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6581发布日期:2022-12-30 22:2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电动牙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动牙刷。本技术基于2021年6月30日在日本技术的日本特愿2021-108773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2.电动牙刷通常采用如下结构:装入于主体部的马达使轴(shaft)振动,与轴卡合的替换刷头振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替换刷头不与主体部卡合而仅与轴卡合,以使得替换刷头能够与马达振动相应地最大限度地振动。其结果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动牙刷中,在替换刷头与主体部之间产生间隙,通过存在该缝隙,确保了替换部的振动。
3.作为电动牙刷的一个方式,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从主体部向替换部供电的构造。在本构造的情况下,为了通电而采用了替换部与主体部紧密卡合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8-51003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9-52367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5.在采用了替换部与主体部紧密卡合的结构的情况下,用于替换部相对于主体部相对移动而进行振动的间隙消失。因此,产生替换部不能充分振动的问题。
6.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牙刷,即使在采用了从主体部向替换部供给电力的构造的情况下替换部也能够充分振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7.本发明的方式1提供一种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其具有电源和通过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而振动的沿长轴方向延伸的轴,所述主体部至少构成把持部的一部分;以及替换部,其具有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卡合于所述轴的所述长轴方向的前端侧的卡合部,所述替换部至少构成具有刷部的头部,所述替换部具有通过来自所述电源的通电而显现与振动不同的作用的功能部,所述轴具有通电部,该通电部包括:第一电传导部,在所述卡合部卡合时,能够实现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功能部的通电;以及第二电传导部,通过电绝缘部与所述第一电传导部划分开。
8.本发明的方式2的特征在于,在方式1的电动牙刷中,所述轴的至少表面由所述电绝缘部划分为所述第一电传导部和所述第二电传导部。
9.本发明的方式3的特征在于,在方式1或方式2的电动牙刷中,所述卡合部具有与所述功能部电连接的第一功能侧电极和第二功能侧电极,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第一主体侧导电部和第二主体侧导电部,所述轴具有:第一区域,在所述长轴方向上位于
后端侧并埋设于所述主体部;以及第二区域,在所述长轴方向上位于所述前端侧并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前端侧的端部突出,所述第一电传导部具有:第一后端侧电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轴的表面露出并与所述第一主体侧导电部连接;第一前端侧电极,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轴的表面露出并与所述第一功能侧电极连接;以及第一连接线,将所述第一后端侧电极与所述第一前端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传导部具有:第二后端侧电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轴的表面露出并与所述第二主体侧导电部连接;第二前端侧电极,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轴的表面露出并与所述第二功能侧电极电连接;以及第二连接线,将所述第二后端侧电极与所述第二前端侧电极电连接。
10.本发明的方式4的特征在于,在方式3的电动牙刷中,所述电绝缘部设置于所述轴的表面和表面被所述通电部覆盖的所述轴的内部这两方,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配置于表面被所述电绝缘部覆盖的所述轴的内部。
11.本发明的方式5的特征在于,在方式4的电动牙刷中,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在比所述第一前端侧电极和所述第二前端侧电极中的至少一方靠所述长轴方向的后端侧,存在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中的至少一方的周围被所述电绝缘部遮蔽的区域。
12.本发明的方式6的特征在于,在方式3至方式5的任一个电动牙刷中,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在比所述第一前端侧电极和所述第二前端侧电极中的至少一方靠所述长轴方向的后端侧,具有所述轴的表面遍及整个周向被所述电绝缘部覆盖的部位。
13.本发明的方式7的特征在于,在方式6的电动牙刷中,所述第一前端侧电极和所述第二前端侧电极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在所述长轴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前端侧电极与所述第二前端侧电极之间,所述轴的表面遍及整个周向被所述电绝缘部覆盖。
14.本发明的方式8的特征在于,在方式1至方式7的任一个电动牙刷中,所述第一电传导部和所述第二电传导部由具有电传导率为1
