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25951260发布日期:2021-07-20 17:0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软骨损伤、骨破坏为特点,临床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严重者可导致进行性残疾、全身并发症、早期死亡等后果。2012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leagueagainstrheumatism,eular)提出,将ra的发生、发展具体分为6个阶段,包括ra相关遗传风险因素阶段、ra相关环境因素阶段、ra相关系统性自身免疫阶段、无临床关节炎症状阶段、未分化关节炎阶段及分类诊断ra阶段。而具有ra相关遗传风险因素阶段、ra相关环境风险因素阶段、ra相关系统免疫紊乱阶段及无临床关节炎阶段总称为ra的临床前期,即pre-ra(preclinicalrheumatoidarthritis,pre-ra),而不是ra。研究表明疾病在可检测到临床症状之前就已经开始活跃,出现关节炎与相关抗体阳性的患者有将近30%的概率在一年内发展成ra。因此,相对于明确诊断的ra患者,适当干预处于临床前期阶段(即pre-ra)的患者会更有效地阻止疾病的进展。目前国际对于pre-ra的治疗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缺乏公认安全有效阻断pre-ra往ra进展的药物,积极探索pre-ra的预防性治疗方案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更稳定、更安全、副作用更少的优点,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干预pre-ra的中药方案是中医界的一个难点和困惑。技术实现要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以质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分制成:生薏苡仁15-60份、当归5-30份、白芍5-30份、麻黄1-15份、桂枝5-30份、炙甘草5-30份、苍术5-30份、黄芪10-6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遣方原理:君药:黄芪、桂枝。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臣药:薏苡仁、苍术、麻黄。薏苡仁、苍术健脾渗湿,麻黄温经散寒性,可助黄芪、桂枝以除湿通痹止痛。佐药:白芍、当归。白芍佐黄芪,养血柔肝、制黄芪之燥;当归辛散性温和通,养血活血兼以行气。使药:炙甘草。甘草调和诸药。薏苡仁: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炙甘草: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为将甘草用蜂蜜、开水炮制而成。甘,平。药性缓和,能沉能降,能浮能沉,归心、肺、脾、胃经。既能补中益气,又善于调和诸药性能。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以质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分制成:生薏苡仁30份、当归10份、白芍10份、麻黄3份、桂枝10份、炙甘草15份、苍术15份、黄芪30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改善症状、降低发病风险的作用,且无明显肝肾毒性。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的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各组分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得到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的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其以上述的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为有效成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药制剂还包括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优选的,辅料为缓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吸附载体、表面活性剂、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所选辅料为中药制药领域的常规辅料,例如,缓释剂、赋形剂可为水,填充剂可为淀粉、蔗糖,粘合剂可为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湿润剂可为甘油,崩解剂可为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可为季铵化合物,吸附载体可为高岭土和皂粘土,表面活性剂可为十六烷醇,润滑剂可为滑石粉、硬脂酸钙/镁、聚乙二醇。此外还可加入其它辅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剂型可为汤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糖浆剂等常规中药剂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经cia大鼠模型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可明显减轻cia大鼠关节肿胀度,x线显示能改善骨破坏,病理切片显示有良好的抑制滑膜组织增殖、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延缓骨与软骨破坏的效果;可显著降低cia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对cia大鼠具有改善症状、骨保护及抗炎的作用。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有降低ccp抗体、rf、hscrp、esr的潜在效果,且具有潜在的关节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二型胶原(colⅱ)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实验设计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cia大鼠实验部分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趋势;图3是本发明cia大鼠实验部分各组大鼠的脾脏指数对比;图4是本发明cia大鼠实验部分各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对比;图5是本发明cia大鼠实验部分各组大鼠的踝关节肿胀度测量结果;图6是本发明cia大鼠实验部分各组大鼠给药前后踝关节肿胀度变化;图7是本发明cia大鼠实验部分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血清tnf-α结果;图8是本发明cia大鼠实验部分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血清il-1β结果;图9是本发明cia大鼠实验部分各组大鼠治疗后的关节肿胀典型照片;图10是本发明cia大鼠实验部分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踝关节x光拍照图;图11是本发明cia大鼠实验部分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踝关节he病理图;图12~13是本发明临床实验患者治疗前后抗ccp抗体及其变化情况图;图14~15是本发明临床实验患者治疗前后rf滴度及其变化情况图;图16~17是本发明临床实验患者治疗前后hscrp滴度及其变化情况图;图18~19是本发明临床实验患者治疗前后esr滴度及其变化情况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汤剂,由以下组分制备得到:生薏苡仁30g、当归10g、白芍10g、麻黄3g、桂枝10g、炙甘草15g、苍术15g、黄芪30g。本实施例的中药汤剂采取下述方法制备得到: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将原料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得到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将得到的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用3000ml离子水煎煮60min,去渣离心,水提液经过旋转蒸发,得到150ml溶液,即得。