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智能护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2201发布日期:2023-03-08 18:1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家庭智能护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家庭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庭智能护理系统。


背景技术:

2.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同时诸如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增加、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逐渐凸显,使得卫生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家庭护理由于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缓解卫生资源供需矛盾的基本卫生政策。
3.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而言,褥疮和坠床是两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4.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9701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术后智能家庭康复护理服务系统,其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提醒患者用药,但是无法实现防褥疮及坠床预警的功能。
5.再有如公开号为cn10878934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于老年不便者的家庭护理设备,其能够采集监控用户的身体信息,帮助患者扶起坐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褥疮的产生,但是对于一些不便于坐立的患者无法使用。
6.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在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护的基础上,能够实现防褥疮及坠床预警功能的家庭智能护理系统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护的基础上,能够实现防褥疮及坠床预警功能的家庭智能护理系统。
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家庭智能护理系统,包括本体监护端;所述本地监护端具有:主控制单元;体征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患者体征状态;坠床预警单元,用于监测患者坠床预警;褥疮护理单元,用于辅助患者左右往复翻身,避免褥疮产生;报警单元,用于根据监测情况发出语音播报;逻辑分析单元,用于记录所述坠床预警单元及所述体征监测单元的监测信息。
9.所述褥疮护理单元具有设置在床面上方的头枕区域、左推板及右推板,所述左推板及右推板的底部均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通过驱动电机驱使其上推或下放。
10.所述褥疮护理单元还具有褥疮控制单元,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褥疮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褥疮控制单元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左推板及右推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患者位置的褥疮压力传感器部件。
11.所述左推板及右推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所述褥疮压力传感器部件,所述褥疮压力传感器部件与所述褥疮控制单元相连接。
12.所述推动机构具有菱形连杆,所述菱形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轴座和丝杆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的内部装配有丝杠,所述轴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丝杠转动的所述驱动电机。
13.所述坠床预警单元具有设置在床面两侧的坠床预警区,所述坠床预警区上设置有
用于检测患者到位的坠床压力传感器部件。
14.所述坠床预警区上均匀设置有所述坠床压力传感器部件,所述坠床压力传感器部件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相连接。
15.家庭智能护理系统,还包括云服务器、远程监护端,所述远程监护端与所述云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本地监护端与所述云服务器相连接。
16.所述云服务器通讯连接有移动监护端。
17.所述移动监护端为手机、电脑、平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通过本地监护单元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同时能够通过坠床预警单元对患者进行坠床预警,以及通过褥疮护理单元帮助患者翻身,避免褥疮产生。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中家庭智能护理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20.图2为本发明中家庭智能护理系统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21.图3为本发明中坠床预警单元和褥疮护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中褥疮护理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发明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24.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5.如图1所示,家庭智能护理系统,包括本体监护端1;本地监护端1具有:主控制单元13,主控制单元13作为本地监护端1的控制中心;体征监测单元12,用于监测患者体征状态,例如对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坠床预警单元,用于监测患者坠床预警,患者靠近将要坠床的位置时发出坠床预警信号,提醒看护人员及时处理;褥疮护理单元,用于辅助患者左右往复翻身,避免褥疮产生,左、右翻身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报警单元,用于根据监测情况发出语音播报,同时能在左右往复翻身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提示,配合完成翻身动作;逻辑分析单元,用于记录所述坠床预警单元及所述体征监测单元的监测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本地监护单元1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同时能够通过坠床预警单元11对患者进行坠床预警,以及通过褥疮护理单元16帮助患者翻身,避免褥疮产生;逻辑分析单元,用于记录坠床预警单元及体征监测单元的监测信息,能够方便
导出记录的病人信息,方便对病人信息进行分析。
26.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作为褥疮护理单元16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4所示,褥疮护理单元16具有设置在床面上方的头枕区域168、左推板165及右推板166,左推板165及右推板166的底部均设置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通过驱动电机163驱使其上推或下放;其中头枕区域168上放置患者的枕头,患者初始状态可以采取左侧卧或右侧卧的方式,左侧卧在右推板166上,右侧卧在左推板165上,左推板165及右推板166底部的推动机构间隔一定时间周期交替缓慢动作;即患者初始状态为左侧卧在右推板166上,在一定时间后,右推板166底部的推动机构动作,右推板166向上缓慢翻折倾斜,使患者缓慢滚动调整至右侧卧在左推板166上,再在一定时间后,左推板165底部的推动机构动作,左推板165向上缓慢翻折倾斜,使患者缓慢滚动调整至左侧卧在右推板166上,由此能够帮助患者不断进行同方向的侧卧调整,避免产生褥疮。
27.在一些实施例中,褥疮护理单元16还具有褥疮控制单元161,驱动电机163与褥疮控制单元161相连接,褥疮控制单元161集成有计时器能够对侧卧时间进行计时,并在一定时间间隔后控制相应的驱动电机163动作,调整患者侧卧位,褥疮控制单元161与主控制单元13相连接,在患者调整侧卧位的时候,褥疮控制单元161向主控制单元13发送信号,主控制单元13通过报警单元15发出提升声告知患者做好准备等待侧卧位调整,左推板165及右推板166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患者位置的褥疮压力传感器部件162,通过褥疮压力传感器部件162能够检测到患者是在左推板165或者右推板166的顶部。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左推板165及右推板166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褥疮压力传感器部件164,褥疮压力传感器部件164与褥疮控制单元161相连接,褥疮压力传感器部件164均匀分布在左推板165及右推板166的顶部顶部,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29.作为推动机构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推动机构具有菱形连杆,菱形连杆167具有四条首尾依次铰接在一起的连杆,菱形连杆167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轴座1673和丝杆螺母1671,丝杠螺母1671的内部装配有丝杠1672,轴座1673上设置有驱动丝杠1672转动的驱动电机163;驱动电机163转动时能够驱使丝杠1672转动,丝杠1672转动时,丝杆螺母1671沿丝杠1672的轴向移动,进而能够带动左推板165及右推板166上翻或复位。
30.作为坠床预警单元11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坠床预警单元11具有设置在床面两侧的坠床预警区111,由于坠床预警区111位于床面的两侧沿,当患者到达坠床预警区111时,出现坠床风险概率较高,坠床预警区11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患者到位的坠床压力传感器部件112,当患者进入坠床预警区111时,会触发坠床预警区111处的坠床压力传感器部件112,此时坠床预警单元11向主控制单元13发生坠床预警信号,主控制单元13接收到坠床预警信号时,通过报警单元15发出报警信号。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坠床预警区上均匀设置有坠床压力传感器部件112,通过增加坠床预警区111中坠床压力传感器部件112的密度,能够提升检测精度,提高可靠性,坠床压力传感器部件112与主控制单元13相连接,具体的,压力传感器部件112通过模数转换后与主控制单元13连接。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家庭智能护理系统,还包括云服务器2、远程监护端3,远程监护端3与云服务器2相连接,本地监护端1与云服务器2相连接,本地监护端1将监护数据同步发送至云服务器2进行存储,通过远程监护端3能够远程查看监护数据,提升监护
便捷性。
33.在一些实施例中,云服务器2通讯连接有移动监护端4,通过移动监护端4方便随时随地的查看监护数,进一步的提升监护便捷性;作为移动监护端4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移动监护端4为手机、电脑、平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34.在上述实施例中,报警单元15可采用声光报警器。
35.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