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力矫正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8875发布日期:2022-08-09 19:1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视力矫正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视力矫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视力矫正仪。


背景技术:

2.现如今,近视人群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在学生这一类群体,近视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长时间玩手机电脑,以降低近视的形成概率。而且我们可以通过一种视力矫正仪器对已经近视的眼睛进行锻炼,以提高自己的视力。
3.传统的视力矫正仪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的视力矫正仪通常为站立式的仪器,使用者长时间站立容易感到疲劳,影响视力矫正的效果。传统的视力矫正仪器只能对视力进行锻炼,却忽略了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矫正,坐姿习惯也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力矫正仪。可以解决现有的视力矫正仪通常为站立式的仪器,使用者长时间站立容易感到疲劳,影响视力矫正的效果。传统的视力矫正仪器只能对视力进行锻炼,却忽略了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矫正,从而对视力矫正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视力矫正仪,包括底座、座椅、矫正台、视力矫正机构、可升降按摩机构、自锁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端固定连接有座椅,底座的顶部远离座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矫正台,矫正台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靶,矫正台靠近座椅的一侧安装有视力矫正机构,座椅的内部安装有可升降按摩机构,座椅和底座之间安装有自锁机构。
7.所述视力矫正机构包括滑动架、限位台、目镜,矫正台靠近座椅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的顶部远离矫正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柱,滑动架的顶部在两个支柱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台,限位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两个支柱之间在支撑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台,固定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目镜。
8.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坐垫、限位轮、滚轮,底座的内部在座椅的下方处转动连接有移动轴,移动轴的两端均伸出底座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滚轮,移动轴上在两个滚轮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轮,座椅的内部在限位轮的上方滑动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远离限位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坐垫,限位柱上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坐垫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座椅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可升降按摩机构包括转盘、传动轴、滑动台、肩部按摩器,座椅的一个扶手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一端伸入座椅扶手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座椅扶手的内部在第一齿轮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座椅的内部在第二齿轮的下方处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座椅的靠背内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台,滑
动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远离滑动台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座椅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两个支架远离滑动台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肩部按摩器,座椅的内部在靠近滑动柱的底端处转动连接有辅助轮,传动轴上在靠近辅助轮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轮,皮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台的底端,皮带的另一端绕过辅助轮并固定连接在传动轮上。
10.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手柄,座椅上在转盘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锁定块。
11.优选的,所述肩部按摩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伸入肩部按摩器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主轴齿轮,肩部按摩器的内部在主轴齿轮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主轴齿轮相啮合,转动轴上远离传动齿轮的一方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轮,且每个凸轮的转动行程均不相同,肩部按摩器的下部在每个凸轮的下方均滑动连接按摩块,肩部按摩器的下部在每个按摩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上在按摩块与肩部按摩器底部内壁之间套接有第三复位弹簧。
12.优选的,所述肩部按摩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锁定架,锁定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槽,且卡槽与固定台两端的卡柱相适配。
13.优选的,所述目镜与移动靶位于同一水平方向。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1、通过设置视力矫正机构,有利于对使用者的视力进行矫正。使用者通过观察移动靶4的快慢、远近移动,从而锻炼眼部晶体的活力,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且视力矫正机构与可升降按摩机构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限制的作用,从而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矫正,坐姿的矫正有很好的促使视力矫正的作用。
