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95693发布日期:2022-11-02 04:1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2.在一次性尿布或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的穿用状态中,为了提高在裆部的合身性和防漏性的目的,已知有使吸收体变形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由中央吸收体和一对侧吸收体构成一次性尿布的吸收体,在吸收体的两侧配置侧吸收体立起用的弹性部件。利用该尿布具有以下的优点:在穿用状态下侧吸收体通过弹性部件的收缩力而立起,因此裆部的宽度变窄,合身感变得良好,并且由于立起的侧吸收体而不容易发生侧漏。
3.也提案有通过使吸收体薄型化来提高尿布的合身性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具有由上层吸收体和下层吸收体这2层构成的吸收体的一次性尿布中,由纸浆和吸收性聚合物构成上层吸收体,由在2个片之间配置有吸收性聚合物的结构构成下层吸收体。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1061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5098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在这些片之间的吸收体。
9.上述正面片覆盖上述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并且具有从该吸收体的各侧缘向侧方分别延伸出去的一对延伸部,该各延伸部在该吸收体的各侧缘分别折返并且分别覆盖该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的各侧部。
10.上述各延伸部与上述吸收体在非肌肤相对面中分别接合于相邻的非肌肤侧部件。
11.上述吸收体具有吸收性片,该吸收性片具有相同的或者不同的2个纤维片、和配置在该纤维片之间的吸收性聚合物的颗粒。
12.沿着上述吸收体的各侧缘,在该吸收体与上述正面片之间,分别配置有弹性部件。
13.通过上述各弹性部件的收缩,上述吸收体构成为该吸收体的各侧部分别能够以该吸收体与上述非肌肤侧部件的接合位置为起点立起。
14.上述吸收体之中,在通过上述各弹性部件的收缩能够立起的部位至少存在上述吸收性片。
附图说明
15.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16.图2是关于将图1所示的尿布在侧封部撕开并展开,使各部的弹性部件伸长扩展成平面状的状态,局部剖开来表示的示意性的平面图。
17.图3是说明图1所示的尿布中的吸收体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宽度方向截面图。
18.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iv-iv线截面的横截面图。
19.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v-v线截面的横截面图。
20.图6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吸收体的吸液前的状态的放大图,图6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吸收体的吸液后的状态的放大图。
21.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在穿用时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坐着的状态的立体图。
22.图8是说明吸收体的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23.图9是说明弹性部件的另一个配置状态的示意性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上所述,已知有各种提高尿布的穿用状态下的合身性的技术,但是,在吸收了液体后也能够维持合身性并且不易产生穿用状态下的不舒适感的尿布,至此为止没有被提案。
25.因此,本发明涉及即使在吸收液体后吸收体也柔软,不易产生在穿用状态下的不舒适感的吸收性物品。
26.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基于其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例的一次性尿布(以下也称为“尿布”。)。如图1至图5所示,尿布1是所谓的短裤型的尿布,具有吸收性主体5,其包括正面片2、背面片3和配置在这两个片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4。正面片2为液体透过性的片。背面片3为液体不透过性或者液体难透过性的片。并且,尿布1在吸收性主体5的非肌肤抵接面侧具有外装体10。
27.吸收性主体5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整体沿着尿布1的长度方向x呈大致纵长的矩形的俯视形状,其整体被薄页纸(tissue paper)或透水性的无纺布构成的透水性的包覆片(未图示)包覆。
28.尿布1如图2所示,在穿用时被划分为配置在穿用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配置在穿用者的背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裆部c。
29.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非肌肤抵接面侧”是指吸收性主体等的各部件的正背两侧(面)之中、在穿用时配置在与穿用者的肌肤侧相反侧的一侧(面)。另外,以下有时使用“肌肤抵接面侧”这一词语,这是指各部件的正背两侧(面)之中、在穿用时配置在穿用者的肌肤侧的一侧(面)。“长度方向x”是指与各部件的长边平行的方向。另外,以下有时使用“宽度方向y”这一词语,这是指与该长度方向x正交的方向。
30.如图2所示,吸收性主体5呈纵长的矩形形状,以使其长度方向x与尿布的长度方向x一致,且从腹侧部a直至背侧部b的方式,利用热熔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方法接合于外装体1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外装体10的位于腹侧部a的部分的两侧部和位于背侧部b的部分的两侧部利用热封合、高频封合、超声波封合等公知的接合方法相互接合,由此如图1所示形成有一对侧封部。另外,通过该接合,在尿布1形成有腰部开口部7和一对腿部开口部8、8。
31.外装体10形成尿布的轮廓。在俯视时的外装体中、长度方向x的中央区域的两侧缘向宽度方向y的中央弯曲。该区域为裆部c。从裆部c向长度方向x的前后延伸出去的区域为腹侧部a和背侧部b。
32.外装体10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由2个外装体形成用片、和固定在这2个片间的各
部的弹性部件构成。图5是表示弹性部件收缩的自然状态的图。在构成2个外装体形成用片的外层片11与内层片12之间,在腰部开口部7的周缘部形成腰部皱褶的腰部弹性部件71、在腿部开口部8的周缘部形成腿部皱褶的腿部弹性部件81、和在腰身部d(从腰部开口部7的周缘端向下方隔开间隔的位置至腿部开口部8的上端的区域)形成左右分割的状态的腰身皱褶的腰身弹性部件91,分别以伸长状态利用热熔粘接剂等接合方法被接合固定。
33.外层片11和内层片12优选均由透气性的无纺布构成。这2个片之中,位于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外层片11具有在其长度方向x上从位于肌肤抵接面侧的内层片12的前后端边缘分别延伸出去的延伸部。这些延伸部分别在吸收性主体5被配置在内层片12上之后,以覆盖吸收性主体5的前后端部(长度方向x的两端)的方式向吸收性主体5侧折返并被粘接。
34.如图4所示,正面片2覆盖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而且,正面片2具有从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y的各侧缘4c、4d向宽度方向y外方分别延伸出去的一对延伸部2a、2b。正面片2的各延伸部2a、2b在吸收体4的各侧缘4c、4d分别被折返而分别包覆吸收体4中的非肌肤相对面的各侧部4e、4f。正面片2的各延伸部2a、2b分别接合于与吸收体4在非肌肤相对面相邻的作为非肌肤侧部件的背面片3。
35.正面片2在其两侧缘部21、21接合并固定于背面片3和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形成成为接合位置的主体接合固定部67、67。主体接合固定部67通过使用热封合、高频封合、超声波封合、热熔型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方法,将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正面片2的侧缘部21和背面片3接合而形成。
36.在外装体10的肌肤抵接面侧,依次接合有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和吸收性主体5。外装体10和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被外装体接合固定部13接合。外装体接合固定部13配置在比主体接合固定部67靠尿布宽度方向外方的位置。对于这些各部件的接合能够利用热熔粘接剂等的接合方法。
37.在吸收性主体5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形成有一对防漏翻边6、6。防漏翻边6以在尿布长度方向x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具有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多个防漏翻边形成用弹性部件61和1个防漏翻边牵拉用弹性部件62。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接合于吸收性主体5。防漏翻边形成用弹性部件61在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的自由端附近以伸长状态被固定。防漏翻边牵拉用弹性部件62在构成防漏翻边6的固定端的主体接合固定部67与自由端之间以伸长状态被固定。防漏翻边牵拉用弹性部件62在防漏翻边6中的防漏翻边形成用弹性部件61与主体接合固定部67之间,在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防漏翻边6)的长度方向整体上连续地配置。