应该说明的是,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式只是示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做限制,当然,还可以采用本领域通常使用技术进行制备,在此不一一举出。下面,为探究本发明的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效果,进行二型胶原(colⅱ)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实验和临床实验。一、二型胶原(colⅱ)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实验1、实验对象40只8周龄雌性spf级健康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ia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组合物组,每组10只。2、造模方法及给药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牛二型胶原蛋白诱导构建关节炎大鼠模型,具体造模方法为:牛二型胶原蛋白(lot:20021,chondrex,usa)和不完全弗氏佐剂(lot:7002,chondrex,usa)按照体积比1:1混合乳化,用匀浆机(germany)匀浆30min,在第一天用体积分数为10%的水合氯醛将大鼠麻醉后,在大鼠尾部皮下、爪部皮下多点注射200ug/只;第八天加强免疫一次(100ug/只),造模共计14天,得到ii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在此cia模型基础上,第15天开始连续给药35天。实验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组合物组给予实施例1的中药汤剂,每天的给药剂量换算成临床等效剂量为12.3g/kg,每天灌胃;甲氨蝶呤组给予甲氨蝶呤(mtx)干预,给药剂量换算成临床等效剂量为1.02mg/kg,每周灌胃2次;正常组和cia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周期均为35天。各组药物干预情况(均换算成临床给药剂量)如表1所示:表1各组药物干预情况组别动物数目/只造模给药正常组10无生理盐水cia模型组10cia模型生理盐水甲氨蝶呤组10cia模型mtx(1.02mg/kg/周2次)组合物组10cia模型实施例1的中药汤剂(12.3g/kg/d)实验第50天,将组合物组同正常组、cia模型组、甲氨蝶呤组比较,观察大鼠后足踝关节肿胀度、大鼠后肢x线影像学改变、关节病理切片、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以及脾脏胸腺系数表达情况。3、实验结果(1)体重、胸腺系数、脾脏系数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脾脏指数对比如图3所示,胸腺指数对比如图4所示。从图2-图4可以看出,各组大鼠体重、胸腺系数、脾脏系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cia大鼠体重、胸腺系数、脾脏系数无明显影响。(2)关节肿胀度各组大鼠的踝关节肿胀度测量结果如图5所示,给药前后踝关节肿胀度变化如图6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治疗一周后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度相对其他三组的明显增大。从图6可以看出,治疗1个月后,组合物组和甲氨蝶呤组相对于模型组关节肿胀度明显下降(p<0.05),由此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明显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度。(3)血清炎症指标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血清tnf-α结果分析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相对于正常组,cia模型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用药治疗后,组合物组与甲氨蝶呤组大鼠血清tnf-α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组合物对ci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有明显下调作用,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血清il-1β结果分析如图8所示,从图8可以看出,相对于正常组,cia模型组血清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用药治疗后,组合物组和甲氨蝶呤组大鼠血清il-1β表达显著减少(p<0.05)。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组合物对cia大鼠血清白介素1β水平有明显下调作用,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显著抗炎作用。(4)大鼠足垫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和关节破坏等情况各组大鼠治疗后的关节肿胀典型照片如图9所示,从图9可以看出,经1个月治疗给药后,组合物组cia大鼠足肿胀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由此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减轻cia大鼠足肿胀。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踝关节x光拍照图如图10所示,图中红色小圆圈圈起来的部分显示关节骨质破坏,黄色大圆圈圈起来的部分显示脚垫肿胀,从图10可以看出,经1个月治疗给药后,组合物组cia大鼠足垫肿胀、关节破坏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由此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减轻cia大鼠足垫肿胀、关节破坏等情况。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踝关节组织病理分析如图11所示,从图11可以看出,相对于正常组,cia模型组关节面消失且关节腔多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结缔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严重;组合物组关节腔较干净,炎症浸润等情况明显改善,滑膜增生有所改善。由此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改善cia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增殖、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延缓骨与软骨破坏的效果。结论:本发明的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可明显减轻cia大鼠关节肿胀度,x线显示能改善骨破坏,病理切片显示有良好的抑制滑膜组织增殖、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延缓骨与软骨破坏的效果;可显著降低cia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对cia大鼠具有改善症状、骨保护及抗炎的作用。二、临床实验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每剂150ml,分2次温服,一日两次,治疗周期6个月。实验结果如下:图12~13是治疗前后抗ccp抗体及其变化情况图。从整体上看,患者的ccp抗体滴度经过24周治疗后,高滴度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总体抗体下降率为56%(p>0.05)。图14~15是治疗前后rf滴度及其变化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患者整体rf滴度比例变化不大,经24周治疗后rf下降率为66.67%(p>0.05)。图16~17是治疗前后hscrp滴度及其变化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24周治疗后hscrp下降率为45%(p>0.05),整体滴度比例变化不大。图18~19是治疗前后esr滴度及其变化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24周治疗后esr下降率为44%(p>0.05),整体滴度比例变化不大。综上,本发明的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有降低ccp抗体、rf、hscrp、esr的潜在效果,且具有潜在的关节保护作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