16.2、通过设置可升降肩部按摩机构,有利于缓解使用者的疲劳。多个凸轮37与多个按摩块38相结合,让使用者的肩部受到间歇的波浪式按压,有效的的缓解使用者的肩部疲劳,进一步提高视力矫正的效果。由于视力矫正仪的使用者多为学生群体,而学生群体的身高差距较大,因此设置可升降式的肩部按摩机构,使此仪器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群体。
17.3、通过设置自锁机构,有利于对视力矫正仪进行锁定,防止其移动。由于视力矫正仪的使用者多为学生群体,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对仪器造成碰撞移动,若仪器移动会对使用者的眼部造成碰撞损伤,因此设置自锁机构,当使用者坐上座椅2之后,滚轮10就被锁定,即使有别的学生在旁边推动也不会使仪器发生移动,大大的提高了此视力矫正仪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力矫正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力矫正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力矫正仪的滑动架被锁定状态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力矫正仪的肩部按摩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力矫正仪的图1的正剖视图。
24.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力矫正仪的图1的俯视图。
25.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力矫正仪的图2的侧剖视图。
26.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力矫正仪的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力矫正仪的转动轴与凸轮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底座;2、座椅;3、矫正台;4、移动靶;5、坐垫;6、限位柱;7、第一复位弹簧;8、限位轮;9、移动轴;10、滚轮;11、滑动架;12、支柱;13、限位台;14、支撑台;15、固定台;16、目镜;17、转盘;18、转动块;19、手柄;20、锁定块;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传动轴;24、第三齿轮;25、传动轮;26、皮带;27、辅助轮;28、滑动柱;29、滑动台;30、支架;31、肩部按摩器;32、第二复位弹簧;33、电机;34、主轴齿轮;35、传动齿轮;36、转动轴;37、凸轮;38、按摩块;39、立柱;40、第三复位弹簧;41、锁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9所示,一种视力矫正仪,包括底座1、座椅2、矫正台3、视力矫正机构、可升降按摩机构、自锁机构,底座1的顶部一端端固定连接有座椅2,底座1的顶部远离座椅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矫正台3,矫正台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靶4,矫正台3靠近座椅2的一侧安装有视力矫正机构,座椅2的内部安装有可升降按摩机构,座椅2和底座1之间安装有自锁机构。
31.视力矫正机构包括滑动架11、限位台13、目镜16,矫正台3靠近座椅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11,滑动架11的顶部远离矫正台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柱12,滑动架11的顶部在两个支柱12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台13,限位台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4,两个支柱12之间在支撑台1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台15,固定台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目镜16。在使用者坐在座椅2上并摆正坐姿之后,双手拉动滑动架11,使滑动架11向靠近自身的方向移动,直至将目镜16紧贴自己的面部,若目镜16的镜片与自身的眼部位置不对齐,则可以通过矫正台3内部的升降机构控制矫正台3进行整体的上升或者下降。待目镜16镜片与使用者的眼部对齐之后,滑动架11远离矫正台3的一端将会紧贴使用者的腹部,限位台13紧贴使用者的胸前位置,支撑台14紧贴使用者的下巴。
32.自锁机构包括坐垫5、限位轮8、滚轮10,底座1的内部在座椅2的下方处转动连接有移动轴9,移动轴9的两端均伸出底座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滚轮10,移动轴9上在两个滚轮10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轮8,座椅2的内部在限位轮8的上方滑动连接有限位柱6,限位柱6远离限位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坐垫5,限位柱6上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7,第一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坐垫5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与座椅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当使用者坐在座椅2上时,会对坐垫5进行挤压,坐垫5在下降过程中带动限位柱6进行下降,限位柱6靠近限位轮8的一端最终会插接在限位轮8上的插槽内,从而限制限位轮8的转动,由于限位轮8与滚轮10都固定在移动轴9上,所以当限位轮8无法转动之后,滚轮10也无法进行转动。当使用者离开座椅2时,坐垫5和限位柱6通过第一复位弹簧7复位。
3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可升降按摩机构包括转盘17、传动轴23、滑动台
29、肩部按摩器31,座椅2的一个扶手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盘17,转盘17的一端伸入座椅2扶手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座椅2扶手的内部在第一齿轮2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2,且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相啮合,座椅2的内部在第二齿轮22的下方处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3,传动轴23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4,且第三齿轮24与第二齿轮22相啮合,座椅2的靠背内固定连接有滑动柱28,滑动柱28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台29,滑动台2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32,第二复位弹簧32远离滑动台2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座椅2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台2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30,两个支架30远离滑动台2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肩部按摩器31,座椅2的内部在靠近滑动柱28的底端处转动连接有辅助轮27,传动轴23上在靠近辅助轮27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轮25,皮带2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台29的底端,皮带26的另一端绕过辅助轮27并固定连接在传动轮25上。通过手柄19转动转盘17,当转盘17转动时会带动第一齿轮21进行转动,第一齿轮21带动第二齿轮22进行转动,第二齿轮22带动第三齿轮24进行转动,第三齿轮24带动传动轴23进行转动,传动轴23转动时会带动固定在其上的传动轮25进行转动,由于皮带26的一端与传动轮25固定连接,所以当传动轮25转动时会带动皮带26进行移动,皮带26通过辅助轮27改变其方向,将原本的水平方向变为竖直方向,所以皮带26在移动过程中会带动与其固定的滑动台29下降,滑动台29下降时可带动与其固定的两个肩部按摩器31下降,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肩高,控制肩部按摩器31下降至合适的位置,使其紧贴在自己的肩部。
