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物提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24270发布日期:2021-08-20 07:1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植入物提取器的制作方法

本主题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外科手术提取工具,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从骨骼中提取植入物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本主题公开提供了一种植入物提取器,该植入物提取器包括:细长本体,该细长本体具有用于附接至提取装置的近端;第一臂,该第一臂从细长本体延伸;以及第二臂,该第二臂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臂。第二臂包括用于围绕第二臂的远端产生扭矩的力矩臂。植入物提取器还包括施力器,该施力器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臂和力矩臂,以将力施加至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一个。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臂与细长本体一体地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臂包括第一臂区段和第二臂区段。第二臂区段可从第一臂区段延伸和/或具有相对于第一臂区段的纵向轴线成约80°至160°的角度的纵向轴线。第一臂还可包括横向于第一臂区段和第二臂区段延伸的尾端。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臂的近端被直接定位在第一臂的尾端的上方。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臂还包括远侧臂区段,该远侧臂区段具有相对于力矩臂的纵向轴线的约80°至约160°的纵向轴线。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一个延伸穿过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另一个。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施力器包括螺杆位移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杆位移装置包括基本上平行于细长本体纵向轴线的纵向轴线。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植入物提取器包括可释放地附接至第一臂的远端的第一颚部和可释放地附接至第二臂的远端的第二颚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闩锁以用于将第一颚部可释放地保持到第一臂的远端或者将第二颚部可释放地保持到第二臂的远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颚部和第二颚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远侧部分的形状基本为杯形、基本为圆柱形、基本为叉形、基本为齿形、基本为圆锥形、基本为J形、基本为靴形、基本为弯曲的或基本为狗腿形。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细长本体包括附接至提取装置的附接机构。在某些实施例中,附接机构可包括快速连接件和/或多边形基部,该多边形基部用于与协作的撞击构件附接。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本主题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为了展示本公开的目的,在附图中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本申请不限于所示的精确布置和工具。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植入物提取器的前部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后部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细长本体和第一臂的前部立体图;

图4是图3的细长本体和第一臂的后部立体图;

图5是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第一臂板的外表面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第一臂板的内表面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7是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细长本体和第一臂组件的前部立体图;

图8是图7的细长本体和第一臂的后部立体图;

图9是图8的放大的局部立体图,其中某些部分为了说明的目的以虚线示出;

图10是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第二臂的底部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第二臂的另一个底部立体图;

图12是图1的第二臂的立体图,其中某些部分为了说明的目的以虚线示出;

图13是图1的第二臂的一部分和颚部的独立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第二臂的内表面的独立前视图;

图15是图13的第二臂的左臂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施力器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的细长本体的近端的局部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正视图;

图19是图17的另一个正视图;

图20是适用于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示例性提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的提取装置的仰视图;

图22是适用于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撞击部件的立体图;

图23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适用于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第一颚部和/或第二颚部的立体图;

图24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适用于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第一颚部和/或第二颚部的立体图;

图25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适用于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第一颚部和/或第二颚部的立体图;

图26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适用于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第一颚部和/或第二颚部的立体图;

图27是图26的颚部的正视图;

图28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适用于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第一颚部和/或第二颚部的立体图;

图29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适用于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第一颚部和/或第二颚部的立体图;

图30是图29的颚部的正视图;

图31是图29的颚部的立体图;

图32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适用于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的第一颚部和/或第二颚部的立体图;以及

图33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适用于图1的植入物提取器第一颚部和/或第二颚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本主题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只要可能,在整个附图中将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应注意的是,附图是简化的形式并且没有以精确的比例绘制。参考本文中的公开,仅出于方便和清楚的目的,关于附图使用方向性术语,诸如上、下、顶部、底部、上方、下方和对角线等。结合以下附图的描述使用的此类方向性术语不应被解释为以未明确阐述的任何方式限制本主题公开的范围。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是指“至少一个。”该术语包括上述特别提及的词语、其派生词以及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

