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妇产科子宫疾病的扩宫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8541发布日期:2021-08-24 16:0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妇产科子宫疾病的扩宫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妇产科用扩宫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妇产科子宫疾病的扩宫仪。



背景技术:

宫颈管闭锁与狭窄是子宫颈异常的表现,也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原因。先天性宫颈管闭锁或狭窄多由于双侧苗勒氏管下段形成和融合不全所致。临床上罕见,常伴有子宫发育不全,第二性征大多发育正常。如患者子宫内膜功能良好时,青春期可因宫腔积血而出现周期性下腹痛,或月经过少伴痛经,经血还可经输卵管逆流入腹腔,引起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天性宫颈管闭锁与狭窄多见于人工流产后或宫颈炎电灼、冷冻治疗后。主要原因是吸宫时宫颈扩张不充分,或带着负压取出吸管,造成宫颈内膜损伤,创面粘连闭锁。

宫颈管闭锁时子宫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治疗手段一般采用物理方式进行,患者需要定期的进行宫颈扩张手术,现有的扩张方式采用不同型号的扩张器进行,并且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躺卧在床上进行,而且扩张器的端部暴露在阴道口处,这种治疗过程会给患者造成诸多的不便,并且各型号扩张器根据治疗的周期进行,太小会造成治疗周期增加,太大会造成患者阴部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妇产科子宫疾病的扩宫仪,包括;

宫口嵌入壳体;其具体为柱状,且上方直径小于下方直径,其上方前后两侧设置有半椭圆形浅口用于固定鸭嘴块,其表面前后两侧的下方设置有水滴槽,所述宫口嵌入壳体中部位置开设有格栅槽,所述宫口嵌入壳体左右两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扣杆;

防脱支撑件;所述防脱支撑件设置在两个所述鸭嘴块之间,所述防脱支撑件的头部为子弹状,其底端铰接在两个所述鸭嘴块之间;

扩张部分;所述扩张部分套设在所述宫口嵌入壳体内腔的中部,其包括气囊部分,所述气囊部分套设在所述格栅槽上,所述气囊部分的内侧连通有聚气套,聚气套贯穿过格栅槽,且所述聚气套内侧设置有气流通道;

限位锁紧机构;所述限位锁紧机构具有两个,其设置在所述水滴槽内;

联动机构;其包括气管分压机构和单向启动机构,所述单向启动机构套设在所述宫口嵌入壳体的底部,所述气管分压机构连通在所述单向启动机构的顶部,且所述气管分压机构上套设有第一隔气板和第二隔气板,所述第一隔气板和第二隔气板将所述扩张部分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两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壁上侧设置有扣槽,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底端铰接有一个活动座,所述扣槽套在所述扣杆上;

加气机构;所述加气机构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单向启动机构内,所述固定管贯穿所述活动座,所述固定管的底端设置有按压气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脱支撑件包括剪刀块,所述剪刀块通过转杆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鸭嘴块之间,所述剪刀块的外表面开设的嵌入槽内镶嵌有硅胶块,所述硅胶块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铰接有叶状触角,所述剪刀块活动连接有套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锁紧机构包括塑料水滴框,所述塑料水滴框通过粘接层固定在所述水滴槽内,所述塑料水滴框内腔设置有连接气管,所述塑料水滴框内套设有内嵌框,所述内嵌框内活动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通过弹性pvc膜一与所述内嵌框内壁连接,所述u形架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塑形条,两个所述塑形条顶部固定连接有塑形框,所述塑形框表面通过弹性pvc膜二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框内,所述塑形条与所述塑形框内设置有夹紧橡胶件,所述塑料水滴框底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夹紧橡胶件包括贴合部分一和贴合部分二,所述贴合部分一和贴合部分二之间设置有可弯曲部分,当所述塑料水滴框充气时,所述贴合部分一和贴合部分二受压弯曲并与宫颈苍穹内外壁贴合,可弯曲部分与苍穹底部接触,所述贴合部分二包括弧形平滑部分一,所述弧形平滑部分一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褶皱部分一,所述贴合部分一包括弧形平滑部分二,所述弧形平滑部分二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褶皱部分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单向启动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上套设有气管,所述气管内腔中部套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活动贯穿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的底端连通有敞口进气套,所述敞口进气套上设置有密封环,所述敞口进气套顶部通过多个丝弹簧与所述隔板弹性连接,所述气管内壁两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所述套筒顶部左右两侧开设出气孔内弹性连接有密封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气管分压机构包括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中空管贯穿所述第一隔气板和第二隔气板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分气接头,所述分气接头与所述连接气管连通,所述第二部分开设有出气孔,所述中空管内套设有密封活塞环,所述密封活塞环顶部连通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上铰接有两个连杆,所述连杆铰接在所述套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密封帽包括堵杆,所述堵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杆,所述出气杆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套筒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堵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帽,所述气管上开设的泄气口,所述气管位于泄气口套设有泄气环,所述泄气环通过铰接条与所述橡胶帽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鸭嘴块包括细端和扩张端,所述细端和扩张端之间固定,所述细端的一端为扁平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对宫颈进行扩张手术时,将该装置从阴道扩张器内腔插入,移动至宫颈处,将宫口嵌入壳体顶端从宫颈口插入,此时,鸭嘴块进入宫口,鸭嘴块的扁平状缓慢的支撑开宫口,在继续深入过程中,宫口经过细端,使得宫口缓慢扩张,这样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细端继续支撑开宫口,当扩张端完全进入宫颈内,此时宫口嵌入壳体完全位于宫颈腔内,从而实现手术中的埋置操作;转动固定管,固定管的一端与单向启动机构脱离,相背方向移动两个弧形板,弧形板上的扣槽与扣杆脱离,这样,固定管和辅助机构装置脱离,进而能够将其隐藏的放置在患者体内,从而可以解决现有的扩张器在治疗过程,端部外置且患者需要躺卧在床上,该扩张器使用中,患者可以随意走动;