×
107(s/m)以上的物性的原材料形成,所述电绝缘部由具有电阻率为1
×
106(ω/m)以上的物性的原材料形成。
15.本发明的方式9的特征在于,在方式1至方式8的任一个电动牙刷中,在所述替换部的所述卡合部卡合于所述轴时,在所述替换部的所述长轴方向上最靠后端侧的端部与除所述轴以外的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长轴方向上最靠所述前端侧的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16.本发明的方式10的特征在于,在方式9的电动牙刷中,面向所述间隙的所述轴的整个周向被所述电绝缘部覆盖。
17.本发明的方式11的特征在于,在方式1至方式10的任一个电动牙刷中,所述替换部的振动频率为25000rpm以上且50000rpm以下,振动角度为5
°
以上且15
°
以下。发明效果
18.在本发明的电动牙刷中,即使在采用了从主体部向替换部供电的构造的情况下替换部也能够充分地振动。
附图说明
1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并且是表示电动牙刷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将卡合部33局部放大后的图。图3是将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图5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图7是将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图9是将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9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图11是将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2是图11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图13是将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4是图13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图15是将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6是图15中的a-a'剖视图。图17是将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8是图17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图19是将第八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20是图19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参照图1至图20对本发明的电动牙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用于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而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更。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使各构造中的比例尺、数量等与实际的构造不同。
21.[电动牙刷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电动牙刷1的概略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电动牙刷1具备主体部10和替换部30。主体部10和替换部30在电动牙刷1的长轴方向上排列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长轴方向上,将配置替换部30的一侧作为前端侧,将配置主体部10的一侧作为后端侧。
[0022]
主体部10至少构成把持部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10构成电动牙刷1的把持部,但也可以是除了把持部以外还包括将把持部与头部相连的颈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
[0023]
主体部10具有壳体11、马达12、轴13、电源14和电路部15。壳体11将马达12、电源14、电路部15收容于内部,并且将轴13的一部分收容于内部。就壳体11的形状而言,只要使用者能够把持且能够液密地密封内部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选择圆筒状、方筒状。
[0024]
马达12通过来自经由电路部15所连接的电源14的电力使轴13振动。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2在以沿长轴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以一定的给定旋转角度反复进行旋转方向的反转,由此使轴13振动。
[0025]
本实施方式的电源14是直流电源。电源14例如可以选择干电池、纽扣电池、充电电池等。
[0026]
电路部15具有第一导电部(第一主体侧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第二主体侧导电部)22。第一导电部21是使电源14的正极分别与马达12和轴13连接的配线。第二导电部22是使电源14的负极分别与马达12和轴13连接的配线。
[0027]
轴13通过马达12的驱动而在旋转方向上振动。轴13是沿长轴方向延伸的轴状。轴13具有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第一区域13a是轴13中位于长轴方向的后端侧且埋设于主体部10(收容于壳体11)的区域。第二区域13b是轴13中位于长轴方向的前端侧且从主体部10(壳体11)的前端侧的端部突出的区域。
[0028]
