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护理中清创护理装置

文档序号:35138944发布日期:2023-08-17 01:2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室护理中清创护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手术室护理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中清创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清创:是指对受到外伤后的伤口进行清理、消毒、探查、缝合的过程,而受到外力造成的伤口会伴随有出血的情况,同时还存在外来异物污染伤口的风险,可能牵涉到伤口内有血管、神经、肌腱、骨骼的损伤,而清创的过程则包括:首先应该使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清理伤口内的血痂以及异物,再用双氧水对伤口进行消毒,探查伤口等。

2、目前在授权号为:cn214857632u,名称为“一种手术室护理中清创护理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申请文件中,其提出:“目前现有在清创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清创护理,现有的手术室护理中清创护理装置结构简单,清创护理效果较差,在使用时适配性较差,不便于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清创护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影响了清创护理效率,并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先通过万向轮将车体推至患者病床旁,可以在放置槽内放置纱布、棉签等清创护理用品,可以在清洁水箱内注入消毒水,水泵可以将清洁水箱内的消毒水抽至a出水管和出水头内,最后a喷头将消毒水喷洒出去,医护人员可以对护理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提高了设备的清洗护理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由上述可见,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推移着车体进行操作,故存在着使用不便捷的情况,此外一些需要清创手术的患者一般在接受治疗的过程需要躺在床体上,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而由于患者在受伤后躺在床上接受治疗时可能身体会因疼痛感而出现乱动的情况,这便极大地影响到医护人员的清创效果。

3、于是鉴于此本发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手术室护理中清创护理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中清创护理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术室护理中清创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主体,所述护理床主体的上方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且辅助定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主动位移机构,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前侧方中部设置有随动消毒机构;

3、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包括:辅助托板、套簧轴、底齿盘、中心轴齿盘、同步板、连接条、水平条、限制耳、勾型条、弧形夹板,所述护理床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辅助托板,且该辅助托板在具体使用时,可供人体的腰部平躺在其上表面,且辅助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簧轴,并且套簧轴的下端贯穿至护理床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齿盘,所述底齿盘的右侧设置有中心轴齿盘,且中心轴齿盘的下方设置有同步板,所述同步板的外侧均匀铰接有连接条,且连接条的上端铰接有水平条,所述水平条的中端外部套设有限制耳,所述限制耳固定连接于护理床主体的底面,所述水平条的上端铰接有勾型条,所述勾型条的下端与水平条上端之间的初始夹角始终为是一百二十度,且勾型条靠近于水平条上端的内侧滑动连接于护理床主体的外壁,所述勾型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该弧形夹板在具体实施中分别对应于人体的手部及腿部关节部位。

4、优选的,所述底齿盘转动连接于护理床主体的底面,且底齿盘与套簧轴呈丝杆丝母连接。

5、优选的,所述中心轴齿盘由上端的齿盘和下端的中心轴构成,所述中心轴齿盘上端的齿盘与底齿盘相互啮合,所述中心轴齿盘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护理床主体的底部。

6、优选的,所述中心轴齿盘的下端插设于同步板的内部,所述中心轴齿盘的下端与同步板的内部呈丝杆丝母连接。

7、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套筒、锁柱、斜面盘、锁块,所述辅助托板的底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下方对应设置有锁柱,所述锁柱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护理床主体的上表面,所述锁柱的上端套设有斜面盘,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锁块,所述锁块的外端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于套筒的内壁,所述锁块的底面为倾斜面。

8、优选的,所述锁柱的上端呈半球型,所述斜面盘的上下表面均呈斜面。

9、优选的,所述主动位移机构包括:电动驱动轨、站立区、收纳舱、密封盖、控制部,所述护理床主体的下方安装有电动驱动轨,具体该电动驱动轨包括轨道和安装于轨道内部的滑座,且电动驱动轨的正前侧方传动连接有站立区,该站立区的底部与轨道内部的滑座固定连接,且站立区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电动驱动轨呈电性连接,该控制部的内部集成有plc编程系统,通过控制部控制电动驱动轨内部安装的滑座以及滑座上的站立区,沿着滑轨的轨迹运动,所述站立区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收纳舱,所述收纳舱顶部的底面为磁性材质,且该磁性材质为永磁性磁铁,并且该磁性材质与随动套环上表面的磁性材质可相互吸附,所述收纳舱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扭簧铰接于收纳舱的上方,且密封盖相互靠近的表面通过磁力相互吸附。

