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08484发布日期:2023-12-29 01:3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ry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黄精”。春、秋二季采挖,洁净后备用。

2、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黄精含有多糖、甾体皂苷、生物碱强心苷、术脂素、黏液质以及氨基酸等成分,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肾、润肺的功用。但生黄精因含有麻味,刺激咽喉的副作用,不可直接服用,需经加工炮制以除去麻味、刺激性成分。

3、传统的炮制方法有酒制黄精法4%和蒸制黄精法7%等,这些制作方法制得的黄精多糖含量,一般难以达到药典的要求,药典要求酒制黄精法制得的黄精多糖含量为4%、蒸制黄精法制得的黄精多糖含量为7%,而且高温蒸制的时间太长。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制备黄精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能够提高黄精制作的品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取适量鲜黄精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片,炒制收干水分;

4、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黄精放蒸制容器武火蒸35~45分钟,口尝无麻味,取出充分干燥备用;

5、步骤3:取适量鲜杜仲叶,洗净,加水煮制45~55分钟,捞出杜仲叶备用,将步骤2制得的干黄精投入滤液并使其充分吸干滤液;

6、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黄精均匀放入特制的不锈钢托盘,然后把步骤3煮制的杜仲叶均匀铺盖其上,盖严托盘盖,放蒸制容器内武火蒸2.5~3.5小时;之后温和酵化至黄精成棕褐色取出,干燥备用。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鲜杜仲叶与鲜黄精的重量比为1∶(4~6)。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鲜杜仲叶煮制时鲜杜仲叶与水的重量比是1∶(2~3.5)。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将步骤3制得的黄精均匀放入特制的不锈钢托盘中的厚度不超过7cm。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温和酵化的条件为维持在60-70℃,温和酵化约32小时。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杜仲叶为药食用同用品种,所含成分与杜仲基本相同,具有益肾、强腰膝的功能,黄精吸收其成分填补或增强益肾、强腰膝等功能;另外,杜仲叶片较大,覆盖黄精,起到好的保湿效果,加速其酵化,大大减少高温蒸制时间维持黄精多糖稳定;

13、(2)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黄精,不仅黄精多糖的含量达到药典标准,特别增强黄精益肾、强腰膝等功能,而且大大降低高温蒸制造成多糖的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鲜杜仲叶与鲜黄精的重量比为1:(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鲜杜仲叶煮制时鲜杜仲叶与水的重量比是1:(2~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将步骤3制得的黄精均匀放入特制的不锈钢托盘中的厚度不超过7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温和酵化的条件为维持在60-70℃,温和酵化约32小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杜仲叶制备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适量鲜黄精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片,炒制收干水分;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黄精放蒸制容器武火蒸至口尝无麻味,取出充分干燥备用;步骤3:取适量鲜杜仲叶,洗净,加水煮制,捞出杜仲叶备用,将步骤2制得的干黄精投入滤液并使其充分吸干滤液;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黄精均匀放入特制的不锈钢托盘,然后把步骤3煮制的杜仲叶均匀铺盖其上,盖严托盘盖,放蒸制容器内武火蒸制;之后温和酵化至黄精成棕褐色取出,干燥备用。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黄精制作的品质,不仅黄精多糖的含量达到药典标准,而且大大降低因长时间高温(武火)蒸制造成多糖的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贺志伟,张国升,余飞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恒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