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15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器具。
目前保健用品很多,磁疗器、按摩器、针炙器具等,就其作用人体部位而言很少有涉及脚掌的,有一种普通的保健性拖鞋,其用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有按摩、热疗和取暖作用的脚踏板,以足部反射区穴位疗法为基础,对人体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具体方案如下具有可转动的按摩器1;外壳2;绝缘导热体3位于外壳2上平面与耐火材料板4之间;耐火材料板4置于底板5之上,其上面有若干可嵌入电阻丝的连续性沟槽;底板5,与外壳2定位组配,将部件3、4、7包容在内;高度可调的若干支腿6,与底板5做可拆性连接;电热丝7;温控开关8;电源开关9;指示灯10;导线11。
按摩器1,外圆表面具有规则性的小凸起,其转轴与外壳2上平面做定位性连接,并保证园柱体沿其径向凸出外壳2上平面适当高度,使用时,脚踏在按摩器1上,随脚掌前后移动,按摩器1发生转动,小凸起可以刺激脚掌各有关穴位,起到按摩保健作用。电热丝7,通电后可发热,通过对流和传导方式,使脚掌达到热疗与取暖,并可与按摩同时进行,也可分别进行。温控开关8在设定温度可以自动启闭。
图一、主视图图二、俯视图图三、电原理图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以足部反射区穴位疗法为基础,集按摩、热疗与取暖于一体,使用安全、方便,对生活节奏紧张及处在特殊工作条件下的人,在不影响正常工作下,既能改善工作环境,又能使其保健活动经常化。
实施例如图所示。
按摩器1为橡塑性材料,一次成型,园柱体直径为50毫米,高为100毫米,其上以间距10毫米均布小凸起,小凸起直径4毫米,高度6毫米,与转轴刚性连接,轴端嵌入外壳2上平面的定位凹槽中,随脚掌前后移动,按摩器1联轴共转,在外壳2上平面左、右各一个,对称安装,中心距离为300毫米,其轴线位于外壳2上平面的中心线。外壳2用1.5毫米厚铁板,其上平面呈正方形,300×300毫米2有按摩器1的安装凹槽,并能定位扣在底板5向上折边内,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绝缘导热体3位于外壳2上平面与耐火材料板4之间,与外壳2上平面内侧面尺寸相同,选用5毫米厚石棉材料。耐火材料板4,置于底板5上,尺寸为290×290毫米2,总厚度25毫米,其上平面预留连续性燕尾型沟槽,槽深及最大宽度均为10毫米。底板5选用2毫米铁板,周边向上折边,上有穿线孔。支腿6四支,均布在底板5的四角,可调高度为20~60毫米。电路接法按图三所示,电热丝选用300KW,温控开关8设定控制点为40℃。温控开关8,指示灯10均安装在底板5与人体相对的上折边上。
使用时将该脚踏板置于座位前方脚下,调节支腿到适合高度,接通电源,2~3分钟即可见热效,双脚分别踏在左、右按摩器1上,脚掌前后移动即收到按摩效果,按摩、热疗及取暖可同时,也可分别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脚踏板,兼有按摩、热疗,取暖作用,具有外壳2,底板5,支腿6,电热丝7,温控开关8,电源开关9,指示灯10,导线11,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园柱体型按摩器1,外园表面具有规则性凸起,其转轴与外壳2上平面做定位性连接,并保证园柱体沿其径向凸出外壳2上平面适当高度,脚踏在按摩器上,随脚掌前后移动,按摩器1发生转动,外壳2上表面有按摩器安装凹槽,并与底板5定位组配,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绝缘导热体3位于外壳2上平面与耐火材料板4之间,耐火材料板4置于底板5上,上盖绝缘导热体3,其上有连续性沟槽,电热丝7嵌入盘绕槽中,电热部件用导线11连接,组成温控电路,接通电源开关9,指示灯10即亮,电热丝7发热,在设定温度下,温控开关8可自动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按摩器1可以是左、右两个对称安装在外壳2上表面,其轴线与外壳2上表面中心线同位,也可以合二为一安装在外壳2上表面中心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器具,主要由按摩器1,外壳2,绝缘导热体3,耐火材料板4,底板5,支腿6,电热丝7,温控开关8等组成,以足部反射区穴位疗法为基础,集按摩、热疗和取暖于一体,使用安全、方便,在不影响正常工作下,既能改善工作环境又能使保健括动经常化。
文档编号A61F7/00GK2159778SQ93216288
公开日1994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2日
发明者任希俊, 王福钧 申请人:北京星城杂质泵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