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3601发布日期:2022-08-06 04:5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侧弯筛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 指青少年脊柱有结构性侧凸、在冠状面上 cobb 角>10
°
,且合并有脊柱旋转而无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一种慢性疾病,可表现为冠状面上的侧弯、矢状面上的失平衡和椎体在横轴位上旋转在内的脊椎和躯干三维畸形。使脊柱向侧方凸出弧形或"s"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严重者会影响生长发育,影响心肺功能等。近年来,我国对脊柱病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针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筛查和预防已成为青少年的体质脊柱健康的重点,在脊柱侧凸筛查工作中,持续不断地研究并致力于如何高效、快速、准确地筛查,以提高筛查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是尤为重要的。
3.目前,在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过程中,普遍采用人工手持脊柱侧弯测量仪进行筛查,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23133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弯测量仪和脊柱侧弯测量系统,其通过手持测量仪,使测量仪本体的测量面与人体背部贴合后,沿人体背部脊柱由上向下进行移动测量,但在测量过程中,因没有参照物,双手在移动时,无法保证测量仪平衡,导致测量的数据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小测量数据误差的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
5.一种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板体,在测量板体下端的测量面上开设有供脊柱通过的凹槽,所述测量板体沿人体背部的脊柱位置由上至下进行移动测量,以检测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所述测量板体上设置有激光投线装置,所述激光投线装置可向人体背部投射光线,所述投射的光线与测量板体的测量面垂直,所述测量板体在光线的引导下,在背部进行移动测量,以保持测量板体平衡,测量方向不发生偏移。
6.优选的,所述测量板体的前端面为检测方向,所述激光投线装置沿测量板体的中心向下投射光线,且所投射的光线向测量板体的检测方向延伸投射,使投射的光线在背部脊柱的位置形成一条垂直线。
7.优选的,所述测量板体的左右两侧的端部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向所述测量板体的前端面方向弯折。
8.优选的,所述测量板体的左右两侧的端部设置有垂直开设的滑槽,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与滑槽配合连接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滑槽配合安装,以使手持部可沿滑槽上下自由滑动。
9.优选的,所述测量板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倾斜角度观察装置,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与所述测量板体的测量面垂直,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可显示所述测量板体的倾斜角
度。
10.优选的,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上设置有半圆形的角度可视测量槽,所述角度可视测量槽上设置有角度标尺线,所述角度测量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标记球,所述标记球在重心的作用下可沿角度可视测量槽内可自由移动,以显示倾斜角度观察装置倾斜的角度。
11.优选的,所述测量板体的前端面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垂直开设,与所述测量板体上端联通,在收容槽的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可沿卡槽插入收容槽内。
12.优选的,所述测量板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打点功能键,所述打点功能键靠近所述测量板体一侧的手持部。
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通过在测量板体上设置激光投线装置,利用激光投线装置向人体背部投射光线,所述投射的光线与测量板体的测量面垂直,在手持测量板体沿人体背部脊柱由上向下进行移动测量时,根据光线的引导进行定位和校正,使测量板体在背部保持平衡,和测量方向不发生偏移,以减小测量数据误差,提高了筛查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所述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所述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所述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所述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所述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测量板体01、测量面11、凹槽12、激光投线装置13、前端面14、后端面15、滑槽16、收容槽17、卡槽18、倾斜角度测量传感器04、手持部02、卡合部21、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角度可视测量槽31、标记球32、角度标尺线33、打点功能键05。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请参看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板体01,在测量板体01下端的测量面11上开设有供脊柱通过的凹槽12,所述测量板体01沿人体背部的脊柱位置由上至下进行移动测量,以检测脊柱侧弯旋转角度,所述测量板体01上设置有激光投线装置13,所述激光投线装置13可向人体背部投射光线,所述投射的光线与测量板体01的测量面11垂直,所述测量板体01在光线的引导下,在背部进行移动测量,以保持测量板体01平衡,测量方向不发生偏移。
22.具体的,所述测量板体01的正中间位置,位于凹槽12的正上方设置有可容纳激光投线装置13空腔,将所述激光投线装置13设置在空腔内,所述激光投线装置13也可以设置在测量板体01上端面或前端面14的侧壁上,并位于测量板体01的正中心,测量时,激光投线
装置13沿人体背部的脊柱位置投设光线,光线位于脊柱的中心,其投射的光线与测量板体01的测量面11垂直,所述测量板体01上设置有倾斜角度测量传感器04,用于检测脊柱侧弯的角度,手持测量板体01沿人体背部脊柱由上向下进行移动测量时,根据光线的引导进行定位和校正,使测量板体01的左右两侧在背部保持平衡,和测量方向不发生偏移,以减小测量数据误差。该装置中,所述激光投线装置13优选为一字线激光定位灯,可投出直线形光束,通过外接电源或电池进行供电,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不占用空间,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施工、服装裁剪、检测等技术领域。
23.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板体01的前端面14为检测方向,所述激光投线装置13沿测量板体01的中心向下投射光线,且所投射的光线向测量板体01的检测方向延伸投射,并同时向测量板体01的后端面15投射光线,使投射的光线在背部脊柱的位置形成一条垂直线。
24.请继续参看图1至图2,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板体01的左右两侧的端部设置有手持部02,所述手持部02向所述测量板体01的前端面14方向弯折,测量时,便于握持,便于掌握平衡。
25.请参看图2和图5,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板体01的左右两侧的端部设置有垂直开设的滑槽16,所述手持部02上设置有与滑槽16配合连接的卡合部21,所述卡合部21与滑槽16配合安装,以使手持部02可沿滑槽16上下自由滑动。使用时,测量板体01贴合背部脊柱的进行测量,两侧的手柄与测量板体01自由滑动,以减小手部的重量对测量板体01的测量数据的影响。
26.请继续参看图1或图2,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板体01的前端面14上设置有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与所述测量板体01的测量面11垂直,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可显示所述测量板体01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可实时观察测量板体01的测量情况,根据观察的测量情况,操作人员可及时调整打点和记录的位置,避免了盲打点记录,或打点位置不佳,可提高筛查准确度。
27.进一步的,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上设置有半圆形的角度可视测量槽31,所述角度可视测量槽31上设置有角度标尺线33,所述角度测量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标记球32,所述标记球32在重心的作用下可沿角度可视测量槽31内可自由移动,以显示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倾斜的角度。
28.请参看图5,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板体01的前端面14上开设有收容槽17,所述收容槽17垂直开设,与所述测量板体01上端联通,在收容槽17的两侧设置有卡槽18,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可沿卡槽18插入收容槽17内,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的测量水平面与所述测量板体01的测量面11平行,所述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随测量板体01同步移动。
29.请参看图3,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板体01的后端面15上设置有打点功能键05,所述打点功能键05靠近所述测量板体01一侧的手持部02。所述打点功能键05配合倾斜角度测量传感器04进行使用。
30.本装置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激光投线装置13在人体背部投射的光线,作为参照物,根据光线的引导进行定位和校正,使测量板体01在背部保持平衡,和测量方向不发生偏移,以减小测量数据误差,在测量时,可根据倾斜角度观察装置03可实时观察测量板体01的测量情况,操作人员可及时调整打点和记录的位置,避免了盲打点记录,提高了筛查的有效性
与准确性。
3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