第一区域13a的轴13的一部分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液密地嵌合于壳体11。关于第二区域13b的轴13的与长轴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与替换部30卡合的区域为圆形的一部分被弦切去而成的d字状(参照图4),间隙s的区域为圆形。轴13具有能够实现从电源14向替换部30的通电的通电部40。关于通电部4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0029]
替换部30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0进行替换(更换)。替换部30在前端侧具有刷部31。替换部30至少构成具有刷部31的头部。刷部31沿与长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替换部30的外形轮廓具有从头部朝向后端侧逐渐扩大的颈部。颈部的后端侧的端部处的最大直径与主体部10(壳体11)的前端侧的端部处的最大直径大致相同。
[0030]
替换部30具有功能部32和卡合部33。功能部32通过来自电源的通电而显现与振动不同的作用。功能部32例如是显现下述作用的电子部件。作为功能部32所显现的与振动不同的作用,例如可举出热、光(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电波(无线电波)、振动(压电元件)、电等。
[0031]
卡合部33是从替换部30的后端侧的端部朝向前端侧沿着长轴方向凹陷的空洞。卡合部33朝向后端侧开口。卡合部33与轴13同轴配置。卡合部3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轴13的前端侧卡合。卡合部33的与长轴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是与第二区域13b中的轴13的外周面遍及整周地卡合的、圆形的一部分被弦切除而成的d字状。
[0032]
因此,通过轴13的前端侧插入于卡合部33的空洞而卡合,轴13和卡合部33在轴13的旋转方向上相互定位。由此,轴13和卡合部33沿旋转方向一体地振动。另外,在轴13的前端侧插入于卡合部33的空洞而卡合时,在除了轴13以外的主体部10(壳体11)的在长轴方向上最靠前端侧的端部与替换部30的在长轴方向上最靠后端侧的端部之间,沿长轴方向设有间隙s。
[0033]
作为间隙s的尺寸,优选为0.5mm以上。通过使间隙s的尺寸为0.5mm以上,在替换部30的后端与主体部10的前端之间不产生摩擦,马达12的振动不降低地传递到替换部30。
[0034]
图2是将卡合部33局部放大后的图。
如图2所示,卡合部33具有第一功能侧电极34、第二功能侧电极35和密封件36。密封件36设置于卡合部33的开口部附近。密封件36在卡合部33的内周面遍及整周地配置。密封件36将插入有轴13的卡合部33与轴13的外周面相接而液密地密封。
[0035]
第一功能侧电极34设置于卡合部33的内周面。第一功能侧电极34位于比密封件36靠前端侧。第一功能侧电极34经由第一配线32a与功能部32电连接。第一功能侧电极34在轴13卡合于卡合部33时与电源14的正极电连接(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0036]
第二功能侧电极35配置于卡合部33的内周面中的与第一功能侧电极34相对的面。第二功能侧电极35位于比第一功能侧电极34靠前端侧(空洞的里侧)。第二功能侧电极35经由第二配线32b与功能部32电连接。第二功能侧电极35在轴13卡合于卡合部33时与电源14的负极电连接(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0037]
图3是将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如图3所示,通电部40具有第一电传导部50和第二电传导部60。第一电传导部50和第二电传导部60由电绝缘部41划分开。
[0038]
第一电传导部50中的轴13的径向内侧(以下,简称为径向内侧)通过电绝缘部41与第二电传导部60划分开并电绝缘。第一电传导部50具有第一后端侧电极51、第一前端侧电极52和第一连接线53。第一后端侧电极51位于轴13的第一区域13a,并设置成在轴13的表面露出。第一后端侧电极51的长轴方向及周方向的各位置和各大小是与第一导电部21连接且在轴13沿旋转方向振动时保持与第一导电部21的连接的位置和尺寸。
[0039]
第一前端侧电极52位于轴13的第二区域13b,并设置成在轴13的表面露出。第一前端侧电极52的长轴方向及周向的各位置和各大小是在轴13卡合于替换部30的卡合部33时与第一功能侧电极34连接的位置和尺寸。
[0040]
第一连接线53将第一后端侧电极51与第一前端侧电极52电连接。第一连接线53遍及长轴方向其轴13的径向外侧(以下,简称为径向外侧)被电绝缘部41覆盖。即,轴13遍及第一连接线53的长轴方向的长度其第一连接线53的径向外侧的表面被电绝缘部41覆盖。
[0041]
第二电传导部60由轴13中在径向上未被电绝缘部41覆盖的区域和在径向上位于比电绝缘部41靠径向内侧的区域的轴主体形成。第二电传导部60具有第二后端侧电极61、第二前端侧电极62和第二连接线63。
[0042]
第二后端侧电极61位于轴13的第一区域13a,并设置成在轴13的表面露出。第二后端侧电极61的长轴方向及周方向的各位置和各大小是与第二导电部22连接且在轴13沿旋转方向振动时保持与第二导电部22的连接的位置和尺寸。第二后端侧电极61的前端侧的端部是比壳体11的前端侧的端部靠后端侧的位置。
[0043]
第二前端侧电极62位于轴13的第二区域13b,并设置成在轴13的表面露出。第二前端侧电极62的长轴方向及周向的各位置和各大小是在轴13卡合于替换部30的卡合部33时与第二功能侧电极35连接的位置和尺寸。
[0044]
第二连接线63将第二后端侧电极61与第二前端侧电极62电连接。第二连接线63遍及长轴方向其轴13的径向外侧被电绝缘部41覆盖。
[0045]
如上所述,轴13的至少表面被电绝缘部41在长轴方向上划分为第一电传导部50和第二电传导部60。由此,能够至少在轴13的表面设置电路。
[0046]
如图4所示,轴13的前端侧的a-a'区域包括表面在内由第二电传导部60的第二前端侧电极62形成。
[0047]
在轴13的位于a-a'区域的后端侧的b-b'区域中,电绝缘部41遍及整周地覆盖第二电传导部60的第二连接线63的周围。b-b'区域中的轴13的表面遍及整周地由电绝缘部41形成,能够抑制短路。b-b'区域由于不与替换部30的第一功能侧电极34及第二功能侧电极35相接,因此即使表面由电绝缘部41形成也能够维持耐久性。
[0048]