3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盘1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8,转动块1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手柄19,座椅2上在转盘17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锁定块20。
3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肩部按摩器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3,电机33的输出端伸入肩部按摩器3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主轴齿轮34,肩部按摩器31的内部在主轴齿轮3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6,转动轴36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35,传动齿轮35与主轴齿轮34相啮合,转动轴36上远离传动齿轮35的一方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轮37,且每个凸轮37的转动行程均不相同,肩部按摩器31的下部在每个凸轮37的下方均滑动连接按摩块38,肩部按摩器31的下部在每个按摩块3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柱39,立柱39上在按摩块38与肩部按摩器31底部内壁之间套接有第三复位弹簧40。
3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肩部按摩器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锁定架41,锁定架4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槽,且卡槽与固定台15两端的卡柱相适配。
3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目镜16与移动靶4位于同一水平方向。
38.工作原理:在使用此视力矫正仪进行视力矫正训练时,先将仪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者坐在座椅2上,在使用者摆正坐姿之后,双手拉动滑动架11,使滑动架11向靠近自身的方向移动,直至将目镜16紧贴自己的面部,若目镜16的镜片与自身的眼部位置不对齐,则可以通过矫正台3内部的升降机构控制矫正台3进行整体的上升或者下降。待目镜16镜片与使用者的眼部对齐之后,滑动架11远离矫正台3的一端将会紧贴使用者的腹部,限位台13紧贴使用者的胸前位置,支撑台14紧贴使用者的下巴。
39.待使用者确定好滑动架11和目镜16的位置之后,通过手柄19转动转盘17,当转盘17转动时会带动第一齿轮21进行转动,第一齿轮21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22进行转动,第二齿轮2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三齿轮24进行转动,第三齿轮24带动与其固定的传动轴23进行转动,传动轴23转动时会带动固定在其上的传动轮25进行转动,由于皮带26的一端与传
动轮25固定连接,所以当传动轮25转动时会带动皮带26进行移动,皮带26通过辅助轮27改变其方向,将原本的水平方向变为竖直方向,所以皮带26在移动过程中会带动与其固定的滑动台29下降,滑动台29下降时可带动与其固定的两个肩部按摩器31下降,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肩高,控制肩部按摩器31下降至合适的位置,使其紧贴在自己的肩部。确定好肩部按摩器31的位置之后,扳动手柄19使其卡接在锁定块20的内部,转盘17无法再进行转动,从而对肩部按摩器31的位置进行锁定。当肩部按摩器31在下降过程中会带动锁定架41下降,最终锁定架41底部设置的卡槽会卡接在固定台15两端的卡柱上,锁定架41与固定台15卡接在一起之后,滑动架11将无法进行移动,因此滑动架11紧贴使用者的一端和限位台13能够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限制。当使用者的坐姿被限制好之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移动靶4在矫正台3的顶部移动,移动靶4可以向靠近使用者的方向移动,也可向远离使用者的方向移动,且移动靶4的移动速度可快可慢,使用者通过目镜16观察移动靶4上面的图案和文字。通过设置视力矫正机构,有利于对使用者的视力进行矫正。使用者通过观察移动靶4的快慢、远近移动,从而锻炼眼部晶体的活力,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且视力矫正机构与可升降按摩机构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限制的作用,从而对使用者的坐姿进行矫正,坐姿的矫正有很好的促使视力矫正的作用。
40.当使用者将肩部按摩器31与自己的肩部紧贴之后,可以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33,电机33的输出端带动主轴齿轮34进行转动,主轴齿轮34带动与其啮合的传动齿轮35进行转动,传动齿轮35带起与其固定的转动轴36进行转动,由于转动轴36上固定连接的有若干个凸轮37,且每个凸轮37的转动行程均不相同,所以当转动轴36进行转动时可带动若干个凸轮37进行不同行程方向的转动。当凸轮37由最小行程方向向最大行程方向进行转动时,可对按摩块38进行挤压,使其伸出肩部按摩器31的外部,并对使用者的肩部进行按压。通过设置可升降肩部按摩机构,有利于缓解使用者的疲劳。多个凸轮37与多个按摩块38相结合,让使用者的肩部受到间歇的波浪式按压,有效的的缓解使用者的肩部疲劳,进一步提高视力矫正的效果。由于视力矫正仪的使用者多为学生群体,而学生群体的身高差距较大,因此设置可升降式的肩部按摩机构,使此仪器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群体。
41.当使用者坐在座椅2上时,会对坐垫5进行挤压,坐垫5在下降过程中带动限位柱6进行下降,限位柱6靠近限位轮8的一端最终会插接在限位轮8上的插槽内,从而限制限位轮8的转动,由于限位轮8与滚轮10都固定在移动轴9上,所以当限位轮8无法转动之后,滚轮10也无法进行转动。当使用者的矫正训练完成之后,扳动手柄19使其离开锁定块20,通过手柄19反向转动转盘17,肩部按摩器31与滑动台29通过第二复位弹簧32回到初始位置,锁定架41与固定台15分离,推动滑动架11并离开座椅2,使用者离开座椅2之后,坐垫5和限位柱6通过第一复位弹簧7复位,然后可推动仪器将其存放在安全的位置。通过设置自锁机构,有利于对视力矫正仪进行锁定,防止其移动。由于视力矫正仪的使用者多为学生群体,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对仪器造成碰撞移动,若仪器移动会对使用者的眼部造成碰撞损伤,因此设置自锁机构,当使用者坐上座椅2之后,滚轮10就被锁定,即使有别的学生在旁边推动也不会使仪器发生移动,大大的提高了此视力矫正仪的安全性能。
42.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
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