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416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对本实用新型
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构成控制部件的比较放大器电子原理图图3是电热控温管构造图图中(1)控制部件(2)电热及测温部件(3)电热体导线(4)温度传感器导线(5)硬质玻璃管体(6)温度传感器(7)电热体图1中的控制部件就是由图2所示的比较放大器构成,它是一个由运算放大器F007组成的恒温电路,采用电容降压,并由一个双向可控硅控制负载,这一部分元件可置于一个小型塑料合中,设有发光二极管指示工作状态。图3中的电热控温管内,温度传感器(6)与电热体(7)相互隔离绝缘安置,确保温度传感器接受的温度为被加热液体的实际温度(误差∠±0.5℃)。管内用填充物(如石膏粉、水泥或环氧树脂)塞实固定。温度传感器(6)和电热体(7)引出线分别按图导2中的
和“负载”两端。
实际应用时,将电热控温管置于盛有液体的显影盘内一侧(用夹具或胶纸稍加固定)然后将插头接220V电源就进入自动工作状态。随着照片显影操作,液体处于搅动状态促使热量的均匀扩散,从而确保显影效果。
参照图5,主机电路包括发码电路1、房号显示电路2、电子密码锁解码电路3、主分机通话电路4、密码开锁控制电路5、内部通话控制电路6、分机通话优先权控制电路7、分机开锁电路8、开门报警电路9、电源电路10、电子锁11。现各分述如下1.发码电路(见图1)发码器由键盘及电脑电话发码IC1组成,当按动键盘某个数字键时IC1的9脚发出一串负向脉冲码,由T1反相放大后送到模拟开关K2的axy端,当axy接通ay时则从M点送到电子密码锁电路,当axy接通ax时则从Q点送到房号显示电路并经T8反相后由B线送到各分机。
R1、C1、DW1组成IC1的5V供电电路,C2、C3、R2为IC1内部振荡电路,发码时IC1的13脚出现高电平起控制作用。
2.房号显示电路(见图2)此电路设置四个LED显示器,可显示9999个房间号,由于我国的房间编号习惯使用XOX形式,如203房则表示第二层第三个房间,故四位显示实际上只使用在九十九层以下的楼房,而每一层则可编九十九个房间。
如用六个LED显示,则可使用1百万个房间编号。
当系统处于主分机通话时,p点出现9伏供电电压,经7805稳压后输出5伏电源电压供整个电路使用。
Q点的正向脉冲经G7反相后为负向脉冲,其上跳沿作为可逆计数器IC2(CD40192)CU(加法计数器CP输入)端的计数脉冲,IC2的输出Q0~Q
送到IC3,IC3为七段显示译码器74LS47,其输出接LED1,在主机机壳面板上,LED1靠最右边、LED4靠最左边,当第一串码脉冲输入时,LED1显示其脉冲个数,以后新的码脉冲输入时,显示电路必须完成如下功能
11.圆座垫,12.弧形主脚架,13.底座,14.副脚架,15.内套环,2、2’.圆座垫,21、21’.圆外框,22、22’.底垫,3、3’.弧形主脚架,4、4’.副脚架,41.开口端,41’.顶部,42、42’.底部,43.交叉点,5、5’.圆环底座,42″、43″.关节,41A、41B、41″.支杆。
实施例1参见图5A、5B8字型副脚架4’在其上方承受压力时,结构产生向外扩张的力,由于力臂短,所受的力矩也小,故结构上的变形量不大。其弹力系整个结构上的弹性恢复力,力量较图5B所示开口型大,从而增加了藤凳的支持力量。
实施例2参见图5C副脚架可以制成
型,当其上方受到外力时,支杆41″在关节42″的力臂较前述
字型小,可以减少副脚架结构上的破坏。由于副脚架多了一个弯折,其抵顶弹力也多了一个弯折,故而增大了抵顶弹力,改善了脚架的受力状态。
做一般张开口时,除去压舌板3,用螺钉12直接将照明器4及其支架13固定在开口器手柄2的前端(不需要照明时可不安装照明器4及其支架13),其余使用方法与前述相同。
权利要求多功能开口器,它包括带有开口度调节装置的开口器基体1,开口器手柄2,压舌板3,照明器4,其特征在于上
支托梁5固定在开口器基体1上;上
支托梁5的头部做有方榫头8,上
支托杆9的尾部做有方榫孔10,上
支托梁5的头部与上
支托杆9的尾部相榫接;压舌板3的尾部开有通槽11,螺钉12穿过通槽11和照明支架13的下部将压舌板3和照明支架13固定在开口器手柄2上。
专利摘要多功能开口器、属于口、咽腔外科手术器械。它包括带有开口度调节装置的开口器基体1,开口器手柄2,压舌板3,照明器4上支托梁5,上支托杆9和照明支架13。它具有开口、压舌、照明、固定功能。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需要调整开口度、压舌板长度、左或右支托以及照明方向。使用方便,照明充分,能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便于手术操作,开口功能好,结构简单,造价低,特别是不受患者年龄和缺牙的影响,不必另备不同规格的附件,大小医疗单位都适合使用。
文档编号A61B1/24GK2128868SQ9220075
公开日1993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10日
发明者曹庆清, 郭珠文 申请人:曹庆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