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钉微创接骨板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71393发布日期:2022-10-21 19:2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支架钉微创接骨板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支架钉微创接骨板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2.如专利申请201910182034x所公开的,现有的带有支撑柱的微创接骨板系统,接骨板体的其中一面横跨骨折线的两边,接骨板体的其中一面的每边设置至少两个支撑柱,相邻两支撑柱固定连接在螺钉孔两侧的接骨板体上,螺钉从接骨板体的另一面插入螺钉孔后直接进入骨皮质完成骨折固定。这种带有支撑柱的微创接骨板系统,其目的是利用支撑柱,既能牢固地与接骨板体、螺钉一起形成稳定的接骨架,以确保骨折断端的稳定,同时,使接触板“远离”骨折到皮肤的外面(当然,根据治疗需要,骨板体也可以设置在皮肤下面),这样,只需小切口切开皮肤(一般在1.0cm以内) 用以分离肌肉,而不用大范围切开分离肌肉、剥离骨膜组织以暴露骨折,这样的骨折固定结构手术创伤少、有利于保护骨折段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后可从体外简单取出,避免了传统接骨板所需的第二次大切口切开取出内固定手术及住院治疗;能减少肌腱、韧带粘连风险,从而有效保护关节功能。采用此种技术,一旦固定完成,骨折断端的位置就相对固定,如果骨折断端骨面接触不良或者骨吸收不良,则将会导致骨折愈合困难;一旦发生骨折不愈合,则只能再次进行更大的骨折不愈合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另,经临床研究证明,断骨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如果能够对骨折断端进行加压,如骨折断端之间的加压应力大小为自身体重的1/2~1倍,微动频率0.5-1hz,微动距离0.2-2mm,使骨折断端之间产生“微动”,则会有利于骨折愈合,而已有技术一旦固定后,就不能进行这样的加压或微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骨折固定后的骨折断端在愈合康复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微动的支架钉微创接骨板的改进结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穿孔的接骨板体、螺钉,其特别之处在于螺钉包括固定螺钉、调节螺钉构件,固定螺钉顶端设置有直径比螺钉钉体大的圆柱,圆柱的外侧面带有外螺纹,接骨板体其中一边的穿孔是与固定螺钉顶端的带有外螺纹的圆柱匹配的螺纹孔,接骨板体的另一边的穿孔上设置有滑轨结构,调节螺钉构件包括螺钉体、连接在螺钉体顶部的上部结构,上部结构是能靠在滑轨结构上并沿滑轨结构往固定螺钉方向做来回移动的上部结构,穿孔设置有限位结构,使调节螺钉构件沿滑轨结构往固定螺钉方向做来回移动的距离在0.2-2mm。
4.骨折固定时,先使固定螺钉的圆柱螺纹旋接在接骨板体的其中一边的穿孔的内螺纹上,这样,利用固定在接骨板体的其中一边和其中一断骨上的固定螺钉,使接骨板体与其中一断骨之间的位置固定,然后使调节螺钉构件的螺钉体穿过接骨板体的另一边的穿孔后旋接在另一断骨上,使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靠在滑轨结构上,利用位置固定的接骨板体使调节螺钉构件与接骨板体的另一边的穿孔之间的位置固定,使两断骨的端面相互正
对,并且靠在一起,从而完成断骨的驳接固定;断骨治疗愈合过程需要微动两断骨时,在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下,通过外力驱动调节螺钉构件沿滑轨结构往固定螺钉方向在0.2-2mm范围内做来回微动,以帮助断骨加快愈合。
5.优选地,上部结构旁的接骨板体上设置有螺丝,螺丝的螺丝头飘出到上部结构的上方。使用时,旋进螺丝,通过飘出到上部结构的上方的螺丝的螺丝头将上部结构限制在滑轨结构与螺丝的螺丝头之间,防止在外力作用下,调节螺钉构件沿接骨板体的另一边的穿孔往上移动,从而影响骨折固定后的稳定性。
6.优选地,上部结构是设置有六角凹口或者十字凹口的圆柱或者倒圆台,滑轨结构包括下导槽和位于下导槽上面的上导槽,下导槽与螺钉体匹配,上导槽与上部结构匹配,限位结构是接骨板体的另一边的穿孔上所设置的两止动面,两止动面的距离不小于上部结构最大直径加0.2mm,使调节螺钉构件只能沿滑轨结构往固定螺钉方向在不小于0.2mm范围内做来回微动。骨折固定时,在两断骨断面紧靠在一起的情况下,使调节螺钉构件到远离固定螺钉的其中一止动面的距离在0.2-2mm范围,这样,在断骨断面和其中一止动面的限位下,调节螺钉构件只能沿滑轨结构往固定螺钉方向在0.2-2mm范围内做来回微动。
