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及护肤化妆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0091发布日期:2021-08-03 14:2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及护肤化妆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涉及一种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及护肤化妆品,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亚太地区的人们对美白肌肤的追求是永恒的话题,为了迎合日益增加的美白市场,美白护肤品的功效性成为研究者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色素含量及发布决定,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黑色素细胞的发生、树突形成,黑色素小体成熟、转运等机制,并与角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等密切相关。目前,一般的皮肤美白剂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者阻断酪氨酸酶生成黑色素的合成途径,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产达到美白的作用。此类皮肤美白剂主要有熊果苷、氢醌及衍生物,l-抗坏血酸及衍生物,曲酸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乙基醚及其衍生物、烟酰胺、传明酸、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等等。市面上多数产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者阻断酪氨酸酶生成黑色素的合成途径、黑色素转移途径来实现美白的效果,而忽略了黑色素合成后的降解和皮肤炎症反应色素沉积的途径。对于已生成的黑色素和色斑,过度剥脱角质容易破坏皮肤屏障,通过细胞自噬机制可以降解已生成的黑色素减少色素沉着。黑色素细胞可以通过自噬,将过量的黑色素消化清除,减少它向表皮的外泄,位于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也可以通过自噬将转移进入的黑素小体消化,减少其向表皮的转移。激活细胞自噬的活性降解已生成的黑色素,消化黑素小体这给肌肤美白提供了一条除了抑制黑色素合成转移之外新的美白途径。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可以帮助补充胶原蛋白中的羟基脯氨酸,提高胶原蛋白活性,激活角质合成细胞自噬性溶酶体并降解表皮中存在的黑素,通过细胞自噬降解已生成的黑色素,通过阻止黑色素内吞来阻止黑色素的转移。烟酰胺作为常用的美白成分,市售美白产品多为高含量烟酰胺产品,烟酰胺因纯度问题含有的烟酸容易造成刺激,女性消费者长期使用高含量烟酰胺容易出现毛发旺盛的情况。烟酰胺:减少黑色素的合成,加速细胞新陈代谢,减少黑色素向表层细胞转移,促进表皮层蛋白质的合成。没食子酸作为高效的抗氧化剂、络氨酸酶抑制剂,易溶于水,不稳定容易被光、热影响失去活性,二葡糖基棓酸作为其衍生物,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二葡糖基棓酸:通过减少自由基、抑制pge2、预防dna损伤、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阻止黑色素生成及转移来达到有效改善色素沉着失衡,均匀肤色,使皮肤变得白皙光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者阻断酪氨酸酶生成黑色素的合成途径、黑色素转移途径之外,通过细胞自噬降解已生成的黑色素和改善皮肤微循环减少色素沉积来均匀肤色,美白肌肤。与此同时,探究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组成比例对刺激性、美白效果的影响,在低烟酰胺含量下达到比较好的美白效果,减少刺激性。本发明提出一种美白组合物,该美白组合物具有抑制络氨酸酶活性,激活角质合成细胞自噬性溶酶体并降解表皮中存在的黑色素,通过细胞自噬降解已生成的黑色素,改善皮肤微循环,在较低的烟酰胺含量下美白肌肤并降低了产品刺激性,提高产品的渗透性,各组分之间的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增强美白效果。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10份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1-10份二葡糖基棓酸,0.5-2份烟酰胺,以及化妆品领域可接受的溶剂。作为优选,所述的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5份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1-8份二葡糖基棓酸,0.5-2烟酰胺,以及化妆品领域可接受的溶剂;优选2份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4份二葡糖基棓酸,1份烟酰胺。作为优选,所述化妆品领域可接受的溶剂为去离子水、丙二醇、甘油、丁二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所述化妆品领域可接受的溶剂为去离子水、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所述化妆品领域可接受的溶剂包含55-65份去离子水、0.5-2份丙二醇、15-25份甘油。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5份去离子水中加入1份丙二醇,搅拌均匀;加入预先分散均匀的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搅拌均匀;(2)向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用20份甘油分散均匀的二葡糖基棓酸搅拌均匀;(3)向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烟酰胺,搅拌均匀得到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作为优选,所述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预先用55份水分散均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组合物的护肤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肤化妆品为护肤水、精华液、乳液、膏霜、凝露或面膜。