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收胯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8608发布日期:2022-09-23 18:1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产后收胯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形衣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后收胯裤。


背景技术:

2.许多女性在孕期会变得体态丰满,出现脂肪堆积。并且,在孕期,女性体内会分泌一种帮助骨关节之间的肌肉韧带松弛的激素,其可以使得紧张的骨盆衔接韧带有所松弛,从而使得骨盆扩张,骨盆容积增大。因此,女性在产后通常会出现腹壁松弛、脂肪堆积、小腹隆起、屁股增大、胯部变宽的现象,如果不借助收塑产品矫正,身形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3.现有技术中,多使用收腹带或收胯带进行收腹或收胯,收腹带仅可作用于腹部,收胯带仅可作用于胯部,二者均为较窄的带状结构,其两端采用子母扣或魔术贴扣合;这种收塑产品作用部位有限,在收塑过程中,容易将堆积的脂肪挤向收塑位置的两侧,影响收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塑效果好的产后收胯裤。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产后收胯裤,包括连为一体的束腰上装和收胯下装,沿所述收胯下装至束腰上装的前部外侧设有绑带装置,该绑带装置包括第一绑带部、第二绑带部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部和第二绑带部的下端连接,上端逐渐分开,沿第一绑带部和第二绑带部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绑带孔,所述绑带两端由下至上交错穿过绑带孔并在绑带装置的上端固定以收紧第一绑带部和第二绑带部;所述收胯下装上设有第一收胯部和第二收胯部,第一收胯部和第二收胯部均为带状结构,其两端由收胯下装的后侧绕向其前侧、并在收胯下装的前侧固定。
7.进一步,所述第一收胯部设置在收胯下装对应于臀部上侧的位置,所述第二收胯部设置在收胯下装对应于臀部下侧的位置。
8.进一步,所述第一收胯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收胯部的两端固定。
9.进一步,所述第一收胯部左端与第二收胯部的右端固定,所述第一收胯部的右端与第二收胯部的左端固定。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收胯部和第二收胯部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
11.进一步,所述束腰上装上还设有第一收腹带和第一固定部,该第一收腹带的左端固定在束腰上装的腰部左侧,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束腰上装的腰部右侧,沿第一固定部竖向设有多列第一排扣,所述第一收腹带的右端设有与第一排扣配合的第一钩部。
12.进一步,所述束腰上装上还设有第二收腹带和第二固定部,该第二收腹带的右端固定在束腰上装的腰部右侧、且位于第一固定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束腰上装的腰部左侧、且位于第一收腹带的外侧,沿第二固定部竖向设有多列第二排扣,所述第二收腹带的左端设有与第二排扣配合的第二钩部。
13.进一步,所述绑带孔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14.进一步,所述束腰上装的背部竖向设有多根加强部。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产后收胯裤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产后收胯裤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束腰上装1、收胯下装2、第一绑带部3、第二绑带部4、绑带5、第一收胯部6、第二收胯部7、第一收腹带8、第一固定部9、第二收腹带10、第二固定部11、加强部12。
具体实施方式
20.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3.参见图1

图2,本技术产后收胯裤,包括连为一体的束腰上装1和收胯下装2,沿所述收胯下装2至束腰上装1的前部外侧设有绑带5装置,该绑带5装置包括第一绑带部3、第二绑带部4和绑带5,所述第一绑带部3和第二绑带部4的下端连接,上端逐渐分开,沿第一绑带部3和第二绑带部4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绑带5孔,所述绑带5两端由下至上交错穿过绑带5孔并在绑带5装置的上端固定以收紧第一绑带部3和第二绑带部4;所述收胯下装2上设有第一收胯部6和第二收胯部7,第一收胯部6和第二收胯部7均为带状结构,其两端由收胯下装2的后侧绕向其前侧、并在收胯下装2的前侧固定。
24.本技术通过将束腰上装1和收胯下装2连为一体,可同时对胯部、腹部和腰部进行收塑,收塑效果好;在收胯下装2和束腰上装1的前部外侧设置绑带5装置,在穿上该收胯裤后,通过收紧绑带5,可进一步对胯部、腹部和腰部进行收紧;在收胯下装2上分别设置由后侧绕向前侧并固定的第一收胯部6和第二收胯部7,进一步收胯提臀。
25.第一绑带部3和第二绑带部4的下端连接在收胯下装2的中部位置,第一绑带部3和第二绑带部4的上端逐渐分开,形成倒三角型;在第一绑带部3和第二绑带部4上设有绑带5
孔,该绑带5孔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更好的收紧腰腹部以及臀胯部。
26.第一收胯部6和第二收胯部7均为带状结构,第一收胯部6设置在收胯下装2对应于臀部上侧的位置,第二收胯部7设置在收胯下装2对应于臀部下侧的位置;第一收胯部6和第二收胯部7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第一收胯部6的左端绕向收胯下装2的前侧,并与同样绕向收胯下装2前侧的第二收胯部7的右端固定,第一收胯部6的右端绕向收胯下装2的前侧,并与同样绕向收胯下装2前侧的第二收胯部7左端固定。
27.通过该结构,使用时,第一收胯部6位于臀部上侧,在对臀部上侧的胯部进行收紧的同时,将臀部上侧的脂肪向下侧收紧;第二收胯部7位于臀部的下侧,在对臀部下侧的胯部进行收紧的同时,将臀部下侧的脂肪向上侧收紧,实现了收胯、提臀的功能,并且可防止脂肪向腰部挤压。
28.束腰上装1上还设有第一收腹带8和第一固定部9,该第一收腹带8的左端固定在束腰上装1的腰部左侧,第一固定部9固定在束腰上装1的腰部右侧,沿第一固定部9竖向设有多列第一排扣,所述第一收腹带8的右端设有与第一排扣配合的第一钩部。
29.束腰上装1上还设有第二收腹带10和第二固定部11,该第二收腹带10的右端固定在束腰上装1的腰部右侧、且位于第一固定部9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部11固定在束腰上装1的腰部左侧、且位于第一收腹带8的外侧,沿第二固定部11竖向设有多列第二排扣,所述第二收腹带10的左端设有与第二排扣配合的第二钩部。
30.使用时,第一收腹带8的第一钩部与第一固定部9的第一排扣扣合,第二收腹带10的第二钩部与第二固定部11的第二排扣扣合,通过该两个加强收复装置,进一步收紧腰部和腹部。
31.在束腰上装1的背部竖向设有多根加强部12,一堆束腰上装1的背部进一步进行定位。
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