当提及可测量的值(诸如量、持续时间等)时,如本文使用的“约”旨在涵盖从指定值±20%、±10%、±5%、±1%或±0.1%的变化,因为这样的变化是合适的。

如本文使用的,“基本上”应指在范围上相当大的,主要但不是完全地是指所指定的,或在本技术领域内可接受的从中适当的变化。

贯穿本主题申请,其各个方面可以以范围形式呈现。应当理解,以范围格式的描述仅仅是为了方便和简洁,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主题公开的范围的不灵活限制。因此,范围的描述应当被认为已经具体公开了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个数值。例如,诸如从1至6的范围的描述应当被认为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诸如从1至3、从1至4、从1至5、从2至4、从2至6、从3至6等,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个数字,例如,1、2、2.7、3、4、5、5.3和6。无论范围的宽度如何,这都适用。

此外,本主题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所描述的特征、优点和特征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根据本文的描述,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没有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定特征或优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情况下实践本公开。在其他情况中,可在某些实施例中认识到附加特征和优点可能不存在于本公开的所有示例性实施例中。

现在参照附图,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植入物提取器100。植入物提取器100包括细长本体102,该细长本体102具有用于围绕细长本体102的近端104附接至提取装置101的附接机构103。提取装置可包括但不限于T形手柄提取装置101(图20和图21)、撞击构件193(图22)或能够向植入物提取器100施加提取力的任何其他提取装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参照图3,细长本体102具有与近端104相对的远端175。第一臂107从细长本体102延伸。如以下将更详细讨论的,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臂107的至少一部分与细长本体102(参见,例如,图2和图3)一体地形成。因此,在该特定实施例中,细长本体与第一臂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可替代地,第一臂107和细长本体102可以被提供为完全分开的部件,这些部件可以例如以刚性或可枢转的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第二臂108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臂107。第二臂108包括用于围绕第二臂108的远端110产生扭矩的力矩臂105。施力器126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臂107和第二臂108的力矩臂105,以将力施加到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一个。

第一颚部112可释放地附接至第一臂107的远端106,并且第二颚部113可释放地附接至第二臂108的远端110。第一颚部112和第二颚部113是模块化的,并且能够基于例如待提取的植入物的形状和正在进行的特定的修复手术而互换。根据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第一颚部112a-112h和第二颚部113a-113h在图23至图33中阐述并且在下文更详细地讨论,但是本公开的各方面不限于其中所示的特定配置。

细长本体102具有从其延伸的第一臂107,如图3至图10中单独详细示出的,其中前侧125在图3中示出并且后侧127在图4中示出。附接机构103围绕细长本体102的近端104和/或邻近细长本体102的近端104设置。如下面将结合图17至图19更详细地讨论的,附接机构可包括快速连接件。

参照图3和图4,细长本体102具有近端104和远端175。更具体地,细长本体在从附接机构103的中心轴线123到细长本体102的主体111的弯曲部109(例如,S形弯曲部)处向外弯曲。该主体111限定细长本体102的纵向轴线117,该纵向轴线117由于弯曲部109从附接机构的中心轴线123横向偏移。

第一臂区段115从细长本体的远端175延伸并且从主体111向内或横向弯曲,朝向端部128终止在比附接机构103的中心轴线123更横向的位置处。第一臂在与附接机构的纵向轴线从主体的纵向轴线横向偏移的相同方向上横向弯曲。第一臂107包括共同形成第一臂的右臂115a和左臂115b。第一臂还由第一臂区段115(或近端区段)和第二臂区段121(或远侧臂区段)限定。

如图3所示,第一臂区段115限定中心纵向轴线197并且第二臂区段121限定中心纵向轴线198。第一臂107的第二臂区段121从第一臂区段115以角度α从第一臂区段115向远侧延伸。第一臂的第二臂区段121限定中心纵向轴线198。纵向轴线197和纵向轴线198之间的上述角度α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范围可为从约10°至约170°、或从约80°至约160°、或从约90°至约150°、或从约100°至约140°(例如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第一臂107的尾端128从第一臂107的第一臂区段115和第二臂区段121横向地延伸。换言之,尾端128是来自细长本体102的植入物提取器的最横向端。

返回参照图3,沿着细长本体的主体111沿着前侧125设置向外突出的销154,并且沿着第一臂107的第二臂区段121沿着其前侧125设置第二向外突出的销156。通孔170也沿第一臂区段115的纵向轴线198设置在突出销154和156之间。第一臂107的尾端128附近设置有第二通孔172。