38.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使用将1个规定宽度的带状的拨水性片以沿其长度方向x的折叠轴对折,并用热熔粘接剂或者部分的热封合或者超声波封合等将相对的层之间接合而成的2层构造的片。防漏翻边形成用弹性部件61和1个防漏翻边牵拉用弹性部件62以伸长状态固定在该2层构造的层之间。
39.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如图2所示,分别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b、更具体而言分别在吸收性主体5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部,以覆盖吸收性主体5的肌肤抵接面侧的状态与该吸收性主体5的肌肤抵接面抵接。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在与吸收性主体5的接合部以外的部分与吸收性主体5成为非接合状态。其结果是,防漏翻边6如图5所示,至少在裆部c中能够立起。如上所述,在防漏翻边6的自由端(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的折返端)附近,多个防漏翻边形成用弹性部件61以在吸收性主体5的宽度方向y上排列的状态,在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防漏翻
边6)的整个长度方向上被固定。根据该结构,立起的防漏翻边6的前端部分与穿用者的肌肤进行面接触。其结果是,尿布1与身体的紧贴性提高而防漏性能提高,并且能够使防漏翻边6与肌肤轻柔地接触。
40.在尿布1中,沿着吸收体4的各侧缘4c、4d,在吸收体4与正面片2之间分别配置有弹性部件9。弹性部件9通过以在一个方向上伸长的状态被固定,而能够在该方向上伸缩。弹性部件9是吸收体立起用的弹性部件,在尿布1的展开状态下分别被设置在比防漏翻边6侧的弹性部件62靠尿布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吸收体4以在裆部c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部4e、4f立起的方式构成。即,通过一对弹性部件9的收缩,如图5所示,吸收体4构成为以成为吸收体4与背面片3的接合位置的主体接合固定部67、67作为起点,吸收体4的各侧部4e、4f分别能够立起的结构。
41.吸收体4具有吸收性片42、和与吸收性片42不同构造的辅助层41。吸收性片42如后述的图6的(a)和(b)所示,在最外表面具有第一纤维片421和第二纤维片422这2个片。辅助层41层叠在吸收性片42的上表面且配置在吸收性片42的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在尿布1中构成为在吸收体4之中的、通过各弹性部件9的收缩能够立起的部位至少存在吸收性片4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吸收体4的能够立起的部位是指,如图3所示,吸收体4在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y上向最外侧突出时的、处于从主体接合固定部67、67至位于正面片2的宽度方向y外侧的部位2c、2d为止的区域的部位。当以吸收性片42为基准描述时,是位于从与主体接合固定部67、67的接合部位,至位于比主体接合固定部67、67靠外侧的吸收性片42的两侧缘42a、42b之外的正面片2的部位2c、2d为止的直线距离区间l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4的各侧部4e、4f成为位于该直线距离区间l的部位。
42.现有的一次性尿布,因为在穿用状态下裆部c松垮肥大,所以腿不容易活动,穿着感变差。一直以来,虽然有使吸收体4自身的厚度较薄的技术,但是在吸收体4的薄型化的同时,没有关注吸收体4的各侧部4e、4f的立起性提高。并且,虽然有使吸收体4的各侧部4e、4f立起的技术,但是也没有关注利用使吸收体4较薄的技术来改善吸收后的穿着不舒适感的技术。
43.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因为在吸收体4之中、通过弹性部件9、9的收缩成为能够将主体接合固定部67、67作为起点立起的部位的侧部4e、4f,存在吸收性片42,所以能够抑制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y两侧部4e、4f的吸液后的厚度变化。由于该结构,能够提供即使吸收体4的肌肤抵接面侧的面4a和非肌肤抵接面侧的面4b吸液后也柔软而不容易产生穿用状态下的不舒适感的尿布1。
44.另外,如图7所示,因为在防漏翻边6设置有防漏翻边牵拉用弹性部件62,所以通过该弹性部件62产生的收缩力,防漏翻边6中的、防漏翻边形成用弹性部件61存在的自由端、与构成固定端的外装体接合固定部13之间的区域被向穿用者的腿周围侧牵拉。由于该结构,通过接合于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的正面片2,构成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y两侧部的吸收性片42的侧部4e、4f被向穿用者的腿周围侧牵拉,变得容易沿着腿周围。并且,通过吸收性片42的侧部4e、4f立起并被向腿周围侧牵拉,位于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辅助层41也被向宽度方向外方牵拉,辅助层41的形状稳定(保形性提高)。其结果是,裆部c的整洁流畅感提高,防漏性能也提高。
45.另外,外装体接合固定部13因为配置到比主体接合固定部67靠尿布宽度方向外侧
的位置,所以当通过配置在腿部开口部8的腿部弹性部件81的收缩力,外装体10被牵拉向宽度方向外侧时,吸收体4(吸收性片42、辅助层41)也通过外装体接合固定部13、防漏翻边形成用片60和主体接合固定部67被有效地向宽度方向外侧牵拉。其结果是,裆部c的整洁流畅感和防漏性能进一步提高。
46.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吸收体4所具有的与吸收性片42不同构造的辅助层41配置在能够立起的部位间ya(参照图3),所以两侧部4e、4f的立起不被辅助层41妨碍,更不容易产生在穿用状态下的不舒适感。并且,因为进行通过辅助层41的吸液,所以通过吸收性片42进行的吸液变少,抑制了吸液后的吸收性片42的厚度变化,保形性较好,确保了吸液性,而且更不容易产生在穿用状态下的不舒适感,故而优选。并且,吸收体4的肌肤抵接面侧的面4a和非肌肤抵接面侧的面4b即使在吸液后也柔软,能够降低穿着时的摩擦感,故而优选。
47.吸收体4在尿布1的中央区域的刚性值优选设定为吸收性片42单独的刚性值的2倍以上。如此一来,在尿布1的穿着状态中,即使能够立起的部位即侧部4e、4f在裆部c处立起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其刚性,产生了保形性良好的优点。尿布1的中央区域的刚性值优选为吸收性片42单独的刚性值的2.0倍以上,更优选为3.0倍以上,进一步如果为4.0倍以上,则保形性进一步提高。
48.吸收性片42的厚度从液体吸收性提高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6mm以上。另外,从提高使用包含吸收性片42的吸收性物品时的使用者的使用感的观点考虑,吸收性片42的厚度优选为4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mm以下。上述的吸收性片42的厚度为在施加1.7kpa的压力下所测量得到的吸收性片整体的厚度。
49.辅助层41例如由合成纤维和/或吸水性天然纤维的积纤体构成,或者由合成纤维和/或吸水性天然纤维与吸收性聚合物的颗粒的积纤体构成。尤其是辅助层41由短纤浆(fluff pulp)和吸收性聚合物的颗粒的混合积纤体构成,从提高吸收体4的吸收容量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在辅助层41例如由短纤浆和吸收性聚合物的颗粒的混合积纤体构成的情况下,吸收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65~800g/m2,更优选为70~600g/m2,短纤浆的克重优选为80~600g/m2,更优选为100~400g/m2。
5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吸收性聚合物相对于构成吸收体4的吸收性片42中的各纤维片421、422以外的吸液性材料、和构成该吸收体4的辅助层41中的吸液性材料的合计量的质量比定义为fsr时,优选构成为吸收体4之中、能够立起的部位即侧部4e、4f的fsr比该能够立起的部位之间的部位4g的fsr大。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中央部的吸液性比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两侧部4e、4f高,即使在吸液后,也容易维持高保形性。
51.从使上述优点更加显著的观点考虑,部位4g的fsr相对于侧部4e、4f的fsr的比率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另外,该比率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尤其是,该比率优选为1.1以上且5.0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上且3.5以下。所谓“吸收性片42中的纤维片421、422以外的吸液性材料”是指,吸收性片42中的纤维片421、422以外的纤维材料和吸收性聚合物。所谓“辅助层41中的吸液性材料”是指,辅助层41中包含的纤维材料和吸收性聚合物。
52.设辅助层41的吸收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该辅助层41的构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pr1,吸收性片42的吸收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该吸收性片42的构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pr2时,pr2相对于pr1的比率(pr2/pr1)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
