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栓辅助康复拐杖

文档序号:26207552发布日期:2021-08-10 14:1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栓辅助康复拐杖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栓辅助康复拐杖。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血管疾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肿瘤的发病率增加及肥胖人群的增多,dvt的发病率在住院患者中逐渐增加,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远期并发症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踝关节运动与使用挤压泵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最佳方式,但挤压泵存在较多实施禁忌,且价格昂贵,治疗过程受地点的限制比较大,因此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一些老年常见病例如脑血栓,老年痴呆等疾病也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如果平时能够经常进行手部和四肢的运动训练和按摩,将会很大程度的缓解血栓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即能够辅助血栓的治疗,又可以方便携带,无治疗地点限制的医疗机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栓辅助康复拐杖,从而克服现有的医疗器械无法便捷的,无治疗地点限制的辅助血栓治疗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栓辅助康复拐杖,包括:轮节,其内设有第一绳仓,所述第一绳仓的一端从所述轮节的一端延伸向外,所述第一绳仓的另一端从所述轮节的另一端延伸向外,所述轮节的另一端设有滚轮;踏板,其设于所述轮节的另一端,两个所述踏板对称位于所述滚轮的两侧;握持节,其一端设有杖柄,所述握持节的内部设有第二绳仓,所述第二绳仓的一端从所述握持节的另一端延伸向外,所述握持节的另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轮节的一端连接;转把,两个所述转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分设于所述握持节的两侧,所述转把上设有凸点;连接绳,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绳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绳仓的另一端连接;以及支撑节,其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轮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节的另一端设有防滑头。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踏板的一端以铰接的方式与所述轮节的另一端的侧壁相连接。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轮轴,其设于所述第一绳仓的另一端,且所述轮轴的轴线与所述轮节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滚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轮轴上。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接线轮,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在所述轮轴上,所述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滚轮。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节的另一端的侧壁上开有第一豁口,所述支撑节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豁口相对应的第二豁口,当所述支撑节与所述轮节连接时,所述滚轮能够从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处穿过。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转把节,所述转把节的一端与所述握持节的侧面铰接,所述转把节的另一端与所诉转把的一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线轮连接。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节的一端与所述握持节的另一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节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节的一端通过卡扣方式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包括能够相互装拆的握持节,轮节和支撑节三个部分,既能够组合成拐杖进行走路辅助训练,又可以相互分开,进行下肢的弯曲训练。

2.转把处上设有凸点,能够在进行下肢弯曲训练的同时,按摩手掌,促进上身的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血栓辅助康复拐杖的结构图。

图2是轮节的结构图。

图3是握持节的结构图。

图4是轮节和握持节连接时的结构图。

图5是支撑节的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轮节,11-第一绳仓,12-轮轴,13-线轮,14-第一豁口,15-轮节上接口,16-轮节下接口;

2-滚轮,3-踏板;

4-握持节,41-杖柄,42-第二绳仓,43-握持节接口;

5-转把,51-凸点,52-转把节,

6-连接绳;

7-支撑节,71-防滑头,72-第二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到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的血栓辅助康复拐杖包括:轮节1,第一绳仓11,轮轴12,线轮13,第一豁口14,轮节上接口15,轮节下接口16,滚轮2,踏板3,握持节4,杖柄41,第二绳仓42,握持节接口43,转把5,凸点51,转把节52,连接绳6,支撑节7,防滑头71和第二豁口72。

轮节1的内部设有第一绳仓11,第一绳仓11的一端从轮节1的一端延伸向外并形成轮节上接口15,第一绳仓11的另一端从轮节1的另一端延伸向外并形成轮节下接口16,贯穿于轮节下接口16处的侧壁开有一个矩形的第一豁口14。在该第一豁口14处安装有一根轮轴12,该轮轴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绳仓11的内侧壁相连接,轮轴12的轴线与轮节1的轴线相互垂直;在轮轴12上安装有线轮13,线轮13能够在轮轴12上转动;在轮轴12上还安装有两个滚轮2,两个滚轮2分别位于线轮13的两侧,并且也能够在轮轴12上进行转动。两个踏板3的一端分别铰接于轮节1的另一端的外侧壁上,两个踏板3对称分布于滚轮2的两侧,踏板3的另一端能够向轮节1的一端摆动并且向轮节1的外壁贴合,进而被折叠收起。

握持节4的一端设有杖柄41,杖柄41与握持节4直接互成约90度的夹角,杖柄41上还设有防滑凹坑。握持节4的内部设有第二绳仓42,第二绳仓42的一端从握持节4的另一端延伸向外并形成握持节接口43,握持节接口43通过螺纹与轮节上接口15相互连接。在握持节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转把节52,转把节52的一端与握持节4的侧面铰接,转把节52的另一端与转把5的一端转动连接,转把5的另一端能够向握持节4的一端摆动,并且能够与握持节4的侧壁相贴合,从而被折叠收起;转把5的外侧壁上有若干个凸点51。

连接绳6的一端与第一绳仓11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绳6的另一端与位于第二绳仓42的另一端处的接线轮13的外侧壁连接,当握持节4和轮节1相互组装在一起的时候,连接绳6能够被卷收在第一绳仓11和第二绳仓4中。

支撑节7的一端通过卡扣的方式与轮节1的另一端连接,支撑节7的另一端设有防滑头71,防滑头71由橡胶防滑材质制成;在支撑节7的一端设有第二豁口72,第二豁口72横向贯穿与支撑节7一端的侧壁,其宽度与第一豁口14的宽度相适配;当支撑节7与轮节1相互对接时,第一豁口14能够与第二豁口72相对接,形成一个矩形长孔,该矩形长孔能够使滚轮2从其中通过。

接下来,对该实施例中一种血栓辅助康复拐杖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实用新型:

1.当需要组成拐杖,辅助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时,将轮节1、握持节4和支撑节7相互连接,并且将踏板3和转把5均折叠收起,使该装置整体形成一个拐杖,用来辅助患者行走训练。

2.当需要进行腿部的弯曲训练时,将支撑节7拆除,然后将轮节1和握持节4之间相互拆开,再打开踏板3和转把5,轮节1和握持节4之间通过连接绳6进行连接;在使用时,患者坐在凳子上,双脚分别踩住踏板3,手部握住转把5,然后双手向上拉拽,使连接绳6绷直;轮节1借助滚轮2的作用,能够沿直线进行往复运动,因为双脚踩踏在踏板3上,所以当轮节1进行往复运动时,能够使患者双腿进行弯曲,通过连接绳6的拉拽又能够辅助增加腿部驱动的力量,辅助进行腿部弯曲训练;转把5上的凸点51能够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月循环,从而有效地预防血栓与老年痴呆等疾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轮节和握持节的组合以及运动能够实现辅助腿部弯曲训练,预防血栓的作用,并且还能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按摩,从而促进血液流通,防止老年痴呆等疾病;还能够将各部分组装在一起再将踏板和转把进行折叠,形成拐杖,辅助患者进行行走训练。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