7.优选地,滑轨结构是喇叭状穿槽,喇叭状穿槽的宽口对着接骨板体的其中一边,接骨板体喇叭状穿槽的槽壁是斜面,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是螺钉头,螺钉头的下面呈倒圆台形,倒圆台形的倾斜的侧面与接骨板体喇叭状穿槽的槽壁匹配。
8.使用时,需要微调两断骨间的位置时,旋转调节螺钉构件,使调节螺钉构件向下钻进其中一断骨,使调节螺钉构件向下移动,由于固定在接骨板体的其中一边和其中一断骨上的固定螺钉使接骨板体与断骨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拧动施压调节螺钉构件时,调节螺钉构件只能向喇叭状穿槽的宽口方向滑移,从而实现使两断骨的断面紧密接触施压的目的,由于断骨具有很多的形态,有些形态会影响骨折固定的质量(如有碎骨),进而影响愈合,此时,使两断骨的断面紧密接触施压,以促进愈合;在之后愈合治疗过程中,由于调节螺钉构件除了受骨折固定处以及调节螺钉构件限制外,其他方向是处于可移动状态,因此,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是会产生微动的。
9.或者,滑轨结构是左右横向着接骨板体的其中一边的穿槽,穿槽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向上的承托面,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的下面是与承托面匹配的支撑面,在接骨板体与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间设置有驱动调节螺钉构件沿穿槽移动的驱动结构。
10.使用时,需要微调两断骨间的位置时,通过驱动结构驱动上部结构沿穿槽移动,从而实现使两断骨的端面紧密接触施压的目的,采用驱动结构,既实现驱动调节螺钉构件移动,同时,利用驱动结构的驱动作用力,抑制调节螺钉构件上下移动,在调节调节螺钉构件的水平移动的同时,抑制调节螺钉构件相对接骨板体上下移动,通过驱动结构控制调节螺钉构件的位置,既能微调两断骨间的位置,同时,通过调两断骨间的位置,使调节螺钉构件以及其所带动的断骨在驱动结构限位以及外力作用下,在0.2-2mm范围内做来回微动。
11.优选地,驱动结构是螺纹穿接在接骨板体另一边的端头上的螺丝,螺丝头穿进穿槽内并靠在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上。
12.使用时,旋转螺丝,使螺丝沿螺丝孔移动,从而,通过靠在上部结构上的螺丝头驱动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沿穿槽移动,带动调节螺钉构件也随着移动,从而实现使两断骨的断面紧密接触施压的目的。
13.或者,穿槽内转动设置有横跨穿槽的凸轮,对应凸轮的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的侧面设置有驱动面,转动设置有横跨穿槽的凸轮和上部结构的侧面所设置的驱动面构成驱动结构。
14.使用时,转动凸轮,使靠在驱动面上的凸轮驱动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移动,进而驱动调节螺钉构件移动,从而实现使两断骨的断面紧密接触施压的目的。
15.优选地,上部结构包括带有螺纹穿孔的滑块、旋接在螺纹穿孔内的螺柱,螺柱上设置有内六角孔,螺柱与螺钉体一起是一整体结构,滑轨结构是与滑块匹配的贯穿槽,贯穿槽前后侧壁与滑块间设置有导轨/导槽结构,在接骨板体与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间设置有驱动调节螺钉构件沿贯穿槽移动的驱动结构。
16.骨折固定时,先用固定螺钉穿过接骨板体的其中一边的穿孔后旋接在其中一断骨上,然后使固定螺钉的圆柱螺纹旋接在接骨板体的其中一边的穿孔的内螺纹上,然后,使调节螺钉构件的螺钉体穿过滑块的螺纹穿孔旋接在另一断骨上,并使螺柱旋接在螺纹穿孔上,这样,利用固定在接骨板体的其中一边和其中一断骨上的固定螺钉,以及固定在接骨板体的另一边和另一断骨上的调节螺钉构件使接骨板体与两断骨之间的位置固定,使两断骨的断面相互正对,并且靠在一起,从而完成断骨的驳接固定;当需要微调两断骨间的位置时,通过驱动结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沿贯穿槽横向移动,从而实现使两断骨的断面紧密接触施压的目的。