另外,该比率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尤其是,该比率优选为1.1以上且5.0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上且3.5以下。
53.吸收体4优选形成为辅助层41的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比吸收性片42的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大。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如图6的(b)所示,能够使吸液后的吸收性片42的厚度变化与辅助层41的厚度变化相比被抑制。其结果是,吸收体4的肌肤抵接面侧的面4a和非肌肤抵接面侧的面4b即使在吸液后也柔软,能够降低穿着时的摩擦感,故而优选。另外,因为吸收体4的中央部的保形性提高,故而优选。
54.从使该效果更加显著的观点考虑,将辅助层41的厚度变化量减去吸收性片42的厚度变化量时的差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另外,辅助层41的厚度变化量与吸收性片42的厚度变化量之差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尤其是,辅助层41的厚度变化量与吸收性片42的厚度变化量之差优选为1mm以上且20mm以下,更优选为2mm以上且15mm以下。
55.辅助层41或者吸收性片42的厚度变化量t0c能够根据以下的式子求得。
56.t0c=t0w-t0d57.t0w:辅助层41或者吸收性片42的吸液后在4.9mn/cm2负荷下的厚度
58.t0d:辅助层41或者吸收性片42的吸液前在4.9mn/cm2负荷下的厚度
59.吸收性片42的厚度变化量t0c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另外,厚度变化量t0c优选为0.5mm以上且25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且15mm以下。
60.吸收性片42的吸液前的厚度t0d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3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另外,吸液前的厚度t0d优选为0.1mm以上且5mm以下,更优选为0.3mm以上且3mm以下。
61.吸收性片42的吸液后的厚度t0w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另外,吸液后的厚度t0w优选为1mm以上且30mm以下,更优选为2mm以上且15mm以下。
62.辅助层41的厚度变化量t0c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优选为45mm以下,更优选为35mm以下,另外优选为2mm以上且4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上且35mm以下。
63.辅助层41的吸液前的厚度t0d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2mm以下,另外,优选为1mm以上且1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且12mm以下。
64.辅助层41的吸液后的厚度t0w优选为5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另外,优选为5mm以上且5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上且30mm以下。
65.接着,关于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t0c的测量方法进行说明。
66.作为测量装置,使用kato tech co.,ltd.制的kes-g5手持式压缩测试仪。将试样安装在测量装置的试验台,在具有面积2cm2的圆形平面的胶合板间压缩试样,对试样施加4.9mn/cm2(=0.5gf/cm2)的负荷,在该状态下测量试样的厚度。压缩速度设为0.5mm/sec,压缩最大负荷设为490mn/cm2(=50gf/cm2)。
67.在测量吸液前的4.9mn/cm2负荷下的厚度t0d(mm)时,将干燥状态的试样保持原样地作为测量试样使用。
68.在测量吸液后的在4.9mn/cm2负荷下的厚度t0w(mm)时,将干燥状态的试样在生理
盐水中浸渍30分钟后,使用kimtowel(擦拭纸)等吸水性片擦拭水分至从试样不漏出水分的程度,将该试样(吸液后试样)作为测量试样使用。
69.通过从吸液后的厚度t0w(mm)减去吸液前的厚度t0c(mm)(t0 w
-t0d),计算出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t0c(mm)。
70.如图3所示,辅助层41沿着宽度方向y的长度l1,以比主体接合固定部67、67之间的长度l2长的方式设置。详细而言,辅助层41的两侧缘41a、41b相对于主体接合固定部67、67向宽度方向y突出。因此,辅助层41形成为从在宽度方向y上的辅助层41的两侧缘41a、41b至正面片2的部位2c、2d的长度l3与能够立起的部位的长度l相比较短。
71.吸收体4中的成为能够立起的部位的宽度方向侧部4e、4f优选处于以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侧缘4c、4d为基准向内方去至少75%的长度的区域被吸收性片42占据的位置。即,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侧部4e、4f优选具有吸收性片42存在、且辅助层41不存在的区域。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不阻碍立起性而确保吸液性。从使该优点更加显著的观点考虑,吸收性片42所占据的比例优选为78%以上,更优选为8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5%以上。
72.辅助层41如图8所示,也可以具有在尿布1的长度方向x上延伸的成为低刚性部位的凹部45。在该情况下,将凹部45以位于吸收体4之中的能够立起的部位间ya的方式形成在辅助层41。在辅助层41中,形成凹部45的部位比没有形成凹部45的部位的纤维和吸收性聚合物的每单位面积的量少,成为刚性低的低刚性部位。因此,在穿着后的裆部c中,辅助层41在宽度方向y上容易变形,因此能够维持保形性并且降低僵硬感,故而优选。
7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弹性部件9、9配置在正面片2与吸收性片42之间,但也可以是该实施方式以外的配置。例如,如图9所示,在吸收性片42的两侧缘42a、42b及其附近的部位,各纤维片421、422之间形成为非接合状态的情况下,在成为非接合状态的部位430、430也可以分别配置弹性部件9、9。图9仅表示了一个侧缘42a一侧。像这样配置弹性部件9、9的情况下,因为吸液前后的弹性部件9的自然长度变化小,故而优选。
74.接着关于吸收性片42的结构进行说明。
75.吸收性片42由相同的2个纤维片421和纤维片422通过粘接剂425接合。图6的(a)和(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粘接剂425分别配置在纤维片421和纤维片422中的与吸收性聚合物423相对的面。图6的(a)示意性地表示吸液前的吸收体4的状态,图6的(b)示意性地表示吸液后的吸收体4的状态。在该图中,箭头z表示吸收体4的厚度方向。
76.在俯视吸收性片42时,在配置有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区域中,吸收性聚合物423以不能观察到在宏观上能够看得到的间隙的方式配置。“不能观察到在宏观上能够看得到的间隙”是指,虽然用肉眼看散布有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区域时,吸收性聚合物423以无遗漏地覆盖纤维片的一个面的方式配置,但在微观上看该区域时,允许非有意地形成吸收性聚合物423彼此之间的空隙的意思。该空隙为大致为10~1000μm左右。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散布有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区域中在微观上观察到的吸收性聚合物423彼此之间的空隙也称为“微观空隙”。
77.在散布有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区域中,具有纤维片421和纤维片422不隔着吸收性聚合物423、而通过粘接剂425直接接合的部位427(以下将其也称为“直接接合部位427”。)。直接接合部位427分别形成在上述的微观空隙中。直接接合部位427在片的厚度方向z上对其进行截面观察时,粘接剂425成为柱状将两个纤维片421、422彼此直接接合。直接接合部
位427在片平面方向上看吸收性片42时,呈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散点状地形成有多个。通过形成有直接接合部位427,能够将吸收性聚合物423保持在吸收性片42的规定的位置,并且能够使吸收性聚合物423的液体吸收性充分地发挥。直接接合部位427例如如后所述,能够通过适当地调整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克重和/或粒径、或者粘接剂425的涂布量和面积而形成。
78.吸收性片42优选不仅具有直接接合部位427,而且具有两个纤维片421、422隔着吸收性聚合物423通过粘接剂425接合的部位428(以下将其也称为“间接接合部位428”。)。间接接合部位428在对吸收性片42进行截面观察时,纤维片421中的粘接剂425的涂布部位、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存在部位和纤维片422中的粘接剂425的涂布部位分别在片厚度方向z上重叠。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吸收性聚合物423保持在吸收性片42的规定的位置,能够进一步减少吸收性聚合物423的不希望的移动或偏倚,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收性片42的液体吸收性。