在轴13的位于b-b'区域的后端侧的c-c'区域中,第二电传导部60的第二连接线63的周围遍及整周地由电绝缘部41覆盖。电绝缘部41的周围遍及整周地被第一电传导部50的第一前端侧电极52覆盖。c-c'区域中的轴13的表面遍及整周地由第一前端侧电极52形成。
[0049]
在轴13的位于c-c'区域的后端侧的d-d'区域中,第二电传导部60的第二连接线63的周围遍及整周地由电绝缘部41覆盖而遮蔽。另外,在d-d'区域中,第一电传导部50的第一连接线53的周围遍及整周地由电绝缘部41覆盖而遮蔽。由此,抑制了第一连接线53与第二连接线63的短路。
[0050]
d-d'区域中的轴13的表面直到埋设于壳体11的区域为止遍及整周地被电绝缘部41覆盖而被遮蔽。即,面向替换部30与壳体11之间的间隙s的轴13遍及周向整体地被电绝缘部41覆盖。
[0051]
如上所述,电绝缘部41的一部分在b-b'区域及d-d'区域中设置于轴13的表面。另外,电绝缘部41的一部分在c-c'区域中设置于表面被通电部40覆盖的轴13的内部。而且,电绝缘部41的一部分在d-d'区域中设置于介于第一连接线53与第二连接线63之间的轴13的内部。即,电绝缘部41设置于轴13的表面和轴13的内部这两方。另外,在第二区域13b中,第一连接线53和第二连接线63沿着长轴方向设置,并设置于表面被电绝缘部41覆盖的轴13的内部。
[0052]
通过将电绝缘部41设置于轴13的表面,抑制了表面上的第一电传导部50与第二电传导部60的短路。通过将电绝缘部41设置于轴13的内部,在轴13的径向上抑制了第一电传导部50与第二电传导部60的短路。另外,在第二区域13b中,第一连接线53和第二连接线63设置于被电绝缘部41覆盖的轴13的内部,由此能够抑制从第一连接线53或第二连接线63向轴13的外侧漏电的情况。通过沿着长轴方向设置第一连接线53、第二连接线63及电绝缘部41,能够抑制轴13在弯折时的断裂(第一连接线53、第二连接线63及电绝缘部41的分离)。通过沿长轴方向设置第一连接线53及第二连接线63,能够将第一后端侧电极51、第一前端侧电极52、第二后端侧电极61及第二前端侧电极62配置于长轴方向的任意位置。因此,能够任意地设定用于电路连接的轴13的表面积。
[0053]
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前端侧电极52和第二前端侧电极62在长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并且,在长轴方向上位于第一前端侧电极52与第二前端侧电极62之间的b-b'区域中,轴13的表面遍及周向整体地被电绝缘部41覆盖。因此,能够抑制在长轴方向上在第一前端侧电极52与第二前端侧电极62之间的位置发生短路的情况。
[0054]
第一前端侧电极52和第二前端侧电极62优选设置于轴13的侧面。通过将第一前端侧电极52和第二前端侧电极62设置于轴13的侧面,即使在轴13与替换部30在长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维持第一前端侧电极52与第一功能侧电极34的通电及第二前端侧电极62与第二功能侧电极35的通电。
[0055]
上述轴13中的第一电传导部50及第二电传导部60优选由具有电传导率为1
×
107(s/m)以上的物性的原材料形成。由此,轴13能够以小的电阻进行通电。另外,第一电传导部50和第二电传导部60优选由具有屈服强度(形变为0.2%时的应力度)为30n/mm2的物性的原材料形成。由此,能够抑制轴13的轴折断、断裂。作为第一电传导部50及第二电传导部60的原材料,从电阻、屈服强度及耐磨耗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为铜、铝、不锈钢等金属。
[0056]
上述轴13中的电绝缘部41优选由具有电阻率为1
×
106(ω/m)以上的物性的原材料形成。由此,轴13能够抑制第一电传导部50与第二电传导部60的短路。另外,电绝缘部41优选为具有弹性模量为2500mpa的物性的原材料。由此,轴13的振动传递性提高。作为电绝缘部41的原材料,可举出聚缩醛(pom)等工程塑料。
[0057]
作为轴13中的电绝缘部41的体积比率,优选为30%以下。通过使电绝缘部41的体积比率为30%以下,由金属等形成的通电部40的比例增加,能够提高经由轴13的振动传递性,并且能够有助于轴13整体的强度及耐久性的提高。
[0058]
作为上述轴13的制造方法,例如能够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来制造:准备作为第二电传导部60的轴状的轴主体和第一电传导部50,该轴主体是将轴13中配置有电绝缘部41的区域从径向外侧除去的轴主体,该第一电传导部50在后端连接有第一后端侧电极51且在沿长轴方向延伸的轴状的第一连接线53的前端连接有d字环状的第一前端侧电极52;相对于轴主体在图3所示的位置将配置电绝缘部41的区域作为空隙而固定第一电传导部50;以及在配置电绝缘部41的区域的空隙填充液状的电绝缘原材料而成形电绝缘部41。
[0059]
作为上述轴13的制造方法,除了上述方法以外,也可以是如下方法:在相对于作为第二电传导部60的轴状的轴主体所形成的空隙整体埋设电绝缘原材料,之后相对于电绝缘原材料埋入第一电传导部50。在该情况下,只要在第一连接线53的径向外侧进一步设置电绝缘原材料即可。
[0060]
在上述结构的电动牙刷1中,首先,使替换部30的卡合部33与主体部10的轴13卡合。由此,第一前端侧电极52与第一功能侧电极34连接,第二前端侧电极62与第二功能侧电极35连接。由此,电源14的正极与功能部32经由第一导电部21、第一后端侧电极51、第一连接线53、第一前端侧电极52、第一功能侧电极34及第一配线而电连接。另外,电源14的负极与功能部32经由第二导电部22、第二后端侧电极61、第二连接线63、第二前端侧电极62、第二功能侧电极35及第二配线32b而电连接。
[0061]
之后,通过开关等的操作来驱动电动牙刷1的马达12,从而轴13和替换部30在相对于主体部10设有间隙s的状态下一体地沿旋转方向振动。另外,通过来自电源14的通电,功能部32显现与振动不同的作用。
[0062]
作为替换部30的振动频率,优选为25000rpm以上且50000rpm以下。替换部30的振动频率的下限值优选为25000rpm以上。替换部30的振动频率的上限值优选为50000rpm以下。在替换部30的振动频率小于25000rpm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清洁力的降低。在替换部30的振动频率超过50000rpm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对牙龈的损害性。通过使替换部30的振动频率为25000rpm以上且50000rpm以下,能够确保清洁力,并且能够抑制对牙龈的损害性。