2、在完成埋置后,通过按压按压气囊,防脱支撑件、扩张部分和限位锁紧机构在气压的作用下,能够与子宫宫颈壁贴合,扩张部分根据治疗的周期可进行内径调节,使得扩张部分直径可以随时调节,以满足治疗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内部气压的状态下,顶杆使得连杆撑开,这样扩张部分撑开与宫颈内腔壁接触,能够防止脱落;限位锁紧机构内部灌装气体后,限位锁紧机构撑开与宫颈底部接触,这样内外结合,使得装置与宫颈端稳定的贴合;

3、本发明通过对防脱支撑件的使用,当顶杆带动铰接杆向上移动,顶杆使得连杆撑开时,剪刀块能够被连杆推动撑开,这样撑开后剪刀块与子宫腔底接触,在剪刀块撑开的过程中,剪刀块上的叶状触角重力下落,叶状触角与子宫内腔内壁底部接触,这样多个叶状触角撑开后,使得扩张器紧紧的埋置在宫颈内,这样在患者行走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下落的情况,叶状触角为医用硅胶,这样能够避免造成患者子宫损伤的风险;

4、通过对扩张部分的使用,当气体进入第一隔气板和第二隔气板之间时,第一隔气板和第二隔气板之间的气压增加,气体从气流通道经过聚气套并进入气囊部分,这样气囊部分扩张,这样气囊部分能够根据治疗的情况来调节其直径,进而可以满足治疗的要求,而且能够保护患者的宫颈口。

5、通过对限位锁紧机构的使用,当气体从分气接头进入塑料水滴框内,塑料水滴框内部的压力增加,这样弹性pvc膜一和弹性pvc膜二受到气压的作用,缓慢的膨胀,u形架会在内嵌框转动,u形架的端部翘起,这样位于u形架内的贴合部分二与贴合部分一形成了夹角,贴合部分一和贴合部分二受压弯曲并与宫颈苍穹内外壁贴合,可弯曲部分与苍穹底部接触,褶皱部分一和褶皱部分二能够在气压的作用下实现张合,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宫颈大小的患者使用,并形成更好的贴合感,弧形平滑部分一将宫颈外壁包裹,弧形平滑部分二与宫颈内壁贴合,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防止扩宫装置进入子宫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宫口嵌入壳体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限位锁紧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夹紧橡胶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气管分压机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单向启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鸭嘴块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宫口嵌入壳体、2防脱支撑件、21套杆、22剪刀块、23硅胶块、24活动槽、25叶状触角、26转杆、3扩张部分、31气流通道、32聚气套、33囊部分、4限位锁紧机构、41粘接层、42塑料水滴框、43连接气管、44内嵌框、45u形架、46弹性pvc膜一、47贴合部分二、471弧形平滑部分一、472褶皱部分一、48倾斜面、49塑形条、410塑形框、411贴合部分一、4111弧形平滑部分二、4112褶皱部分二、412弹性pvc膜二、413可弯曲部分、5辅助机构、51弧形板、52扣槽、53活动座、6扣杆、7固定管、8按压气囊、9鸭嘴块、10单向启动机构、101套筒、102气管、103连接杆、104橡胶板、105隔板、106进气嘴、107敞口进气套、108密封环、109丝弹簧、110密封帽、1101套环、11气管分压机构、111第一部分、112分气接头、113第二部分、114出气孔、115第三部分、116密封活塞环、117伸缩管、118顶杆、119连杆、12第二隔气板、13第一隔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7,一种用于治疗妇产科子宫疾病的扩宫仪,包括;