79.作为粘接剂425,优选使用能够追随吸收性聚合物423的伴随液体吸收的膨润变化而伸长的具有柔软性的粘接剂。作为这样的原料,例如能够列举含有一种以上的以2-丙烯酸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氰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代表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等的丙烯酸类粘接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等的有机硅类粘接剂;以及含有天然橡胶等的天然橡胶类粘接剂;含有一种以上的聚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的异戊二烯类粘接剂;含有一种以上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的苯乙烯类粘接剂等之类的橡胶类粘接剂等。可以将它们的1种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如图6的(a)和(b)所示,粘接剂425分别配置在各纤维片421、422中的与吸收性聚合物423相对的面的情况下,配置在纤维片421的粘接剂和配置在纤维片422的粘接剂可以是相同种类,也可以是不同种类。
80.这些粘接剂之中,从柔软性和伸缩性优异,即使在吸收性聚合物423的膨润后两片421、422间也维持着直接接合的状态,并且体现收缩力,在两片421、422间容易保持吸收性聚合物423的观点考虑,作为粘接剂425优选使用橡胶类粘接剂,另外,在橡胶类粘接剂之中更优选的是使用苯乙烯类粘接剂。
81.从兼顾粘接剂的柔软性和与片的粘接性两者的观点考虑,粘接剂425优选为热熔粘接剂。作为热熔粘接剂,例如能够采用在上述的各种粘接剂中包含石油树脂或多萜树脂等增粘剂、石蜡类油等增塑剂、以及根据需要包含酚类、胺类、磷类、苯并咪唑类等抗氧化剂的粘接剂。
82.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纤维片为纤维的集合体,在赋予1.7kpa的压力下所测量的厚度为5mm以下。纤维片的厚度例如能够使用激光式位移计进行测量。作为各纤维片421、422的构成纤维,例如能够列举木浆、棉和麻等天然纸浆、丝光化纸浆和化学交联纸浆等改性纸浆、含有聚乙烯和聚丙烯等树脂而构成的合成纤维等的各种纤维。作为各纤维片421、422的形态,为纸、纺织布或者无纺布。
83.粘接剂425通过粘弹性测量获得的松弛时间在50℃时优选为1秒以上,更优选为2秒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秒以上。通过粘接剂425具有这样的值,能够体现适度的柔软性和伸
缩性,即使在吸收性聚合物的膨润后也能够在纤维片421、422间直接接合的状态下保持吸收性聚合物。
84.通常,松弛时间是表示材料的流动性的程度的物理特性,如果松弛时间短则粘接剂容易流动,因此通过在粘接剂伸长时作用的表面张力而伸长的部分变细,该部分容易断裂。其结果是,有可能不能维持各纤维片421、422间的接合状态。关于这一点,本发明的发明人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50℃时的松弛时间与粘接剂的伸长性的关联性高,另外,50℃时的松弛时间越长,则通过粘接剂的伸长而产生的伸长部分越不容易断裂,是适合于本发明使用的粘接剂。
85.通过粘弹性测量获得的粘接剂425在50℃的松弛时间,作为在以下的条件下测量粘接剂425的动态粘弹性时所得到的tanθ的值的倒数计算出来。详细而言,使用旋转式流变仪(安东帕(anton paar)公司制,型号:physica mcr301),将测量对象的粘接剂425配置在从下方支承测量试样的俯视为圆形形状的支承板、与在该支承板的上方相对配置的俯视为圆形形状的按压板之间。在该状态下的粘接剂425在俯视时呈圆形形状,厚度为1.5mm,直径为12mm。将测定时的频率设定为1hz,应变振幅设定为0.05%,冷却速度设定为2℃/分钟,在从120℃至-10℃的温度范围中进行测量。tanθ为将损耗模量g”除以储能模量g’而得到的值。
86.上述的粘弹性测量在测量对象的粘接剂425成为吸收性片42的构成要素的情况下,利用以下所示的溶剂提取法从吸收性片42收集粘接剂,以该收集的粘接剂作为测量对象。另外,测量对象的粘接剂425没有成为吸收性片42的构成要素,为未使用的粘接剂的情况下,将该未使用的粘接剂直接作为测量对象。无论是否成为吸收性片42的构成要素,粘接剂的松弛时间在至少一种情况下,在上述的范围内即可。
87.粘接剂的溶剂提取法例如能够按以下的方法进行。首先,在烧杯等容器中,将含有粘接剂425的吸收性片42与能够溶解粘接剂425的溶剂混合,使粘接剂425溶解在溶剂中。接着,将纤维片等固形物与粘接剂溶液分离,收集粘接剂溶液,将该粘接剂溶液利用旋转式蒸发器等进行减压干燥固化,得到固态形状的粘接剂。将像这样得到的粘接剂作为松弛时间的测量中的测量对象使用。在粘接剂的溶解中使用的溶剂根据粘接剂的种类等适当选择即可。测量对象的粘接剂为热熔粘接剂的情况下,作为该粘接剂的溶解中使用的溶剂,能够使用甲苯、甲乙酮、庚烷等一种以上的有机溶剂。
88.根据具有以上结构的吸收性片42,通过在直接接合部位存在的粘接剂425,能够使在各纤维片421、422间体现不产生吸收性聚合物423的移动或脱落的程度的适度的接合力,能够使吸收性聚合物423载持在纤维片间的适当的位置。另外,因为能够体现吸收性聚合物423能够充分地膨润的程度的适度的接合力,所以能够使吸收性聚合物423具有的液体吸收性充分地发挥。
89.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因为粘接剂425具有伸缩性,所以容易产生由吸收性聚合物423的膨润引起的在直接接合部位存在的粘接剂的伸长、和与此相伴的粘接剂的收缩的力的均衡,能够高效地体现能够兼顾在适当位置载持吸收性聚合物423和确保吸收性聚合物423能够膨润的空间的接合力。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收性片42的液体吸收性。
90.从使上述效果显著的观点考虑,粘接剂425在25℃的储能模量g’优选为10000pa以上,更优选为50000pa以上。另外,在25℃的损耗模量g”优选为10000pa以上,更优选为
50000pa以上。粘接剂425具有这样的值,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体现能够兼顾在适当的位置载持吸收性聚合物与确保吸收性聚合物能够膨润的空间这两者的夹持力。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例如能够用与上述的粘弹性测量的方法同样的方法测量。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能够通过适当地改变粘接剂425中包含的基础聚合物的组成和分子量、以及增塑剂的含量等来进行调整。
91.粘接剂425优选在各纤维片421、422的与吸收性聚合物423相对的面、和构成各纤维片421、422的纤维间的空隙中分别存在。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不容易发生在各纤维片421、422与粘接剂425的界面处的剥离,其结果是,通过在直接接合部位427中存在的粘接剂425的伸缩力,能够长时间夹持吸收性聚合物423。为了确认粘接剂425存在于构成各纤维片421、422的纤维间的空隙中,通过将测量对象的纤维片裁切为规定的尺寸,将其截面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例如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扫描电子显微镜jcm-6000)以倍率50~500倍进行观察而能够确认。
92.优选在第一纤维片421的与吸收性聚合物423相对的面、和第二纤维片422的与吸收性聚合物423相对的面的各自中涂布有粘接剂425。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在各纤维片421、422涂布的粘接剂彼此结合,能够在吸收性片42高效地形成直接接合部位427,并且能够兼顾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在适当的位置的载持、和吸收性聚合物423能够膨润的空间的确保。而且,因为粘接剂425能够容易存在于构成各纤维片421、422的纤维间的空隙中,所以也具有不容易发生在各纤维片421、422与粘接剂425的界面处的剥离这样的优点。
93.如图6的(a)和(b)所示,优选粘接剂425在纤维片422中的涂布面积,比粘接剂425在纤维片421中的涂布面积大。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在粘接剂425的涂布面积比纤维片421大的纤维片422上能够均匀地保持吸收性聚合物423,能够抑制吸收性聚合物423的不希望的移动或脱落,并且能够确保从粘接剂425的涂布面积比纤维片422小的纤维片421侧的透液性,提高液体的吸收速度。两个纤维片421、422各自的涂布面积是将具有相同形状和面积的各纤维片421、422以不产生片的没有重叠的部分的方式层叠来比较的。粘接剂425的涂布面积例如能够对于各纤维片421、422的附着有粘接剂425一侧的面使用墨粉(ink toner)等使粘接剂425的存在部位可视化,将该部位的面积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等分别计算出来。在识别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冷喷等将两片剥离后来测量。
94.从抑制吸收性聚合物423的不希望的移动和脱落,并且进一步提高液体的吸收速度的观点考虑,在纤维片421中的与纤维片422的接合区域,粘接剂425以具有非涂布部的方式不连续地涂布,并且在纤维片422的与纤维片421的接合区域的整个区域中,粘接剂425优选无间隙地连续地涂布。另外,也优选将纤维片421中的粘接剂425的非存在面、即吸收性片42的纤维片421侧的外表面,作为吸收性片42与液体最初相接触的面即受液面使用。所谓接合区域为,吸收性聚合物423以不能观察到在宏观上可看到的间隙的方式配置的区域。
95.在纤维片421中,作为以具有非涂布部的方式不连续地涂布粘接剂425的方式,例如能够列举螺旋状、山峰状、欧米伽(omega)状、窗帘状、条纹状等。
96.关于在吸收性片42的厚度方向z上的吸收性聚合物423与粘接剂425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吸收性聚合物423存在的区域与粘接剂425存在的区域一致。详细而言是,(a)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存在区域与涂布在纤维片421的粘接剂425的存在区域一致,而与涂布在纤维片422的粘接剂425的存在区域不一致的方式,(b)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存在区域与涂布在
