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补片裁剪辅助工具

文档序号:24950166发布日期:2021-05-07 19:4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补片裁剪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补片裁剪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心脏或血管补片是先天性心脏病等手术中经常用到的医用材料;心脏补片是用来修补心脏的心室间隔缺损及室壁修复等心室疾病的修补手术,同时也常常应用于房间隔缺损等心房疾病的修补手术,可根据缺损情况进行任意裁剪,产品也常裁剪后作为各种手术的缝合垫片使用;血管补片是用来修补由于血管瘤、血管狭窄等原因造成的血管的瘘口。

例如,在小儿先心病外科领域,经常会遇到肺动脉狭窄的情况,严重者需要在手术中加宽,即从肺动脉分支的起始处向狭窄的部位全部剪开,形成开口,然后用自体的心包组织(或其他人体自身组织及人造组织)做一个补片,再将补片缝合到形成开口的肺动脉壁上;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补片需要在术中现场裁剪;所裁剪的补片一般呈楔形,而补片的大小(即其长度和宽度)还需要与扩大后血管的管径适配,一旦发生不适配的情况,则达不到血管扩大的目的,或者容易发生血管的鼓包和扭曲,对患者造成伤害。

现实中,在对目标血管开口的尺寸进行多点测量后,还需要在待裁剪补片上做相应标记并拟合出补片的大致轮廓;而由于缺乏专门的工具,标记时只能使用现有标尺,其准确度不足,尤其是对于经验不足的术者而言,而且费时费力,降低了手术效率。

因此,就需要一种心血管补片裁剪辅助工具,以提高标记的准确度及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补片裁剪辅助工具,利于提高标记的准确度及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补片裁剪辅助工具,包括主杆体、副杆体和若干测板,所述测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层ⅰ,各所述测板均垂直于主杆体且沿主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并平行分布;所述主杆体固定连接有一枢轴,两所述副杆体分别转动连接于枢轴且位于测板正上方,所述副杆体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各测板所在的平面。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杆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层ⅱ。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刻度层ⅰ和/或刻度层ⅱ的分度值为1mm。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枢轴垂直设在主杆体的顶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杆体、副杆体和/或测板采用金属材料或者透明塑料制成。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测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测板之间的距离为4.0-10.0mm。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测板由主杆体平分。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杆体为方形杆结构,且其宽度为2.0-5.0mm。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板以可沿主杆体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设于主杆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血管补片裁剪辅助工具,在对目标血管开口的尺寸进行多点测量后,选择与测量间距一致的辅助工具,将辅助工具平放在待裁剪补片上,通过主杆体确定补片长度,通过测板和副杆体确定补片各个位点的宽度,同时在待裁剪补片上做相应标记,然后连接各标记点即可拟合出补片的大致轮廓,与使用现有的标尺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标记的准确度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公开了一种心血管补片裁剪辅助工具,包括主杆体1、副杆体2和若干测板3,所述测板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层ⅰ3a,各所述测板3均垂直于主杆体1且沿主杆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并平行分布;所述主杆体1固定连接有一枢轴4,两所述副杆体2分别转动连接于枢轴4且位于测板3正上方,所述副杆体2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各测板3所在的平面。

主杆体1作为各部件的连接主体,同时也可以用于确定补片长度,此时所述主杆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可设有刻度层ⅱ1a;主杆体1的长度、厚度、宽度可根据需要而定;主杆体1、副杆体2和测板3均可采用金属材料或者透明塑料制成;刻度层ⅰ3a和刻度层ⅱ1a的分度值均优选为1mm;主杆体1可以为方形杆状,测板3可为方形板或者其它合理形状,其厚度较小,例如可为1mm;各测板3可通过粘接或螺接等现有方式连接在主杆体1的下端面;两副杆体2的顶端均套接在枢轴4上,枢轴4则垂直设在主杆体1的顶端,二者相连呈“v”形,为可开合的结构;在正俯视的观察视野下,两副杆体2张开时会与测板3相交(实际为投影的相交),从而可以快速确定各刻度层ⅰ3a的读数在待裁剪补片上的位置;为了便于测量,各所述测板3由主杆体1平分,即主杆体1的中线与测板3的中垂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平行。

相邻测板3之间的距离d与对目标血管开口的尺寸进行多点测量时的间距相等,从而可以快速确定各个测量点的相对位置;各测量点对应于各测板3,副杆体2也需要与各测板3分别配合来确定标记点;基于此,相邻所述测板3之间的距离d可为4.0-10.0mm,且相邻所述测板3之间的距离d可以相等,例如d可为5.0mm;测板3的宽度只要满足测量需要即可,但宽度不宜过大,以免占用相邻测板3之间的间距;所述副杆体2为方形杆结构,且其宽度w为2.0-5.0mm,在标记时可通过副杆体2的内侧面作为读数基准面,其但标记点则位于副杆体2的外侧面,这样裁剪出来的补片就具有了缝合边缘,便于裁剪和后续缝合的操作。

使用本辅助工具时,在对目标血管开口的尺寸进行多点测量后,选择与测量间距一致的辅助工具,将辅助工具平放在待裁剪补片上,通过主杆体1确定补片长度,通过测板3和副杆体2确定补片各个位点的宽度,同时在待裁剪补片上做相应标记,然后连接各标记点即可拟合出补片的大致轮廓(补片大致呈楔形),与使用现有的标尺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标记的准确度及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公开的一种心血管补片裁剪辅助工具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二者区别就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板3以可沿主杆体1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设于主杆体1,也就是说,各测板3为可移动并定位的结构,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相邻测板3之间的距离d,以提高工具的通用性,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测板3与主杆体1的连接例如可采用如下结构:所述测板3的中部固定连接一滑移套5,所述滑移套5则活动套设在主杆体1外,同时所述滑移套5中开设有定位孔5a,定位孔5a延伸至主杆体1的外表面,定位件6可穿入定位孔5a并沿定位孔5a轴向移动及锁定;在锁定状态下,定位件6紧抵主杆体1,从而使得滑移套5不可移动;当松开定位件6后,滑移套5则可沿主杆体1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测板3移动;作为优选,定位件6可以是螺杆结构,此时定位孔5a为与之配合的螺孔,通过螺旋即可控制滑移套5的状态,方便调节。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结构,只要能达到上述目的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