如图1所示,宫口嵌入壳体1;其具体为柱状,且上方直径小于下方直径,其上方前后两侧设置有半椭圆形浅口用于固定鸭嘴块9;鸭嘴块9包括细端92和扩张端91,细端92和扩张端91之间固定,细端92的一端为扁平状93,宫口嵌入壳体1表面前后两侧的下方设置有水滴槽,宫口嵌入壳体1中部位置开设有格栅槽,宫口嵌入壳体1左右两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扣杆6,辅助机构5,辅助机构5包括两个弧形板51,弧形板51内壁上侧设置有扣槽52,两个弧形板51的底端铰接有一个活动座53,扣槽52套在扣杆6上;加气机构包括固定管7,固定管7的一端套设在单向启动机构10内,固定管7贯穿活动座53;

在对宫颈进行扩张手术时,首先将两个弧形板51上的扣槽52套在扣杆6上,将固定管7的一端贯穿活动座53,使其一端与宫口嵌入壳体1底部安装,再手持活动座53处,使得两个弧形板51将宫口嵌入壳体1加紧,再将该装置从阴道扩张器内腔插入,移动至宫颈处,将宫口嵌入壳体1顶端从宫颈口插入,此时,鸭嘴块9进入宫口,鸭嘴块9的扁平状93缓慢的支撑开宫口,在继续深入过程中,宫口经过细端92,使得宫口缓慢扩张,这样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细端92继续支撑开宫口,当扩张端93完全进入宫颈内,此时宫口嵌入壳体1完全位于宫颈腔内,从而实现手术中的埋置操作;

在完成埋置后,转动固定管7,固定管7的一端与单向启动机构10脱离,在相背方向移动两个弧形板51,弧形板51上的扣槽52与扣杆6脱离,这样,固定管7和辅助机构5装置脱离,进而能够将其隐藏的放置在患者体内,从而可以解决现有的扩张器在治疗过程,端部外置且患者需要躺卧在床上,该扩张器使用中,患者可以随意走动。

联动机构;其包括气管分压机构11和单向启动机构10,单向启动机构10套设在宫口嵌入壳体1的底部,气管分压机构11连通在单向启动机构10的顶部,且气管分压机构11上套设有第一隔气板13和第二隔气板12,第一隔气板13和第二隔气板12将扩张部分3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单向启动机构10包括套筒101,套筒101上套设有气管102,气管102内腔中部套设有隔板105,隔板105上活动贯穿有进气嘴106,进气嘴106的底端连通有敞口进气套107,敞口进气套107上设置有密封环108,敞口进气套107顶部通过多个丝弹簧109与隔板105弹性连接,气管102内壁两侧通过连接杆103固定连接有橡胶板104,套筒101顶部左右两侧开设出气孔内弹性连接有密封帽110;

气管分压机构11包括中空管,中空管包括第一部分111、第二部分113和第三部分115,中空管贯穿第一隔气板13和第二隔气板12的轴心位置,第一部分111设置有分气接头112,分气接头112与连接气管43连通,第二部分113开设有出气孔114,中空管内套设有密封活塞环116,密封活塞环116顶部连通有伸缩管117,伸缩管1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118,顶杆1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杆116,铰接杆116上铰接有两个连杆119,连杆119铰接在套杆21上;

固定管7的底端设置有按压气囊8,固定管7一端与单向启动机构10连通,在宫口嵌入壳体1完全埋置在宫颈内时,通过按压按压气囊8,气体从固定管7内进入单向启动机构10内,气体通过套筒101进入气管102内时,气管102内的气体膨胀,气体从密封环108内进入进气嘴106内,气体在进气嘴106与敞口进气套107接触处受压力,进气嘴106在气压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敞口进气套107向下拉升丝弹簧109,这样在气压的作用下,进气嘴106与橡胶板104之间分离,气体从气管102内进入中空管内,这样中空管的气体经过第一部分111、第二部分113和第三部分115,防脱支撑件2、扩张部分3和限位锁紧机构4在气压的作用下,能够与子宫宫颈壁贴合,扩张部分3根据治疗的周期可进行内径调节,使得扩张部分3直径可以随时调节,以满足治疗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内部气压的状态下,气体从密封活塞环116内进入伸缩管117,伸缩管117在气压的作用下伸长,伸缩管117能够将顶杆118向上移动,这样顶杆118带动铰接杆116向上移动,顶杆118使得连杆119撑开,这样扩张部分3撑开与宫颈内腔壁接触,能够防止脱落;限位锁紧机构4内部灌装气体后,限位锁紧机构4撑开与宫颈底部接触,这样内外结合,使得装置与宫颈端稳定的贴合。