纤维片422的粘接剂425的存在区域一致,但与涂布在纤维片421的粘接剂425的存在区域不一致的方式,和(c)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存在区域、与涂布在一个纤维片的粘接剂425的存在区域一致,并且该区域与涂布在另一个纤维片的粘接剂的存在区域重叠的方式之中的至少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存在区域与纤维片422中的粘接剂425的存在区域一致。另外,纤维片421中的粘接剂425因为以具有非涂布部的方式不连续地涂布,所以具有上述区域与纤维片421中的粘接剂425的涂布区域重叠的部位。
97.关于各纤维片421、422中的涂布了粘接剂425的部位分别加以关注时,优选涂布在纤维片421的粘接剂425的第一克重高于涂布在纤维片422的粘接剂425的第二克重。由于形成这样的结构,通过涂布在纤维片421的粘接剂425,容易形成与纤维片422的直接接合部位427,并且通过涂布在纤维片422的粘接剂425能够使吸收性聚合物423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液体的吸收性能。
98.而且,第一克重与第二克重的合计为500g/m2以下,更优选为3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g/m2以下。另外,第一克重与第二克重的合计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5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g/m2以上。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在纤维片间的保持性,并且不容易阻碍吸收性聚合物423的膨润,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液体的吸收性能。
99.根据同样的观点,第一克重优选为400g/m2以下,更优选为2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下,另外,20g/m2以上是现实的。第二克重优选为30g/m2以下,更优选为15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g/m2以下,另外,2g/m2以上是现实的。
100.上述的第一克重和第二克重为仅将各纤维片421、422中涂布有粘接剂425的涂布部作为对象,分别测量、计算出的值。详细而言,将吸收性片42中的各纤维片421、422分别分离后,测量附着有粘接剂425的纤维片421的质量a1(g)。另外,对于纤维片421的附着有粘接剂425的一侧的面,使用墨粉等将粘接剂425的存在部位可视化,在该状态下,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粘接剂425的存在部位的总面积s(m2)。接着,使纤维片421浸渍于有机溶剂,测量使所附着的粘接剂425溶解后的纤维片的质量a2(g)。第一克重(g/m2)能够以“(a1-a2)/s”表示的式子计算出来。同样地,第二克重(g/m2)能够以纤维片422作为对象,与上述方法同样地计算出来。
101.另外,还优选在纤维片421的面上存在的粘接剂425的厚度,比在纤维片422的面上存在的粘接剂425的厚度厚。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经由涂布在纤维片421的粘接剂425,容易形成与纤维片422的直接接合部位427,并且通过涂布在纤维片422的粘接剂425能够使吸收性聚合物423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液体的吸收性能。
102.从同样的观点考虑,在纤维片421的面上存在的粘接剂425的厚度,以比在纤维片422的面上存在的粘接剂425的厚度厚为条件,优选为20μm以上,更优选为40μm以上,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300μm以下。另外,在纤维片422的面上存在的粘接剂425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3μm以上,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下。关于在各纤维片421、422的面上存在的粘接剂425的厚度,将测量对象的纤维片裁切为规定的尺寸,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例如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扫描电子显微镜jcm-6000)以倍率50~500倍观察其截面时,将从测量对象的纤维片的界面突出的粘接剂425的厚度测量5个部位,将其算术平均值作为粘接剂425的厚度(μm)。
103.吸收性片42中,在干燥状态下的两个纤维片421、422间的剥离强度优选为0.1n/cm以上,更优选为0.2n/c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n/cm以上,优选为3n/cm以下,更优选为2n/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n/cm以下。通过具有这样的剥离强度,在吸收性片42的使用时能够体现充分的强度,而且在吸收性片的液体吸收后也可以维持强度。所谓干燥状态是指根据在105℃的环境下将吸收性片42加热一晚前后的重量变化且基于下述式计算出来的吸收性片42的含水量为20质量%以下。
104.含水率%=(干燥前质量―干燥后质量)/干燥前质量
×
100
105.剥离强度例如能够用以下的方法测量。将干燥状态的吸收性片切出来制作试验片。试验片的形状形成为使吸收性片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超过80mm并且宽度方向y的长度为25mm的矩形。在该试验片的长度方向x的一端,将纤维片421与纤维片422之间剥离,将剥离的部位以t字状安装在拉伸测试仪的各卡盘中。作为拉伸测试仪,例如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的autograph ag-x。卡盘间距离设为20mm。以拉伸速度300mm/min进行剥离,测量试验力平均强度。测量进行3次,将试验力平均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剥离强度(单位:n/25mm)。
106.吸收性片42在浸渍于生理盐水中30分钟时的厚度变化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mm以上,20mm以下是现实的。在生理盐水中浸渍30分钟时的吸收性片42的厚度变化优选以上述的范围增加。
107.另外,在将浸渍于生理盐水中30分钟后的两纤维片421、422间剥离时,两纤维片421、422间通过粘接剂425直接接合着的部位在每1cm2优选存在1个以上,更优选存在2个以上,进一步优选存在3个以上。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兼顾并提高吸收性聚合物的膨润性和固定性两者,液体吸收性进一步提高。
108.吸收性片42在湿润状态下的压缩变形率优选为25%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以上,70%以下是现实的。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在吸收性聚合物由于液体吸收而膨润后也能够维持吸收性片42的柔软性,在液体吸收后的吸收性片42的肌肤触感变得良好。所谓湿润状态是指,将干燥状态的纤维片1在吸收性片42的重量的200倍量的生理盐水中浸渍30分钟后,静置在网上将多余的水分用纸擦拭后的状态。
109.压缩变形率例如能够使用kato tech co.,ltd.制的kes-g5手持式压缩测试仪进行测量。具体而言,将具有5cm
×
5cm的尺寸的吸收性片在吸收性片42的重量的200倍量的生理盐水中浸渍30分钟后,安装在试验台上。接着,将浸渍后的吸收性片在具有面积2cm2的圆形平面的钢板间进行压缩。压缩速度设为20μm/sec,压缩最大负荷设为490mn/cm2(=50gf/cm2)。4.9mn/cm2(0.5gf/cm2)负荷时的厚度设为厚度t0(mm),490mn/cm2(50gf/cm2)负荷时的厚度设为厚度tm(mm)时,压缩变形率(%)能够按照“100
×
(t0-tm)/t0”计算出来。
110.吸收性片42优选各纤维片421、422之中至少一个纤维片中的粘接剂425的非存在面具有凹凸构造。尤其更加优选的是,纤维片421中的粘接剂425的非存在面具有凹凸构造,另外,纤维片422中的粘接剂425的非存在面不具有凹凸构造。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纤维片的表面积,提高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另外,在将吸收性片42与其它的部件一起使用时,易于产生摩擦,能够减少偏移。
111.作为凹凸构造,例如能够列举将凸部和凹部形成为规则的或不规则的散点状的构造,或者交替地具有垄部与槽部的形状等。是否具有凹凸构造,例如在用以下的方法测量的
smd为5μm以上时为“具有凹凸构造”,在smd小于5μm时为“不具有凹凸构造”。
112.〔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偏差smd的测量法〕
113.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偏差smd按照以下的书籍中记载的方法,使用kato tech co.,ltd.制的kesfb4-auto-a(商品名)按以下的方法测量。
114.川端季雄著,《纹理评价的标准化和解析》,第二版,社团法人日本纤维机会学会纹理计量和标准化研究委员会,昭和55(1980)年7月10日发行。
115.详细而言,将吸收性片42保持原状使用或者将该片42切割,准备10cm
×
10cm的试验片。将该试验片安装在平滑的金属平面的试验台。接着,将0.5mm直径的钢琴丝以宽度5mm弯曲成u字状而成的结构作为接触件使用,将该接触件以9.8cn(误差
±
0.49cn以内)使接触面按压在试验片。在该状态下,将试验片以0.1cm/sec的固定速度水平地移动2cm。对试验片赋予19.6cn/cm的单轴张力。接触件成为被弹簧按压的状态,弹簧常数设为24.5cn/mm(误差
±
0.98cn/mm以内),谐振频率在从表面接触离开的状态下为30hz以上。
116.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偏差的测量值作为smd值表示。对于沿着试验片的一边的方向(md方向)、和与md方向正交的方向(cd方向)分别进行该测量,分别求得在md方向上的smd值(smd
md
)和在cd方向上的smd值(smd
cd
)。由所得到的smd
md
和smd
cd