17.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微调断骨,以保证断骨能紧密连接的,而且能间断地对断骨进行施压的,骨折固定后的断骨在愈合康复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微动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f-f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微调两断骨间的位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a向视图;图6为实施例2微调两断骨间的位置后的接骨板体的a向视图;图7为图3的接骨板体的a向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采用第一种驱动结构微调两断骨间的位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采用第二种驱动结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采用第二种驱动结构微调两断骨间的位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采用第三种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采用第三种驱动结构微调两断骨间的位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4微调两断骨间的位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的e-e剖视图;图17为导轨/导槽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接骨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带有穿孔的接骨板体1、螺钉,其特别之处在于螺钉包括固定螺钉2、调节螺钉构件3,固定螺钉2顶端设置有直径比螺钉钉体201大的圆柱202,圆柱202的外侧面带有外螺纹,圆柱202上设置有六角凹口或者十字凹口,以方便操作固定螺钉2,接骨板体1其中一边(左边)的穿孔是与固定螺钉2顶端的带有外螺纹的圆柱202匹配的螺纹孔4,接骨板体1的另一边(右边)的穿孔上设置有滑轨结构5,调节螺钉构件3包括螺钉体301、连接在螺钉体301顶部的上部结构302,上部结构302是能靠在滑轨结构5上并沿滑轨结构5往固定螺钉2方向做来回(左右)移动的上部结构302,穿孔设置有限位结构,使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沿滑轨结构5往固定螺钉2方向做来回移动的距离在0.2-2mm。
20.优选地,上部结构302旁的接骨板体1上设置有螺丝9,螺丝9的螺丝头901飘出到上部结构302的上方。
21.优选地,如图1、2所示,上部结构302是设置有六角凹口或者十字凹口的圆柱或者倒圆台,滑轨结构5包括下导槽507和位于下导槽507上面的上导槽508,下导槽507与螺钉体301匹配,上导槽508与上部结构302匹配,限位结构是接骨板体的另一边的穿孔上所设置的两止动面8,两止动面8的距离不小于上部结构302最大直径加0.2mm,使调节螺钉构件3只能沿滑轨结构往固定螺钉方向在不小于0.2mm范围内做来回微动。
22.骨折固定时,先使固定螺钉2的圆柱202螺纹旋接在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的穿孔的内螺纹4上,这样,利用固定在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和其中一断骨b上的固定螺钉2,使接骨板体1与其中一断骨b之间的位置固定,然后使调节螺钉构件3的螺钉体301穿过接骨板体1的另一边的穿孔后旋接在另一断骨b上,使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靠在滑轨结构5上,利用位置固定的接骨板体1使调节螺钉构件3与接骨板体1的另一边的穿孔之间的位置固定,使两断骨b的端面d相互正对,并且靠在一起,从而完成断骨的骨折固定;在两断骨断面紧靠在一起的情况下,使调节螺钉构件3到远离固定螺钉2的其中一止动面8的距离在0.2-2mm范围,这样,在断骨断面的端面d和其中一止动面8的限位下,调节螺钉构件3只能沿滑轨结构5往固定螺钉1方向在0.2-2mm范围内做来回微动,断骨治疗愈合过程需要微动两断骨时,在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下,通过外力驱动调节螺钉构件沿滑轨结构往固定螺钉方向在0.2-2mm范围内做来回微动,以帮助断骨加快愈合。
