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3781发布日期:2023-02-17 19:5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医疗领域中,常常利用红外光辐射传热的特性,来进行物理治疗。比如发射2—20微米的红外光,渗透人体若干毫米,与人体生物波产生同频共振,细胞运动摩擦产生内热效应,激发体内水分子运动,能够增加血液含氧量及流动性,有效改善人体血液循环。但现有技术中,或者是采用较大功率的红外光灯具,照射范围不精准,仪器笨重不便携,而且电压高不够安全;或者采用电阻丝、薄膜、陶瓷、石墨烯等发光发热,但需要通过放置在纺织品内紧贴人体,主要通过热传导而不是辐射传热,红外光不能高效均匀的深入人体。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光仪器笨重不便携,电压较高不够安全以及红外光不能高效均匀的深入人体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包括:
7.折页;
8.轴套,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折页边缘;
9.销轴,所述销轴套设在所述轴套内,且连接所述折页;
10.发光发热部件,所述发光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折页内侧;
11.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折页外侧,并与所述发光发热部件电连接。
12.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位于首末两端位置的所述折页设置有一个所述轴套;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位于非首末两端位置的所述折页设置有两个所述轴套。
13.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其中,所述位于非首末两端位置的折页两侧的轴套为平行布置。
14.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发热部件为发光发热薄膜、芯片或涂层。
15.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所述信息显示系统设置在所述折页外侧。
16.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折页的数量为奇数个,所述电源管
理系统和所述信息显示系统设置在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折页外侧,所述电池设置在位于非中间位置的所述折页外侧。
17.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其中,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还包括隔离栅,所述隔离栅位于所述发光发热部件内侧,以使所述发光发热部件和外界保持一定间距,所述隔离栅设置有间隙或本体部分透明,以使红外光能穿过所述隔离栅。
18.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其中,所述轴套包括阻尼轴套,所述阻尼轴套内设有纹路,所述销轴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阻尼轴套相适配纹路,以实现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阻尼作用。
19.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其中,所述销轴的一端为阻尼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销轴从所述阻尼端的横截面面积到所述固定端的横截面面积依次减少,且所述阻尼端与所述阻尼轴套相适配,以实现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阻尼作用。
20.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其中,所述轴套包括限位弧形体,转动相邻的所述折页可使相邻的所述限位弧形体相抵接。
2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包括:折页,轴套,销轴,电池,和发光发热部件,其中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折页边缘,所述销轴设置在所述轴套内,并且连接所述折页,所述发光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折页内侧,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折页外侧,并与所述发光发热部件电连接。通过将发光发热部件和电池安装在多铰链装置上,能向靠近人体的内侧适度弯折,使得固定在内侧的发光发热部件贴近人体,发光发热部件发出的红外光可以高效均匀地深入人体,而且采用低电压电池给发光发热部件供电,更为便携和安全。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立体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局部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垂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来
构造,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另外,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1.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包括折页100、轴套200和销轴300。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由三个以上的所述折页100串联而成,若干个所述折页100相邻设置。所述轴套200设置在所述折页100的边缘,所述销轴300设置在所述轴套200内,并贯穿所述轴套200。通过所述销轴300可旋转地连接相邻的所述折页100,形成活动夹角,使所述折页100和所述轴套200能环绕所述销轴300做转向运动。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位于首末两端位置的所述折页100设置有所述轴套200,例如设置一个所述轴套200,用于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与相邻的单侧的所述折页100连接,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位于非首末两端位置的所述折页100设置有两个所述轴套200,用于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与相邻的两侧的所述折页100连接。这样可以保证若干个所述折页100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如此可以形成一个柔性的多铰链装置。相邻的所述折页100由所述销轴300连接,所述销轴300穿入所述折页100的所述轴套200中,使相邻的所述折页100只能做相对转向运动。通过设置可旋转的所述折页100可以使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每个折页自由地旋转,当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向内弯曲时,能与人体贴合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效果。
32.进一步地,所述位于非首末两端位置的折页100两侧的轴套200为平行布置,或者接近平行布置,使得弯折时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处于同一平面或接近同一平面,有利于更平整地贴近人体,提升使用体验和贴合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折页100和所述销轴300均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造,如塑料、橡胶、树脂、硅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由于大部分非金属材料比金属材料密度小,所述铰链应用于可穿戴产品时,非金属折页的重量较轻,佩戴体验更好,而且非金属材料和人体皮肤接触更为舒适,避免了金属材料所带来的冰凉感,佩戴舒适性更高。