根据以下的式(1)计算出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偏差smd(μm)。此外,在不能准备10cm
×
10cm的试验片的情况下,使用md方向或者cd方向的任意一方的smd值进行计算。
117.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偏差smd(μm)={(smd
md2
+smd
cd2
)/2}
1/2

(1)
118.关于吸收性片42中包含的吸收性聚合物423进行说明,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克重优选为60g/m2以上,更优选为8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上,优选为700g/m2以下,更优选为5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g/m2以下。通过使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克重在这样的范围内,能够高效地制造兼顾基于吸收性聚合物423产生的液体吸收性、和基于直接接合部位427产生的吸收性聚合物423的保持性这两者的吸收性片42。
119.从同样的观点考虑,吸收性聚合物423的中值粒径优选为800μm以下,更优选为6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μm以下。另外从使吸收性片的制造时的处理良好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10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0μm以上。吸收性聚合物423的中值粒径能够通过将使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量装置(la-920、horiba,ltd.制)获得的粒径分布作为累积分布制成图表,作为与累积比率50%对应的粒径而求得。测量条件为,在混合有乙醇90质量%和蒸馏水10质量%的分散介质中,将吸收性聚合物423以成为0.1质量%的方式进行添加,通过搅拌和内置超声波进行3分钟分散处理。用上述的测量装置通过流式法测量分散处理后的聚合物分散液,得到中值粒径。
120.吸收性片42中含有的吸收性聚合物423的膨润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而且,在湿润状态下的两纤维片421、422间的剥离强度优选为0.1n/25mm以上,更优选为0.2n/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n/25mm以上,优选为2.0n/25mm以下,更优选为1.5n/2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n/25mm以下。通过具有这样的膨润率和剥离强度,基于吸收性聚合物423产生的液体吸收性、和液体吸收后的片强度变得更加优异。
121.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片42的形成材料的80%以上为吸收性聚合物。这里所说的吸收性片42的形成材料是指,不包含2个纤维片421、422的吸收性材料。即,吸收性片42中
的不包含纤维片421、422的形成材料之中,80质量%以上为吸收性聚合物。
122.换言之,吸收性片42中的、吸水性聚合物占有率至少为80质量%以上,优选为8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
123.关于吸收性聚合物的膨润率,将尼龙制的纺织布(三力制作所售卖,商品名:尼龙网,规格:250目)裁切为宽度15cm、长度40cm的长方形,在长度方向中央进行对折,将两端进行热封,制作宽度15cm(内部尺寸14cm)、长度20cm的尼龙袋。接着,准备2个干燥状态的吸收性片42,在相同部位按10cm
×
10cm的尺寸进行切割形成试验片。将其中一个试验片以不弯折的方式放入所制作的尼龙袋中,在该试验片的质量的200倍量的生理盐水中浸渍30分钟,然后,将该试验片以143
×
g进行10分钟离心处理来脱水。测量这时的将试验片收容在尼龙袋中的状态的质量x1(g)。接着,将另一个试验片(干燥状态)利用冷喷等分离为纤维片、纤维片和吸收性聚合物之后,同样地放入尼龙袋中,在该试验片的质量的200倍量的生理盐水中浸渍30分钟,然后,将该试验片以143
×
g进行10分钟离心处理来脱水。测量这时的将试验片收容在尼龙袋中的状态的质量x2(g)。
124.膨润率(%)基于由“{(x1-y1)/(x2-y2)}
×
100”表示的式子计算。在上述式中的y1、y2分别表示在测量质量x1、x2时使用的尼龙袋的离心脱水后的质量(g)。在湿润状态下的两个纤维片421、422间的剥离强度能够通过使测量对象的吸收性片中以上述条件含浸生理盐水而形成湿润状态,然后,与干燥状态下的剥离强度同样地进行测量。
125.关于吸收性片42中的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存在量的分布,从降低在吸收性聚合物423的膨润后的吸收性片42整体的不希望的凹凸形成的观点考虑,优选吸收性聚合物423在片的面方向上均匀地存在。均匀地存在是指,在吸收性片的任意的部位测量的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克重的变化,以由标准偏差/算术平均值的式子表示的变异系数计为0.5以下。
126.另一方面,从维持液体吸收性和吸收性聚合物的保持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在片中央区域的液体吸收性能,防止吸收性聚合物从片端部的脱落的观点考虑,优选吸收性聚合物在吸收性片42的中央区域的存在量,比吸收性聚合物423在吸收性片42的一个方向两端部的存在量多,更优选吸收性聚合物在吸收性片42的中央区域的存在量,比吸收性聚合物423在吸收性片42的周缘区域的存在量多。
127.吸收性聚合物在吸收性片42的中央区域的存在量,比吸收性聚合物423在吸收性片42的一个方向两端部或者周缘的存在量多的情况下,优选在吸收性片42的一个方向两端部或者周缘存在的直接接合部位427的个数,比在吸收性片42的中央区域的直接接合部位427的个数多。在该情况下,也优选在吸收性片42的中央区域的粘接剂的涂布图案、与在吸收性片42的一个方向两端部或者周缘的粘接剂的涂布图案分别相同。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在整个吸收性片42以相同的图案进行涂布的加工容易性,和由于在周边部的粘接力提高而带来的、防止吸收性聚合物从端部脱落的效果。
128.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是球状、串状、块状、袋状、纤维状、不规则形状和这些形状的组合的颗粒。从提高吸收性片42的制造时的吸收性聚合物423的散布的均匀性、并且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直接接合部位427的吸收性片42的观点考虑,吸收性聚合物423优选使用相同形状的颗粒。另外,优选吸收性聚合物423的颗粒的粒径分布中的变异系数为0.5以下。
129.粒径分布中的变异系数例如能够通过以下的方法测量。即,使用激光衍射/散射式
粒度分布测量装置(la-920、horiba,ltd.制),在混合有乙醇90质量%和蒸馏水10质量%的分散介质中,将吸收性聚合物13以成为0.1质量%的方式添加,通过搅拌和内置超声波进行3分钟分散处理。将分散处理后的聚合物分散液通过上述的测量装置利用流式法进行测量,得到粒径的算术平均值和粒径的标准偏差。将由此而获得的标准偏差/算术平均值计算出的值作为变异系数。
130.作为吸收性聚合物423,通常能够使用丙烯酸或者丙烯酸碱金属盐的聚合物或者共聚物。作为其例子,能够列举聚丙烯酸及其盐以及聚甲基丙烯酸及其盐,具体而言,能够列举aqualic ca、aqualic caw(均由nippon shokubai co.,ltd.制造)等丙烯酸聚合物部分钠盐。
131.关于吸收性片42,在将按下述式计算出的吸液前后的每单位厚度变化量的抗弯刚度变化率设为br的情况下,从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和与该两个方向不正交地交叉的另一方向的这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两个方向的br分别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4.8/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mm以下。br的值的下限没有特别的限制,从吸收体4的形状保持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3/mm以上。
132.br=(bw/bd)/t0c133.bw:吸收性片42的吸液后的抗弯刚度
134.bd:吸收性片42的吸液前的抗弯刚度
135.t0c:吸收性片42的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
136.(抗弯刚度的测量方法)
137.在测量中,使用适合于jis l1096(一般织物试验方法)中规定的刚软度测量法的、株式会社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造:织物手感测定器(handle-o-meter)。从测量对象(吸收性片42),切出在测量对象方向上100mm、在与该测量对象方向正交的方向上100mm的俯视正方形形状,重叠2个该切出的部分作为试验片。将试验机所具有的试样台的槽间调整为10mm,并且将试验片以架设在槽间的方式配置,将该试验片的四角用粘贴带固定在试样台的上表面。这时,以试验片的测量对象方向与槽间方向一致,且该试验片的测量对象方向的中央位于槽间的中央,并且试验片成为水平的方式配置试验片。将调整为下降至从试样台的上表面起向下方7mm的位置(最低位置)的刀片从试验片的上方以固定的速度200mm/min下降,读取用刀片按压试验片时的指示计(负荷计)表示的最高值(cn)。将该测量进行5次,计算出其平均值,作为当该试验片的抗弯刚度值。测量在室温23
±
2℃、相对湿度50%rh
±
5%中实施。
138.抗弯刚度bw如上所述,为吸液后的吸收性片42的在一个方向上的抗弯刚度,因此在上述测量方法中使用的试验片为“吸液后的试验片”。该吸液后的试验片通过以下的步骤制备。将干燥状态的试验片在生理食盐水中浸渍30分钟后,使用kimtowel(擦拭纸)等吸水性片擦拭水分至从试验片不漏出水分的程度,将此时的试验片(吸液后试验片)作为试验片使用。
139.此外,如吸收体4中的吸收性片42那样,成为测量对象的部件通过粘接剂与其它部件接合的情况下,将该接合部分在不对纤维的接触角造成影响的范围内,利用吹送冷喷的冷风等的方法去除粘接力而取出。其步骤在本说明书中的全部的测量中是共通的。
