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90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截瘫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截瘫患者的助行装置,特别是使截瘫患者借助本装置后,能呈直立姿态,以滑移方式助行,且能进行康复锻练。
目前,截瘫患者均以电动或手动轮椅代步,用框架式支架进行康复锻练。前者呈坐姿;后者是利用健全的双手使身体呈腾空状,靠腰肌的扭动来进行康复锻练。这两种助行姿态,不能使腿部各关节参与活动,所以,康复锻练的效果不尽人意。近来,对铠甲式外骨骼形支具,肌肉电刺激装置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时无法投入实际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虽能投入实际应用的截瘫助行装置,又能有效地帮助截瘫患者进行康复锻练。特别是对长期卧床截瘫患者克服训练初期心理障碍和对髋关节的康复锻练,其效果尤为显著。
本发明的动作机理是这样的在以一个四轮车架式机构的基础上,安装一组摇杆-棘轮组合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由于足轮的摩擦力大于车架式滚轮的摩擦力,又由于足轮内的棘轮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机理,促使截瘫助行康复装置与患者同时进行。这种滑移步态,使截瘫患者的体重经足轮和滚轮直接传递到地面,降低了装置所承受的截荷,也减少了驱动功耗。又患者是通过护腰皮带与整个助行康复装置构成一种宽松的人机结合形式,使患者在直立姿态行进时。其平衡基本上不依靠上肢。行进时,对其胸、背、腰部肌肉牵动较少。而对髋关节的活动静中有动、具有康复的价值。经国际联机检索,该装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面将结合附

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纵支架3,横支架20和扶手把11构成本装置的基本车架,且安装在四组滚轮21上。摇杆14,足板支架4,踏足扳2和带有棘轮的二组足轮1构成摇杆-棘轮组合机构。且通过摇杆联结轴13和大链轮7上的曲柄15与基本车架连接起来。基本车架还安有固定电机5的电机支板18,基本车架上的高度调节螺栓10,可使扶手把11上下移动,视患者身高可任意调节到舒适的位置。在横支架20上安装电瓶或在其内安装电池后,开启开关8,电机5输出轴上的小链轮6转动,通过张紧轮17和链条16带动大链轮7转动,安装在大链轮7上的曲柄15也跟着转动。由于曲柄15上装有嵌入摇杆14滑槽中的滑块,从而使摇杆14在一定角度内作摆动,带动踏足板2作直线运动。因为足轮1的摩擦力大于滚轮21的摩擦力,又因为足轮1内装有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棘轮,所以,带动滚轮21前进,从而使患者也同时行进。在扶手把11上装有方向闸12,通过钢丝软拉索拉动方向杆19,以达到转向之目的。人机结合可通过护腰皮带很容易地连接在腰带柱杆9上。行进的速度可通过调节开关8改变速度,行进的步距可通过改变曲柄15上滑块的位置得以改变。
由于本发明的截瘫助行康复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行进平稳,且多功能(转向、变速、变步距),特别是人呈直立姿态,对髋关节的康复锻练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纵支架3,横支架20,扶手把11及四组滚轮构成的基本车架与由一种摇杆14,足板支架4,踏足板2及带有棘轮的二组足轮1构成的摇杆---棘轮组合机构,总装成截瘫助行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a.摇杆14的滑槽内嵌有曲柄5上的滑块,改变曲柄15上滑块的位置,可以改变行进的步矩;b.拉杆14在一定角度内作摆动,带动踏足板2作直线运动;c.带有棘轮的二组足轮1只能使本装置前进,不能后退;d.在扶手把11上装有方向闸12通过钢丝软拉索拉动方向杆19,以达到转向的目的;e.节高度调节螺栓6,可使扶手把11上下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在基本车架上安装摇杆-棘轮组合机构。使人呈直立姿态,以滑移方式助行。对髋关节的康复锻炼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行进平稳,且有转向、变速、变步距功能,操作维修都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A61H3/04GK1080166SQ9210846
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9日
发明者戴尅戒, 林友德, 李维, 滕玉皓, 董建平, 魏晋兵, 汤荣光 申请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