33.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还包括发光发热部件400和电池500。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设置在所述折页100的内侧,可以发射一定波长范围的红外光(2—20微米)进入人体。具体地,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的材料可以为薄膜、芯片、陶瓷、石墨烯等,可以近距离(1-20毫米)地贴近人体,而且发射的红外光高效均匀,达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为发光发热薄膜,薄膜可以弯曲安装在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上,便于配合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铰链的弯折,可以更好地贴近人体,除此之外所述发光发热部件为还可以为芯片或涂层。通过在可旋转的所述折页100上设置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和所述电池500,可以实现随时调整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的角度,使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与人体贴合得更好,红外光可以高效均匀地深入人体,有利于红外光达到更好的效果。所述电池500设置在所述折页100外侧,并与
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电连接,为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供电。同时,所述电池500之间可以通过导线进行电连接。由于所述发光发热部件紧贴人体,小功率的红外光就可以满足使用的要求,所以所述电池500可以为低电压的电池,为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供电。低电压的所述电池500体积小,重量轻,也可以避免出现意外时过高电压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效提升了便携性和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只在首末两端位置上安装所述电池500,然后用电连接所述折页上的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可以向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供电,如此可以减少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重量,更方便携带。
3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600,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600设置在所述折页外侧,与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和所述电池500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600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和所述电池500的开关以及调整功率大小,并显示相应的信息反馈给用户。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池500和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600的外侧还安装有保护壳体,用来保护所述电池500和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600,防止因意外碰撞损坏所述电池500和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600,延长了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使用寿命。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所述折页100为奇数个,居中的所述折页100外侧安装有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600,非居中的所述折页100对称排放,用于安装所述电池500,给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供电,所述电池500比所述折页100的数量少一个。所述电池500和非居中的所述折页100一一对应设置,使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配重更为合理,不会在佩戴时因重量不均导致倾斜甚至滑落,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还包括隔离栅,所述隔离栅位于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的内侧,具有间隙且间隙较多,或本体部分透明。通过所述隔离栅,可以让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和人体保持在合适的间距,比如1-20毫米,避免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到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发生烫伤。所述隔离栅设置有间隙,以使红外光能穿过所述隔离栅,可以有利于红外光穿过所述隔离栅,照射到人体,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隔离栅可以选用透明或者浅色的材料,如透明或者浅色的塑料、橡胶、树脂、硅胶等,透明或者浅色的材料可以较少的阻碍红外光,便于红外光照射到人体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37.进一步地,以图4的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局部图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折页100、所述轴套200和所述销轴300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折页还包括第一折页110和第二折页120,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所述第二折页120相邻设置,并套接在所述销轴300上,所述第二折页120与所述第一折页110可旋转地连接,形成活动夹角。所述销轴300贯穿所述轴套200,实现了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所述第二折页120。可旋转连接的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所述第二折页120可以使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折页自由地旋转,当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向内弯曲时,能与人体贴合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效果。
38.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轴套200包括第一限位轴套210和第二限位轴套220。所述第一限位轴套210位于所述第一折页110的边缘,所述第二限位轴套220位于所述第二折
页120的边缘。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轴套210和所述第二限位轴套220相邻设置,并且套接在所述销轴300的外侧,可以围绕所述销轴300旋转。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限位轴套210包括第一限位弧形体211,所述第二限位轴套220包括第二限位弧形体221。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211和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221沿所述销轴300轴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211和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221交错,转动所述第一折页110或转动所述第二折页120均可使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211和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221相抵接,实现限位。通过所述第一限位轴套210与第二限位轴套220作为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限位结构,具体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211与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221抵接来实现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限位,结构简单美观,节约空间位置,更有利于实际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折页110及其包括的第一限位轴套210、第一限位弧形体211在制造过程中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折页120及其包括的第二限位轴套220、第二限位弧形体221在制造过程中一体成型,使得所述铰链有更好的整体性,避免在使用中因摔落或撞击发生损坏或破碎,有效地延长了所述铰链的使用寿命。
