和手术过程中的附加风险,另一方面,在第一牵开组件和第二牵开组件之间可以插接有连接杆,以进一步根据手术病情对牵开长度进行快速调节,提高了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对接式牵开器中,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下沉时结构,即连接端所处的水平位置高度低于手持端所处的水平位置高度,此结构设计在不降低牵开器的固定效果的同时也便于术后取下牵开器,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接式牵开器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接式牵开器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立体图。

图4是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接式牵开器的第二连接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接式牵开器的第一连接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闭锁器;4-拨爪;5-插接凹槽;6-插接凸起;7-连接件;8-连接杆;11-第一连接端;12-第一手持端;21-第二连接端;22-第二手持端;51-一级凹槽;52-二级凹槽;61-一级凸起;62-二级凸起;71-连接轴;72-连接帽;111-第一段;112-第二段;113-第三段;211-第四段;212-第五段;213-第六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对接式牵开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牵开组件和第二牵开组件,第一牵开组件和第二牵开组件均包括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第一手柄1与第二手柄2活动连接,且第一手柄1与第二手柄2之间设有闭锁器3,用于对牵开宽度即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之间的相对夹角进行快速固定,第一手柄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11和第一手持端12,第二手柄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端21和第二手持端22,其中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21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拨爪4,第一牵开组件中的第一连接端11与第二牵开组件中的第二连接端21插接,第一牵开组件中的第二连接端21与第二牵开组件中的第一连接端11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接式牵开器,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牵开组件和第二牵开组件的相互对接,从而达到快速固定的目的,提高固定效果,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长和手术过程中的附加风险,另一方面,在第一牵开组件和第二牵开组件之间可以插接有连接杆8,以进一步根据手术病情对牵开长度进行快速调节,提高了适用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连接端11设有插接凹槽5,第二连接端设21有插接凸起6,其中插接凹槽5与插接凸起6配合使用,即第一牵开组件中的插接凹槽5与第二牵开组件中的插接凸起6配合,第一牵开组件中的插接凸起6与第二牵开组件中的插接凹槽5配合,以形成对角线对称形式的对接式结构,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

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通过连接件7铰接,连接件7包括设在第二手柄2上的连接轴71、设在第一手柄1上的连接帽72以及转动轴(图中未示出),连接帽72为两个且分设在连接轴71的上下连端面上,铰接设置的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对牵开长度和宽度能进行快速有效的调整,节约时间成本。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连接端11或第二连接端12上的拨爪4的个数为1~2个,其中拨爪4的个数可以根据牵开长度的需要进行具体结构设计,需要理解的是,通过第一牵开组件和第二牵开组件的对接、以及设在两者上的拨爪4,使牵开器能稳定的固定在手术牵开口位置上,固定效果好,且操作简单有效。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端11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111、第二段112和第三段113,第一段111与第一手柄1呈预定角度连接,需要理解的是,第一段111与第一手柄1所成角度范围为30度~90度,第二连接端21包括顺序连接的第四段211、第五段212和第六段213,第四段211与第二手柄2呈预定角度连接,同样,第四段211与第二手柄2所成角度范围为30度~90度,其中,所成角度的选择由具体牵开情况和手术病情需求而定。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牵开器进一步还包括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插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21插接,以进一步根据手术病情对牵开长度进行快速调节,提高了牵开器的适用范围,同样,在连接杆8上设有1~3个拨爪4,拨爪4个数根据牵开长度需要而定,需要理解的是,与第一连接端11插接的连接杆8的端面上设有插接凸起6,与第二连接端21插接的连接杆8的端面上设有插接凹槽5。

如图4所示,插接凹槽5包括顺序连接的一级凹槽51和二级凹槽52,其中一级凹槽51的截面为正方形,二级凹槽52的截面为长方形,二级凹槽52截面的较长边沿牵开器纵向延伸方向设置,插接凸起6包括与一级凹槽51插接的一级凸起61和与二级凹槽52插接的二级凸起62,同样一级凸起61的截面为正方形,二级凸起62的截面为长方形,二级凸起62截面的较长边沿牵开器纵向延伸方向设置,需要理解的是,正方形便于快速插接使用,长方形的设置可有效提高第一牵开组件和第二牵开组件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精度,降低牵开器对手术过程中的干扰;

进一步地,一级凹槽51和二级凹槽52的截面不限于正方形和长方形,只需其中一个为方形截面,另一个可以是多边形、圆形等截面,一级凸起61和二级凸起62的截面形状分别与一级凹槽51和二级凹槽52相对应即可。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段112和第五段212均为弧形结构,此结构设计中,连接端所处的水平位置高度高于与手持端所处的水平位置高度一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段112和第五段212可以是直线斜坡结构,在具体结构中,第一段111所处水平位置高于第三段113所处水平位置,第四段211所处水平位置高于第六段213所处水平位置,此时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21为下沉时结构,即连接端所处的水平面位置低于手持端所处的水平面位置,此结构设计在不降低牵开器的固定效果的同时也便于术后取下牵开器,便于操作。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