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道内镜下可拆卸倒装式椎间盘终板绞切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24577发布日期:2022-11-18 17:0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大通道内镜下可拆卸倒装式椎间盘终板绞切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骨科使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大通道内镜下可拆卸倒装式椎间盘终板绞切处理器。


背景技术:

2.腰椎椎间盘和关节突的退行性病变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致残原因之一。腰椎病引起患者机械性腰背痛、神经根受压的症状、跛行症状、活动能力降低和生活质量低下等。有症状的严重腰椎管骨性狭窄、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患者都会被建议接受腰椎融合手术治疗。在实施腰椎融合术时,手术医生需要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椎管减压,摘除椎体间隙的椎间盘组织,将椎体终板软骨刮除后在椎体间植骨等这一系列操作。其中,椎体终板软骨的处理至关重要,因为终板软骨的刮除不充分会引起骨移植不愈合而导致手术失败。
3.近年来,经皮内镜下腰椎体间融合手术是腰椎融合手术的一个重大进展。相比传统开放的腰椎体间融合手术,内镜下腰椎融合手术具有软组织破坏小,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遗留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但是目前在临床中,普遍使用的是专利cn211796646u公布的内镜下终板处理器,在实施椎间盘终板绞切手术时,如图1,工作通道5与目镜管10并排在内镜管3中,内镜管3外依次套设下锥体终板处理器的套管和扩张管,锥体终板处理器的套管前端膨胀形成绞骨刀,由于椎间间隙不大于10mm,锥体终板处理器的套管壁厚0.5~1mm,其内径约8mm,内镜管3的内径6.3~7.3mm,目镜管10的直径一般为2~3mm,因此工作通道5的直径约为3~4mm,髓核钳从工作通道5中伸入椎间隙夹持铰切下来的椎间软组织。
4.目前出现了大通道内镜,即外径为10mm的内镜管,但大通道内镜管若外套在直径更大的下锥体终板处理器的套管内,下锥体终板处理器就无法伸入椎间隙,故目前采用大通道内镜实施椎间盘终板绞切手术时,只能采用与工作通道5尺寸匹配的铰骨刀,手术时先将下锥体终板处理器的套管插入工作通道5,在目镜管10的观察下,铰切椎间软组织,然后从工作通道5中拔出锥体终板处理器,再插入髓核钳,在目镜管10的观察下取出铰切下来的椎间软组织,然后不断重复以上过程,因此,髓核钳和下锥体终板处理器的套管不能同时放置在同一根大通道内镜管中无间歇切换工作,导致手术时间较长难以缩短。铰骨刀尺寸偏小,从锥间隙内依次铰切的软骨组织较少,也延缓的手术时间。
5.针对上述问题,为帮助脊柱内镜手术医生安全快速的完成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术,需要研制出一种安全可视、效率高的终板处理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大通道内镜下可拆卸倒装式椎间盘终板绞切处理器。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大通道内镜下可拆卸倒装式椎间盘终板绞切处理器,其特征是:该处理器主体为包括可拆分卸连接的空心连接杆和手柄,该空心连接杆的远端
连接铰骨刀,铰骨刀远端设有开口,开口的边缘打磨成刀刃,铰骨刀的近端不遮挡空心连接杆的中空通道,铰骨刀的侧面设有镂空的观察窗,空心连接杆与大通道内镜管的工作通道间隙配合,空心连接杆经大通道内镜管前方插入工作通道内,手柄垂直于空心连接杆,手柄设有正对空心连接杆的通孔,铰骨刀的横截面尺寸等于大通道内镜管的横截面尺寸。
8.优选的,所述空心连接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大通道内镜管。
9.优选的,所述大通道内镜管的内径为8.3~9.3mm,大通道内镜管的工作通道的直径为5~6mm,空心连接杆的内径被构造为4~5mm。
10.因此,空心连接杆内周供髓核钳工作的通道较现有技术增大1mm,允许使用更大的髓核钳,每次可取出更多的椎间软组织,加快了手术速度。
11.优选的,所述铰骨刀侧面设置偏心的突出部。
12.优选的,所述铰骨刀被构造成洛阳铲状,洛阳铲前端径向截面为u形,可向前方切割,侧面为钝刀,旋转操作时做为绞刀用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可以经大通道内镜管的工作通道倒插所述处理器的空心连接杆并在大通道内镜管近端连接手柄,将该处理器与大通道内镜管一并置入椎间隙,目镜负责实时观察,该处理器远端的铰骨刀负责切除终板软骨,二者配合,实现了脊柱内镜可视下的终板软骨的快速和准确切除,并且切除干净,最大程度的提升镜下融合手术的安全性和可推广性。
