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禽类醒抱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416阅读:10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禽类醒抱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禽类醒抱的技术属于化学药品5-羟色胺耗竭剂及受体阻断剂的使用方法,专用于雌禽(包括野生经济禽类)的醒抱,缩短每个繁殖周期数。
雌禽抱窝是禽类的原始习性,虽然通过现代育种技术,使某些品种的抱窝习性消失,但一些优质禽类(如三黄鸡、狼山鸡、四季鹅、皖西白鹅)和特种禽类(如泰和鸡)仍保留抱窝习性。目前国内外应用激素处理使其醒抱,尚存在如下缺点(1)激素处理雌禽效果不稳定;(2)激素处理后,使雌禽雄性化,影响产蛋;(3)采用激素处理时间较长、成本较高。除此之外,使用应激方法(如捆吊等方法),也未能达到稳定的效果,且使雌禽体质受到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激素处理及应急处理所带来的效果不稳定的缺限,提供一种快速、稳定、简便的技术促使雌禽醒抱,提高雌禽的生产效率,使家禽养殖业经营者直接获益。
化学药品5-羟色胺耗竭剂,有氯苯丙氨酸、对氯苯丙胺、氟氧苯丙胺、氯丙咪嗪、氯丙嗪、盐酸氯丙嗪等;化学药品受体阻断剂有赛庚啶、盐酸赛庚啶、Methysergide、Metergoline、5,6-双羟色胺、5,7-双羟色胺、5-羟色氨酸等,经查阅文献,未见有此两类药物用于雌禽醒抱的报道。其中盐酸氯丙嗪常用于人或动物的抗精神病药,盐酸赛庚啶常用于人类抗过敏药,具有抗组织胺与抗5-羟色胺的作用,用于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疾病。参考文献见1990年辽宁科技出版社《神经内分泌学》P.78;1990年新时代出版社《中国化学药品大全》P.642,P.649;1985年8月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兽医药理学与治疗学》P.272~273,P.334~335;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九0年出版二部P.535~536,P.557~558。
发明人根据禽类神经内分泌学研究发现,雌禽抱窝行为与垂体催乳素(PRL)分泌增加密切有关。降低血液中PRL水平,即可中止雌禽抱窝行为。抱窝雌禽服用5-羟色胺耗竭剂、受体阻断剂(商品名为醒抱灵)后,使垂体分泌PRL减少,血液中PRL水平迅速降低,抱窝中止,繁殖周期缩短,年产蛋次数和总产蛋量增加。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用于禽类醒抱的技术,在雌禽抱窝期按每公斤雌禽一次口服5~100毫克药用级5-羟色胺耗竭剂或药用级受体阻断剂或前两者的混合物(即按5~100mg/kg.B.W剂量)连续3~5天,每天1~2次。
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禽类醒抱的技术,可使雌禽抱窝期缩短至3~8天。由于该方法是从雌禽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过程使其醒抱,回到产蛋前的生理状态,所以对其无任何副作用,也使雌禽不受任何损伤,缩短雌禽每个繁殖周期天数,从而增加全年的繁殖周期数,达到提高全年产蛋量。同时也可避免因抱窝而造成的体重减轻,减少饲料损失的目的。在雌禽抱窝期第一天开始服用效果更为明显。
实施例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研究室动物房的50例抱窝四季鹅从抱窝第一天起每天服2次氯丙嗪按5mg/kg.B.W剂量连续3天,第4天醒抱。而未服氯丙嗪的对照组50只抱窝四季鹅的抱窝期达30天之久。经放射免疫测定,抱窝四季鹅口服氯丙嗪后,体内PRL迅速下降,但血浆雌二醇和孕酮分泌模式及产蛋期、恢复期持续时间不受影响,随着抱窝期的缩短,体重损失减少至3%(对照组体重损失36%),年产蛋数和总产蛋量比对照组增加100%。
