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2392发布日期:2020-11-25 14:5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护目镜。



背景技术:

临床上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气溶胶,这些都是随着病人的呼吸产生的。一些病毒的传播途径可通过眼睛传播,目前在临床操作中不仅要求佩带口罩与头套,还要求佩带护目镜,在长时间佩戴护目镜会出现起雾情况,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

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或佩戴口罩讲话时,容易导致口罩的鼻梁处松脱或口罩透水,进而出现口罩密封性破坏,口罩的过滤效果丧失。此时,需要立即调整口罩位置或更换口罩。但实际临床操作中,医护人员在方仓医院、隔离病房、口面部操作等病毒气溶胶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工作抢救时,医护人员无法及时留意口罩的密封性是否已破坏,导致无法及时更换口罩或调整口罩的位置,从而导致吸入高载量的病毒,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由于口罩鼻梁处的金属条移位或松脱,使得口罩中的气体从鼻梁处呼出,气体进入护目镜中,也会使得护目镜内腔起雾,影响了医护人员的视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护目镜,其结构简单、有效防止护目镜起雾的情况,同时可为口罩鼻梁处提供干净的气体。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目镜本体,所述护目镜本体上边框设有与护目镜本体内腔贯通的进气管,所述护目镜本体位于鼻梁处及鼻梁处附近的下边框设有与护目镜本体内腔贯通的排气孔,所述进气管远离护目镜本体的另一端与一送风装置连通。

所述进气管设有若干个。

所述进气管设有将进气管密封的盖帽。

所述进气管与送风装置为可拆装连接。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风机和设在风机入风口的空气过滤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进气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护目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进气管与送风装置连接,可把护目镜内腔中的热气带出,有效防止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出现起雾的情况;送风装置可采用医院的中心供氧,通过氧管将进气管与病房中的氧气出口联接即可;空气过滤器对风机输送的空气进行净化,护目镜通过送风装置持续送风,有效把鼻梁附近的气溶胶冲开,净化口罩附近的空气,降低受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护目镜本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护目镜,包括护目镜本体1,所述护目镜本体1上边框设有与护目镜本体内腔贯通的进气管1.1,所述护目镜本体1位于鼻梁处及鼻梁处附近的下边框设有与护目镜本体1内腔贯通的排气孔1.2,所述进气管1.1远离护目镜本体1的另一端与一送风装置2连通。

所述进气管1.1设有三个。

所述进气管1.1设有将进气管1.1密封的盖帽1.3。

所述进气管1.1与送风装置2为可拆装连接。

所述送风装置2包括风机2.1和设在风机2.1入风口的空气过滤器2.2,所述风机2.1的出风口与进气管1.1连通。

所述送风装置2也可采用医院的中心供氧,通过氧管将进气管与病房中的氧气出口联接即可。

使用时,若所处空间没有氧气出口,则使用风机进行送风,风机及空气过滤器可固定在医护人员的后背。若有氧气出口,通过氧管将进气管与病房的氧气出口联接,关闭风机。未连通送风装置的进气管盖上盖帽。

护目镜通过中心供氧或风机持续送风,医护人员在方仓医院、隔离病房、口面部操作等病毒气溶胶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工作抢救时,护目镜下方持续送出高流量气体,有效把鼻梁处及口鼻部附近的气溶胶冲开,净化口鼻部附近的空气,降低受感染的风险。



技术特征:

1.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目镜本体,所述护目镜本体上边框设有与护目镜本体内腔贯通的进气管,所述护目镜本体位于鼻梁处及鼻梁处附近的下边框设有与护目镜本体内腔贯通的排气孔,所述进气管远离护目镜本体的另一端与一送风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设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设有将进气管密封的盖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与送风装置为可拆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风机和设在风机入风口的空气过滤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进气管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护目镜,包括护目镜本体,所述护目镜本体上边框设有与护目镜本体内腔贯通的进气管,所述护目镜本体位于鼻梁处及鼻梁处附近的下边框设有与护目镜本体内腔贯通的排气孔,所述进气管远离护目镜本体的另一端与一送风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有效防止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出现起雾的情况;护目镜通过送风装置持续送风,有效把鼻梁附近的气溶胶冲开,净化口罩附近的空气,降低受感染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家成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