第一臂107(图5至图7)的左臂或板115b固定到右臂115a,并且具有在形状上对应于右臂115a的总体轮廓。一对通孔158、160设置在板115b中,分别围绕板的近端和远端定位。通孔被定形状为接收细长本体102和右臂115a上的向外突出的销154、156。另一通孔162位于板115b中的通孔158、160之间,该另一通孔162被配置成接收枢轴164,如图9中最佳所示。如下面将解释的,枢轴154限定第一臂107和第二臂108之间的接头120。另一通孔174设置在右臂115a的尾端128附近与第二通孔172对应的位置处。

图7至图8描绘了与细长主体102完全组装的第一臂107。在组装时,凹部129被设置在第一臂107的右臂与左臂之间以允许第二臂108从其中通过和移动。枢轴164横穿凹部129。枢轴164具有用于固定板115b的第一放大端部166(图7)和用于保持第二臂108的右臂区段108a的第二放大端部168(图8)。因此,在组装时,第二臂108围绕枢轴164延伸穿过第一臂107。

参照图8,横向构件176朝向第一臂107的尾端128或在尾端128处定位。横向构件176包括相对面向的销139、140,销139、140由右臂115a的通孔172和板115b的通孔174接收。横向构件包括孔口137,孔口137被定形状以便接收轴,例如施力器126的轴135的凹入的非螺纹部分133,这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第一臂107的远端106包括第一插口116和第一闩锁118,第一插口116用于可释放地接收第一颚部112的近端,第一闩锁118用于将第一颚部可释放地固定到其上。图9示出了用于将第一颚部112可释放地固定到第一插口116的第一闩锁118的放大图。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闩锁116包括可滑动致动器119,可滑动致动器119可在第一和第二闩锁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以将第一颚部112锁定和解锁在第一插口116内的适当位置。该可滑动致动器119与偏压的闩锁构件178可操作地接合以允许闩锁构件对抗偏压构件(未示出)的偏压而移动。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可滑动致动器119具有后侧,闩锁构件178被固定地连接到该后侧上。

闩锁构件178与设置在第一颚部112(图23至图32)的近端177上的凹口179可释放地接合,以将第一颚部112可释放地保持到第一插口116。如图9中最佳所示,闩锁构件178被定形状为包含突出凹口141,该突出凹口141被偏压以配合在第一颚部的互补形状的凹入凹口179内。根据本主题公开,可以提供其他闩锁配置来可释放地保持颚部。

图1、图2以及图10至图15示出了第二臂108的示例性结构。第二臂108由右臂区段108a和左臂区段108b形成,并共同形成弯曲的第二臂108。第二臂108具有限定力矩臂105和远侧臂区段147的第一部段。力矩臂105被限定为第一部段的从其近端136到通孔143的部分,第二臂绕通孔143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臂。参照图14,远侧臂区段的中心纵向轴线148以角度β延伸,β为从约10°至约180°、或从约80°至约160°、或从约90°至约150°、或从约100°至140°(例如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相对于力矩臂105或第一部段的中心纵向轴线149。

第二臂108包括通孔143,通孔143被定形状为接收枢轴164。如图10、图14和图15所示,设置突出销144、145以将左臂108b固定到其上。第二臂108经由枢轴164(其限定接头120)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臂107。

第二臂108包括承载横向构件182的近端136。横向构件182具有与横向构件176类似的结构,并且包括相对面向的销150、153。销150被右臂108a中的通孔155接纳,并且销153被左臂108b的通孔142接纳。横向构件182还包括孔184,例如内螺纹孔,其被配置成与施力器126的轴的螺纹部分186螺纹接合,如下所述。

第二臂108的远端110包括第二闩锁124,该第二闩锁124用于将第二颚部113可释放地固定于该远端110上。第二闩锁124包括用于可释放地接收第二颚部113的近端177的第二插口122。