防脱支撑件2;防脱支撑件2设置在两个鸭嘴块9之间,防脱支撑件2的头部为子弹状,其底端铰接在两个鸭嘴块9之间,防脱支撑件2包括剪刀块22,剪刀块22通过转杆26活动连接在两个鸭嘴块9之间,剪刀块22的外表面开设的嵌入槽内镶嵌有硅胶块23,硅胶块23上开设有活动槽24,活动槽24内铰接有叶状触角25,剪刀块22活动连接有套杆21;

当顶杆118带动铰接杆116向上移动,顶杆118使得连杆119撑开时,剪刀块22能够被连杆119推动撑开,这样撑开后剪刀块22与子宫腔底接触,在剪刀块22撑开的过程中,剪刀块22上的叶状触角25重力下落,叶状触角25与子宫内腔内壁底部接触,这样多个叶状触角25撑开后,使得扩张器紧紧的埋置在宫颈内,这样在患者行走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下落的情况,叶状触角25为医用硅胶,这样能够避免造成患者子宫损伤的风险。

扩张部分3;扩张部分3套设在宫口嵌入壳体1内腔的中部,其包括气囊部分33,气囊部分33套设在格栅槽上,气囊部分33的内侧连通有聚气套32,聚气套32贯穿过格栅槽,且聚气套32内侧设置有气流通道31;

当气体进入第一隔气板13和第二隔气板12之间时,第一隔气板13和第二隔气板12之间的气压增加,气体从气流通道31经过聚气套32并进入气囊部分33,这样气囊部分33扩张,这样气囊部分33能够根据治疗的情况来调节其直径,进而可以满足治疗的要求。

如图3所示,限位锁紧机构4;限位锁紧机构4具有两个,其设置在水滴槽内,限位锁紧机构4包括塑料水滴框42,塑料水滴框42通过粘接层41固定在水滴槽内,塑料水滴框42内腔设置有连接气管43,塑料水滴框42内套设有内嵌框44,内嵌框44内活动连接有u形架45,u形架45通过弹性pvc膜一46与内嵌框44内壁连接,u形架45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塑形条49,两个塑形条49顶部固定连接有塑形框410,塑形框410表面通过弹性pvc膜二412固定连接在内框44内,塑形条49与塑形框410内设置有夹紧橡胶件,塑料水滴框42底端设置有倾斜面48,夹紧橡胶件包括贴合部分一411和贴合部分二47,贴合部分一411和贴合部分二47之间设置有可弯曲部分413,当塑料水滴框42充气时,贴合部分一411和贴合部分二47受压弯曲并与宫颈苍穹内外壁贴合,可弯曲部分413与苍穹底部接触,贴合部分二47包括弧形平滑部分一471,弧形平滑部分一47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褶皱部分一472,贴合部分一411包括弧形平滑部分二4111,弧形平滑部分二411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褶皱部分二4112;

当气体从分气接头112进入塑料水滴框42内,塑料水滴框42内部的压力增加,这样弹性pvc膜一46和弹性pvc膜二412受到气压的作用,缓慢的膨胀,u形架45会在内嵌框44转动,u形架45的端部翘起,这样位于u形架45内的贴合部分二47与贴合部分一411形成了夹角,贴合部分一411和贴合部分二47受压弯曲并与宫颈苍穹内外壁贴合,可弯曲部分413与苍穹底部接触,褶皱部分一472和褶皱部分二4112能够在气压的作用下实现张合,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宫颈大小的患者使用,并形成更好的贴合感,弧形平滑部分一471将宫颈外壁包裹,弧形平滑部分二4111与宫颈内壁贴合,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防止扩宫装置进入子宫内。

密封帽110包括堵杆,堵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杆,出气杆通过复位弹簧与套筒10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堵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帽,气管102上开设的泄气口,气管102位于泄气口套设有泄气环1101,泄气环1101通过铰接条与橡胶帽铰接。

