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7698发布日期:2021-05-04 10:0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是常见的医疗护理康复器材。电动轮椅作为代步工具,方便了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出行,来使轮椅的使用者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同时,电动轮椅可帮助使用者进行锻炼和康复,提高使用者的身体素质。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的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功能,减轻了使用者的运动强度和体力消耗。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轮椅,占用空间大,不利用存放,而且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座垫高度调节和椅背角度调节不够平缓,容易产生冲击感,降低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操作容易,方便维修更换,舒适度高的可调节式电动轮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式电动轮椅,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底部设有行走装置,所述主框架上部设有座垫支架和椅背支架,所述椅背支架上安装有椅背,所述椅背后方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座垫支架上方安装有座垫,所述座垫支架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铰接于座垫支架,下端铰接于主框架下部,所述座垫支架下方连接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推杆、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活动杆和连接于两根活动杆之间的固定杆,所述电动推杆活动安装于主框架上,且其推杆端部与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活动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活动杆上端滑动件与对应设置在座垫支架上的导轨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下端滑动件与对应设置在主框架下部的导轨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中部与相邻的支撑杆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气弹簧,所述气弹簧上端与椅背支架相连接,所述气弹簧下端与主框架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固连于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所述加强杆具有两根,呈八字形分布。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高度调节装置和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方便地调节轮椅椅背的角度及座垫的高度,给予使用者更好更舒适的使用体验;高度调节装置采用电动推杆可以让使用者在不下车的情况下直接调整至舒适座高,且滑动件采用可拆卸结构,方便维修更换;角度调节装置采用气弹簧进行调节,转动平缓,容易控制;整体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灵活,制造成本低,便于收纳,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框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框架;11、座垫支架;12、椅背支架;2、支撑杆;3、高度调节装置;31、固定杆;32、活动杆;33、加强杆;34、电动推杆;35、导轨;4、椅背;5、控制器;6、座垫;7、角度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描述中,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所使用的一些方位词,例如“前”、“后”、“上”、“下”、“顶部”、“底部”、“内”、“外”等均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方位而言的。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式电动轮椅,包括主框架1,主框架1底部设有行走装置,行走装置主要包括一对前轮和一对后轮,前轮对应配合安装于主框架1底部的前轮支架,后轮对应配合安装于主框架1底部的后轮支架,前轮和后轮采用万向轮,转向方便快捷。主框架1上部设有座垫支架11和椅背支架12,椅背支架12上安装有椅背4,椅背4后方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7,角度调节装置7包括气弹簧,气弹簧上端与椅背支架12相连接,气弹簧下端与主框架1铰接。气弹簧的伸缩可以带动椅背支架12以铰接点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椅背4的角度调节。气弹簧(gasspring)是一种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压力缸、活塞杆、活塞、密封导向套、填充物(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缸内控制元件与缸外控制元件(指可控气弹簧)和接头等。原理是在密闭的压力缸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由于原理上的根本不同,气弹簧比普通弹簧有着很显著的优点:速度相对缓慢、动态力变化不大(一般在1:1.2以内)、容易控制。

本实施例的座垫支架11上方安装有座垫6,如图4所示,座垫支架11包括u型框架,u型框架由两根平行设置的长杆和一根垂直连接于两根长杆端部的横杆构成,两根长杆之间固连有两根连接杆,连接杆相对于长杆垂直设置,两根连接杆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根垂直设置的加固杆,横杆与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垂直连接设置有两根直杆,两根直杆上均固定有导轨35,导轨35沿直杆长度方向布置,且导轨35的横截面为u型槽结构,u型槽的两端设置有挡板,防止滑动件脱离轨道,导轨35的开口方向朝向长杆。本实施例的座垫支架11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上端铰接于座垫支架11的右端,下端铰接于主框架1的下部左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座垫支架11下方连接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3,高度调节装置3包括电动推杆34、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活动杆32和连接于两根活动杆32之间的固定杆31,固定杆31与活动杆32垂直设置,电动推杆34活动安装于主框架1上,且其推杆端部与固定杆31相连接,活动杆3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动件,活动杆32上端滑动件与对应设置在座垫支架11上的导轨35配合滑动连接,活动杆32下端滑动件与对应设置在主框架1下部的导轨35配合滑动连接,活动杆32中部与相邻的支撑杆2铰接连接,活动杆32与相邻的支撑杆2呈x型交叉结构。使用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34的伸缩带动固定杆31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杆32的上下两端滑动件分别向前、向后移动,活动杆32上下两端的垂直高度发生变化,进而带动座垫6上下移动,实现座垫6的高度调节。当电动推杆34伸至最长,座垫6高度下降到最低,同时由于主框架1采用可折叠结构,此时也可将整个电动轮椅折叠起来,椅背4折叠到座垫6上,具体折叠结构采用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就不再赘述。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包括滑轮、连接轴和固定螺母,滑轮滑动连接于导轨35内,滑轮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于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轴上开设有外螺纹并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活动杆32上配合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开设有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轴与活动杆32端部的安装孔螺纹连接,固定螺母旋接于滑轮与活动杆32安装孔之间,连接轴凸出于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锁紧螺母,采用这种结构,滑轮连接稳定可靠,安装简单方便,当长期使用滑轮磨损时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维修和替换,制造成本低。本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3还包括加强杆33,加强杆33固连于固定杆31与活动杆32之间,加强杆33具有两根,呈八字形分布,可以提高结构强度和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行走装置、高度调节装置3和角度调节装置7均与控制器5电联接,通过控制器5控制其启动或停止,控制器5安装于一侧扶手上,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使用者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式电动轮椅,设置了高度调节装置3和角度调节装置7,可以方便地调节轮椅椅背4的角度及座垫6的高度,给予使用者更好更舒适的使用体验;高度调节装置3采用电动推杆34可以让使用者在不下车的情况下直接调整至舒适座高,且滑动件采用可拆卸结构,方便维修更换;角度调节装置7采用气弹簧进行调节,转动平缓,容易控制;整体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灵活,制造成本低,便于收纳,实用性强。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