[0063]
作为替换部30的振动角度,优选为5
°
以上且15
°
以下。
替换部30的振动角度的下限值优选为5
°
以上。替换部30的振动角度的上限值优选为15
°
以下。在替换部30的振动角度小于5
°
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清洁实感的降低。在替换部30的振动角度超过15
°
的情况下,有可能在使用时产生疼痛等不适感。通过使替换部30的振动角度为5
°
以上且15
°
以下,能够提高清洁实感且抑制使用时的不适感。振动角度的定义是,在从长轴方向观察替换部30的头部的前端位置时,向旋转方向的一侧旋转的头部反转为止的旋转角度。
[0064]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牙刷1中,由于与替换部30的卡合部33卡合的轴13具有通电部40,因此无需为了通电而使替换部30与主体部10卡合。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牙刷1中,即使在采用了从主体部10向替换部30供给电力的构造的情况下,替换部30也能够以与不向替换部30供给电力的构造相同的程度充分地振动。
[006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牙刷1中,由于在替换部30与壳体11之间设有间隙s,因此能够不降低马达12的振动地有效地传递到替换部3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牙刷1中,面向间隙s的轴13遍及周向整体地被电绝缘部41覆盖,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经由间隙s浸入的水等而导致第一电传导部50与第二电传导部60短路的情况。
[006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牙刷1中,在b-b'区域及d-d'区域中,轴13遍及周向整体地被电绝缘部41覆盖,因此能够抑制该区域中的短路。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牙刷1中,在与第一功能侧电极34连接的c-c'区域中由金属等形成的第一前端侧电极52覆盖电绝缘部41并遍及整周地覆盖轴13的表面,因此能够抑制因振动而产生的树脂制的电绝缘部41的磨耗,能够抑制因磨耗而引起的轴13的破损。同样地,在与第二功能侧电极35连接的a-a'区域中由金属等形成的第二前端侧电极62覆盖电绝缘部41并遍及整周地覆盖轴13的表面,因此能够抑制因振动而产生的树脂制的电绝缘部41的磨耗,由此能够抑制因磨耗而引起的轴13的破损。
[0067]
[电动牙刷的第二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5及图6对电动牙刷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至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68]
图5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
[0069]
第二实施方式的轴13中,位于c-c'区域的第一前端侧电极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如图4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前端侧电极52设置成遍及整周地覆盖轴13的表面。如图5及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前端侧电极52a局部地设置于与替换部30的第一功能侧电极34相对且与第一连接线53连接的位置。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07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局部地设置第一前端侧电极52a,包含第一前端侧电极52a的第一电传导部50成为沿长轴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因此,在制造轴13时,容易采用上述的相对于构成电绝缘部41的电绝缘原材料埋入第一电传导部50的方法,能够提高制造性。
[0071]
[电动牙刷的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及图8对电动牙刷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对与图5及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72]
图7是将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
[0073]
第三实施方式的轴13中,位于比a-a'区域靠后端侧的电绝缘部41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即,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绝缘部41在整周上覆盖第二连接线63的周围。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绝缘部41在径向上介于局部地呈直线状设置的第一电传导部50与第二连接线63之间而设置。
[0074]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电绝缘部41在b-b'区域中与第二连接线63在径向一侧(图8中的左侧)相邻设置,并形成了轴13的侧面的表面。电绝缘部41在c-c'区域中设置成介于第二连接线63与第一前端侧电极52a之间。电绝缘部41在d-d'区域中与第二连接线63在径向一侧相邻设置,并遍及整周地覆盖第一连接线53的周围。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0075]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之外,轴13中的电绝缘部41所占的比例减少,由金属等形成的通电部40的比例增加,因此能够提高振动传递性,并且能够有助于轴13整体的强度及耐久性的提高。