图12示出了用于将第二颚部113可释放地固定到第二插口122的第二闩锁124的放大图。第二闩锁124类似于上文所描述的第一闩锁118。第二闩锁124包括可滑动致动器188,可滑动致动器188可在第一和第二闩锁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以锁定和解锁第二颚部113。可滑动致动器188与偏压的闩锁构件190可操作地连接以允许闩锁构件190对抗压缩弹簧(未示出)或其他偏压构件的偏压而移动。更具体地,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可滑动致动器188具有后侧,偏压的闩锁构件190被固定地连接到该后侧上。闩锁构件190经由突出的凹口157与设置在第二颚部113的近侧端部177上的凹口179可释放地接合,以将第二颚部113可释放地固定到第二插口122。

返回参照图1和图2,施力器126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臂和力矩臂以将力施加至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一个。例如,施力器可以在第二臂108的近端136上提供向上的力F。虽然施力器在下面结合螺杆位移装置进行描述,但是其他施力器可以设置成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向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一个或两个施加力。

图16中示出了示例性施力器126。施力器126包括与轴135可操作地连接的拇指螺钉130。拇指螺钉130的外周边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孔口159,一个或更多个孔口159被定形状为接收工具的轴(例如,螺丝刀的轴)以在拇指螺钉130上提供扭矩。施力器126的轴135包括近端螺纹部分186和具有圆形纵向横截面形状的凹入的非螺纹部分133。轴135具有纵向轴线199,纵向轴线199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平行于细长本体的纵向轴线117。

施力器126具有远端132,旋钮131设置在远端132周围以保持横向构件176。轴135的凹入的非螺纹部分133设置在旋钮131和轴的螺纹部分186之间。轴135的凹入的非螺纹部分133可旋转地被横向构件176(图7和8)中的孔口137接收。横向构件176附接到第一臂107的尾端128上。轴135的螺纹部分186与第二臂108的横向构件182的螺纹孔184螺纹接合,以便在拇指螺钉130旋转时使第二臂108的近端136围绕轴135的螺纹部分186轴向平移。如图2组装的所示,第二臂108的近端136可直接定位在第一臂的尾端128上方,每个尾端都以轴135和施力器126的纵向轴线132为中心。

在操作中,拇指螺钉130在图1中的双头箭头的顺时针方向134上的旋转致使第二臂108的近端136处的横向构件182沿着施力器126的轴135的螺纹部分186升高,并且第二臂108的远端110朝向第一臂107的远端106枢转。在这样做时,由第二臂108的远端110承载的第二颚部113朝向由第一臂107的远端106承载的第一颚部112移动,直到第一颚部112和第二颚部113与待提取的未示出的植入物夹紧接合(例如,与植入肱骨中的肩部植入物夹紧接合,用于肩部修复手术的目的)。一旦第一颚部和第二颚部与植入物牢固地接合,就可以通过提取装置施加提取力,以从植入物所在的骨骼提取植入物。

当施力器126在第二臂108的近端136上提供向上的力F时,该力指向力矩臂105,力矩臂105是第二臂的从近端136到接头120的部分。接头120穿过左臂的通孔143形成。

本公开的植入物提取器由于其配置而提供杠杆优势。更具体地,如例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从近端136到接头120的力矩臂105显著长于来自接头120的任何其他臂区段。例如,参照图2,功能力矩臂“M”的长度可以比第二臂的长度“A”长至少1.25、1.5、1.75或2.0倍。长度“M”是从由施力器126提供至接头120的力的线作用测量的,长度“A”是从接头120至远侧臂区段147的中心纵向轴线148测量的。

换言之,例如可以容易地在例如图1、图2和图14中看到的,力矩臂105长于(a)第一臂从细长本体的远端175到接头120的距离,(b)第一臂从接头120到第一臂的远端106的距离,以及(c)从接头120到第二臂的远端110的第二臂的距离。相对于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所有其他力矩臂的长度,较长的力矩臂105将在第二颚部113上提供相对较高的扭矩,这又将向待提取的植入物提供更高的夹紧力。