实施例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研究室动物房的40例抱窝狼山鸡每次抱窝第一天开始以100mg/kg.B.W剂量服用赛庚啶,连续服4天后,第5天即全部醒抱。而另外40只抱窝鸡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抱窝期长达38天之久。经测定,抱窝狼山鸡口服赛庚啶后体内血浆PRL水平下降,而血浆雌二醇和孕酮分泌模式及产蛋期,恢复期持续时间不受影响,随着抱窝期的缩短,体重损失减少至2%(对照组抱窝鸡体重损失24%),年产蛋次数和总产蛋量增加78%。
实施例3、安徽金寨县种鹅场在500羽皖西白鹅上应用氟氧苯丙胺,剂量为65mg/kg.B.W,连续服5天,每天1次,抱窝期从45天缩短至8天,年产蛋次数从2次增加到3次,产蛋量增加29%,种蛋孵化率未见变化。
实施例4、安徽金寨县种鹅场在500羽皖西白鹅上应用赛庚啶,剂量为20mg/kg.B.W,连服3天,每天1次,抱窝期从45天缩短至5天,年产蛋次数从2次增加到3次,产蛋量增加32%,种蛋孵化率不变。
实施例5、深圳种鸡场,抱窝鸡应用5,6-双羟色胺,剂量为8mg/kg.B.W,连续口服5天,每天2次,抱窝期从原来的30天缩短至8天,产蛋量增加50%。
实施例6、江苏高淳县在1000羽土种鸡上,按10mg/kg.B.W剂量抱窝鸡连续口服赛庚啶3天,抱窝期从原来的28-36天,缩短至3-8天,产蛋量提高40-60%。
实施例7、南京汤山总鸡场拥有1500羽三黄鸡,其中500羽三黄鸡在抱窝期服用南京农大提供的氯丙嗪与赛庚啶比例为1∶1的混和药物,另有500羽抱窝期服用南京农大提供的氯丙嗪与赛庚啶比例1∶4的混合药物,剩余500羽三黄鸡抱窝期服用南农大提供的氯丙嗪与赛庚啶的比例为10∶1的混和药物,剂量均为10mg/kg.B.W,连续口服4天,每天一次,三组三黄鸡的抱窝期分别比原来的35天缩短至5天,5天,6天。其产蛋量均提高40-60%。
权利要求
1.用于禽类醒抱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在雌禽抱窝期按每公斤雌禽一次口服5~100毫克药用级5-羟色胺耗竭剂或药用级受体阻断剂或前两者的混合物连续3~5天,每天1~2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雌禽抱窝期按每公斤雌禽一次口服5~100毫克药用级5-羟色胺耗竭剂或药用级5-羟色胺耗竭剂与药用级受体阻断剂的混合物连续3~5天,每天1~2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雌禽抱窝期按每公斤雌禽一次口服5~100毫克药用级受体阻断剂或药用级受体阻断剂与药用级5-羟色胺耗竭剂的混合物连续3~5天,每天1~2次。
4.根据权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用5-羟色胺耗竭剂是氯苯丙氨酸,对氯苯丙胺、氟氧苯丙胺、氯丙咪嗪、氯丙嗪、盐酸氯丙嗪等。
5.根据权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受体阻断剂是赛庚啶、盐酸赛庚啶、Methysergide、Metergoline、5,6-双羟色胺、5,7-双羟色胺、5-羟色氨酸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用于禽类醒抱的技术,属于化学药品5-羟色胺耗竭剂及受体阻断剂的使用方法,专用于雌禽(包括野生经济禽类)的醒抱。用5-羟色胺耗竭剂(如氯丙嗪等)、受体阻断剂(如赛庚啶等)或者这两者的混合物在雌禽抱窝期按每公斤5~100毫克剂量口服连续3~5天,可促使雌禽抱窝期缩短至3~8天,从而缩短每个繁殖周期天数,体重减少损失,增加全年产蛋量20~100%,此法简便、快速、可靠,醒抱率100%,方法容易掌握,能使家禽养殖业经营者直接获益。
文档编号A61K31/445GK1082891SQ9311072
公开日1994年3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7日
发明者陈杰, 陈伟华, 陆天水, 韩正康, 卢立志, 李定健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