作为优选,其中组合物的质量含量为0.5-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具有抑制络氨酸酶活性,激活角质合成细胞自噬性溶酶体并降解表皮中存在的黑色素,通过细胞自噬降解已生成的黑色素,改善皮肤微循环,在较低的烟酰胺含量下美白肌肤并降低了产品刺激性,提高产品的渗透性,各组分之间的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增强美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4中itastandarddeviation的变化测试图;图2为实施例4中使用前后面部黑色素含量的变化测试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申请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均来自市售产品。本申请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本申请还存在其它多种可实施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一一列举,本申请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都是可以实施的。“包含”或“包括”旨在表示组合物(例如介质)和方法包括所列举的要素,但不排除其他要素。当用于定义组合物和方法时,“基本上由……组成”意味着排除对于所述目的的组合具有任何重要意义的其他要素。因此,基本上由本文定义的元素组成的组合物不排除不会实质上影响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基本和新颖特征的其他材料或步骤。“由……组成”是指排除其他组成部分的微量元素和实质性的方法步骤。由这些过渡术语中的每一个定义的实施方案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制备实施例一种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以质量计,1-10份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1-10份二葡糖基棓酸,0.5-2份烟酰胺。一种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向5份去离子水中加入1份丙二醇搅拌均匀加入预先分散均匀的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搅拌均匀;(2)向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用20份甘油分散均匀的二葡糖基棓酸搅拌均匀;(3)向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烟酰胺,搅拌均匀得到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所述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预先用55份水分散均匀。依据上述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组合物1-12及对比例1-4。其中,组合物1-12及对比例1-4中各组分的组成及份数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1:细胞毒性测试mtt是一种黄色粉末状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细胞毒性或细胞增殖的检测,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瓒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判断活细胞数量,具体实验方法如下:在96孔板中按照每孔1×104个细胞的密度接种含有10%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和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各100μl,培养24小时后换成无血清培养基;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上述实施例1-12及对比例1-8中制备的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进行处理后培养24小时;去除培养基,用20μl的mtt溶液(溶剂为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5mg/ml)进行处理,培养4小时;在去除mtt溶液的细胞中加入150μldmso,在37℃水浴下使其反应4h,至结晶甲瓒完全溶解;在570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样品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平均值×100%对照组不加入样品进行试验。细胞毒性相关结果表3:表3.细胞存活率由表3的数据结果表明:(1)由上表可知,组合物1-12和对比例1-4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2)对比例3和对比例4相比,同等浓度下对比例4的细胞存活率更低,说明低含量的烟酰胺更安全。实施例2: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按表4所示依次向试管中加入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组合物1-12及对比例1-4制备的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酪氨酸溶液,35℃水浴10分钟,然后加入酪氨酸酶溶液,混匀,在35℃下孵育30分钟,迅速转移至比色皿中,在475nm处测定吸光度值。实验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分别用空白对照1、空白对照2、空白对照3调零。实验中所用组合物及熊果苷溶液的浓度均为1mg/ml。