图17至图19描绘了细长主体的近端104,该近端104包括快速连接件161。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快速连接件161包括围绕该快速连接件的顶部163的相对小的圆形横截面。扩口165从顶部163向远侧延伸到快速连接件的第一柱167。第一柱167具有椭圆形或跑道形的横截面形状,其尺寸和横截面形状类似于与第一柱167同轴的第二柱169的尺寸和横截面形状。在第一柱167与第二柱169之间提供了环形凹部171,该环形凹部171具有比第一柱和第二柱显著更小的直径。在该特定实施例中,环形凹部171具有椭圆形或跑道形的横截面形状,但可以提供其他配置。

快速连接件161的第二柱169是从多边形块173安装或延伸的,在该具体实施例中该多边形块是正八边形的形状。多边形块173安装在圆形基部181上或从圆形基部181延伸。圆形基部181具有超过多边形块的宽度的直径,以提供能够支撑提取装置(例如,基板或撞击板)的平台183。

图20至图21描绘了呈T形手柄形式的示例性提取装置101。提取装置经由协作的快速连接件187围绕细长主体102的近端104与附接机构103连接,快速连接件围绕该T形手柄的远端定位并且包括孔口192。协作的快速连接件187包括由弹簧或其他偏压机构(未示出)偏压的致动器189。在图21所示的正常偏压位置中,致动器孔洞191不与由孔口192提供的通道对准,使得由孔口192提供的通道被弹簧偏压的致动器189部分地阻挡。当细长主体102的快速连接件被插入T形手柄101的协作快速连接件187中时,扩口113将克服弹簧或其他偏压构件的偏压而推进致动器孔洞191,以迫使致动器孔洞与由孔口192提供的通道共对准,从而适应快速连接件的向远侧增大的直径。一旦致动器到达快速连接件的环形凹部171,致动器189被允许返回到其正常偏压的位置,其中由孔口192提供的通道再次被部分地阻挡。由于快速连接件的第一柱167和第二柱169的相对较大的直径,该部分的被阻挡的通道不允许T形手柄移动,并且T形手柄被锁定在位。为了移除T形手柄,致动器189被压下以使致动器孔洞191与由孔口192提供的通道共对准并且允许第一柱167离开致动器189。

图22公开了呈撞击构件或撞击板193形式的另一个提取装置。撞击构件193包括具有与多边形块173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孔洞194,多边形块17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正八边形的形状。撞击构件193具有一对相对的平坦面195、196,平坦面195、196在与孔洞194相对的端部周围具有增加的宽度,以提供用于利用例如手术锤(未示出)撞击撞击构件193的表面。撞击构件193可单独使用,或与T形手柄或其他提取装置结合使用。在植入物提取器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不使用撞击构件。

参照图23至图33,示出了颚部112、113的若干示例性但非限制性的配置,颚部112、113可以可释放地连接至第一臂107和第二臂108的第一插口116和第二插口122。

颚部112、113的近端包括凸形构件138,该凸形构件138被配置成被接收在第一臂107和第二臂108的第一插口116和第二插口122中。与闩锁构件178、190互补成形的凹口179被配置成接收用于第一颚部112和第二颚部113的第一闩锁118和第二闩锁124的可滑动致动器的偏压闩锁构件178、190。

颚部112a-112h、113a-113h的远端或部分146a-146h被配置成基本上杯形146a(图23)、基本上弯曲的146b(图24)、J形146c(图25)、基本上靴形146d(图26至图27)、基本上圆柱形或基本上竖直圆柱形146e(图28)、基本上狗腿形146f(图29至图31)、基本上齿叉形146g(图32)或钩叉形146g(图33)。

至于图29至图31,狗腿形由块状上部151a提供,该块状上部151a在其下端处以约30度至60度之间的锐角γ连接至下夹持部151b。如图29至图31所示,下夹持部151b可为基本上圆柱形至基本上截头圆锥形。应理解的是,使用者基于待提取的植入物的配置来选择用于固定在第一臂107和第二臂108的第一插口116和第二插口122中的适当形状的颚部。可以根据本主题公开提供其他配置。

通常,图23至图33中公开的颚部是可互换的,例如,所公开的颚部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可用作第一颚部112或第二颚部113。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图32所示的颚部实施例112g、113g用作连接到第二臂108的远端的第二颚部113。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背离其广义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做出改变。因此,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旨在覆盖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主题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