23.实施例2:如图3、4、5、6、7所示,包括带有穿孔的接骨板体1、螺钉,其特别之处在于螺钉包括固定螺钉2、调节螺钉构件3,固定螺钉2顶端设置有直径比螺钉钉体201大的圆柱202,圆柱202的外侧面带有外螺纹,圆柱202上设置有六角凹口或者十字凹口,以方便操作固定螺钉2,接骨板体1其中一边(左边)的穿孔是与固定螺钉2顶端的带有外螺纹的圆柱202匹配的螺纹孔4,接骨板体1的另一边(右边)的穿孔上设置有滑轨结构5,调节螺钉构件3包括螺钉体301、连接在螺钉体301顶部的上部结构302,上部结构302是能靠在滑轨结构5上并
沿滑轨结构5做(左右)横向移动的上部结构。
24.固定螺钉2身部设置有定位压环203,同样的,调节螺钉构件3的螺钉体301身部也设置有定位压环303。通过定位环,可增强螺钉固定在断骨上的稳定性,防止其摇晃。
25.如图3、5、7所示,滑轨结构5是喇叭状穿槽501,喇叭状穿槽501的宽口502对着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接骨板体1喇叭状穿槽501的槽壁503是斜面,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是螺钉头3021,螺钉头3021的下面是倒圆台3022,倒圆台3022的倾斜的侧面与接骨板体1喇叭状穿槽501的槽壁503匹配。
26.如图3、4、5、6所示,骨折固定时,对断骨b处的皮肤c微创切开至断骨b处,先用固定螺钉2穿过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的穿孔后旋接在其中一断骨b上,使固定螺钉2的圆柱202螺纹旋接在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的穿孔的内螺纹上,即螺纹孔4上,然后,使调节螺钉构件3的螺钉体301穿过接骨板体1的另一边的穿孔后旋接在另一断骨b上,在旋接过程中,使调节螺钉构件的上部结构302倒圆台3022的倾斜的侧面靠在滑轨结构上,即靠在接骨板体1喇叭状穿槽501的槽壁503上,这样,利用固定在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和其中一断骨b上的固定螺钉2,使接骨板体1与其中一断骨b之间的位置固定,然后,利用位置固定的接骨板体1使调节螺钉构件3与接骨板体1的另一边的穿孔之间的位置固定,使两断骨b的断面d相互正对,并且靠在一起,从而完成断骨b的驳接固定;当需要微调两断骨b间的位置时,旋转调节螺钉构件3,使调节螺钉构件3向下钻进另一断骨b,使调节螺钉构件3向下移动,由于固定在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和其中一断骨b上的固定螺钉2使接骨板体1与断骨b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调节螺钉构件3只能向喇叭状穿槽501的宽口502方向滑移,从而实现使两断骨b的断面d紧密接触施压或者微动的目的。
27.实施例3: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滑轨结构5是左右横向着接骨板体1的另一边的穿槽504,穿槽504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向上的承托面505,承托面505是平面或者是斜面,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的下面是与承托面505匹配的支撑面3023,在接骨板体1与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间设置有驱动调节螺钉构件3沿穿槽504移动的驱动结构6。
28.如图8、9所示,驱动结构6是螺纹穿接在接骨板体1另一边的端头上的螺丝601,螺丝头602穿进穿槽504内并靠在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上。
29.使用时,旋转螺丝601,使螺丝601沿螺丝孔移动,从而,通过靠在上部结构上的螺丝头602驱动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沿穿槽504移动,带动调节螺钉构件3也随着移动,从而实现使两断骨b的断面d紧密接触施压或者微动的目的;通过驱动结构6控制调节螺钉构件3的位置,既能微调两断骨b间的位置,同时,通过调两断骨b间的位置,使调节螺钉构件3以及其所带动的断骨b在驱动结构6限位以及外力作用下,在0.2-2mm范围内做来回微动。
30.或者,如图10、11所示,驱动结构6是穿槽504内转动设置有横跨穿槽504的凸轮603,对应凸轮603的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的侧面3024设置有驱动面。