140.吸液前后的每单位厚度变化量的抗弯刚度变化率br是作为吸收性片42中的吸收
性聚合物423的分布状况的指标的值。即是有关吸收性聚合物423的分布的项目。抗弯刚度变化率br为5.0/mm以下是指,在吸收性片42的规定的一个方向上的吸液前后的抗弯刚度变化、尤其是作为抗弯刚度bd、bw的主导要素的关于吸收性片42的该抗弯刚度变化小,这是在吸收性片42中吸收性聚合物423均匀地分布的指标。通过抗弯刚度变化率br处于上述特定范围中、即在吸收性片42中吸收性聚合物423均匀地分布,从而吸收性片42的液体吸收性能提高,并且能够抑制伴随吸收性片42的吸液的厚度的增加,而且在吸液后也能够发挥优异的柔软性和液体吸收性能。从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和与该两个方向不正交地交叉的另一方向这三个方向任意地选择的两个方向的br分别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3/mm以上,并且优选为4.8/mm以下,更优选为4.5/mm以下。
141.从使吸收性片42中吸收性聚合物423均匀地分布产生的作用效果更进一步可靠地发挥的观点考虑,优选关于吸收性片42中的规定的区域、例如位于裆部c的区域,不仅使一个方向的抗弯刚度变化率br在特定的范围中,而且使多个方向的抗弯刚度变化率br分别在特定的范围中。更具体而言,在从吸收性片42的任意的三个方向、例如纵向x、横向(宽度方向y)和倾斜方向d任意地选择的两个方向上的抗弯刚度变化率br优选分别在特定范围内。最优选的方式为,关于吸收性片42中的任意的区域,在任意三个方向上的抗弯刚度变化率br分别在上述特定范围内的方式。所谓倾斜方向d为纵向x和横向(宽度方向y)以外的任意的方向,通常为相对于纵向x为45度(因此相对于横向y为45度)的方向。
142.吸收性片42的吸液前的一个方向、具体而言例如纵向x、横向(宽度方向y)或者倾斜方向d的抗弯刚度优选为0.1mn
·
cm 2
/cm以上,更优选为0.2mn
·
cm 2
/cm以上,并且优选为19.6mn
·
cm 2
/cm以下,更优选为15.0mn
·
cm 2
/cm以下。
143.以上,对于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特定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的说明中,除非另有特别的限定,在所请求的范围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144.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以下的吸收性物品。
145.《1》
146.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在这两个片之间的吸收体,
147.上述正面片覆盖上述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并且具有从该吸收体的各侧缘向侧方分别延伸出去的一对延伸部,该各延伸部在该吸收体的各侧缘分别折返而分别覆盖该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的各侧部,
148.上述各延伸部分别接合于与上述吸收体在非肌肤相对面相邻的非肌肤侧部件,
149.上述吸收体具有吸收性片,该吸收性片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的2个纤维片、和配置在该纤维片之间的吸收性聚合物的颗粒,
150.沿着上述吸收体的各侧缘,在该吸收体与上述正面片之间,分别配置有弹性部件,
151.上述吸收体构成为通过上述各弹性部件的收缩,该吸收体的各侧部能够以该吸收体与上述非肌肤侧部件的接合位置为起点分别立起,
152.上述吸收体之中,在通过上述各弹性部件的收缩能够立起的部位至少存在上述吸收性片。
153.《2》
154.如上述《1》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55.上述吸收性片中的除上述纤维片以外的形成材料的80质量%以上为吸收性聚合物。
156.《3》
157.如上述《1》或者上述《2》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58.上述吸收体还具有与上述吸收性片不同构造的辅助层。
159.《4》
160.如上述《3》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61.上述辅助层配置在上述吸收体之中的上述能够立起的部位之间。
162.《5》
163.如上述《4》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64.上述吸收体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的刚性值比上述吸收性片单独的刚性值的2倍大。
165.《6》如上述《3》至上述《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66.上述辅助层由包含短纤浆和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体构成。
167.《7》如上述《6》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68.上述辅助层中的上述吸收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65~800g/m2,更优选为70~600g/m2。
169.《8》如上述《6》或者上述《7》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70.上述辅助层中的上述短纤浆的克重优选为80~600g/m2,更优选为100~400g/m2。
171.《9》如上述《6》至上述《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72.设上述辅助层的吸收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该辅助层的构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pr1,上述吸收性片的吸收性聚合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该吸收性片的构成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pr2时,pr2相对于pr1的比率pr2/pr1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优选为1.1以上且5.0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上且5.0以下。
173.《10》如上述《6》至上述《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74.在将吸收性聚合物相对于构成上述吸收体的材料(其中,不包含构成上述辅助层的纤维材料以外的纤维材料和粘接剂。)的质量比定义为fsr时,
175.上述吸收体之中,上述能够立起的部位的fsr大于该能够立起的部位之间的部位的fsr。
176.《11》如上述《3》至上述《1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77.上述辅助层具有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低刚性部位,
178.上述低刚性部位位于上述吸收体之中的上述能够立起的部位之间。
179.《12》如上述《3》至上述《1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80.上述辅助层的吸液的前后的厚度变化量大于上述吸收性片的吸液的前后的厚度变化量。
181.《13》如上述《12》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82.吸液前后的吸收性片的厚度变化量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另外,优选为0.5mm以上且25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且15mm以下。
183.《14》如上述《12》或者上述《13》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84.吸液前后的辅助层的厚度变化量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优选为45mm以下,更优选为35mm以下,另外,优选为2mm以上且4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上且35mm以下。
185.《15》如上述《12》至上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86.将上述辅助层的厚度变化量减去上述吸收性片的厚度变化量时的差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另外优选为1mm以上且20mm以下,更优选为2mm以上且15mm以下。
187.《16》如上述《12》至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88.上述辅助层具有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成为低刚性部位的凹部,
189.上述凹部以位于上述吸收体之中的能够立起的部位之间的方式,形成于上述辅助层。
190.《17》如上述《1》至上述《1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91.上述吸收性片在其两侧缘及其附近的部位中,上述纤维片间成为非接合状态,
192.在成为上述非接合状态的部位配置有上述弹性部件。
193.《18》如上述《1》至上述《1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94.上述吸收体的上述能够立起的部位中,上述吸收性片位于以该吸收体的侧缘为基准向内方去至少75%的长度的区域中。
195.《19》如上述《18》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96.上述吸收性片占有的比例优选为78%以上,更优选为8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5%以上。
197.《20》如上述《1》至上述《1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198.上述吸收性片中,上述两纤维片通过粘接剂接合,
