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肠造瘘患者用便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042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肠造瘘患者用便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肠造瘘病人使用的保护性盛便用具。
因外伤、肿瘤、肠梗阻等疾病而行小肠或结肠造瘘的患者,临床较多见。这种病人由于肛门功能的丧失,需佩戴便袋盛便,定时更换。现有便袋产品的形式是一个橡胶兜袋配以边沿带孔的橡胶圈,用绳带捆扎于患者腰部。由于兜边与人体腹壁不密封,很易有肠内容物溢出,臭味大,不卫生,不便活动。尤其是肠液的刺激,可造成瘘口周围皮肤的糜烂、感染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和心理负担,同时也使造瘘初期的护理工作加重,难度加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预防并发症,使用卫生、更换方便、造价较低、可一次性使用的便袋,以减轻患者痛苦,缓解护理工作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腹壁粘贴薄膜和兜状体两部分组成肠造瘘患者用便袋。本一次性便袋,兜状体兜在瘘口外,腹壁粘贴薄膜先套过瘘口与患者腹壁紧密贴合,并同时将兜状体定位,实现了便袋开口处的密封,且由于薄膜的柔软性,不会因人体活动而与腹部分开,从而有效地保护皮肤不被肠内容物浸蚀,同时防止了脏物和异味的溢出。腹壁粘贴薄膜和兜状体可用塑料薄膜一体制做,也可两体成形,这样,整个便袋的成本下降,可实现一次性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本一次性便袋的腹壁粘贴薄膜1和兜状体2粘贴于患者的腹部。腹壁粘贴薄膜1可以是兜状体开口边沿的外延,即两者为一体结构,也可采用套接或粘接等的两体结构形式。
图2给出的是呈两体结构的便袋剖视图。其中腹壁粘贴薄膜1包括有塑料薄膜3和在该薄膜一侧胶粘剂层4,兜状体2的开口边沿有胶粘剂层5,并通过粘接与腹壁粘贴薄膜1连成一体。两个胶粘剂层可用医用压敏胶涂布而成,这种压敏胶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且粘接牢固,同时也易于撕下更换新便袋。在两体结构的便袋中,兜状体2也是用塑料薄膜制成,其开口边沿处稍厚,使其有一定的力度,以保证使用效果。使用时,先将腹壁粘贴薄膜中心孔按造瘘大小适度撕开,然后套过瘘口贴于瘘口周围的腹壁上,确保将瘘口周边皮肤全部覆盖,再将兜状体的开口端套住瘘口并粘贴于腹壁粘贴薄膜的外面,从而实现密封定位。更换时,可将腹壁粘贴薄膜连同兜状体一起撕下即可。
做为产品化,在上述腹壁粘贴薄膜及兜状体开口边沿处的压敏胶层应有相应的防粘纸并设撕开口,撕开防粘纸,使压敏胶层露出,再行粘贴使用。另外,在腹壁粘贴薄膜1的中心部可制有不同直径的预制同心圆圆孔撕痕,其目的是适应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使其根据自己瘘口直径选择合适的中心孔径而方便地撕开中心孔。
另外,还可配备一袋装保湿生理盐水棉球,一只薄膜手套,两张擦干纸。此三种附属物品与上述便袋可一起放入一个包装袋中,从而构成一套完整的产品,给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密封性好,消除臭味,保扩皮肤,不需特定环境可随时更换,简便快捷,从而利于患者解除心理负担,解除痛苦,走上正常社交活动。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肠造瘘患者用便袋,其特征在于该便袋由腹壁粘贴薄膜1和兜状体2两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袋,其特征在于腹壁粘贴薄膜1包括有塑料薄膜3和在该薄膜一侧的胶粘剂层4,兜状体2的开口边沿有胶粘剂层5,并通过粘接与腹壁粘贴薄膜1连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袋,其特征在于腹壁粘贴薄膜1的中部有预制圆孔撕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造瘘患者使用的一次性便袋,其结构是由腹壁粘贴薄膜和兜状体两部分组成。腹壁粘贴薄膜套过瘘口与腹壁贴合,并将兜状体定位于瘘口外,实现了保护皮肤,不受肠内容物侵蚀;便袋的密封,防止脏物和异味溢出,本便袋由塑料薄膜制成,成本低,可一次性使用,且更换方便快捷,利于患者解除心理负担,参加正常社交。
文档编号A61F5/445GK2160366SQ93205499
公开日1994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1日
发明者蔡建辉 申请人:蔡建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