31.使用时,转动凸轮603,使靠在驱动面3024上的凸轮603驱动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移动,进而驱动调节螺钉构件3移动,从而实现使两断骨b的断面d紧密接触施压或者微动的目的。
32.或者,如图12、13所示,调节螺钉构件3有两个以上,其中一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
结构302是螺钉头3021,螺钉头3021的下面是倒圆台3022,对应该其中一调节螺钉构件3的接骨板体1另一边上的穿孔是贯通槽604,贯通槽604的远离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的侧面是与倒圆台3022匹配的外侧斜面605,外侧斜面605与倒圆台3022配合构成驱动结构6。
33.当需要微调两断骨b间的位置时,旋转其中一调节螺钉构件3,使其中一调节螺钉构件3向下钻进另一断骨b,使其中一调节螺钉构件3向下移动,由于固定在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和其中一断骨b上的固定螺钉2使接骨板体1与其中一断骨b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另一调节螺钉构件3的倒圆台3022在外侧斜面605作用下,只能向接骨板体1其中一边的方向滑移,从而实现使两断骨b的断面d紧密接触施压或者微动的目的;在之后愈合治疗过程中,由于调节螺钉构件3除了受骨折固定处以及调节螺钉构件3限制外,其他方向是处于可移动状态,因此,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是会产生微动的。
34.实施例4:如图14、15、1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部结构302包括带有螺纹穿孔3025的滑块3026、旋接在螺纹穿孔3025内的螺柱3027,螺柱3027上设置有内六角孔,螺柱2037与螺钉体301一起是一整体结构,滑轨结构5是与滑块3026匹配的贯穿槽506,贯穿槽506前后侧壁与滑块3026间设置有导轨/导槽结构7,在接骨板体1与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间设置有驱动调节螺钉构件3沿贯穿槽506移动的驱动结构6。
35.骨折固定时,先用固定螺钉2穿过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的穿孔后旋接在其中一断骨b上,使固定螺钉2的圆柱202螺纹旋接在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的穿孔的内螺纹上,即螺纹孔4上,然后,使调节螺钉构件3的螺钉体301穿过滑块3026的螺纹穿孔3025旋接在另一断骨b上,并使螺柱3027旋接在螺纹穿孔3025上,这样,利用固定在接骨板体1的其中一边和其中一断骨b上的固定螺钉2,以及固定在接骨板体1的另一边和另一断骨b上的调节螺钉构件3使接骨板体1与两断骨b之间的位置固定,使两断骨b的断面d相互正对,并且靠在一起,从而完成断骨的骨折固定;当需要微调两断骨b间的位置时,通过驱动结调节螺钉构件3的上部结构302沿贯穿槽506横向移动,从而实现使两断骨b的断面d紧密接触施压或者微动的目的。
36.如图16所示,导轨/导槽结构7包括设置在滑块3026上的导轨701、设置在贯穿槽506侧壁上的与导轨701匹配的导槽702,当然,导轨701在滑块3026的位置和导轨701在贯穿槽506侧壁上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
37.或者,如图17所示,导轨/导槽结构7包括设置在贯穿槽506侧壁上的横贯穿导槽703、从横贯穿导槽703穿进并螺纹旋接在滑块3026侧面的带有导柱704的螺杆705。采用带有导柱704的螺杆705,既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一旦滑块3026在贯穿槽506的位置确定后,可以通过螺杆705将位置锁定。
38.如图18所示,沿接骨板体1设置有数组穿孔,每组穿孔由并排设置的螺纹孔4、带有承托面505的穿槽504和带有外侧斜面605的贯通槽604构成。采用这样接骨板体1,可方便接骨时,灵活使用接骨治疗手段,以适应不同情况的接骨治疗需要。
39.本技术技术可实现骨折断端加压、微动,促进骨折愈合的接骨板。不同螺孔及螺钉组合固定方式能够实现不同功能需求:骨折断端的稳定固定;骨折手术固定时骨折断端之间加压、微动;骨折不愈合时,骨折断端之间的加压、微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