酪氨酸酶抑制率=[(a-b)/a]×100%,a为阴性对照的吸光度值,b为实验组或阳性对照的吸光度值。表4组合物1-12及对比例1-4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见表5。表5酪氨酸酶抑制率(%)酪氨酸酶抑制率(%)熊果苷61.25组合物950.37组合物130.45组合物1063.89组合物235.12组合物1157.68组合物335.43组合物1255.37组合物435.78对比例123.14组合物536.24对比例224.67组合物636.41对比例315.63组合物754.76对比例432.74组合物852.42表5实验结果表明:(1)组合物1-12及对比例1-4的组合物都具有抑制络氨酸酶活性的能力;(2)对比组合物1-12和对比例1-4,表明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二葡糖基棓酸、烟酰胺成分之间存在协同增效的作用;(3)组合物10相比于熊果苷,等量的前提下,抑制络氨酸酶活性的效果更好;(4)对比组合物1-5,组合物2、3、4、5对络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相差不明显,因此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中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优选为2份;对比组合物6-9,组合物7对络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好,二葡糖基棓酸优选为4份;对比组合物7、10、11,组合物10对络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烟酰胺优选为1份;综合上述结论,结合成本、配方稳定性、刺激性及存在各组分协同等方面因素,赖氨酸乙酰羟脯氨酸优选为2份,二葡糖基棓酸优选为4份,烟酰胺优选为1份,即组合物10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实施例3:细胞自噬活性测定将gfp荧光蛋白标记到lc3蛋白上作为自噬活性标记,从b16f1黑色素瘤细胞株中获得gfp-lc3细胞株(b16f1/gfp-lc3)。在细胞自噬机制中,lc3溶于胞浆中,又称lc3-ⅰ,lc3-ⅰ被atg7激活,转移至atg3上,最终结合在pe上,形成lc3-pe,这种脂化的形式的lc3又称为lc3-ⅱ,lc3-ⅱ定位于在细胞自噬体上。lc3-ⅱ在自噬体形成到自噬体育溶酶体结合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知道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才被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降解,因此lc3-ⅱ被公认为监测自噬体和自噬活性的标志。将组合物1-12和对比例4在100ppm的浓度下处理b16f1/gfp-lc3细胞。a.u参考值为未处理的b16f1/gfp-lc3细胞的荧光强度值,取a.u值越高,越能将产生的黑色素分解成单独的氨基酸,另一方面,如果无效,a.u表示参考值为1,具体结果见表6。表6测试结果表明:(1)熊果苷对细胞自噬没有影响;(2)组合物1-12实验结果表明,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存在明显自噬效果,优选例为组合物10;剂型例1:精华液以下表7的组成制成精华液,首先,在70-75℃纯水中加入保湿剂搅拌均匀,加入增稠剂搅拌均匀,降温至40-45℃,加入增溶剂、防腐剂、香精,降温至30-35℃。投入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搅拌均匀得到精华液,为样品1。表7剂型例2:乳液以下表8的组成制成乳液,首先,在70-75℃纯水中加入保湿剂搅拌均匀,加入增稠剂,ph调节剂搅拌均匀,加入油脂、乳化剂乳化5-8分钟,降温至30-35℃。投入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搅拌均匀得到精华液,为样品2。表8剂型例3:面膜以下表9的组成制成面膜液,膜布材质为天丝。首先,在70-75℃纯水中加入保湿剂、防腐剂搅拌均匀,加入增稠剂,ph调节剂搅拌均匀,降温至40-45℃,加入增溶剂、香精搅拌均匀,降温到30-35℃,投入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搅拌均匀得到面膜液,28ml面膜液与膜布封装得到样品3。表9剂型例4:凝胶以下表10的组成制成样品4,首先,在70-75℃纯水中加入保湿剂、防腐剂搅拌均匀,加入增稠剂,ph调节剂搅拌均匀,降温至40-45℃,加入增溶剂、香精搅拌均匀,降温到30-35℃,投入均匀肤色美白组合物搅拌均匀得到凝胶样品4.表10实施例4:安全性测试取样品1-4于斑试器中,对照孔为空白对照;将加有受试物的斑试器贴到受试人员前臂屈侧,用手掌轻压使之均匀地贴敷于皮肤上,持续24小时;分别于去除受试物斑试器后30min、24小时、48小时后按表11观察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并记录观察结果。表11.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皮肤反应分级标准实验结果:对样品进行人体皮肤斑贴测试,结果见表12。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果显示,30人中无皮肤不良反应,样品1-4安全无刺激。表12.化妆品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果人体测试为测试组合物在精华液中的美白均匀肤色的效果,将样品1和样品2分别应用于15名女性志愿者面部的左右两侧脸颊。1、用c-cube(pixience,france)在温度21±1℃,相对湿度50±5%的实验室中测量面部itastandarddeviation,itastandarddeviation越小,肤色越均匀。测试结果如图1。测试结果表明,样品1和样品2的itastandarddeviation分别减少了15.21%和16.58%,具有明显均匀肤色的效果。2、用mexameter(ck,germermy)在志愿者使用产品前和使用产品28天后测试面部黑色素含量,黑素值越大,说明皮肤中所含的黑色素越高;黑色素含量越低,皮肤越白皙。测试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样品1和样品2使用四周后面部黑色素含量明显降低,具有明显的美白效果。本申请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