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洁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70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艺洁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日常用于清洁耳内脏物的工艺洁耳器。
众所周知,人们的双耳内常常产生耳屎,时而发痒,严重的可导致耳病。清洁耳屎的方法往往使用手指或用火柴梗、发夹等杆状物品掏挖,这样既不卫生,又挖不干净,不小心还要捅破耳膜和皮层。现有的工具是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耳扒,使用此类耳扒清洁耳朵无享受感,容易刮破耳膜及皮层、耳内脏物不容易掏干净,半圆球内的耳屎难以剔除干净,金属耳扒容易生锈,不符合卫生要求,形状不美观,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掏与刷结合,洁耳效果佳,有享受感,不会损伤耳膜和皮层,易剔除干净的工艺洁耳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有一根手握支杆,支杆的一端为一月牙形的掏耳体,其另一端连接一个软质圆球。手握支杆及扒耳体采用动物角质材料或竹质材料制成,而软质圆球是采用经过加工的家禽羽毛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因为手握支杆及掏耳体制作材料的改变,所以掏耳不会损伤耳膜和皮层,卫生条件好,符合出口要求,同时由于掏耳体设计成月牙形,掏出的耳屎极易剔除干净;另外,支杆的另一端有一优质家禽羽毛制成的软质圆球,残留在耳壁的脏物可刷干净,且有享受感。该工艺洁耳器由于掏与刷相结合,洁净耳朵效果特别好,支杆可以刻有花纹图案,外形美观,具有工艺欣赏和收藏价值,可以出口创汇。


图1为工艺洁耳器(A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艺洁耳器(B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工艺洁耳器(C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
图1,该工艺洁耳器(A型)由一根手握支杆(1)、掏耳体(2)和软质圆球(3)三部分组成。手握支杆(1)和掏耳体(2)连成一体并一次加工而成,制作的材料是采用动物角质材料,当选用牛角或羊角时为最佳,也可以采用竹质材料。掏耳体(2)的形状似月牙形,主要用来掏挖耳朵内耳屎等脏物。支杆(1)的另一端设有一只软质圆球(3),制作的材料采用优质家禽羽毛,特别是选用鸭、鹅等习水禽类臀部、翅部、腹部等部位的羽毛为最佳。羽毛经精工筛选,再经漂洗处理;软质圆球(3)是用胶粘和线扎方法与支杆(1)连接在一起。该球易洗耐用,能有效地保护耳内皮层,达到洁耳的目的。
上述工艺洁耳器还可以分解成如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如图2所示的工艺洁耳器(B型),由手握支杆(1)和掏耳体(2)组成,用于替代传统产品,掏挖耳内脏物;另一种是如图3所示的工艺洁耳器(C型)由支杆(1)和一软质圆球(3)组成,用于刷除耳内脏物。两种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套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工艺洁耳器,它有一根支杆(1),其特征是支杆(1)的一端连有一只月牙形掏耳体(2),另一端有一个软质圆球(3),支杆(1)和掏耳体(2)是采用动物角质材料或竹质材料制作,软质圆球(3)是采用家禽羽毛加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洁耳器,其特征是支杆(1)和掏耳体(2)是采用牛角或羊角制作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洁耳器,其特征是软质圆球(3)是采用鸭、鹅的臀部、翅部、腹部等部位的羽毛经漂洗处理后制作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工艺洁耳器,其特征是支杆(1)与软质圆球(3)是用粘结和线扎连接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人们日常用于清洁耳内脏物的工艺洁耳器。它由采用动物角质材料制成的手握支杆、掏耳体和用家禽羽毛制作的软质圆球三部分组成,掏耳与刷耳相结合,洁净耳朵效果特别好;掏耳不会损伤耳膜和皮层,掏出的耳屎等脏物极易剔除干净;产品外形美观,具有工艺欣赏和收藏价值,是一种人们日常洁耳的理想用具。
文档编号A61F11/00GK2086599SQ9120409
公开日1991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15日
发明者李锡康, 张放声, 李求福, 李昔仁 申请人:浙江省磐安县三江民间工艺美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