[0076]
[电动牙刷的第四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9及图10对电动牙刷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对与图5及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77]
图9是将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9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
[0078]
如图9及图10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轴13在第一连接线53的径向外侧未设置电绝缘部41,第一连接线53形成了轴13的侧面处的表面。另外,第一连接线53的径向的长轴方向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后端侧电极51及第一前端侧电极52a的截面形状相同。即,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电传导部50为以相同截面形状沿长轴方向延伸的轴状。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0079]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之外,通过在位于径向一侧的表面的电绝缘部41埋入第一电传导部50,能够容易地制造轴13。
[0080]
[电动牙刷的第五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1及图12对电动牙刷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至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81]
图11是将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2是图11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
[0082]
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轴13在第一连接线53的径向外侧未设置电绝缘部41,第一连接线53形成了轴13的侧面的表面。另外,第一连接线53的径向的长轴方向的
截面形状与第一后端侧电极51及第一前端侧电极52a的截面形状相同。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083]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第一连接线53形成外周,因此轴13的耐久性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需要在第一连接线53的径向外侧设置电绝缘部41,所以制造性提高。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轴13中的电绝缘部41所占的比例减少,由金属等形成的通电部40的比例增加,因此能够提高振动传递性。
[0084]
[电动牙刷的第六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3及图14对电动牙刷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对与图7及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85]
图13是将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4是图13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
[0086]
如图13及图14所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轴13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连接线53的径向外侧未设置电绝缘部41,第一连接线53形成了轴13的侧面处的表面。另外,第一连接线53的径向的长轴方向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后端侧电极51及第一前端侧电极52a的截面形状相同。即,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一电传导部50为以相同截面形状沿长轴方向延伸的轴状。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0087]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之外,轴13中的电绝缘部41所占的比例减少,由金属等形成的通电部40的比例增加,因此能够提高振动传递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位于径向一侧的表面的电绝缘部41埋入第一电传导部50,能够容易地制造轴13。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轴13中的电绝缘部41所占的比例减少,由金属等形成的通电部40的比例增加,因此能够提高轴13的耐久性和振动传递性。
[0088]
[电动牙刷的第七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5及图16对电动牙刷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3及图14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89]
图15是将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6是图15中的a-a'剖视图。
[0090]
如图15所示,第七实施方式的轴13在径向上依次配置有第一电传导部50、电绝缘部41及第二电传导部60。第一电传导部50、电绝缘部41及第二电传导部60的截面形状分别遍及长轴方向而相同。