10、优选的,所述随动消毒机构包括:随动套环、收纳盘、螺旋槽、抵接轴、消毒舱,所述收纳舱的下端外壁套设有随动套环,且随动套环的内壁设置有抵接轴,所述随动套环内壁与抵接轴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收纳盘,收纳盘位于收纳舱的内部,所述收纳舱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收纳盘通过随动套环内壁与收纳盘固定连接的部位滑动连接于螺旋槽的内部,具体该固定连接的部位,是通过圆柱形连接轴滑动连接于螺旋槽的内部,所述收纳舱的内部上方固定安装有消毒舱,该消毒舱为活塞筒结构,且消毒舱的内部可灌装有消毒液,具体该消毒液为现有标准专用的医用器械消毒液,其可以实现高效的灭菌处理,满足医疗使用的需求,所述消毒舱的上端外侧均匀贯通有喷管,该喷管具体为现有常规的dn15型号喷头。

11、优选的,所述抵接轴的内端固定连接于同步板的外壁,所述抵接轴的前端抵接于随动套环的内壁,所述随动套环的上表面为磁性材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通过水平条的滑动位移促使其上端的勾型条逐渐向护理床主体的上表面发生转动,即同步带动勾型条上端的弧形夹板随之靠近护理床主体的上表面,该弧形夹板在运动靠近至护理床主体的上表面时则会正好向下分别贴合至患者的手部及腿部的关节部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限制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幅度,即使得患者在接受清创护理的过程能够减少因治疗护理中产生的疼痛感而导致身体发生乱动的情况,从而确保患者能够以稳定的姿态接受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进而也能够提升医护人员护理治疗的效率;

14、(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锁定组件,当套筒继续运动促使锁块的倾斜面脱离斜面盘的上端后,此时在锁块连接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促使锁块自动抵接至斜面盘上端半球型的底面,从而此时的辅助托板在锁块与斜面盘的配合作用下,使得辅助托板在不受到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平稳地保持着水平于护理床主体的状态,即保证辅助托板使用后的稳定性,避免辅助托板出现意外回弹的情况;

15、(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锁块与套簧轴,在锁块抵触后并结合于套簧轴外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促使锁块的连接弹簧再次收缩而带动锁块靠近于套筒的内壁,随即辅助托板则会在套簧轴外部的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向上复位,而在此复位过程中由于套簧轴正好对应于患者的腰部部位,从而通过套簧轴的上复位带动辅助托板上移,促使患者腰部受到上托的力,从而提示患者及时起身,完成清创工作,同时提升装置使用的功能性;

16、(4)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随动消毒机构,通过随动套环带动收纳盘沿着螺旋槽的轨迹向上发生位移,该收纳盘可用于存放和收纳清创所需的手术用具等物品,而在收纳盘上移后则同步将所需的物品及时的送到收纳舱的上端,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及时拿取进行使用,进而提升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同时利用收纳舱与收纳盘的配合使用,能够合理将用具收纳存放于护理床主体的边上,避免了现有医护人员在清创过程中反复拿取用具所带来的繁琐之处;

17、(5)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消毒舱,当收纳盘在上升的过程中位于收纳舱上端的消毒舱则会在收纳盘上升后促使其内部存放的消毒液受到挤压,从而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促使消毒舱内部的消毒液从喷管处均匀喷出,进而将消毒液喷洒到收纳盘的上方,即实现对相关护理用具的消毒功能,以此确保医护人员使用清创用具时,能够让用具处于清洁的状态,以保证清创过程的无菌化;

18、(6)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主动位移机构,通过控制部可控制电动驱动轨进行驱动,即带动站立区可沿着电动驱动轨的轨迹围绕着护理床主体进行位置的切换,以此相比于现有的清创过程需要人工进行位置切换所带来的不便之处,该设置能够由医护人员自由进行位置的切换,从而减少医护人员地来回走动的过程,进而提升清创的效率性与便捷性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