15.2、进一步的,处理器在铲除终板软骨的过程中,大通道内镜管专用的髓核钳可以经过空心连接杆插入铰骨刀内,在目镜的直视下取出铲下的软骨,射频刀头可以经过空心连接杆实现止血和消融的目的。
16.3、本实用新型铰骨刀的远端开口为锋利的斜面形成的封闭的刃口,可以在目镜直视下实现椎间盘外层纤维环的开窗。
17.4、本实用新型的铰骨刀的偏心突出部设计,在操作者转动该处理器时,突出部的开口部分可以伸向大通道内镜管之外,可以铲除更大范围的终板组织。
18.5、本实用新型可以用在其它脊柱内镜手术中发挥铲刀的作用,可以用在内镜下完成更多部位的软组织或骨质的去除。
19.6、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脊柱内镜下的终板软骨的高效率切除,使髓核钳和下锥体终板处理器的套管能同时放置在同一根大通道内镜管中无间歇切换工作,缩短了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手术的手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20.7、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内镜下终板软骨切除的标准化和重复性,且手术简单,实施容易,安全可靠,节时高效,手术创伤小,为临床医学中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术中终板的处理过程提供了手术技术保证。
附图说明
21.图1为现有的大通道内镜管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通道内镜管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处理器倒插在大通道内镜管的工作通道中与内镜配合铲除终端软骨的示意图;
24.图4是处理器的放大示意图;
25.3内镜管,5工作通道,8进水管,9出水管,10目镜管,11光源通道,12光导纤维管,101大通道内镜管,103a铰骨刀,103b空心连接杆,103d观察窗,104髓核钳。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近”、“远”用于描述物体相对操作者的距离,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1
30.参见图2~图4,一种大通道内镜下可拆卸倒装式椎间盘终板绞切处理器,其特征是:该处理器主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空心连接杆103b和手柄103c,该空心连接杆103b的远端连接铰骨刀103a,铰骨刀103a远端即背向空心连接杆103b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的边缘打磨成刀刃,铰骨刀103a的近端不遮挡空心连接杆103b的中空通道,铰骨刀103a的侧面设有镂空的观察窗103d,空心连接杆103b与大通道内镜管的工作通道5间隙配合,大通道内镜管101的内径为8.3~9.3mm,大通道内镜管101的工作通道5直径为5~6mm,空心连接杆103b的内径被构造为4~5mm,空心连接杆103b可经大通道内镜管前方插入工作通道5内,手柄103c垂直于空心连接杆103b,手柄103c设有正对空心连接杆103b的通孔,使髓核钳104能穿过该通孔及空心连接杆103b直达铰骨刀103a内,铰骨刀103a的横截面尺寸等于大通道内镜管的横截面尺寸。空心连接杆103b的长度大于大通道内镜管101,且小于髓核钳104。
31.铰骨刀103a的形状可设计成cn211796646u公布的形状。在铰骨刀103a侧面设置偏心的突出部。
32.作为优选方案:铰骨刀103a被构造成洛阳铲状,洛阳铲前端径向截面为u形,可向前方切割,侧面为钝刀,旋转操作时做为绞刀用途。
33.观察窗103d用于提升内镜的观察视野,避免能够看清楚终板组织的铲除效果,保证手术的效果。
34.下面说明该处理器的使用过程:
35.镜下显露好后椎间盘的外侧纤维环,使用上述椎体终板处理器的铰骨刀在纤维环上开窗。然后使用髓核钳摘除部分间盘,以便于下一步椎体终板处理器的插入。
36.在镜下使用椎体终板处理器之前,要确保工作通道的妥当放置,将硬膜及神经根挡在一侧,避免发生神经损伤。将椎体终板处理器插入椎间隙,可以在盲视下,使用椎体终板处理器进行终板的处理,使用椎体终板处理器时要通过转动灵活控制其凸起部位的方向,以完成终板扇形的铲除。镜下用髓核钳取出游离的髓核组织。
37.使用本实用新型镜下终板处理器铲除终板软骨连同脊柱内镜一起插入至椎间隙,便可以实现内镜可视化的终板处理操作。先用铰骨刀两边侧刃铲除终板软骨,可以轻轻敲击进入,注意不要插入过深损伤腹部脏器。转动终板处理器,利用终板处理器突出的靴尖端凸起部铲除目标部位的终板软骨。使用髓核钳通过内镜里面的工作通道取出铲下的软骨。然后使用射频刀头经内镜工作通道行止血操作。通过调整操作方向,在横截面上尽可能多的去除终板软骨,去除终板软骨的面积至少要占终板总面积的30%。
38.本实用新型可以插在脊柱内镜镜杆的里面,连接好可御把手后,将该处理器与脊柱内镜一并置入椎间隙,内镜负责实时观察,该处理器前端开口的骨刀负责切除终板软骨,二者配合,实现了脊柱内镜可视下的终板软骨的快速和准确切除,并且切除干净,最大程度的提升镜下融合手术的安全性和可推广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