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意外拔出防损伤型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0397发布日期:2021-03-26 19:0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带有意外拔出防损伤型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意外拔出防损伤型导尿管的技术。


背景技术:

2.导尿管是一种经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软管,导尿管通常由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导尿管前部都设有气囊,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向前部的气囊充气使其膨胀,即可利用气囊将导尿管位置固定,使其留置在膀胱内不易脱出。
3.但是一些神志不清的患者插导尿管后,这些患者有时会实施自行拔出导尿管的举动,还有些患者因忘记导尿管固定在病床上而自行下地活动,也会导致导尿管意外的强行拔出。在导尿管意外拔出的过程中,气囊对膀胱及尿道产生的撕拉伤会严重损伤尿道。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意外拔出时不会损伤膀胱和尿道的带有意外拔出防损伤型导尿管。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带有意外拔出防损伤型导尿管,包括软质的导尿管本体,所述导尿管本体的前部设有气囊,导尿管本体的后部设有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有两个,其中一个气囊为内层气囊,另一个气囊为外层气囊,内层气囊位于外层气囊的囊腔内,内层气囊的外壁设有用于刺破外层气囊的尖齿,外层气囊的内壁设有用于刺破内层气囊的尖齿,外层气囊的外壁包覆有一层具有弹性且透气透水的渗水保护膜;所述导尿管本体后部的气阀有两个,其中一个气阀为内层气阀,另一个气阀为外层气阀,内层气阀与内层气囊连通,外层气阀与外层气囊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导尿管本体的管壁内设有内层气阀与内层气囊的连接通道,及外层气阀与外层气囊的连接通道。
7.本发明提供的带有意外拔出防损伤型导尿管,在发生意外拔管时,可以利用内层气囊外壁的尖齿及外层气囊内壁的尖齿刺破外层气囊、内层气囊,而且包覆在外层气囊外壁的保护膜能遮盖住尖齿,因此在意外拔出时不会损伤膀胱和尿道。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有意外拔出防损伤型导尿管在气囊未膨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有意外拔出防损伤型导尿管在气囊膨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有意外拔出防损伤型导尿管中的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9.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10.如图1

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有意外拔出防损伤型导尿管,包括软质的导尿管本体1,所述导尿管本体的前部设有气囊2;所述气囊有两个,其中一个气囊为内层气囊23,另一个气囊为外层气囊22,内层气囊23位于外层气囊22的囊腔内,内层气囊23的外壁设有用于刺破外层气囊的尖齿24,外层气囊22的内壁设有用于刺破内层气囊的尖齿25,外层气囊的外壁包覆有一层具有弹性且透气透水的渗水保护膜21;所述导尿管本体的后部设有内层气阀3、外层气阀4,内层气阀3与内层气囊23连通,外层气阀4与外层气囊22连通,导尿管本体的管壁内设有内层气阀与内层气囊的连接通道,及外层气阀与外层气囊的连接通道。
11.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初始状态下,内层气囊23和外层气囊22都处于瘪气状态,此时由于内层气囊23和外层气囊22的囊壁都处于松弛状态,不会被尖齿刺破;将导尿管本体的前端插入膀胱后,先通过外层气阀4向外层气囊22充气(或充水)使其膨胀,从而将导尿管本体位置固定,使其留置在膀胱内不易脱出,此时渗水保护膜21也会随外层气囊22的膨胀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然后再通过内层气阀3向内层气囊23充气(或充水)使其膨胀,充气(或充水)的量适当,使得内层气囊23上的尖齿24与外层气囊22的囊壁之间具有间隙,同时外层气囊22上的尖齿25与内层气囊的囊壁之间也具有间隙;只需通过内层气阀、外层气阀将内层气囊、外层气囊内的气(或水)放掉,即可实施正常拔管;发生意外强行拔管时(比如患者强行拔出导尿管),外层气囊受到膀胱及尿道内肌体的压近而内缩,使得内层气囊23上的尖齿24触碰到外层气囊22绷紧的囊壁,从而将外层气囊22刺破,同时外层气囊22上的尖齿25也触碰到内层气囊23的囊壁,从而将内层气囊23也刺破,两个气囊内的气(或水)随即通过渗水保护膜21渗漏至外部,两个气囊也随之瘪掉,而且包覆在外层气囊外壁的渗水保护膜21也能遮盖住尖齿,因此在意外拔出时不会损伤膀胱和尿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