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伞回收装置及保护伞回收方法

文档序号:33506539发布日期:2023-03-18 01: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护伞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腔鞘管(1)以及滑动设置在双腔鞘管(1)外的用于回收保护伞的回收鞘管(6),双腔鞘管(1)远端设置有球囊(2)、近端设置有y型连接件(3),双腔鞘管(1)内对应设置有与y型连接件(3)的两个接头分别联通的过丝孔道(4)和过水孔道(5),其中过水孔道(5)与球囊(2)联通,过丝孔道(4)贯穿整个双腔鞘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伞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设置在双腔鞘管(1)外壁上,球囊外周由远端向近端呈现变大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伞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外轮廓为锥台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伞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外轮廓为半球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伞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外轮廓的远端为半球形、近端为锥台形的结合,半球形与锥台形相切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伞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材质选用硅橡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伞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鞘管(1)靠近球囊(2)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双腔鞘管(1)远端偏转的控制线(7),所述控制线(7)远端固定在球囊(2)下端的双腔鞘管(1)外壁上,控制线(7)沿双腔鞘管(1)外壁延伸一段距离后穿孔进入过丝通道(4)内,控制线(7)近端伸出到y型连接件(3)之外。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保护伞回收装置的一种保护伞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回收鞘管(6)滑动的套在双腔鞘管(1)外,沿着保护伞的丝线进入血管;s2、在到达颈动脉支架之前,将球囊(2)部位伸出到回收鞘管(6)的远端之外,向球囊(2)内输送液体使得球囊处于饱和状态,球囊(2)近端将回收鞘管(6)端口封闭;s3、双腔鞘管(1)和回收鞘管(6)整体顺利穿过颈动脉支架并到达保护伞位置,释放球囊(2)中的液体,将双腔鞘管(1)缩回到回收鞘管(6)内部一段距离,继续向前推动回收鞘管(6),将保护伞回收至回收鞘管(6)内,将双腔鞘管(1)和回收鞘管(6)一体撤出,完成保护伞的回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伞回收装置及使用回收装置对保护伞回收的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双腔鞘管以及滑动设置在双腔鞘管外的用于回收保护伞的回收鞘管,双腔鞘管远端设置有球囊、近端设置有Y型连接件,双腔鞘管内对应设置有与Y型连接件的两个接头分别联通的过丝孔道和过水孔道,其中过水孔道与球囊联通,过丝孔道贯穿整个双腔鞘管。对保护伞回收时借助球囊将回收鞘管前端封闭,顺利度过颈动脉支架后,双腔鞘管以及球囊缩回到回收鞘管内部一段距离,继续向前推动回收鞘管,将保护伞的回收至回收鞘管内。本发明使得双腔鞘管可以平顺的通过颈动脉支架并到达保护伞的位置,确保保护伞回收过程顺利。伞回收过程顺利。伞回收过程顺利。


技术研发人员:苏旭东 姚冬静 于江华 刘晓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3/3/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