在完成治疗后,将两个弧形板51的扣槽52移动至扣杆6处,并将扣槽52与扣杆6扣合,这样将固定管7从活动座53轴心处插入,并将固定管7的一端与单向启动机构10连通后,继续转动固定管7,当固定管7与出气杆接触后,固定管7挤压出气杆,这样堵杆与橡胶帽与出气孔脱离,这样橡胶帽通过铰接条将泄气环1101移动至泄气口的上方,这样内部气流可以从泄气口进入出气孔,并从套筒101处排出。

在具体的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弧形板51上的扣槽52套在扣杆6上,将固定管7的一端贯穿活动座53,使其一端与宫口嵌入壳体1底部安装,再手持活动座53处,使得两个弧形板51将宫口嵌入壳体1加紧,在将该装置从阴道扩张器内腔插入,移动至宫颈处,将宫口嵌入壳体1顶端从宫颈口插入,此时,鸭嘴块9进入宫口,鸭嘴块9的扁平状93缓慢的支撑开宫口,在继续深入过程中,宫口经过细端92,使得宫口缓慢扩张,这样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细端92继续支撑开宫口,当扩张端93完全进入宫颈内,此时宫口嵌入壳体1完全位于宫颈腔内,从而实现手术中的埋置操作,在宫口嵌入壳体1完全埋置在宫颈内时,通过按压按压气囊8,气体从固定管7内进入单向启动机构10内,气体通过套筒101进入气管102内时,气管102内的气体膨胀,气体从密封环108内进入进气嘴106内,气体在进气嘴106与敞口进气套107接触处受压力,进气嘴106在气压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敞口进气套107向下拉升丝弹簧109,这样在气压的作用下,进气嘴106与橡胶板104之间分离,气体从气管102内进入中空管内,这样中空管的气体经过第一部分111、第二部分113和第三部分115,防脱支撑件2、扩张部分3和限位锁紧机构4在气压的作用下,能够与子宫宫颈壁贴合,扩张部分3根据治疗的周期可进行内径调节,使得扩张部分3直径可以随时调节,以满足治疗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内部气压的状态下,气体从密封活塞环116内进入伸缩管117,伸缩管117在气压的作用下伸长,伸缩管117能够将顶杆118向上移动,这样顶杆118带动铰接杆116向上移动,顶杆118使得连杆119撑开,当顶杆118带动铰接杆116向上移动,顶杆118使得连杆119撑开时,剪刀块22能够被连杆119推动撑开,这样撑开后剪刀块22与子宫腔底接触,在剪刀块22撑开的过程中,剪刀块22上的叶状触角25重力下落,叶状触角25与子宫内腔内壁底部接触,这样多个叶状触角25撑开后,使得扩张器紧紧的埋置在宫颈内,这样在患者行走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下落的情况,叶状触角25为医用硅胶,这样能够避免造成患者子宫损伤的风险,当气体进入第一隔气板13和第二隔气板12之间时,第一隔气板13和第二隔气板12之间的气压增加,气体从气流通道31经过聚气套32并进入气囊部分33,这样气囊部分33扩张,这样气囊部分33能够根据治疗的情况来调节其直径,进而可以满足治疗的要求,这样扩张部分3撑开与宫颈内腔壁接触,能够防止脱落;限位锁紧机构4内部灌装气体后,限位锁紧机构4撑开与宫颈底部接触,当气体从分气接头112进入塑料水滴框42内,塑料水滴框42内部的压力增加,这样弹性pvc膜一46和弹性pvc膜二412受到气压的作用,缓慢的膨胀,u形架45会在内嵌框44转动,u形架45的端部翘起,这样位于u形架45内的贴合部分二47与贴合部分一411形成了夹角,贴合部分一411和贴合部分二47受压弯曲并与宫颈苍穹内外壁贴合,可弯曲部分413与苍穹底部接触,褶皱部分一472和褶皱部分二4112能够在气压的作用下实现张合,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宫颈大小的患者使用,并形成更好的贴合感,弧形平滑部分一471将宫颈外壁包裹,弧形平滑部分二4111与宫颈内壁贴合,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防止扩宫装置进入子宫内,这样内外结合,使得装置与宫颈端稳定的贴合。

在完成治疗时,在完成治疗后,将两个弧形板51的扣槽52移动至扣杆6处,并将扣槽52与扣杆6扣合,这样将固定管7从活动座53轴心处插入,并将固定管7的一端与单向启动机构10连通后,继续转动固定管7,当固定管7与出气杆接触后,固定管7挤压出气杆,这样堵杆与橡胶帽与出气孔脱离,这样橡胶帽通过铰接条将泄气环1101移动至泄气口的上方,这样内部气流可以从泄气口进入出气孔,并从套筒101处排出,进而可以将装置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