199.在配置有上述吸收性聚合物的区域中,该吸收性聚合物以不能观察到在宏观上能够看得到的间隙的方式配置,
200.在上述区域中,具有两纤维片不隔着上述吸收性聚合物而通过上述粘接剂直接接合的部位。
201.《21》如上述《20》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02.具有上述两纤维片不隔着上述吸收性聚合物而通过上述粘接剂直接接合的部位、和上述两纤维片隔着上述吸收性聚合物通过上述粘接剂接合的部位。
203.《22》如上述《20》或者上述《21》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04.通过粘弹性测量获得的上述粘接剂的松弛时间在50℃时为1秒以上。
205.《23》如上述《20》至上述《2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06.上述粘接剂在一个上述纤维片的涂布面积大于上述粘接剂在另一个上述纤维片的涂布面积,
207.在涂布有上述粘接剂的部位中,该粘接剂在另一个纤维片的克重高于该粘接剂在一个纤维片的克重。
208.《24》如上述《20》至上述《2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09.上述粘接剂在25℃的储能模量优选为10000pa以上,更优选为50000pa以上。
210.《25》如上述《20》至上述《2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11.上述粘接剂在25℃的损耗模量优选为10000pa以上,更优选为50000pa以上。
212.《26》如上述《20》至上述《2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13.在一个上述纤维片中的与另一个上述纤维片的接合区域,上述粘接剂以具有非涂布部的方式不连续地涂布,并且在另一个上述纤维片中的与一个上述纤维片的接合区域的整个区域,上述粘接剂无间隙地连续地涂布。
214.《27》如上述《20》至上述《2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15.涂布在一个上述纤维片的粘接剂的第一克重与涂布在另一个上述纤维片的粘接剂的第二克重的合计优选为500g/m2以下,更优选为3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g/m2以下,第一克重与第二克重的合计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5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g/m2以上。
216.《28》如上述《27》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17.第一克重优选为400g/m2以下,更优选为2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下,另外,20g/m2以上是现实的。
218.《29》如上述《27》或者上述《28》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19.第二克重优选为30g/m2以下,更优选为15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g/m2以下,另外,2g/m2以上是现实的。
220.《30》如上述《20》至上述《2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21.在一个上述纤维片的面上存在的上述粘接剂的厚度,比在另一个上述纤维片的面上存在的上述粘接剂的厚度厚。
222.《31》如上述《30》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23.在一个上述纤维片的面上存在的上述粘接剂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上,更优选为40μm以上,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300μm以下。
224.《32》如上述《30》或者上述《31》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25.在一个上述纤维片的面上存在的粘接剂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3μm以上,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下。
226.《33》如上述《20》至上述《3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27.将上述吸收性片的、按下述式(1)计算出的吸液前后的每单位厚度变化量的抗弯刚度变化率设为br的情况下,从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和与该两个方向不正交地交叉的另一方向这三个方向中任意选择的两个方向的该br分别为5.0/mm以下,
228.br=(bw/bd)/t0cꢀꢀꢀ
(1)
229.bw:上述吸收性片的吸液后的抗弯刚度,
230.bd:上述吸收性片的吸液前的抗弯刚度,
231.t0c:按下述式(2)计算出的上述吸收性片的吸液前后的厚度变化量,
232.t0c=t0w-t0dꢀꢀꢀ
(2)
233.t0w:上述吸收性片的吸液后的在4.9mn/cm2负荷下的厚度,
234.t0d:上述吸收性片的吸液前的在4.9mn/cm2负荷下的厚度。
235.《34》如上述《33》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36.上述抗弯刚度变化率br优选为4.8/mm以下,更优选为4.5/mm以下。
237.《35》如上述《33》或者上述《34》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38.上述抗弯刚度变化率br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3/mm以上。
239.《36》如上述《33》至上述《3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40.上述吸收性片的吸液前的一个方向、具体而言例如纵向x、横向(宽度方向y)或者倾斜方向d的抗弯刚度优选为0.1mn
·
cm2/cm以上,更优选为0.2mn
·
cm2/cm以上,并且优选为19.6mn
·
cm2/cm以下,更优选为15.0mn
·
cm2/cm以下。
241.《37》如上述《1》至上述《3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42.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防漏翻边,
243.在上述防漏翻边设置有防漏翻边牵拉用弹性部件。
244.《38》如上述《37》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45.上述防漏翻边具有防漏翻边形成用片,
246.上述正面片在其两侧缘被接合固定于上述背面片和防漏翻边形成用片,形成成为接合位置的主体接合固定部,
247.上述吸收性物品在上述吸收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具有外装体,
248.上述外装体和上述防漏翻边形成用片通过外装体接合固定部被接合,
249.上述外装体接合固定部配置在比上述主体接合固定部靠吸收性物品宽度方向外方的位置。
250.《39》如上述《1》至上述《3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51.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中央区域的刚性值优选为上述吸收性片单独的刚性值的2.0倍以上,更优选为3.0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倍以上。
252.《40》如上述《1》至上述《3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53.在上述吸收性片的两侧缘及其附近的部位,各纤维片之间形成为非接合状态,在成为非接合状态的部位分别配置有弹性部件。
254.《41》如上述《1》至上述《4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55.上述吸收性片在干燥状态下的两个纤维片间的剥离强度优选为0.1n/cm以上,更优选为0.2n/c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n/cm以上,优选为3n/cm以下,更优选为2n/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n/cm以下。
256.《42》如上述《1》至上述《4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57.上述吸收性片中包含的上述吸收性聚合物的膨润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
258.《43》如上述《1》至上述《4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59.在湿润状态下的两个纤维片间的剥离强度优选为0.1n/25mm以上,更优选为0.2n/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n/25mm以上,优选为2.0n/25mm以下,更优选为1.5n/2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n/25mm以下。
260.《44》如上述《1》至上述《4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261.上述吸收性片在施加1.7kpa的压力下所测量的厚度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6mm以上,另外优选为4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mm以下。
262.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263.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即使在吸收液体之后吸收体的两侧也柔软,能够降低在穿用中由于穿用者的动作而产生的摩擦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