[009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截面形状相同的第一电传导部50、电绝缘部41及第二电传导部60在径向上层叠而能够形成轴13,因此制造性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轴13中的电绝缘部41所占的比例减少,由金属等形成的通电部40的比例增加,因此能够提高轴13的耐久性和振动传递性。
[0092]
[电动牙刷的第八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7及图18对电动牙刷的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至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
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93]
图17是将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牙刷1的主体部10的前端侧放大后的长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8是图17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
[0094]
在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轴13的主材料与第一电传导部50及第二电传导部60同样地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的结构。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对轴13的主材料由上述的电绝缘原材料形成的结构进行说明。
[0095]
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a-a'区域中,在隔着位于中央部的电绝缘部41的径向的一侧配置有第一前端侧电极52,在径向的另一侧配置有第二前端侧电极62。第一前端侧电极52和第二前端侧电极62形成轴13的侧面的表面。第一前端侧电极52设置于在替换部30卡合于主体部10时与第一功能侧电极34连接的长轴方向的位置。第二前端侧电极62设置于在替换部30卡合于主体部10时与第二功能侧电极35连接的长轴方向的位置。
[0096]
另外,在第一区域13a中的长轴方向上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的位置处,在隔着位于中央部的电绝缘部41的径向的一侧配置有第一后端侧电极51,在径向的另一侧配置有第二后端侧电极61。第一后端侧电极51和第二后端侧电极61形成轴13的侧面的表面。第一后端侧电极51与第一导电部21连接。第二后端侧电极61与第二导电部22连接。
[0097]
在b-b'区域中,在隔着位于中央部的电绝缘部41的径向的一侧配置有第一连接线53,在径向的另一侧配置有第二连接线63。如图18所示,在b-b'区域中,第一连接线53和第二连接线63分别被电绝缘部41遍及整周地覆盖。在b-b'区域中,电绝缘部41形成轴13的表面。
[0098]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传导部50和第二电传导部60也通过电绝缘部41被电屏蔽,能抑制短路。因此,第一前端侧电极52与第一功能侧电极34连接,第二前端侧电极62与第二功能侧电极35连接。由此,电源14的正极与功能部32经由第一导电部21、第一后端侧电极51、第一连接线53、第一前端侧电极52、第一功能侧电极34及第一配线而电连接。另外,电源14的负极与功能部32经由第二导电部22、第二后端侧电极61、第二连接线63、第二前端侧电极62、第二功能侧电极35及第二配线32b而电连接。
[0099]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驱动电动牙刷1的马达12,从而轴13和替换部30在相对于主体部10设有间隙s的状态下一体地沿旋转方向振动。另外,通过来自电源14的通电,功能部32能够显现与振动不同的作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面向间隙s的轴13的外周面遍及整周地被电绝缘部41覆盖,因此能抑制经由间隙s浸入的液体所引起的短路。
[0100]
[电动牙刷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作为轴主体由上述电绝缘原材料形成的结构,如图19及图20所示,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第一连接线53及第二连接线63的径向的外侧未设置电绝缘部,第一连接线53和第二连接线63分别形成轴13的侧面处的表面。
[010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传导部50和第二电传导部60在长轴方向上为相同截面形状,轴13的制造性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轴13中的电绝缘部41所占的比例减少,由金属等形成的通电部40的比例增加,因此能够提高耐磨耗性和振动传递性。
[0102]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例子是不言而喻的。上述例子中所示的各构成部件的各形状、组合等是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03]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电动牙刷。符号说明
[0104]1…
电动牙刷,10

主体部,12

马达,13

轴,13a

第一区域,13b

第二区域,14

电源,21

第一导电部(第一主体侧导电部),22

第二导电部(第二主体侧导电部),30

替换部,31

刷部,32

功能部,33

卡合部,34

第一功能侧电极,35

第二功能侧电极,40

通电部,41

电绝缘部,50

第一电传导部,51

第一后端侧电极,52、52a

第一前端侧电极,53

第一连接线,60

第二电传导部,61

第二后端侧电极,62

第二前端侧电极,63

第二连接线,s

间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