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按压上弦结构的一次性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1472发布日期:2024-03-05 15:1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按压上弦结构的一次性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二次按压上弦结构的一次性活检针。


背景技术:

1、组织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下降,因此,对组织肿瘤进行尽早正确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穿刺活检是获取组织样本的主要途径。一次性活检针是一种一次性活检器械,用于确认组织病理,临床上用于肝、肾、前列腺、肿大淋巴结以及各软组织的活检。一次性活检针是目前常用的穿刺活检设备,包括外针管和内针杆,内针杆的尖端带有取样槽,通过将上弦后的外针管和内针杆刺入软组织内,然后击发内针杆和外针管,内针杆先运动一定距离,然后外针管再运动,实现将软组织切取一部分,然后回拉一次性活检针,带出切取的软组织,用于后续的检测。

2、现有的活检针各种各样,但是多数结构较为复杂,操作难度大,且现有的活检针都是左右、上下按压方式,使用者用手指按压两次完成上弦。使用时需要用很大的力气,非常费力,且上弦后产品拿取时,对患者手术时会有脱扣,误击发现象。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7853072u所公开的一次性使用全自动活检针,其操作时必须先按压针管按键,然后再按压针芯按键,通过左右按压,实现针管座和针芯座的上弦,按压费力,且操作前需进行培训才可正确操作,操作难度大。同时,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是以外包的形式与壳体卡接,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容易发生向外变形导致脱扣,进而容易发生误击发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按压上弦结构的一次性活检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按压上弦结构的一次性活检针,包括壳体、外针管和内针杆,所述外针管安装于壳体的左端,所述内针杆插设于外针管内,所述内针杆的左端设有取样槽,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把手,所述壳体的内部左端设有与外针管相连接的外针管座,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设有与内针杆相连接的内针杆座,所述外针管座的右侧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内针杆座的右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壳体的内部上方设有拉板,所述拉板与把手之间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壳体右端设有击发按钮,所述壳体分为前后配合设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外针管座的上方左端设有第二变形条,所述第二变形条的左端设有第一卡钩,所述外针管座的右端设有第三变形条,所述第三变形条的右端设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三变形条的上方设有第四变形条,所述第四变形条的右端伸出长度长于第三变形条,所述第四变形条的右端端面设有凸出的三角筋,所述第四变形条的右端上方设有导向柱,所述内针杆座的上方设有第五变形条,所述第五变形条的左端设有第三卡钩,所述内针杆座的左端端面设有配合三角筋的定位槽,所述内针杆座的后侧下方设有第三定位扣,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内中间均设有一个变向导轨,所述后壳体的内侧中间下方设有第一变形条,所述第一变形条的左端设有第一定位扣,所述第一变形条的下方设有挡块。

3、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变形条和第四变形条均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三变形条平行设置,便于插入到第一弹簧内,且不会影响外针管座的移动;两根所述第四变形条自左向右逐渐张开,当第四变形条与内针杆座分离时,两根第四变形条能够张开,当内针杆座击发时,内针杆座不会撞击到第四变形条。

4、进一步优选,所述变向导轨的下方内侧设有弧形的导槽,用于导向柱的移动导向,在外针管座击发时,引导导向柱移动,使得第四变形条不会影响内针杆座的击发,及内针杆座挤压两个第三变形条变形,触发外针管座击发;所述变向导轨的外侧靠近外针管座端设有斜面,用于外针管座上弦时引导导向柱移动,使第四变形条变形后能够与内针杆座抵接,推动内针杆座移动。

5、进一步优选,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右端内侧均设有一个支撑板,用于拉板的支撑;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上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均设有一个第一导向槽,便于拉杆的活动;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内部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均设有两个第二导向槽,用于外针管座和内针杆座的移动导向。

6、进一步优选,所述后壳体的中间设有垂直于其上的上弦窗口,所述上弦窗口上设有矩形通孔,用于第三变形条右端的第二卡钩的卡扣,实现外针管座上弦后的固定。

7、进一步优选,所述外针管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一导向块,用于外针管座的移动导向;所述内针杆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二导向块,用于内针杆座的移动导向;所述内针杆座的右端设有一根插设于第二弹簧内的插杆,实现内针杆座与第二弹簧的连接;所述内针杆座的左端中间设有一个压槽,用于挤压第二卡钩,使第三变形条变形,使第二卡钩与上弦窗口脱扣,实现外针管座的击发。

8、进一步优选,所述拉板的左端下方设有两个第四卡钩,用于勾住第二变形条51左端的第一卡钩,实现拉动外针管座向右移动;所述拉板的中间下方设有两个第五卡钩,用于勾住第五变形条左端的第三卡钩,实现拉动内针杆座向右移动;两个所述第四卡钩和两个第五卡钩均前后间隔设置,便于击发按钮的设置。

9、进一步优选,所述拉板的左端设有两个滑动导向槽,两个所述滑动导向槽分设于拉板的前后两侧且均左右设置,通过导向槽的设置,保证击发按钮能够精准击发;所述拉板的右端上方设有旋转轴,用于和拉杆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右侧设有第四定位扣,用于把手的卡扣、固定。

10、进一步优选,所述击发按钮包含第一击发杆、第二击发杆和第三击发杆,所述第二击发杆设置于第一击发杆的左端,所述第三击发杆设置于第一击发杆的下方,通过第一击发杆向下挤压第三卡钩,使第三卡钩与第五卡钩脱扣,实现内针杆座与拉板的脱扣;通过第二击发杆向下挤压第一卡钩,使第一卡钩与第四卡钩脱扣,实现外针管座与拉板的脱扣;通过第三击发杆挤压第一变形条,使第一定位扣与第三定位扣脱扣,能够防止第一定位扣阻碍内针杆座的完全击发,进而保证外针管座的击发。所述第二击发杆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卡设于相对应的滑动导向槽上的滑动扣块,用于引导击发按钮的滑动。

11、进一步优选,所述把手的右端内侧设有一个与第四定位扣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扣,实现将把手固定住;所述把手上设有一个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位于第二定位扣的上方,便于第四定位扣与第二定位扣相扣合。

12、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二次按压上弦结构的一次性活检针,通过第四变形条和变向导轨的设置,使得两根第四变形条在外针管座上弦时相向变形与内针杆座抵接,将内针杆座移动一定距离,便于拉板能够与内针杆座卡扣,实现内针杆座的移动上弦,通过两次按压即可实现外针管座和内针杆座的上弦,通过击发按钮的一次击发,即可实现外针管座和内针杆座的击发,通过把手的一次按压,即可实现将外针管座上弦而内针杆座不动,即外针管向右移动而内针杆不动,漏出内针杆上的取样槽,便于将切取的软组织样品取出,简单方便;通过第一变形条、第一定位扣和第三定位扣的设置,实现内针杆座移动设定距离的定位,能够有效保证外针管座的上弦稳定,提升该一次性活检针的使用稳定性;外针管座和内针杆座均采用双重卡扣结构,卡扣牢固,不会发生脱扣现象,能够杜绝误击发现象的发生;该一次性活检针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零部件少且易于安装,操作简单、方便、省力,上弦容易,脱钩、击发简单,且组装容易,取样方便、省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