39.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211包括第一限位弧形体上边212和第一限位弧形体下边213,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221包括第二限位弧形体上边222和第二限位弧形体下边223。进一步地,转动所述第一折页110或转动所述第二折页120均可使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211和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221相抵接。具体地,即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上边212和第二限位弧形体上边222相抵接,或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下边213和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下边223相抵接,实现对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限位。当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上边212和第二限位弧形体上边222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所述第二折页120处于最小活动夹角;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下边213和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下边223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所述第二折页120处于最大活动夹角。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上边212和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下边213之间的弧线长度,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上边222和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下边223之间的弧线长度,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页110与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211,以及所述第二折页120与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221的连接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设定。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上边212和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下边213,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上边222和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下边223,可以控制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所述第二折页120之间的最小活动夹角和最大活动夹角,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所述铰链的活动夹角范围。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上边212和所述第一限位弧形体下边213,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上边222和所述第二限位弧形体下边223可以简单方便地将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所述第二折页120的弯折角度控制在适当区间,限制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所述第二折页120之间的弯折角度,从而避免弯折太多而损坏所述折页100内侧的发光发热部件400,或损坏所述折页100外侧的所述电池500之间、所述电池500与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600之间的连接线路。而且可旋转的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所述第二折页120还可以使得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与人体更贴合,不仅降低了损耗率,还使得应用场景更为广泛。
40.进一步地,所述轴套200还包括阻尼轴套和固定轴套。所述阻尼轴套内设有纹路,所述销轴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阻尼轴套相适配纹路,实现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阻尼作用。例如,所述销轴和所述阻尼轴套内都设有凹凸纹路,使其阻尼效果和控制角度
效果更佳。所述销轴的一端为阻尼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销轴从所述阻尼端的横截面面积到所述固定端的横截面面积依次减少,并且所述阻尼端与所述阻尼轴套相适配,例如两者设有相适配的纹路,实现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阻尼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所述阻尼端与所述阻尼轴套配合的松紧程度,可以使所述折页100能够保持在所述最小活动夹角与所述最大活动夹角之间的任意角度,不会随意滑动,使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保持在贴近人体的位置,具体地,使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保持在贴近人体的位置,有助人体对红外光的吸收。进一步地,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阻尼作用可以使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保持形态,使得在很多情况下无需依靠外力,或者仅依靠人体衣物的助力,就可以长时间让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即所述发光发热部件400和人体保持贴近。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弯折成圆形,可方便地围在手腕、脚腕上,或者将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弯折成半圆形,可方便地挂在脖子上、肩膀上,也可以将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弯折成弧形,可放入衣物内侧贴在肚子上。通过采用所述销轴和所述轴套之间的阻尼作用,可以调整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形状,便于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佩戴在人体的多个位置,调整方式简单便捷,可以精准地让人体部位照射红外光,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可以利用阻尼作用,收缩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实现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的便携性。
41.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包括折页,设置在所述折页边缘的轴套,设置在所述轴套内的销轴,所述销轴连接所述折页,设置在所述折页内侧的所述发光发热部件和设置在所述折页外侧的电池。所述电池并与所述发光发热部件电连接。通过将所述发光发热部件和所述电池安装在多铰链装置上,使所述有助红外光吸收的多铰链装置能向靠近人体的内侧适度弯折,让固定在内侧的发光发热部件贴近人体,所述发光发热部件发出的红外光可以高效均匀地深入人体,而且可以采用低电压电池给发光发热部件供电,更为便携和安全。
42.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